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aucoma drainage implant surgery for Asian patients with refractory glaucoma with cataract. Am J ophthalmol, 2004,137(2):294-300.
陈鲁豫为什么那么瘦
[7] Nolan WP, See JL, Aung T, et al. Changes in angle configuration
after phacoemulsification measured by anterior segment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Ophthalmology, 2008, 17(6):455-459.
[收稿日期:2014-09-15]
利拉鲁肽对初诊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观察
赵冬 时艺珊
【摘要】 目的 观察利拉鲁肽对初诊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初诊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经口服二甲双胍后血糖仍未达标者40例, 在继续口服二甲双胍的基础上联合利拉鲁肽12周, 观察前后空腹血糖(FPG)、空腹C 肽(FC-P)、餐后2 h 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腰围及体质量指数(BMI)的变化, 记录不良反应。结果 后患者的FPG、2 h PG、HbA1c、腰围、BMI 均较前降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C-P 升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部分患者有恶心、腹泻等症状, 但均可耐受, 无低血糖发生。结论 对于初诊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 在口服二甲双胍后血糖未达标,
加用利拉鲁肽可有效降低患者的血糖, 减轻体重, 改善胰岛功能。
【关键词】 2型糖尿病;肥胖;利拉鲁肽Observation of curative effect of liraglutide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newly diagnosed obesity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ZHAO Dong, SHI Yi-shan. Department of Endocrinology, 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henyang Medical College, Shenyang 110002, China
【Abstract 】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urative effect and safety of liraglutide in the treatment of newly diagnosed obesity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Methods  A total of 40 patients with newly diagnosed obesity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were selected as study subject, who had abnormal blood glucose after oral administration of melbine. They received additional liraglutide treatment for 12 weeks. The changes of fasting plasma glucose (FPG), fasting C-peptide (FC-P), 2 h plasma glucose (2 h PG), glycosylated hemoglobin (HbA1c), waistline, and body mass index (BMI) were all compared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Adverse reactions were recorded. Results  After the treatment, the levels of FPG, 2 h PG, HbA1c, waistline and BMI we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and the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 <0.05). The level of FC-P was increased, and the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 <0.05). Some of the patients had tolerable symptoms of nausea and diarrhea, and had no hypoglycemia. Conclusion  The additional liraglutide to melbine oral treatment can effectively control bl
ood glucose, reduce weight, and improve pancreas islet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newly diagnosed obesity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who have blood glucose blow the standard.
【Key words 】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Obesity; Liraglutide 作者单位:110002 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内分泌科通讯作者:时艺珊
以往的许多研究证实:对初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短期胰岛素强化, 可以使患者的血糖在较短时间内得到有效控制, 使受损的胰岛β细胞得以休息和恢复, 改善胰岛素抵抗, 从而提高自身胰岛素分泌功能。而对于肥胖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 如果没有禁忌证, 二甲双胍口服肯定是首选, 但血糖仍不能达标, 选择胰岛素强化又担心胰岛素会增加体重, 不利于血糖的长期控制。利拉鲁肽的问世给这种患者增加了新的选择。本研究对肥胖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在
应用二甲双胍后血糖仍未达标者加用利拉鲁肽, 旨在观察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9月~2014年3月本院内分泌科门诊和住院的初诊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40例, 其中男24例, 女16例, 年龄36~60岁, 平均年龄(45.6±5.2)岁, 诊断均符合1999年WHO 制定的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所有
患者体质量指数(BMI)≥28 kg/m 2;
腰围:男性≥90 cm, 女性≥85 cm ;糖化血红蛋白(HbA1c)≥10%;经二甲双胍0.5 g, 3次/d 口服半个月血糖仍不达标;所有患者均无严重心脑血管疾病和肝肾功能损害, 无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 无感染, 无胰腺炎病史, 无电解质紊乱, 女性患者无妊娠, 无肿瘤
等;所有患者均排除其他病因如库欣综合征、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下丘脑性肥胖、多囊卵巢综合征等所致肥胖。
1. 2 方法 所有患者均由指定的内分泌科护士进行糖尿病健康教育, 在期间控制饮食, 适当运动, 并保持每日运动量相对稳定。方案在原来二甲双胍(格华止)0.5 g, 3次/d口服的基础上加用利拉鲁肽(诺和力), 起始剂量为0.6 mg/d, 早餐前皮下注射;如无胃肠道反应, 血糖不达标, 1周后可加量至1.2 mg/d, 早餐前皮下注射;如血糖仍不达标, 无不良反应, 可继续加量至1.8 mg/d, 疗程12周。应用美国强生稳豪倍优型血糖仪监测空腹及三餐后2 h血糖, 每周测量体重及腰围。血糖控制标准:空腹血糖<7 mmol/L, 餐后2 h血糖<10 mmol/L。在前和12周后, 由医务人员测量患者的身高、体重、腰围, 计算BMI, 于前和12周后分别测定患者的FPG、2 h PG、FC-P、HbA1c。期间记录胃肠道不适等不良反应及低血糖情况。
1. 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4.0 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疗效分析 12周后患者的FPG、2 h PG、HbA1c、BMI及腰围均较前下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C-P 较前升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利拉鲁肽前后各项指标的变化( x-±s)
时间FPG(mmol/L)  2 h PG(mmol/L)HbA1c(%)FC-P(mg/L)BMI(kg/m2)腰围(cm)前10.8±2.218.2±2.612.6±1.7  1.9±0.632.4±3.198.4±6.9后  7.3±1.4a  9.7±2.1a  8.1±1.3a    2.8±0.5a 29.3±2.2a 89.1±6.7a 注:与前比较, a P<0.05
2. 2 安全性评价 4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试验, 在应用利拉鲁肽的前2周, 有13例患者出现恶心、食欲减退、腹泻症状, 但症状均较轻, 患者能耐受, 在1~2周后症状即缓解。40例患者在中无低血糖发生, 无急性胰腺炎发生。
3 讨论
近30年来,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生活方式西方化和人口老龄化, 我国肥胖症的患病率迅速上升, 《2010年国民体质监测公报》显示, 我国成人超重率为32.1%, 肥胖率为9.9%。与此同时, 我国糖尿病患病率也呈快速增长趋势:现成年人糖尿病患病率达9.7%, 而糖尿病前期的比例更高达15.5%[1]。肥胖
是糖尿病的一个主要危险因素, 大约有80%的2型糖尿病患者是肥胖者。胰岛素抵抗和高胰岛素血症是人类肥胖的标志, 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的一个独立致病因素, 而2型糖尿病中肥胖更是明显增加了胰岛素抵抗的严重性。近年临床研究证明, 初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启动胰岛素强化, 除了可以明显改善血糖控制, 缓解高糖状态对机体造成的毒性外, 还具有保护胰岛β细胞, 恢复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的作用。而体重增加是胰岛素很难避免的问题, 对于肥胖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 如果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较高, 应用胰岛素强化方案又担心会增加体重, 从而加重胰岛素抵抗。
2011年利拉鲁肽在中国上市, 为肥胖的糖尿病患者带来希望。正常人进食或摄入葡萄糖后肠道会分泌多肽类激素, 促进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并抑制α细胞胰升糖素的释放, 还具有其他生物学作用, 此类激素称为肠促胰素。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种肠促胰素。利拉鲁肽是一种GLP-1类似物, 与人GLP-1具有97%的序列同源性, 它在保留天然GLP-1所有生物活性的同时, 延长了其酰化产物与蛋白结合的时间, 可以抵抗二肽酰基肽酶Ⅳ(DPP-Ⅳ)和中性内肽酶降解作用, 从而克服了天然GLP-1易被降解的缺点[2]。利拉鲁肽能够以葡萄糖浓度依赖的模式刺激胰岛素的分泌, 同时抑制胰高糖素的分泌, 故在低血糖时, 利拉鲁肽能减少胰岛素的分泌, 且不影响胰高糖素的分泌, 因此, 应用利拉鲁肽的患者, 低血糖的发生率
明显降低[3]。在本研究中, 40例患者应用二甲双胍联合利拉鲁肽0.6~1.8 mg/d, 无低血糖发生, 安全性较好, 也证实了以上观点。BMI和腰围是心血管疾病和2型糖尿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随着腰围的增加,
患者心血管事件和死亡风险增高[4]。我国2型糖尿病合并中心性肥胖的患者很多, 在关注降糖的同时也应聚焦降低体重、减少腰围。利拉鲁肽可激活下丘脑食欲中枢的GLP-1受体, 减少饥饿感, 增加饱食感, 减少进食量;激活胃壁的GLP-1受体, 调节交感神经与迷走神经作用, 延长胃排空, 减少食欲和主动进食, 从而降低体重[5]。还有研究发现利拉鲁肽可显著减轻肥胖大鼠体质量及内脏脂肪组织过度累积[6], 而内脏脂肪与代谢疾病风险明显相关, 内脏脂肪增多是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本研究对肥胖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 在口服二甲双胍后血糖未达标者, 加用利拉鲁肽, 在有效控制血糖的同时, 也明显降低了患者的体重, 从而减轻了胰岛素抵抗, 降低了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为肥胖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起始提供了一个新的选择, 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葛均波, 徐永健. 内科学. 第8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 733, 769.
[2]卢婷婷, 马向华, 沈捷. 利拉鲁肽的胰外作用及作用机制.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13, 7(18):8431-8434.
[3]陈忻, 翟所迪. 利拉鲁肽用于2型糖尿病临床研究现状.
中国药学杂志, 2011, 46(21):1685-1687.
[4]Fox CS, Massacro JM, Hoffmann U, et al. Abdominal visceral and subcutaneous adipose tissue compartments:association with
metabolie risk factors in the Framingham Heart Study. Circulation,
2007, 116(1):39.
[5]杜燕京, 封宇飞, 傅得兴. 利拉鲁肽的药理及临床研究进展.
中国新药杂志, 2010, 10(23):2115-2119.
[6]栗红蕊, 崔岩, 王娇, 等. 利拉鲁肽对肥胖大鼠脂肪组织内质网应激的影响. 中国药房, 2014, 25(21):1946-1948.
[收稿日期:2014-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