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野的火星阅读理解
阅读文章,完成1-4小题。
《村野的火星》
王愿坚
彭绍明醒来的时候,天已经黑了多时了。他真想再睡一会儿,哪怕打一个盹儿也好。这像头发一样披散着的、长长的榕树根,把人严严地罩住,又挡风又保密;这厚厚的树叶子又软又暖和……可是不行,时间实在不早了。
他仰起头望望外面。林子里漆黑漆黑的,什么动静也没有。只有树梢头鸟巢里的鸟儿,大概为了挤紧些取暖,咕咕地叫两声,把几根枯枝抖落下来。风,轻轻地摇落败叶,晃着竹林,最后在林边上抓住了几片枯黄的草叶,像吹口哨似的,发出单调而又尖厉的响声。这声音使树林显得十分凄冷,使人更加心烦。
他吃力地坐起身,把盖在身上的枯草、落叶轻轻地拨了拨,把那件单军衣穿好。他顺手掏了
掏口袋,从里面抓出了半截生红薯,啃了两口,又半躺在地上,习惯地把耳朵贴在地面上听了听,然后从怀里掏出驳壳,扳开机头,用拇指把栓一顶,“唰”地推上了一颗红子。他关上保险,一手持,一手扶地,悄悄地爬出了树林。
林子外面是一片空旷的田野。月亮,像被谁刮了一勺,剩下个细细的牙儿贴在天上,沉静地盯着地面。天似乎更高了,星星稀稀朗朗的;三星正挂在前面不远处那棵大樟树的梢头。
他倚棵小树坐下,摸索着把伤口又扎了扎,把剩下的一点红薯塞进口里。他四下里望望,田野里是那么空旷、寂静,只有淡淡的月光把他干瘦的影子斜斜地投射在地面上。
彭绍明开始这夜游的生活已经整整一个星期了。他是红三军团五师一个连队的通信员。长征的部队突破敌人第三道封锁线以后,正兼程向湘水前进。就在离湘水不远处,部队接受了阻击尾追的敌人的任务。任务是艰巨的:为了整个长征部队能安全渡过湘水,阻击部队必须不惜一切代价,把敌人挡住。
战斗异常激烈,敌人排炮密集地轰击着这个小小的山头,整连整营的白军集团冲锋。战士们拼死地坚持着,熬过了艰苦的一天。傍晚,阵地终于被敌人突破了,连队接到了立即撤出战
斗的命令。可就在小彭向各排传达完命令,向连长报告的时候,两颗炮弹在他的身边炸开来,一阵昏黑,他失去了知觉。
不知过了多久,他醒来了,朦胧中闻到一股刺鼻的血腥气味;睁眼一看,他正躺在一个人的怀里。这是连队指导员,早在中午就负了重伤,连队撤离时,他正昏迷。醒来后,他忍着伤痛在阵地上爬了一圈,在收拾烈士遗物时,发现了彭绍明。他看到彭绍明身体还有些温乎,便拖着他来到了这里隐蔽起来,而他自己因为胸部伤势太重又加上这一阵劳累,已是奄奄一息了。看见彭绍明醒来了,指导员强打起精神,把自己的驳壳和两条子弹递给了他。
“好,把这些东西交给你。”他把彭绍明的共青团团证和自己的党证放在彭绍明手里,用力抓住他的手,断断续续地说:“小彭,你记住:不管你走到哪里,你都是个少共团员,是革命的……就……就是剩一滴血,也要为……民……流!”说完,他手一松,闭上了眼睛。
彭绍明带上战友的遗物和要求,沿着山石和丛林坚持着向西走。他原希望能赶上自己的部队,但当他走到江边上时,只见江岸上一片火把通明,敌人已经修好了被红军炸毁的浮桥,大队的国民党军队正急急忙忙地拥过江去。他要想赶过这密密层层的追兵,赶上自己的部队,已经不可能了。
为了安全地通过白区,他不得不昼伏夜行:白天,他个僻静的山坳、树丛躲藏起来,睡上一会儿;夜里,当路断人稀的时候他拄根竹杖,一瘸一拐地赶路。渴了,到水塘里喝口生水;饿了,到收获过的红薯田里扒点剩下的红薯啃啃。就这么着,一天天,一步步地往东赶。
这些,对于一个负了伤的、十七岁的娃娃说来,是够困难的了,但都还能够忍受。最使他难耐的,还是这可怕的孤独。他是在红政权下面长大的。过去,在童子团里,小朋友成结队地在一起念书、劳动。参加了红军,又是在一个和乐的大家庭里学习和战斗。而现在,却是一个人,披星戴月,踯躅在这荒凉的郊野里。直到这时,他才深深地感到,一个人离开了集体,是多么痛苦。这种对孤独的恐惧,对回到集体的热望,也成了他激励自己的力量。
“走,快点走,多走一步就早一点赶到苏区,早一点见到自己的亲人!”可是,他前面的路是越来越困难了:人在一天天消瘦下去,步子越跨越小,开始每夜还可以走四五十里路,以后
自己也觉得出,走的路一天天在缩短;而现在,由于伤口恶化,竟然连站也站不住,看来只得爬行了。
他把竹杖扔开,咬紧了牙,两手使劲按住了那凉冰冰的地面。田埂一条条在他的肚皮下面退去,那座墨黑的小树林离他渐渐远了。
月亮早已看不见了,三星越过了中天,斜挂在西边,北斗星那杓柄也歪到了地平线的下面。深秋的深夜,像寒冬一样凉;收割后的稻根上,不知什么时候挂上了一层霜花,风,也更急、更刺人。彭绍明觉得自己仿佛不是在旱地上赶路,倒像全身浸在冰冷的水里游泳。他几乎全身都贴在地面上,霜花沾满了袖口、裤腿和前胸,后背流着汗水,差不多全身都湿透了。每一阵冷风吹来,他都要把颈子一缩,打一个寒战。
爬行越来越困难。双手早在前半夜就擦破了,流出了一缕缕鲜血,使他不得不改用双肘支撑着往前挪动;而现在肘部的衣服也已经磨破了。伤口像无数针尖在扎,一阵阵刺心地疼。肚子早已响过多次,大概那点红薯根头早已消化完了。他紧赶了几步,来到一条高高的田埂下面,背着风躺下来。
“嘿,要是有一口热汤喝……”他倚着田埂,望着眼前这片收割后的稻田。以前,他是多么热爱这晚秋深夜的田野啊!四次反“围剿”的时节,部队都是在这样的夜里行军的。只要前面喊一声:“原地休息!”他就会以谁也赶不上的动作,很快把包袱解下来扔在这样开旷的稻田里,一溜烟似的向村子跑去。常常是他第一个跑进村子,轻轻地敲着一家的门:“老乡,开门,我们是红军!”于是一笼通红的火焰就在灶膛里烧起来了。然后他又是第一个提着一桶的水来到路边。连长、指导员……一个接一个把茶缸子伸过来。他舀上一茶缸开水,把冰冷的手在滚烫的茶缸上暖一暖,从蒲包里抓出一小撮饭粒搁进水里,然后倚着包袱舒舒坦坦地躺下,看着天上的星星,喝着热茶,说着,笑着;要是情况允许,连长再揪着耳朵“动员”一下,他那尖尖的嗓子还会来上一段“兴国山歌”。那是多么惬意啊!……想着,想着,他觉得自己眼睛发涩,眼前朦朦胧胧的,仿佛已经回到那个生活中去了。
(---节选自《村野的火星》,内容有删改。)
【题目】
1.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彭绍明在深秋时节只穿了单军衣,饿了只能啃两口生红薯,身上又受了伤,但他为了回到苏区,仍然坚持行军。
B.指导员身负重伤,仍然竭力救助彭绍明,在临终前嘱托彭绍明要坚持革命,指导员的遗志是彭绍明前进的重要动力。
C.彭绍明原本希望追上长征队伍,但是他看到白军已渡过湘江,即将追上红军,他感到绝望,不得已掉头向东。
D.彭绍明为了安全到达苏区,只能昼伏夜行,起初还能走路,后来伤势严重,不得不爬行,这表明他的行军越来越困难。
2. 下列对文本艺术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起笔不凡,从彭绍明在晚上睡醒入手,再描写他的心理活动,设置了悬念,能激发读者探寻他的事迹的好奇心。
B.小说在介绍彭绍明的身份时,采用了抽丝剥茧之法,随着情节的推进,读者知道了彭绍明是一位17岁的少共团员。
C.风把回忆摇落一地红是什么歌“彭绍明开始这夜游的生活已经整整一个星期了”,这句话是对上文的概括和补充,也引出后文对原因的叙述。
D.小说多次通过彭绍明的回忆,叙述他在苏区的成长经历和四次反“围剿”时夜里行军途中休息的往事,丰富了情节。
3. 文章塑造了彭绍明怎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4. 文章多处描绘了自然环境,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答案】
1. C “但是他看到白军已渡过湘江,即将追上红军,他感到绝望,不得已掉头向东。”错误。彭绍明只看到白军渡过湘江,他不可能超过国民党军队而回到长征队伍里,最后决定向东回到区。故选C。
2. D “小说多次通过彭绍明的回忆,叙述他在苏区的成长经历……”错误。“他在苏区的成长经历”是小说插叙里交代的,不是通过彭绍明回忆的。故选D。
3. ⑴ 革命意志坚定。“可就在小彭向各排传达完命令,向连长报告的时候,两颗炮弹在他的身边炸开来,一阵昏黑,他失去了知觉”,彭绍明在战争中负伤,脱离了红军队伍,“只要有一口气,也要回到苏区去!回到自己人中间,去进行斗争”“渴了,到水塘里喝口生水;饿了,到收获过的红薯田里扒点剩下的红薯啃啃。就这么着,一天天,一步步地往东赶”,渴了喝口生水,饿了捡红薯啃啃,只要有一口气,也要回到苏区去。在物质条件极其恶劣的情况下,仍然心向革命,表明了他的革命意志坚定。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