摒弃理论,回归感悟
摘要        根据苏珊·桑塔格在《反对阐释》中的观点,反对阐释就是反对抽象的意义提升,反对把批评的重点放在文本所指涉的外部世界上,反对去挖掘文本背后所谓的深层意义,主张对文学艺术作品真切而直接的感性体验。本文通过分析《反对阐释》一文中的理论思想探析文学批评后理论时代一种反理论的走向。
关键词:苏珊·桑塔格  反对阐释  理论  感悟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苏珊·桑塔格(susan sontag1933-2004张翰最新消息)是美国已故女作家兼评论家,《反对阐释》是她的第一部批评文集,正是由于这部文集在文艺评论界的影响力使得她一举成名。文集中的26篇文章大多于20世纪60年代发表在纽约一些重量级刊物上,最能体现作者思想的代表作是其中的《反对阐释》、《一种文化与新感受力》、《“坎普”札记》以及《论风格》四篇文章。桑塔格在《反对阐释》(1964)一文中宣告阐释是智力对艺术的报复,提出了“反对阐释”、“
新感受力”等极具颠覆彩的口号,呼吁人们更多地关注文学艺术作品的形式以削弱内容的重要性。在文中,她向长期以来占主导地位的二元对立的价值评判体系发起挑战,她反对运用智力分析作品,主张从直接的感性体验入手来了解作品。本文拟通过分析《反对阐释》一文中的理论思想探析文学批评后理论时代的走向。
吴刚 演员  摒弃理论
桑塔格所谓的阐释是狭义的阐释,主要指“一种阐明某种阐释符码、某些‘规则’的有意的心理行为”,“谈到艺术,阐释指的是从作品整体中抽取一系列的因素(xyz,等等)。阐释的工作实际成了转换的工作。阐释者说,瞧,你没看见x其实是——或其实意味着——ay其实是bz其实是c?”其实这是特指当代的阐释活动——以拆解原义为主旨的当代批评实践。桑塔格认为现代风格的阐释理论很多是侵犯性的、不虔敬的阐释理论。因为现代很多阐释理论都是在想尽办法挖掘文本背后的东西,探寻文本背后的意义,挖掘一定意义上是对文本的一种破坏。它们抛开真实文本去探究另外一层意义的潜文本,这在一定意义上是一种舍本逐末的做法,桑塔格在文中还特地举了著名的马克思学说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批评为例,来证明她的这一看法。
桑塔格的这一看法一定程度上是有道理的。战后西方风行起的精神分析批评、原型批评、结构主义、解构主义、接受美学批评等五花八门的理论都突出了批评的主体意识,最终将文本演变为人言言殊的东西。从这一点来看,当代文学批评中的阐释确实发生了质的变化,这势必引起作者和读者的强烈反感。本着捍卫文学自身的审美特性,桑塔格力斥这种庸俗化、简单化的批评习气。中国青年作家韩寒在接受采访时也举过一个极具讽刺性的阐释行为:有一份语文考试试卷上用他的一篇文章来做阅读理解的题目,即在文中的某句话下面划了一条线,然后有abcd四个选项让考生选这句话在文中意味着什么。作者自己选了一下,结果选错了(跟提供的答案不一致),韩寒笑了,他说:“说实话,我自己写这句话的时候都没想过要意味着什么,我自己都不知道意味着什么,就这样写了而已。”可见,一味地去挖掘文学作品所谓背后的意义有多么地让人费解。
桑塔格指出:“阐释的这种平庸作风在文学中比在任何其他艺术门类中更为流行。几十年来,文学批评家们一直在把诗歌、戏剧、小说或故事的成分转换成别的什么东西,视之为己任。”为证明此,她还特地举了卡夫卡的作品为例。她认为“卡夫卡的作品一直经受着不下于三拨的阐释者的大规模劫掠”。这三拨阐释者分别是:把他的作品当作社会寓言来读的批评家、当作心理分析寓言来读的批评家以及当作宗教寓言来读的批评家。确实,也许由
于卡夫卡的作品对于许多读者来说读完后会觉得有些蹊跷,于是我们会发现无数的文学评论家会替读者对其作品从各方面进行五花八门的“解读”。例如,他们会告诉读者《法的门前》中的“法之门”意味着什么,“守门人”代表着谁,“乡下人”又代表着谁,他的整篇文章要表达什么等等。读者也许在读卡夫卡作品原著后一知半解的情况下读了这些评论;也许在还没有看原著之前就看了这些铺天盖地而来的评论,等读者真正面对卡夫卡的《法的门前》时,读者的脑子里已经满是原著被各种各样的文学理论剖析的支离破碎、体无完肤的形象,他(她)再也无法真正体验“裸读”——自己去感悟原著的快感了,而是顺着这些评论家们的“解读”去理解原著了。
还有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文学评论家对梭罗的《瓦尔登湖》当作“生态文学”进行阐释有待商榷。众人皆知,梭罗是继爱默生之后美国超验主义(transcendentalism高云翔2019年最新消息怎样)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超验主义演变自浪漫主义,固然承袭其强调的与自然的亲近、到大自然中去、感受大自然,梭罗更是身体力行这么做的:在瓦尔登湖不远处自己建了一间小木屋,度过了几乎与世隔绝的与自然“天人合一”的两年时光,从而有了《瓦尔登湖》这一名著。但是,生活在19世纪的梭罗身边的环境污染、人类对自然的破坏还远没有现在严重,现在人们把他的文学奉为“生态文学”,生态环保主义者更是将梭罗尊为鼻祖,可是梭罗当初真是
为警示人们生态环境污染问题而去体验隐蔽的独居生活以及创作《瓦尔登湖》的吗?笔者认为,作为超验主义的身体力行者,梭罗去瓦尔登湖旁体验生活只是他对超验主义所主张的“自立”(self-reliance),“简单”(simplicity完颜阿骨打的儿子)以及追求与超灵(oversoul)的接近生活的一种实验。经过两年的尝试并把这次实验以文章的形式记录下来之后,梭罗离开了瓦尔登湖旁的小木屋,此次超验主义的实验宣告结束。由此可见,后人把梭罗的《瓦尔登湖》当作生态文学来阐释只是自己的一厢情愿罢了。
桑塔格还指出:“普鲁斯特、乔伊斯、福克纳、里尔克、劳伦斯、纪德……人们可以一个作家接着一个作家地列举下去;这些被厚厚的阐释硬壳所包裹的人的名单无穷无尽。”这些厚厚的阐释硬壳就像长时间没洗澡的人身上结的“垢”,无数优秀的作品被这些厚厚的“垢”包裹着,读者只有一层一层地剥掉这些无形的理论之“垢”之后,才能看到作品的庐山真面目。什么时候文学作品能够冲破阐释的包围,“透明”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读者又能不在任何理论武装之下,尽情享受“裸读”作品之快感,充分感悟作品原著不管哪个层面的魅力,读者、作者、作品以及外部世界就都解放了。
  回归感悟
桑塔格在《反对阐释》中反复提到感受力(sensibility)这一术语,感受力是20世纪西方文艺美学中的重要概念之一。下面我们从文艺创作过程本身的角度来探讨一下究竟什么叫做感受力。首先,感受力产生于人的生命与文艺作品的交互运动之中,因为文艺作品是人创造的,并为人而存在。简而言之,感受力就是人对于生命意义的感悟能力,因此,它便构成了文艺创作与批评的内在原动力之一。其次,当人们以感性个体进入到文艺或文学作品之中,在深度体验了作品、把握了作品的艺术真谛之后,最终是要运用大量的理性因素来揭示人与世界的奥秘,因此,感受力并非一种单纯的直接体验。最后,感受力经常是超越常规、超越日常经验的。
西方学者中最早重视对感性体悟的应该算是康德。是他最早把审美从认识范畴转移至情感体悟。他在《判断力批判》一书中特别强调情感和体悟在审美实践中的重要作用,并将艺术与实践的功利活动及逻辑概念活动相区别,明确地将其视为一种特殊的审美活动。这与重摹仿,重说教传统的西方艺术中的认识论美学截然相反。
桑塔格主张对艺术真切而直接的感性体验,她反对把批评的重点放在文本所指涉的外部世界上,在她看来,反对阐释就是反对抽象的意义提升,在评论任何作品时必须摒弃“形式/
内容”的二分法的观点。她还认为,当今艺术阐释的散发物在毒害着我们的感受力。在桑塔格看来,透明——即体验事物本来的面目是艺术也是批评的最高境界,是一切艺术和批评的伟大之处。作品应该透明地展现在我们面前,我们也应该透明地不带任何杂质地去欣赏和评论作品。批评应该是人们对作品的理解越来越透明,而不是越来越模糊——在一大堆理论的轮番轰炸和解剖下,弄得人们对作品的理解云里雾里、莫衷一是。桑塔格提到的“包裹着作品的厚厚的阐释硬壳”使得作品无法透明展现,阻碍了人们对作品的直接感受。所以,桑塔格在《反对阐释》一文的结尾呼吁“为取代艺术阐释学,我们需要一门艺术情学”。艺术情学正是对“透明”的追求,对艺术给人带来的最原始、最真实的感官冲动的追求,一切都不需要阐释,一切都呈现在你面前,你自己去感悟吧。
桑塔格还认为,20世纪西方文学发生的从古典艺术向现代后现代艺术的转折,就是从阐释性艺术向反阐释性艺术的转折。在桑塔格看来,阐释性艺术忽略了文本本身,忽略了语言的游戏、结构的游戏带来的快感体验,它只是一味地要求读者专注于探寻作品背后的深层意义。而反阐释性艺术则注重审美的快感,要求阅读时专注于文本本身,专注于文本语言之间的魅力,而不是深入到语言文字背后去苦苦寻觅什么意义。关于这一点,王小波也许做到了。他在读完法国作家杜拉斯的《情人》后对此书的评价是:小说的每一段都是经过
作者精心安排的,多读几遍这篇小说就会发现,没有哪一个段落的甚至每一句话的安排经不起推敲。从全书的第一句“我已经老了”,到结尾的一句“他说他爱她将一直爱到她死”,从故事沧桑的开始到绝望的结束,整个感情的变化都在作者的精确控制之中。整个故事并不是按时空的顺序来展开的,而是按照作者自己的一种极富艺术感的逻辑线索展开的,作者这种与众不同的写作手法正是一种让人看完拍手称快的创造性艺术。在此,王小波没有去探寻杜拉斯的这部作品文字背后的意义(即内容),而是充分享受了作品中完美的语言以及完美结构(即形式)给他带来的快感体验。这也许称得上是一种反对阐释的感悟式回归吧。
感悟式回归要求评论者不要过分关注作品的内容及其所指向的所谓深层意义,而要回归到分析作品形式的美感,例如语言、结构等。同样地,读者要在欣赏作品时要做到感悟式回归,必须抛开各种纷繁复杂的理论,带着一个纯净的心去体悟作品带给你最原始的美感。
  结语
人们对理智的推崇从古希腊就开始了,现代主义更是对理性对人类的影响推崇至极。这种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到理智上、以理智来把握世界的做法必然导致人对生命力的感悟能力
熏鱼家庭制作方法的压抑和滞后。桑塔格在清醒认识到这种传统做法的弊端基础上,批判这种理智游戏,批判阐释理论对人们的艺术感觉力的压抑,她强烈呼吁要恢复人们对世界的天然感受力。
桑塔格的反对阐释的理论,站在反理论或抵抗理论的立场上,反对的是理论对文艺作品阐释的副作用。20世纪后期以来,一股反理论的思潮在文艺界和美学界悄然而生。这股反理论的思潮反对各种僵硬的模式化理论、反对给任何作品“贴标签”。他们认为理论对文学作品研究的介入,破坏了读者对作品的感受力。反对阐释本身体现了后理论时代的一种反理论的转向,与这种理论潮流一拍即合。也许,后理论时代我们的任务应是:摒弃理论,回归感悟。正如桑塔格在《反对阐释》中所说:“现在重要的是恢复我们的感觉。我们必须学会去更多地看,更多地听,更多地感觉。”
参考文献:
[1] 苏珊·桑塔格,程巍译:《反对阐释》,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城市旅游年版。
[2] 王小波:《我的精神家园》,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 艾柯:《诠释与过度诠释》,三联书店,1997年版。
[4] jonathan culler.the literary in theory[m].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2007.
[5] 孙燕:《后现代主义与反阐释理论》,上海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6年。
[6] 张良丛:《“反对阐释”与理论的转向》,《中文自学指导》,2009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