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情怀 大爱无疆
作者:李洪云 郭成云
来源:《教育前沿》2012年第10
        “孝行天下,从我做起走进郭云堂寝办合一的住处,一幅他自己题写的条目映入眼帘,令人肃然起敬。
        “郭云堂大孝子呀!俺打心眼里佩服他。接受采访的人们总是用第一句话这样赞扬他,让人品到了德高望重的真正内涵。
        郭云堂,今年七十一岁,中共党员,退休教师。现任付井镇东方学校总校长、沈丘县孝文化促进会副会长、周口市信用建设促进会副会长、优秀共产党员、道德模范。他满头白发,满脸红润,双目炯炯,精神矍铄,说起话来,喉粗嗓亮,尤其谈孝论德或喜悦或叹息言形于,清晰地流露着浓厚的个人情感。
        孝母 创生命奇迹
        “人,均为父母所生。孝,天经地义之理。一个人连父母都不孝顺,谈何全心全意为人民
服务。这话象粘到郭云堂嘴上,他到处做演讲,处处这样说。
        郭云堂的母亲,二00七年农历十一月二十日仙世,享年一百岁。他父亲早逝。母亲年轻时因吃糠咽菜,饥饱无度,消化系统各器官受到严重损伤,长年腹泻不止。后虽经多方,收效甚微。医生说,病树早朽,本是自然,让枯朽复新可想而不可能。郭云堂长大后,朝思暮想,让母亲健康长寿。动员全家共同制订了一套孝疗方案。
        请医生指导,探民间验方,药膳食疗搭配,中医西医结合,尽孝治病统一,争取理想效果。他聘本行政村医生周洪伦固定指导,聘周口市中医院著名主任医师、消化道专家李德旺定期指导,除亲临诊治,开方用药外,还负责对家人打听到的验方、药膳、食疗等的施用给予调整。郭云堂把母亲的一日三餐加入可治病的药食变成美味可口的饭菜,如芝麻盐内加鸡内金当就馍菜;面粉内加葛根粉擀面条、蒸馒头当主食;芹菜汁咸稀饭;老母鸡姜汤面叶;羊肉炖萝卜;狗肉萝卜汤等等。每顿饭母亲想吃什么,孩子就给做什么吃。妙就妙在吃什么饭都能治病,什么饭都味美适口,真可谓滴水穿石在于恒,饭菜愈疾孝心浓,数十年如一日,极孝也。
        昔日彩衣娱亲老莱子,今天神疗母疾郭云堂。把郭云堂比作《二十四孝》中的老莱子,
有过之而无不及。在药食同疗的同时,重点施孝于精神,是郭云堂孝母的专利。母亲屙裤子上、床单上了,立马洗净晾干,以不引发母亲烦心;在母亲身边工作的孩子,轮流值班陪母亲聊天,在外地工作的孩子,每逢周日早八点电话问好,以免除母亲孤心;母亲不识字,看不懂电视节目,陪伴值班的孩子就通俗讲解,丰富其精神生活内容,以迎合母亲悦心;母亲安排的大、小事情,一律诚意承办,有时不能照办也变通汇报,以确保母亲顺心;星期天,全家人等尽量回家和母亲一起吃团圆饭,天南地北,轶闻趣事,满堂欢笑,以引逗母亲开心;郭家人财两旺,喜事连连,每当好消息传来,如立功了、受奖了、考上大学了等等,主动向老人报喜,给老人磕头,说全托老太太无限鸿福。乐得老人家走路蹭蹭蹭,说话如洪钟,走到哪美到哪,什么年纪大呀,这病那痒呀,统统忘个一干二净,如此等等,象燃鞭炮不断响,象过大年有乐趣,时时处处让母亲沉浸在欢乐之中。郭母没住过医院,似是也没吃药打针,纠缠她五十多年的老腹泻,八十八岁以后不知不觉消失了。她深深地爱着一代比一代强的子孙,甜甜地过着一年比一年强的好日子,直到一百岁又二百七十八天,郭老太太无疾辞世,真可谓生命奇迹。
        这奇迹是郭云堂及其家人孝出来的!
        00八年,郭云堂兄弟四人为教子有方的仙母建一座仿古式感恩堂,并很快得到了国家相关部门的认同和鼓励,郭母被先后追授为中华优秀母亲当代孟母孝齐典范,感恩堂也被命名为中国孝文化研究基地,同时作为母亲的长子郭云堂受到了全国政协副主席阿不来提·阿不都热西提的亲切接见。
        这是郭母生命的延续。感恩堂,一座郭家祭祖的场所成为了中华孝文化新的发祥地之一,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互相感恩,和谐共济,把神州大地建设得更加美好。
        孝族 促人人奋进
        “一步青云,光辉满门;一人失足,全族羞辱孝族花艳,族孝果丰这是郭云堂在本家族推行孝文化的中心语。多少年来,他面对孝德缺失的社会现状,沿着母亲”“同治的起家脚印,凭着自己是本家排行老大的资格,寓孝于人,寓孝于事,寓孝于族人平时生活之中,迎来了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婆媳相爱,妯娌和睦,人人向上的喜人家境。现在他全家五十九口,大学文化者二十八人,其中处级干部二人,高级职务职称者六人,象模象样的董事长五人,在校本科大学生八人,博士生二人,留学生一人。自树了一座当今中国农村人人敬仰的奋斗丰碑。
        一、 禀母命,坚持约法三条,把好族人质量关。
        “约法三条即(一)以孝治家,以人为本。(二)生活简朴,永不变。
        (三)优秀学习,争取更好。随着时间的推移,情况的变化,内容虽有更动,但标准越来越高。几十年来,郭氏族人把三条当作本族宪法,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环境里,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默默地对照着、遵守着,起到了扬正气、排干扰、辨是非、促进步的作用。老太太去世后,利用年三十下午给先祖送钱的时间,全族人集中到感恩堂议三条查落实,更认真了。
        (二)修家谱,立新规,培养良好的家风人气
        如感恩堂祭祀,举起右手向先祖宣誓上孝好爹娘,下教好儿郎,中干好本职,说到做到,决不食言。特别是男孩结婚祭,女孩出嫁祭,考上大学祭尤为严肃认真。
        再如家规规定,凡虐待父母者,兄弟结仇者,腐败堕落者,偷抢嫖赌者,经家族理事会研究,给予严肃处理,直至清除出谱。以警告全体族人,只能规规矩矩,不得胡作非为。
        三如老人立言。凡六十岁以上老人,临终前均要立言入谱,以总结提炼郭氏治家经验,确保代代兴旺和睦。客观上也提醒老年人时时做好榜样。一旦失足,立言无词,将遗憾到坟墓。
        (三)写《郭氏三铭》作为本族各阶层成员的行动指南
        《郭氏三铭》即每位族人的座右铭。继承了《弟子规》《三字经》的写作方法和思想精华,补充了公民道德规范和学生守则等内容,结合郭家实际,分少儿铭李晟和张睿的儿子”青壮铭老年铭三部分,要求象当年背老三篇那样,做到活学活用,使郭家族人说话有尺寸,办事有原则,时时不越规,与时俱进,敢为人先。
        (四)编写一套青少年思想教育丛书,《论孝道》、《论家道》(已出版),《论人道》作为家族传世精神食粮
        全套书约六十余万字,均以古圣先贤的思想精华和公民道德规范为理论根据,从孝道”“治家”“立身三个视角,收录古今中外各个层面人物的正面典型事例树榜样,当然郭氏族人的足迹占有相当篇幅,因为是郭云堂亲手绘制的精神蓝图,让其子孙后代上学古圣先贤,下学本家祖先,以孝为荣,世代相传。
        (五)族长挂帅,力行第一
        郭云堂是本家族族长。除组织大型活动外,主要职责是收集族人中现实出现的各类孝道标杆,以发扬光大。如二弟郭田堂的大儿媳患精神分裂症,在山西打工的二儿、四儿专车接大嫂到山西治病,除包揽医药等一切花费外,两个弟媳轮流值班整整陪护八十六天,直到康复出院把大嫂专车送回家。如四弟郭龙堂在部队服役的儿子报考研究生时,距考期还有七天,得知奶奶有病,牺牲复习课的黄金时间,毅然回河南老家探望老人,一直陪奶奶五天,从家搭火车直抵福州考场。再如长子郭海珍在深圳工作的儿子郭家军,去年春节带女友探家,到家的第一件事就是随父母到感恩堂祭拜等等。
        郭云堂的另一项职责就是利用寒暑假期培训在校学生,内容是孝德知识。自二00八年寒假起从未间断。如今年寒假,利用腊月二十七、二十八两天时间,背讲《郭氏三铭》畅谈人生感悟。大家以身边的见闻作对比,激动万分,更加赞同先祖创新的以孝治家路。他的大孙女,澳大利亚留学生郭莉莉深情地说,我们重孙辈为出生在郭家而骄傲,更为有德高望重指引我们大孝成长的爷爷而自豪。
        试想,如果每一位退休人员,都能把党和人民的冷暖装在心里,把打麻将的智慧用在以
孝治家上,把闲喷乱扯的时间用在教育孩子上,象郭云堂这样,管好自己的五口之家,百人之族,举手之劳,就能大大减少当今社会的各种丑恶,大大加快十三亿人同奔小康的步伐。
        孝社会 让本职生辉
        人们比教师为人梯,赞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郭云堂要求自己以儿子精神孝敬人民,用父母爱心对待学生,把本职工作做得尽善尽美,习习生辉。
        自一九六四年参加教育工作以来,他当过教师、业务主任、校长和镇教办室主任,经历过政治风云引发的教育上上下下的复杂变化,但他对人民儿子般忠诚没有变,对学生父母般爱心没有丢。一九七二年所谓黑线回潮恢复中考选拔学生制度,当时他正在陈观学校当业务主任兼初中毕业班(共两班)一个班班主任和语文教师。中考揭晓了,付井高中招付井、周营两个公社的高一新生100名。陈观学校占50名,还有19名学生挂了线因照顾落后学校未被录取。若严格按线录招,郭云堂教的一个班45名学生,可全部升入高中,相当于三个半周营公社的上线数。贫穷显孝子,乱世出英雄,在那个白卷英雄的年代,郭云堂一张红卷,世人哗然。
        一九八0年,郭云堂出任付井镇教办室主任。同时带来了他更好孝敬人民的机会。为了让全镇的孩子有出息,他率领教办室一班人,深入到学校师生,深入到村户干,精心制订了一套付井镇教育教学改革计划,提出一切为了学生前途八项要求,经过广大师生的共同努力,灿烂的爱心之花,结出了累累硕果,付井镇的教育工作成为了沈丘县的旗帜,成为了周口市的样板。周口市政府、周口市教育局曾先后五次在付井召开思想教育管理、教育教学质量、校园绿化、体育卫生等不同类型现场会,并行文号召远学山东,近学付井,市委书记、市长都亲临祝贺。与此同时,前来参观学习者络绎不断,郭云堂应接不暇,成为人们学习的榜样。一九九0年,他被评为河南省优秀教育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