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梦龙”和“卞学道”人物重塑研究*—
—以中国朝鲜族女作家金仁顺的《春香》为中心
I赵继红崔美玲贾歆璃丨北华大学丨
[摘要]中国朝鲜族女作家金仁顺将韩国古典名著《春香传》进行大胆解构,重新塑造出和原著完全不同的人物形象,使韩国古代的“春香故事”充满了现代气息而更凸显其文学价值。本论文立足于作品论,将金仁顺的长篇小说《春香》和韩国古典名著《春香传》进行文本比较,分析李梦龙和卞学道的人物变形,阐释李梦龙和卞学道人物重塑后的现代内涵,从而更加明确人物重塑的意义和小说《春香》的现代主题。
[关键词]春香;李梦龙;卞学道;重塑
1.引言
小说《春香》是中国70后朝鲜族女作家金仁顺对《春香传》进行改写的一部长篇小说。作者将原著大团圆的结尾改写成悲剧性的开放式结尾⑴,塑造了与原著截然不同的人物形象。作者将封建妇德和美貌兼于一身的女主人公春香改写成具有独立个性、充满现代气息的形象,还将反衬春香的人物母亲月梅的泼辣形象重塑成集优雅、智慧于一身的香夫人。又将善良、讲道义的两班李梦龙重塑成自私、,最终毫不犹豫地将春香抛弃,追求功名的公子哥丿庞象。如此,作者将原著里的人物进行了大反转,表达了现代主
题。
W H Hudson(哈德森)在《文学研究序说》里指出:“从小说的技巧来看,作品的成功与否取决于人物性格的描写。戏曲等舞台艺术可以通过舞台或者演员的表演来达到预期效果,然而小说只有唤起读者的想象力才能实现。这说明小说家必须通过形象的描写,生动地再现人物形象才能达到良好效果。换言之,一个作品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对人物性格的描写。”⑵如同小说创作中人物描写的重要
性,在解读小说时对人物性格的把握也很重要,尤其小说《春香》以解构原著重塑人物形象而大获成功,更是如此。但是目前对金仁顺的《春香》进行文本方面的研究还不多,尤其是把李梦龙和卞学道的人物重塑单独拿出来,并将这两个人物放在同_系列里进行的研究更是寥寥无几。本论文将金仁顺的《春香》和原著《春香传》进行文本比较,重点针对李梦龙和卞学道两个人物的重塑进行分析和阐释,梳理出重塑后的意义,从而更好地解读《春香》。本论文以韩国著名"香学”学家李石来译注的《烈
女春香守节歌(完版84章)和2009年由中国妇女出版社出版的单行本《春香》⑷为研究文本。
108
2.小说《春香》
小说《春香》发表于2008年《收获》第三期,2009年由中国妇女出版社发行单行本,2011年荣获中国
少数民族文学最高奖“骏马奖”。其实在创作小说《春香》之前,作者已经改写了三部关于韩国“春香故事”的短篇,分别是《伎》(1999)、《引子》(2001)、《乱红飞过秋千》(2004),长篇小说《春香》可以说是对这三部短篇的总结。小说《春香》是中国对韩国《春香传》的第一部生产性受容作品,是以韩国古典故事表达现代中国女性成长的一种新的文学创作形式,也是作者在此方面独树一帜的代表作,拥有独特的文学价值。由于篇幅所限,为了更清晰地阐释李梦龙和卞学道的人物变形,下面围绕本论题仅对《春香》的部分人物关系进行说明。
2.1人物设置
小说《春香》将韩国古典名著《春香传》进行解构,不仅重新塑造了原有人物,而且还增加了许多原著中没有的人物。比如春香的初恋金洙、香榭的管家银吉、香榭的私塾凤周先生,此外小说中还出现了许许多多的附随人物,足有十余人。为了在有限的篇幅内更好地阐释人物关系,下面仅对本论题相关的部分人物以图表形式进行说明。
表1小说《春香》和韩国《春香传》的部分人物对照表
人物及人物关系《春香》《春香传》主人公春香(第一主人公)春香(女主人公)春香母亲香夫人(第二主人公,药师之女,香榭主人)月梅(次要人物,南原退妓)
春香父亲翰林按察副使(次要人物,正面描写,
司宪府金吾郎大人的女婿)
成参判(次要人物,侧面描写)
春香初恋金洙(次要人物,自杀歌妓之子,盘瑟俚艺人太姜养子、春香儿时玩伴,初恋情人,寄居于香榭)
春香情人李梦龙(次要人物,南原使道之子,驸马,
暗行御史)
春香郎君李梦龙(男主人公,南原使道之子,男主人公,暗行御史)
反面人物卞学道(服务朝廷20年,有名的清廉酷吏,
新上任的南原府使,逼婚于春香)
卞学道(新任南原府使,
逼迫春香守厅)
如表1所示,原著中的人物一一被重新塑造,同时赋予了新的内涵。现代小说理论家、以作品人物论著称的E•M•福斯特曾说过:“小说中的人物是作家根据自己的自画像或头脑中的理想人物,经过文学加工后,客观地呈现出来的结果。这不仅适用于主人公,也适用于小说其他人物。”⑸即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与作者头脑中的理想人物是分不开的,所以,这些重新塑造出来的人物形象自然而然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和情感。作者在改写韩国古典《春香传》时,将原著中的人物,按照自己头脑中的人物模板进行改写,将自己的所思所想赋予重塑的人物形象。作者将原著中的男主人公李梦龙重塑成风流的公子哥儿,为了个人前程毫不犹豫地抛弃春香的次要人物;又将反面人林学道重塑成清廉、意气风发的年轻酷吏,再从年轻的酷吏变为“好”、嗜酒甚至逼婚于春香的老练贪官。作者赋予
109
了重塑的男性形象以新的文学使命,更加鲜明地表达了作家对现代女性成长的思考,以及关于女性幸福的明确主张。下面我们来看看《春香》的结构。
2.2小说的结构
小说结构是指小说各部分之间的内部组织构造和外在表现形态,“是一系列的事件有体系地、有组织地联系在一起,刻画出人物的性格、思想,并展现故事情节,清晰地表达主题,而且事件与事件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⑹。小说结构是刺激读者阅读兴趣的重要文学手段,在小说创作中非常重要,这要求小说结构
必须紧凑。小说《春香》的结构没有采用传统的简易结构,即三段式或四段式的“开端一发展一高潮一结局”⑺,而是以人物登场顺序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人物登场既是目录又是小说结构,上篇是:香夫人X翰林按察副使◎-香榭一春香①一香夫人②一金洙一小单一凤周先生―春香@1翰林按察副使②一宫廷乐师一我和金洙一凤周先生②,共十三个小节;下篇为银吉一我和小丹一^梦龙①一春香③一李梦龙②一春香@1新任府使一卞学道一盘瑟俚艺人一书生玉树一金洙和智竹一香夫人餌春香⑤,也是十三小节。以人物出场顺序来叙述的故事结构具有神秘感,可以轻松地她读者的好奇心。故事一?Wf»W无关,可是随着人物的出场,前面未解之谜逐一揭开。
小说《春香》叙述了春香母女两代人的爱情故事,比古典《春香传》要规模庞大、气势恢宏。上篇是以春香之口叙述了香夫人的故事,在这里春香仅仅是叙述者,到了下篇春香才成为故事的真正主人公,和李梦龙演绎了一场爱情悲剧。上、下篇分别是母亲香夫人和女儿春香各自的爱情故事,母女两人拥有同样的爱情框架。母亲香夫人16岁时,在南原谷场上遇见初恋,即春香父亲翰林按察副使,开始了她的传奇爱情;等到18年后的端午节,春香也在谷场上遇见了情人李梦龙,但李梦龙不是春香的初恋,更没有成为春香的郎君,春香的初恋是儿时玩伴金洙。母女的爱情有着同样的轨迹,也同样以悲剧收场。香夫人和翰林按察副使在爱情正浓之时,不得不分离;春香和李梦龙也是在相爱之时,李梦龙为了进京赶考果断抛弃春香,毅然选择进京。母女两代人的爱情既相似又不同,貌似重蹈覆辙又迥然有别,母亲是被动地接受了被遗弃的现实,春香则是主动放弃将要被遗弃的命运。小说的上篇以母亲香夫人的爱情为主
线;下篇以女儿春香的爱情为主线。香夫人的爱情线是相遇一相爱一离别;春香的爱情线是相遇一相爱一离别一再会。香夫人失去郎君后,由于生活艰难选择了花阁人生;春香虽和李梦龙再次相见,但为时已晚,春香已接替母亲成为香榭的新主人。由于悲情的结尾给读者平添了几分忧伤,也正是这种悲情开放式的结尾,给读者带来了更大的想象空间。如此别具一格的小说结构,不仅书写了香夫人和春香的爱情,还有伴随春香成氏的侍女小单的爱情故事,同时也附随地描写了管家银吉的爱情故事。作者通过香榭里数个女人的爱情故事讴歌了女性之美;也通过李梦龙和卞学道等男性形象的重塑展示了人性的丰富和多样性;同时也衬托出女性的独立与自主。
其实,小说《春香》并不是对主人公春香爱情故事的叙述,而是通过春香和香夫人的爱情经历表达作者对现代女性成长的思考与探索。下面,我们通过《春香传》和小说《春香》的文本比较,分析李梦龙和卞学道的人物形象变形。
3.人物重塑
小说《春香》中李梦龙和春香的爱情故事仍然利用了原著中的故事框架,同样经历了“相遇一相爱一离别一再会”,但是内容与结局和原著大相径庭,形成巨大反差。作者把原著中厚重的男主人公形象进行弱化处理,使其成为春香独立自主形象的
110
衬托;又把原著中次要人物卞学道的形象进行强化处理,使其单薄的人物性格更加饱满。下面首先来看一看李梦龙的形象重塑。
3.1由正义两班到风流公子
由于小说依然使用了原著的爱情框架,所以李梦龙形象的转变,也选取“相遇一相爱一离别一再会”几个具有代表性的点进行分析。首先小说和原著的“相遇一相爱”有着本质的区别,原著是这样的:
西施不会来,因为她追随范蠡弄舟五湖了;虞美人不会来,因为她在垓下月夜高唱悲歌告别楚霸王;王昭君不会来,因为她辞别丹凤阙,西出白龙堆,芳魂独留青冢;班婕妤不会来,因为她幽闭长信宫,含恨白头吟;赵飞燕不会来,因为她在昭阳宫中侍奉晨昏;更不要说是洛浦仙子,或者巫山神女了。⑻
这是李梦龙看到春香第一眼的感觉,那么在春香眼里李梦龙又是怎样的呢?
眼前这人分明是天下罕见的豪杰,世间少有的伟男子。额头高耸,预示少年得志,功名在身;五官相和,必将成为国家栋梁。春香心生景仰,连忙低眉敛膝,端正坐好。⑼
虽然一开始李梦龙差仆人去唤春香时的确少了几分尊重,但是通过交流李梦龙深感春香不仅外表美丽,还非常贤德,不可轻视怠慢,于是李梦龙越加钦佩春香,也对春香由美貌的吸引变成由衷的钦慕。同样,虽然初见面时李梦龙给春香留下了富家子弟的轻浮印象,但是经过一来二去的对话,发现李梦龙并
不是纨绪子弟,而是胸怀大志的英俊少年,在春香眼里李梦龙是天下罕见的豪杰,定能成为国家栋梁。相互的吸引升华为爱情,原著中的《爱歌》是对男女主人公真挚爱情的完美写照。
然而小说中春香和李梦龙的“相遇一相爱”是一场误会。南原使道之子李梦龙对香榭主人香夫人早有耳闻,无奈一直没有机缘。恰巧端午节到来,
这一天是所有女子出门踏青荡秋千的日子,于是李梦龙也和许多少年一样到秋千场凑热闹,发现一美丽女子便尾随其后,致使那位女子慌乱中掉了一只鞋,于是李梦龙更加穷追不舍,没想到追到路的尽头看到了香榭的标志—
—南原唯一的白马车在静静等候。他误以为这女子是香夫人,在当夜以送鞋为托词,来到了香榭和春香共度良宵,至此才知道春香是香夫人的女儿。虽然没有见到香夫人,但是春香的清纯也深深地打动了李梦龙,从此李梦龙成为春香的情人。从中我们能看到小说《春香》中的李梦龙对春香的感情是模糊不清的,是由误会转移到春香身上的“爱情”。
春香被李梦龙吸引是因为李梦龙的笑容像金洙,金洙是春香的玩伴,也是春香的初恋,可是他已经离开香榭,但春香的心里一直装着金洙。由于李梦龙像金洙,她把对金洙的情感转移到了李梦龙身上。由此可以断定小说中李梦龙和春香的爱情都属移情,李梦龙把对香夫人的倾慕转移到了清纯的春香,春香把对初恋的怀念转移到了李梦龙。小说中的爱情不像原著那样是从两情相悦开始的,而是由误会和移情开
始的。即使李梦龙成为春香的情人,在春香心里李梦龙和花草、鸟、兽是一样的存在,在春香心里世间万物都是平等的,尤其对草药和医术的挚爱使春香对万物生灵有一颗悲悯之心。
小说中,在春香心里人没有高低贵贱之分,都是平等的;然而原著中,春香眼里的李梦龙是国家柱石,是高贵的存在。虽然他们相爱山盟海誓,但是由于门庭相差过于悬殊,遭到封建家父长制的阻碍,不得不面对离别。听到必须离别,一向沉静的春香脸大变,砸镜子摔东西,母亲月梅更是无休止地谩骂李梦龙,讽刺挖苦女儿春香好高鸳远。面对母女二人疯狂的发作,李梦龙不知所措,慌忙之中想到的办法就是让春香乘坐祖先灵舆暗地里一起
111
玮毎悟教修昌會宪%"
随行。虽然解决矛盾的方法过于稚嫩,但能看出李梦龙选择暂时离别是不得已的,为了兑现自己许下的诺言,即使到了京城,他一刻也没撒开春香的手,发愤图强终于金榜题名。可以说离别的那一刻李梦龙还是个孩子,金榜题名归来时却是伟岸大丈夫。原著中的李梦龙是成长的,由一个至真至纯的少年成长为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可是原著里至真至纯的李梦龙公子在小说里有了变形。至真至纯的李梦龙公子被作家重塑成有颜值的花花公子,面对前途和爱情的选择,他毫不犹豫地抛弃春香,并且没有任何承诺。
原著中"再会”是整个故事的高潮,李梦龙进京赶考,春香独自反抗卞学道的欺压,被打入监牢面临生死考验;此时李梦龙在京城科举高中被朝廷任命为暗行御史暗访南原。归来的他不再像“离别”时那样稚嫩,他和春香携手共同面对横在他们面前的一切阻碍,在并肩战斗的过程中李梦龙由一个单纯的少年成长为负有使命感的朝廷大员。经过层层暗访,最终李梦龙出现在卞学道生日宴上,亮出真实身份救出春香,惩治了地方恶势力的代表卞学道。春香被朝廷封为贞烈夫人,有情人终成眷属。对于春香,李梦龙是救星,是春香提升身份的阶梯;对于百姓,李梦龙是惩治贪官污吏的善政代表,是有道义的两班(贵族统治阶级)。他和卞学道的斗争是善与恶的斗争,是正义与邪恶的斗争。
然而小说《春香》中李梦龙和春香的“再会"没有那么浪漫,也没有那么伟大。当李梦龙以暗行御史身份来到南原时,他还有个身一驸马爷。他考取功名绝不是为了解救春香,而是为了实现自己的荣华富贵。当他暗访南原时,春香已渡过了生死攸关的时刻,在春香遭遇卞学道逼婚的危难之际,解救她的不是别人,正是母亲香夫人。然而香夫人之所以能够战胜卞学道,是依靠自己的智慧与春香出众的医学才一和卞学道共饮毒酒(⑹以命相抵。李梦龙的到来对春香毫无意义,虽然春香的美丽让李梦龙流出了爱怜的泪滴,但已于事无补,春香已然扛起了香夫人的大旗成为香榭的新主人。
小说中的李梦龙不是春香的靠山,更谈不上终身依靠。李梦龙就是颜值高的风流公子哥儿。但他不是恶霸,他不欺压百姓、搜刮众。当他重回南原时,卞学道因喝下香夫人劝饮的毒酒成了失心疯,不再需要李梦龙来伸张什么正义。所以小说中李梦龙不是春香的救星,而是春香的加害者。原著中的李梦龙作
为男主人公贯穿于整个故事始末,但在小说《春香》中,李梦龙下篇才出场,关于他的描写,作者仅用了两小节完成,将原著中对李梦龙的描写大量压缩,把厚重的原型重塑为次要人物,赋予他烘托春香的文学功能。
原著中春香和李梦龙的爱情没能得到父母的承认必须离别,这是男女主人公爱情的第一场磨难;离别后春香遭到卞学道的威逼,这是他们爱情经历的第二场磨难,正因为这两次磨难才使得男女主人公的爱情更加曲折动人,使读者产生阅读的兴趣。所以,在原著中卞学道虽然是反面人物,但在文学功能上却拥有积极的作用,是男女主人公爱情故事的推手,将故事情节推到了高潮。也就是说卞学道越残暴,男女主人公的爱情就越动人、越富有感染力。下面来分析卞学道形象的重塑。
3.2由贪官污吏到清廉酷吏
关于卞学道,小说《春香》在“新府使大人”“卞学道”“香夫人③”三个小节里进行了集中描写。尤其在“卞学道”这个小节里,详述了卞学道赴任南原府的原因,对卞学道的来龙去脉描述得清晰完整,生动地刻画了卞学道“典狱司的一条露牙齿的疯狗”形象。小说中卞学道一出场是这样的:“卞学道的确是个清官……”⑴)这和原著中卞学道的出场截然不同。原著的卞学道不能公正处理政务,他一出场就使读者隐约担心春香的命运,为故事平添了几分紧张气氛。作为一方父母官,初上任时首先应视察当地百姓的生活状况,然而卞学道
姜胜允112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