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葡萄气灼病的发生规律与预防措施
葡萄气灼病是与特殊气候条件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生理性病害,又称葡萄缩果病。在新疆各葡萄产区均有发生,主要发生在6月底7月初,常见果穗中数粒发生;北疆在7月初到中旬,常点片发生。技术员和果农往往把零星发生气灼病当作日灼病,较大面积发生时误诊为由病菌引起,使用杀菌剂防治,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本文将葡萄气灼病的症状、发生规律及预防措施做一介绍,供技术员和果农参考。
1 气灼病的症状
气灼病一般发生在幼果期,花后1月至转期均可发生。持续阴雨低温天气忽然放晴,气温骤然升高,葡萄果粒有水珠的部分,易在底部发生气灼病,表现为凹陷、失绿或浅褐小斑点,横切病斑,坏死果肉呈海绵状。病斑颜逐渐变深并形成千疤,严重时整粒失水干枯形成干果”(缩果病),也有因腐生菌侵染果粒而腐烂。高倍显微镜检测,没有病原物,对病果进行了病原分离,没有分离出病原物。气灼病是生理性病害,没有传染性。
气灼病和日灼病的区别:日灼病是由于太阳的紫外线、强光线造成的灼伤。颜比较深,类似
火烧状,果穗暴露于叶片外,朝阳果面易灼伤;气灼病是水分生理病害,病斑颜比较浅,类似于开水烫状,病果在架面及果穗中的分布及病斑在果粒上的分布均呈现随机性。
2 气灼病的发生规律
葡萄气灼病是特殊气候、栽培管理条件下表现的生理性病害,葡萄往往在闷热的12小时内受害。任何影响葡萄水分吸收、加大水分的流失和蒸发的气候条件及田间操作,都会引起或加重气灼病的发生。
2.1与天气状况有关
连续阴雨低温后,突然转晴形成闷热天气,是发生气灼病的必要条件。进入6月下旬后的第一个桑拿天最易发生。在北疆常成片发生,严重时损失超过50%。
2.2与灌水有关
气灼病发生的当天及前一天浇水的地块发病严重,灌水量大的地块发病严重,壤土、盐碱地发病严重。中午浇水引起或加重气灼病的发生。
新疆干果
2.3与品种有关
果皮薄、果皮保水性差的品种容易产生气灼病,如火焰无核、木纳格;根系不发达的品种也容易发生气灼病,如红地球。气灼病发生时,刚转的果粒发病严重。
2.4与产量和架面郁闭程度有关
产量越高、架面越郁闭越容易发生气灼病。而且越郁闭的地方发病越重,常整穗受害。
2.5与植株生长势有关
病虫害严重的葡萄园以及发生过冻害的果园,易引起或加重葡萄气灼病的发生。
2.6与栽培管理方式有关
夏季修剪、疏果、套袋、喷药等措施不当,有可能引起或加重葡萄气灼病的发生。
3 气灼病的预防措施
保持水分的供求平衡是葡萄气灼病预防的根本措施。
3.1土壤管理是基础
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团粒结构,特别是盐碱地、下潮地、壤土;中耕松土,提高土壤通透性和保水性。培养健壮、发达的根系,促使根系功能的正常发挥,避免或减轻气灼病。
3.2树体管理是重点
保持地上部和地下部的协调一致,如果越冬发生了冻害,根系弱,要减少地上部分的枝、叶、果的生物量。合理负载,不能盲目追求高产,造成叶果比失调、叶幕层过厚,特别是初果期的葡萄园。夏季修剪、疏果、套袋要在高温来临前完成。做好病虫害防治,尤其是果穗的病害防治,如白粉病、霜霉病、灰霉病等病害及镰刀菌、链格孢为害均影响水分传导。气灼病发生后要先用药剂预防腐生菌侵染,病果病状充分表现后将病果病穗摘除。
3.3水分管理是关键
在易发生气灼病的时期要保持充足的水分供应,土壤既不能缺水,更不能积水(特别是盐碱地、下潮地、壤土),以影响根系对水分的吸收,从而影响到果实和叶片的蒸腾作用,造成气
灼。在易发生气灼病的时期要关注天气预报,连续阴雨低温期间要降低灌溉定额(包括滴灌),少量多次,避免土壤积水,降低田间空气湿度,避免或减少果面附着水珠。天气突然放晴、气温骤然升高时,应立即停止灌水,改在2000时至清晨灌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