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作品中语言作用分析
作者:杨甜甜
来源:《青年文学家》2013年第27
        要:影视作品中的语言指由人发出来的,具有一定表意作用的声音。常见的形式有对白、独白、解说词等,这些声音汇聚在一起形成一个语言的大综合体,它们的作用主要是负责意义的表达和传递。如电影中人物之间的说话,专题片中用来起解释说明作用的人物声音等等。它是影视作品的灵魂,是意义表达的主要手段。
        关键词:影视作品;语言作用
        [中图分类号]I2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3-27-0-01
        1、影视语言的分类
        常见的影视语言可以分为以下类别:
        1.1对话
        对话指不同人物之间的语言交流形式,它带领观众进入叙事时空,体会人物内心的运动,能更加深入的揭示人物的思想感情。
        1.2独白
        根据表现形式和作用的不一样,可以把独白分为两种:一种是人物或叙事者在非叙事时空对事件的评价;另一种是人物的内心声音。
        1.3解说词
        解说词是非事件空间的创作者对事件空间所发生的事件的评价或解释,它是对画面的解释、说明、补充,有些时候它还可以是画面内容的凝练和提升。解说词是典型的主观性声音,它的内容、风格都取决于创作者的主观意愿,水平也取决于创作者水准的高低。比如新闻短消息《有困难政府》通过层次清晰、主题明确、阐述周密的解说词,把一条普通的时政新闻做的生动感人。
        2、影视语言的作用
        影视作品中语言的基本作用是意义的表达,如在观看电视栏目《动物世界》时,观众在栏目解说员赵忠祥的声音带领下进入了千奇百怪的动物世界,领略动物世界的异样风情,观察动物的生活习性,了解动物的情感体验,这一切都亏于语言的表意作用。
        “语言表意这是语言的基本作用,除此之外,语言在不同的情境下还可以发挥一些其他作用:
        2.1语言可以塑造人物
        人声的音、音高、节奏、力度的不同,可以用来塑造人物的不同声音形象,当它与和视觉形象联系起来后,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如好莱坞经典电影《窈窕淑女》就用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给观众展示了一个底层社会的普通卖花姑娘成长蜕变为上流社会的淑女的过程。电影开场,大雨滂沱的剧场外面,贵族与贫民都挤在屋檐下躲雨,表面上看起来他们没有区别,但是人物一张嘴,等级就立显了。上流社会的贵富太太用天气做主题与人客套,而卖花姑娘却在实打实地讨论大雨,夸张的语气、不标准的发音,都实实在在地把奥黛丽·赫本从她以往擅长的淑女角拉入到了一个带有泥土气息的卖花姑娘角上,语言的塑作用能可谓功不可没。随着情节的推进,卖花姑娘经过了一段时间的上流社会的礼仪教育后,在外表上
已经贴近了淑女的标准,但是看赛马那场戏中,着装高贵的她,一张嘴便露了怯,语言的塑造作用在这里被大大地发挥出来了。
        2.2语言影响影视作品风格的形成
        冯小刚作品不同的影视作品内容、样式、形态往往具有不同的风格,而这种风格的形成不仅是与画面有关,同时与语言也紧紧联系一起。不同的影视语言都会打上演员或导演不同的风格烙印,甚至一提到某种风格就会让观众立马里响起某位导演或演员。
        比如一提到无厘头风格,观众马上想到的就是由周星驰主演或导演的一系列电影,幽默、搞笑、夸张的话语成了他电影标志性风格,很多经典台词流行一时,甚至对观众产生深远影响。如很多周星驰电影中出现过的经典台词:“I服了You。小心啊!打雷喽!下雨收衣服啊!(《大话西游》)你回火星吧,地球是很危险的。(《少林足球》)我对你的敬仰真是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又有如黄河泛滥一发不可收拾。(《鹿鼎记》)小强!小强你怎么了小强?小强,你不能死啊!我跟你相依为命,同甘共苦了这么多年,一直把你当亲生骨肉一样教你养你,想不到今天,白发人送黑发人!(《唐伯虎点秋香》)。绝大部分的周星驰台词给观众的感觉是天马行空、不切实际的,但实际上很多周星驰台词是生活中某种
情绪、状况的夸张化表达。如电影《喜剧之王》中,周星驰所扮演的是一个有着演员梦,却因为现实种种而始终徘徊在真正的演艺大门之外的小龙套,当周星驰所扮演的尹天仇穿着不合时宜的西装,面对着来自张柏芝扮演的柳飘飘的语言伤害:你个死跑龙套的时,他顽固地抵抗着:其实我是一个演员。每说一遍,他得到的都是更猛烈的嘲笑,可他依然坚持,那份坚持那么的可悲、可爱、可敬、可佩、可叹,社会底层小人物命运的坎坷和生存的不易都在这简简单单的一句台词中道尽了。
        再比如一提到冯小刚导演的贺岁电影,观众会立即想到在众多冯导的贺岁电影中都出现过的葛优那张富于戏剧性的脸和他京腔京调的调侃。二十一世纪最缺的是什么?人才!”“我欲将心向明月,无奈明月照沟渠。”“黎叔很生气,后果很严重。这样的话语甚至在很大程度上都成了冯小刚电影的符号性元素。
        2.3语言还可以表达情绪气氛
        人声沸扬,情激昂,就是一种情绪气氛,而且不需要让观众听清楚他们的谈话内容,可以说是当做背景,充当音响效果。比如在意大利电影《天堂电影院》中有一个段落,小镇上的几个大人到学校里和小学生们一起参加考试,在紧张严肃的考场里,这些大人们的加入
让学生们瞬间沸腾了起来,叽叽喳喳的开始说话。但是对于观众而言,学生们所说的内容听不清楚,也没有听清楚的必要性,在这种情境下,学生们的人声只是作为一种音响效果存在,营造一种氛围,而并非传递具体意义。
        2.4语言还可以传达出时代感、地方彩
        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言语,如我国不同时期的电影,语言表达上烙上了不同的时代烙印。比如同样是表达对金钱的态度,在上70年代的电影《金光大道》中就出现了谁穷了,谁狗熊!谁富了,谁光荣!的台词,直白地表达了那个时代人们的金钱观。而在2001年的电影《大腕》结尾处借用一个精神病患者之口喊出了我们的口号是:不求最好,但求最贵。’”把这个时代,人们扭曲的金钱观以一种近乎癫狂的方式表达了出来。
        另外,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方言,这在影视作品当中也能体现不同的地方彩,而且这种地区的差异性本身就常常被拿来做不同的影视效果。如电视剧《武林外传》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借用了方言的差异性来实现的戏剧冲突和喜剧效果。再比如电影《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让观者流泪感动的同时还能会心一笑,这跟电影里诙谐幽默的天津方言的使用分不开关系。
        一部好的影视作品往往在语言方面都是下足工夫的,都能给观众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