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在影像中延伸前“银都”机构制片经理何清访谈
采访/整理张力
对话与访谈
何清,影视制作界不多见的资深制片人,70年代投身影视界,原任职银都机构制作部经理。曾参与很多电影的制作,包括李连杰主演的《少林寺》、《少林小子》、《南北少林》及《中华英雄》,张鑫焱导演的《黄河大侠》,冼杞然导演的《晚清风云》及巩俐、吕良伟、关之琳等主演《西楚霸王》,徐克导演的《美丽传说》等。
采访何清先生是一个突发的念头,在奥运电影《夺标》的拍摄现场,笔者与这位和蔼的电影前辈有过交流,但主要集中在笔者感兴趣的武侠功夫片方面。然而,随着交谈逐渐深入,笔者发现在他轻描淡写的言谈背后,竟隐藏着一段风云变幻,充满传奇的香港电影史:“三公司”、“银都”、“合拍片”、“邵氏”等关键词,已经成为构建战后香港电影发展里程的某种标记。
于是,抱着对电影历史的崇敬,以及对当代电影现实的关照,笔者进行了此次采访。
《少林寺》是银都的意外创举
张力(以下简称“张”):您好,观察您的经历,看到您曾先后担任过银都机构、广州千秋传播有限公司、东方魅力集团等影视单位的制片经理,有着三十多年的制片经验。那么,请回顾一下您最初与电影结缘的过程。
何清(以下简称“何”):我最初是做演员的。读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有一天,1968年7月,我刚好读完书,在操场打羽毛球,有个老师叫我过来,问我哪个班的,我不知道什么事情,最后才知道是学校筹款,要搞文艺汇演。那时我在学校就一直喜欢文艺活动,搞乐队啊,文艺演出啊,运动比赛啊。到了中学毕业前,一些电影公司的老板就来学校看我们,校长我说有个“长凤新”演艺培训班来招人,就推荐我去看了看。训练班开课后,我发现我们学校就我一个。就这样,语言、形体训练半年后,就把我们放在片厂,剧务、道具、临时演员都做。
当时一起招来训练班的有20多人,现在还做这一行只有几位,像方平、鲍起静、林炳坤和一位编剧施扬平。当年到学校我的就是当时凤凰公司的导演陈静波、鲍方、名演员冯琳等。
张:请问您第一次做电影制片工作的是哪部电影,当时有什么特殊感受?
何:应是1968年一部抗战题材黑白片叫《英雄后代》,当一名战士,第一次上电影有些新鲜感,年青人体力充沛,什么工种都帮忙,给前辈留下了一个勤快小伙子的好印象,当时自己很有满足感。
到了1978年凤凰公司的《碧水寒山夺命金》,就我去当剧务工作,第一部全程参与管理的工作,学到不少东西。当年杜琪峰才23岁,是他第一部回国内制作的片子。今天杜琪峰已是著名导演,那时已看出他的才华。当时杜琪峰是电视台的导演,跟着王天林的。《碧水寒山夺命金》是明朝的古装片,用了后来很有名的摄影师钟志文。我做剧务,实际上就是制片工作,拍了80天,走了很多地方,从韶关走到平石镇,沿着北江向北一直拍,天天背器材上山,很累,喝水就拿汽油桶灌水,带上去喝。当时很开心,因为年轻,拍完回来,还打羽毛球。钟楚红、刘松仁是主演,影片出来后厂里反应挺好,拍得很美,因为当时到内地取景的电影很少。
张:1978年内地开放,之前香港要来内地拍摄电
影遇到很多限制,请问当时《碧水寒山夺命金》是怎么克服这个困难的。
何:那时候到内地拍摄,申请相当麻烦,没有统战系统支持,这事情做不到。《碧水寒山夺命金》是属于“三公司”的电影,在这方面有一定优势和特权。
张:请具体介绍一下。
何:当时香港有个侨办系统,还有新华社系统,一直是这两个驻外单位在做着民间的统战工作。就是发现你这个人的倾向稍微接近国内的话,就给你机会回国内看看,旅游之类。我去了2次,第一次是1977年去韶山。
《碧水寒山夺命金》是凤凰公司的,之前,“长城”、“凤凰”是上海时期的那批电影人到香港办的,拍国语片;新联是拍粤语片的。所谓“三公司”就是这三家公司,算是当时所谓的“左派”电影公司。
张:从中港合拍片的发展史看,“三公司”作为香港电影的“左翼”力量,与内地开展“合拍”相对较早。请问,在《碧水寒山夺命金》之前,是否已有香港电影到内地取景拍摄的先例?
何:应该有。第一次去内蒙拍摄的叫《金鹰》,之前的,也是凤凰公司的,去取过景,朱红、高远主演的,导演就是陈静波,卖钱相当好,上座率很高。因为这部戏,两个主演红起来了。那时候我还没入行,前还可以去内蒙取景,展现大草原风貌。其实,香港当年有两部到内地取景戏,非常赚钱,一是新联公司在杭州拍的《苏小小》白茵主演,大概1965年;另外就是《金鹰》,那会儿票价大概一块钱、四毛钱,分前、中、后座位,前座便宜一些。
张:1986年,长城、凤凰、新联“三公司”正式合并为“银都机构”。这个过程是怎样的?
何:早先大家在内部没有统一领导,但最后挂名及行政上就统一了,资源也集中了,员工工资都统一了,也只有一个领导了,我当时在新联公司。
张:“银都”机构作为内地设在香港的专职制作公司,早期在与内地电影交流方面,有什么特殊性?
何:作为银都前身,当时长城、凤凰、新联公司的影片,在内地基本看不到,只有部分国家认可的,才可以在内地播放,在80年代前,几乎没有。内地的电影我们香港人也看得少,当时只有一个南方公司,我只看过一部《战争》,在香港一些学校播放,上戏院的少。记得当时有过两个卖钱的内地片子,越剧《红楼梦》和黄婉秋的《刘三》,都是歌唱片。当时是60年代到70年代,电影刚从黑白转成彩。
张一山 舞林大会张:说起“银都”机构的电影,很多人会想起80年代初李连杰主演的《少林寺》和《少林小子》,尤其前者,更是造成万人空巷的观影热潮。
何:《少林寺》是当时我们的一次意外创举,其实在此之前,由香港陈文导演组织过一帮香港的动作演员到河南少林寺去拍摄,但拍了两个月,发现各个方面都不对路,于是就解散了剧组。拍摄搁浅一个月后,由当时的长城公司导演张鑫炎接手,重新构思剧本和选择演员。后来几经考虑,第一次大胆选择了国内武术专业运动员主演,根据少林寺内白衣殿壁画“十三棍僧救唐王”的故事去拍摄,没想到后来那么火。
张:“少林”系列电影,不仅轰动香港、东南亚,而且打入欧美,进入世界电影市场,把功夫片推上一个新的高度。请问在《少林寺》之后,“银都”机构的市场有何变化?
何:那时候是卖往全世界的,传统市场是东南亚及各地的华人市场。“少林”系列之后,我们的片子在日本市场就卖得比较好了。《少林寺》引起的轰动,大概持续有3、4年,后来又掉下来了。很多人拍了很多少林题材,直到把这个题材拍死。当时银都影片的生产,在语言上没有比例,拍的时候都讲国语,一般外国买我们的片子,都是他们买了自己配音,我们给声效。
杜甫诗三首教案邵氏公司与“三公司”
张:说起武侠功夫片,60、70年代的香港邵氏公司可谓是武侠片“王国”,请问在制作领域,当时的邵氏公司与银都机构有什么区别?
何:邵氏公司是个私人的机构,邵逸夫当时创办邵氏公司的概念就是,拥有自己的演员、导演等人力资源,包括现在的无线电视台,也是这样,都比较重视人力资源的建设。邵氏公司那个时候有很多不同类型和风格的导演、演员,拍很多不同类型的影片。所以当时在东南亚市场占有率很大。
在创办历史上,邵氏与“三公司”差不多同期创建,那时香港政府拨了两块地,一个就给邵氏公司,就是现在的邵氏影城,一个就是清水湾电影制片厂,
一个山前一个山后。当时是香港政府专门拨给他们,发展香港电影事业,地价十分便宜,才几毛钱一尺,但是专门用来拍电影的,不能有其他用途。所以现在电影不好了,那块地要买了,必须要补地价才能改变其它用途。
张:邵氏公司大概在1986年关闭停产,作为一个香港电影帝国,您认为是什么原因导致它最后走向萧条?
何:其实没有关闭,公司还在,只是拍得少了,把资金转到电视。当时还成立了一个大都会,给一些年轻导演去拍,像杜琪峰就是。
就其走向低潮的原因来说,那时候的制作就是跟风,太多太滥。90年前有嘉禾公司,由邵氏公司的邹文怀离开后成立的,他说要做的比邵氏好。当时邵氏还是很受打击的,因为一些演员都不拍邵氏的戏了。像《独臂刀》的王羽是卲氏捧红的,邹文怀走了后不知什么原因就不拍戏了,功夫明星傅声也去世了。于是嘉禾公司很快就起来了,后来还让旗下的洪金宝成立了“宝禾”,成龙成立了“威禾”,创立了很多子公司,几位红演员,各立一家,大家竞争,嘉禾是大老板,按比例分红,影片开始,一般先出出品人,再出制作公司。
张:《少林寺》之后有不少内地武术运动员先后签约香港电影公司,请问当时这些运动员与邵氏、银都等公司是怎样的一种劳资关系?
何:《少林寺》之后签约的内地武术演员,劳务费是直接交给他们的武术队的。当时签约的我印象中有几位演员:山东队于承惠、于海、刘怀良等,包括北京的李连杰。每年给单位劳务,签了五年。那几年“少林三部曲”的演员基本都是内地运动员,偶尔香港演员搭配。
张:早期内地演员有没有签约香港电影公司的,包括银都及前身“三公司”?
何:很少,几乎没有。因为后来台湾产生一个壁垒,就是要抵制大陆演员的影片进入台湾市场,所以有一点大陆关系就算左派。当时台湾的市场收入蛮高的,是主要市场,所以参加制作的公司的导演、演员,都要参加香港的一个自由总会,才能发行到台湾。每年交费,其实等于是你认同中华民国,要想加入,还得个人介绍。如果大陆制作要卖到台湾市场,为争取台湾市场的收益,影片名字、海报等都要改版。
张:对于大多数香港电影制作公司,一个剧本在投拍之前的流程是什么?
何:一个故事上去后,先做个“企划书”,由发行部放在市场上去考察,看看在各地片商那儿的反应。收集各市场的意见,才能定下是否投拍,或投多少。
张:这个发行网络是怎样形成的?
何:这个网络主要是靠大家发行的人脉,长期联系的发行业务,每个公司,每个地区,时间长了大家
都很熟悉,所以发行好的公司和人员,是很有权利的,老板也非常器重。
张:当时银都机构在管理发行方面做的怎样?
何:发行人员还是香港本地的工作人员,国内去的是大老板,是领导,所以要很好地融入香港的电影圈,要花一些时间做联系工作。公司有国内的管理文化,也渗透了香港员工的习惯,在香港影圈的地位别树一帜。近年香港电影产量低,市场不稳,所以没有稳定的增量。
张:现在银都机构与以前比较,情况如何?
何:现在的银都机构性质和以前差不多,功能可能有变化。因为回归了,大家都可以回国搞合拍了。但地位上比香港一般独立公司条件好一些,因为可以在国内发行。但自身制作人员不多,一般都是合作的多。
张:您现在与“银都”还有联系吗?
何:现在跟他们还有联系,都是当时共事的老同事,没有太多新人。独立制作少了些,合作很多,我现在的公司也有和“银都”合作项目,年初上映的《蝴蝶飞》便是和“银都”合作的片子。以前“银都”人员不少;有自己的制片部门,服、化、道都有,现在各部门都取消了,人员少了很多。现在合作的多,独立的很少。
寂寞在唱歌歌词
在国内,制片人应该是老板
张:您90年代去广州千秋公司做电视了?
何:我其实是签约在香港艺联公司的,广州千秋公司是它在内地的法人代表。1996年左右拍完《西楚霸王》就去了。去后就主要做电视剧、专题片之类,还是制片。当时没做过电视,就慢慢学。
相对电影,电视的制作流程、要求、人力、器材等都相对简单一些。我当时的概念还是电影的概念,想做的好一些,要求高一点,最后出来结果是有些浪
费,其实电视剧里,观众要看的就那么多,你给太多没多大用。观众在家里自由看电视,不付钱,不用特意占用个人时间,电影却不是,在电影院看,电影不好的话,观众大骂的,有时还会出现用刀片割椅子的事件。
张:当时二三十集的电视剧,制作方式与周期如何?
何:那个时期,电视剧一般分2组拍摄,才能赶在一定时期完成。90年代,好的电影一般在三四个
月,好的电视剧,大概三四天一集,也差不多需要这么多时间。
在李连杰主演《黄飞鸿》的那个时期,制作费三四千万,大家坚持两个月基本就可以拍好,就能收回成本。后来市场比较差的时候,有20组的拍摄时间已经算是不错的条件,也是为了确保收回成本。以前台湾也是个大市场,但现在台湾市场已经没了,基本全看好莱坞电影了。从1995年以后,台湾市场就开始不行了,当时盗版太厉害,同期上,打破规矩了。
张:盗版是电影产业的大害,为什么在90年代突然猖獗起来?香港作为“重灾区”之一,您认为有哪些原因?
范冰冰与王学圻何:当时录相带租赁量很大的,很多人在家里子。很多片子发行到东南亚国家,很快就从国外盗版反销香港,这些盗版有时候会跟电影一起上。按照规则,一般是一个片子上映半年后,才规定有录相带租赁,而同期盗版对当时的电影市场冲击很大,投资老板收入少了。后来为抢这块生意,香港就同期出录相带,在观念上等于就是,你给他盗版,我还不如自己出了。所以观众就说10块钱就可以租赁带子看,为什么还去戏院花60块呢,所以,现在戏院就只能搞好环境、多放大片,来吸引观众。当时盗版突然猖獗起来,大家都没预想到,突然出现就有些不知所措,之前很多投资人投了钱,就不知道还继续投不投。
对于武侠片来说,徐克的《黄飞鸿》之后,给了大家很大信心,把市场和故事、人物、文化等结合得
很好。可是到现在,我认为那个热潮还没回来。香港现在电影产量也很少了,一年就50部左右。
张:1997年回归后,您到内地做电视剧,在制作题材的选择上有什么经验?
何:1997年回归后,到国内做《纽约风暴》,去温哥华拍摄,大概是个破案类型的故事。拍摄比较顺利,但质量一般,毕竟在国外条件不方便。当时后期配对白成为一个大问题,没有现场录音,用机头咪什么声音都收进去,给后期配音增加不少困难。但后来卖的挺好。
第二部是《千秋家国梦》,是个蛮大的戏,是个关于国民党许崇智家族的故事,到现在我还觉得里面有很多故事可以再来做。后来赵文瑄来演,跨越三代人,是用演员量很大的人物传记戏。老板是许氏家族后人,所以抱很大热情去拍摄。当时有想法,是用倒述的方式讲故事,从年轻一代回述三代以前一百多年的过去。这个概念很好,但在电视剧里却很失败。观众隔天看,就觉得一会儿是现代戏,一会儿是古装戏。后来整个制作质量蛮好,在台湾也播了。
1999年到上海做《真情告白》,当时想拍得干净些,国际化一些,人物要干净,上海的浦东风景,连自行车都不让进镜头,画面要干净漂亮,不能杂乱。后来这个戏还不错,香港无线电视台很少买内地电视剧,都买去播了一段时间。
张:在内地与香港的比较中,一部影片的导演与制片人之间,权力关系是怎样的?
何:国内来说,制片人应该是老板,是出钱的,按照好莱坞来讲,应该是最大的。从概念上讲,应该以他为依归的,一切应由他决定。在香港,我们有监制,等于是老板代表,职责一般是在艺术创作上,行政上的基本是制片经理、主任。
国内很多监制是挂名的,是出钱不管事的。按经验所得,一个制作应该是一个人说了算,太多的头会坏事。按香港规范来说,这个头应该是监制,既承担经济问题,也承担质量的问题。按内地说法,应该是制片人。
做制片人,性格很要紧
张:在您制作的影视剧中,以武打动作类型居多。您还做过徐克导演《美丽传说》的制片工作,与这位武侠“怪才”导演合作时,有什么不同经验?
谷智鑫阿斯茹何:那个片子是他们设计的一个到外国卖钱的片子,是一个僵尸复活的故事,在国内没上映。有计春华、于荣光,打得很猛。徐克是这部片子的监制和导演,他的东西从艺术形成,到最后拍出来的差距很大。拍摄过程中变化很大,做制片的就要紧跟节奏,
给他空间去变化。有时候会浪费,但他的创作概念,不到拍摄前一分钟,他都会改变。所以与他配合的工作人员,都要是高手,所以以前他就有个专门的道具部门,有两个道具车,要做什么东西,立刻就能搞出来,很厉害的。
张:近几年,您与徐小明的骄阳电影公司做了不少片子,如《犀照》《双子神偷》。
何:是的。骄阳公司一开始做电影,徐先生就我做制片经理,可能觉得相对来说,我的经验和人脉比较丰富吧。
张:目前正在紧张拍摄的奥运电影《夺标》,是由当年拍摄过《霍元甲》的徐小明导演,他精通动作片的拍摄,同时也是该片的监制。您作为制片经理,与他的合作中有什么特别感受?
何:压力会很大,他直接参与,要求高而细,有他在好处比较大,拍出来的东西不会浪费。
张:您现在自己也有公司?
何:我自己有公司,现在签约到骄阳电影制作部后,公司人管,在北京我有个金腾世纪公司,在横店实验区也有一个飞天传媒。去年做了电视剧《大声呼喊你回来》,我们制作,我们发部分台。收视点都算高的一部。
张:您认为现在中国内地,以及香港影视剧市场情况怎样?
何:回归前后,电影市场有什么变化,1995年到1997年,香港市场开始下滑,我认为到现在都没有新气象。现在香港电视剧市场,没的做。电视剧市场在国内,题材按照国家规范要求,按照市场需要,把戏剧浓度加强些,成本不是很大的,还是可以做。做好发行很重要,人际关系很重要。做电影也一样,发行和宣传关系密切,很重要。
张:您对内地电视剧题材有什么看法,比如去年热播的《士兵突击》、《金婚》?
何:就目前而言,电视剧题材上,现在做侦探、言情的很多。《士兵突击》写的那种生活,在香港人看来陌生,也没在香港播,文化上有差异。如果我们了解国情以及部队生活的,可能感触会多一些,但大多数香港人感触并不深,但就戏剧而言,还是很不错的,讲述小人物的成长。《金婚》这样的故事,真的是要有那段经历可能才可以看懂,它抓住了婆媳之间等家庭伦理的矛盾关系来做,是成功的、好看的。这些题材在香港就完全不可能做好,因为没有生活,毕竟所有创作都来自于生活。
张:结合您30多年的制片经验,您对学电影制片的学生有什么样的建议?
何:做制片人,性格很要紧,忍耐、认真都要有,要知道很多信息,接纳很多东西,这是最基本的。性格要开朗一些,与人接触交流,就能做到让人家信服,让人家肯帮你。还有对整个制作的工种、部门都要有所了解,越细越好。对资源的了解和掌握、建立班子的能力,这些要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而变化,需要实践经验。但经验也只是一个参考,不是唯一的。要根据具体情况,要了解的全面些,要
能指挥总体和具体,包括电影的前期、后期。最后,知识要广博,语言要好,多国的语言能掌握就最好,中国那么大,上海话、地方话懂得越多越好,做事情就越方便。
附:何清参与的主要电影作品
1978年《碧水韩山夺命金》任剧务
1982年《少林寺》任道具师
1983年《少林小子》任道具师
1986年《黄河大侠》任制片
1989年《冲出亚洲》任制片
1990年《飞象过河》任制作经理
御泥坊哪个面膜好用1990年《联手警探》任制作经理
1993年《少林豪侠传》任制作经理
1992年《晚清风云》任制作经理
1994年《西楚霸王》任制作经理
2002年《美丽传说》任制片主任
2006年《紫外线》任制作经理(哥伦比亚公司出品)
2006年《犀照》任制作经理
2006年《龙虎门》任制片主任
2007年《五月八月》
2007年《古宅心慌慌》
2007年《双子神偷》
(张力,北京电影学院电影学系2006级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