解读生命的使者—记我心目中永远的先生史铁生
    新华网北京12月31日电(记者廖翊)著名作家史铁生未能走过2010年的最后一天。12月31日凌晨3时,59岁的史铁生因脑溢血在北京宣武医院去世。
    “铁生昨天下午6点多从医院做完透析回家后,感到头疼、恶心,并呕吐,后一直昏迷,被急救车送往医院。他再也没有醒过来。”北京市作家协会秘书长王升山向新华社记者叙述。
    王升山介绍,根据史铁生生前遗愿,他的脊椎、大脑将捐给医学研究;他的肝脏将捐给有需要的患者。
    那天早晨,睁开朦胧的双眼,想到即将到来的元旦假期,一时兴奋得让我无法如往日般习惯性赖床。看了看手机,无意间发现了先生去世的噩耗,其实先生病了并不是新闻,因为他自诩“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但是他的离去,还是让我久久无法从现实中回过神来,思绪回到了我读高中的那个年代。
    高中时生性内敛的我喜欢看书,却只是为了体验阅读时身临其境的乐趣,时而废寝忘食,时而喜怒无常,因此成绩便像那瀑布飞溅的水滴享受着自由落体带来的肆意。直到一天读了先生的《秋天的怀念》,便让我对阅读有了新的理解,之后很长一段时间,我追随着先生的文章感悟着人生的真谛,而这也一直影响着我踏上了幼儿教师这个工作岗位。而后因为繁忙渐渐的与
教学外的书籍疏远了,令我不安与惭愧的是对先生的关注也少了些许。对于他的文章不仅仅是喜爱、对于他的人生也不只是敬佩,而是一种信仰。请允许我从先生的作品来解读他对人生的理解,我对人生体验,或很肤浅,不当之处看在源于对先生的缅怀给予谅解!
    先生教会了我如何热爱生命。地坛不仅仅是一座建筑,更深一层的是先生在用语言文字建筑人类的精神家园,他用思考、冥想建筑的是一种超越肉体的“思想的地坛”,它是绝对的自我之所,是“我”的生命方向。这种思想地坛的建筑,才能使得先生把痛苦从肉体中抽离出来,获得一种生命的通达。因为地坛,先生从悲观漠然到赞叹、讴歌,进而热爱生命。我是一名幼儿教师,对每位幼儿的热爱就是对新生命的热爱。即使有些孩子的行为、语言比较特殊,每天我也会像妈妈般亲切地照顾着他们。也许我们无法决定生命的产生,但是我们能关爱生命的成长。让孩子们在老师的培育下茁壮成长。
铁石心肠男主角    先生教会了我如何读书。每次读书我都会快速的读完所有的文字,便算读完了。不曾想到读书,不仅是因为喜欢,更是在寻心灵的共鸣,要读懂作者创作的内心世界。就像到了朋友或同行者,感到温暖而镇定。《我与地坛》让我看到残疾者的內心力量,就像蒋子丹大师这样评价先生:“我们从史铁生的文字里看得到一个人内心无一日止息的起伏,同时也在这个人内心的起伏中解读了宁静。虽然残疾是一种有形的禁锢,但心灵则不甘被束缚。自此之
后,每每阅读书籍都会用心体会,读到喜悦处,便会放声大笑、喜极而泣;读到伤感处亦会泪流满面、嚎啕大哭。用心的阅读就是一种身临其境地游历,以作者笔下的文字品味显示的人生百态。
    先生教会了我乐观。先生不仅双腿瘫痪,后来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一直靠透析维持生命。记得他在《病隙碎笔》中是这么写的:“把身体比作一架飞机, 要是两条腿(起落架)和两个肾(发动机)一起失灵,这故障不能算小,料必机长就会走出来,请大家留些遗言。躺在“透析室”的病床上,看鲜红的血在“透析器”里汩汩地走——从我的身体里出来,再回到我的身体里去,那时,我常仿佛听见飞机在天上挣扎的声音,猜想上帝的剧本里这一幕是如何编排”。读到此处,我肃然起敬。先生脆弱的躯体下,竟包藏着强大的心,面对艰难的命运都能笑言而过。挫折与困难或多或少,每个人都会有。一旦遇到,我会六神无主,失去了战斗的勇气。但是,读了先生的文章,当我再遇到挫折与困难的时候,我都会再读一读这段,每一次读都会给我新的勇气和新的感悟。这让我想起了大学语文老师说过的一句话:越有嚼头的文章,越会让人记忆深刻!他这种乐观的精神一直告诉我无论在遇到什么样的困难都不能气馁。因为乐观是困苦最大的敌人!
    先生教会了我如何去爱。在先生的文章中母爱是永恒的主题,几乎每篇他的文章都会提及
母亲的思念。年轻时,先生因瘫痪暴怒无常,常常对母亲发脾气,然而母亲面对一个在“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的儿子,她总在期待,期待自己的儿子最终的幸福。在《我与地坛》中史铁生第一次获奖的日子里,在希望能给母亲一个安慰的日子里,他是多么希望母亲还活着,用自己的成绩给她一个小小的安慰,那怕是让她有一个微笑,但是她却熬不住了,人世艰难,事与愿违。在《秋天的怀念》一文中他写道:“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的花淡雅、白的花高洁、紫红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这些文字深深触碰了我的心。也许真的是那样:等到失去后,才会后悔!在妈妈生病的那些天,我并没有做到一个为人子女应做的,一度轻率地认为她只是如同往年一样,定期地精神分裂症复发,只是每天按时地给她吃药。甚至在她走之前的几天,我还任性地与她赌气,不理她,直到她走的最后一刻,连告别语都来不及送上。“妈妈,你可知道在你离开的那一刻,我所有的奋斗目标也跟着烟消云散,我所有的努力,只是想让您为我
骄傲!握着您饱受沧桑冰冷的手,看着您布满邹纹却露着一些笑的脸,我知道我的心您还是能感受的到,这应该是母女的感应吧?”未能给母亲的爱,是我今生最大的遗憾。妈妈走后,我更加懂得了珍惜身边的每一个人,认真地去爱他们,付出真心的去爱!
    先生虽然走了,但您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已经成为一笔宝贵的社会财富永远留了下来。感谢先生,是你让我感悟着人生,是您让我学会了坚强与乐观,更是您让我懂得了爱,。你不是生命的斗士,你是与命运斗争的谋士,你用你诙谐的风格谱写着文字版的《命运》交响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