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雨》教材分析与课文鉴赏
《桂花雨》是琦君笔下一篇文质兼美的回忆抒情散文,作者寓情于物(桂花),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全文共八个自然段,以桂花香明线,以故乡情为暗线。
第一段简洁明了,短短一句话,点明桂花开花时间是中秋节前后,与第三自然段台风季节相呼应,为第五自然段提前摇花作铺垫。表面上看这句话平平淡淡,实则暗藏玄机。“故乡”一词暗藏玄机。故乡,感情的发源地;桂花,情感的寄托……正所谓:美不美,乡中水;亲不亲,故乡人。月是故乡明,人是家乡亲。风是故乡柔,雨是家乡绵。花是故乡艳,雪是家乡白。山是故乡峻,水是家乡甜。
第二段点明在众多的花花中,我喜欢的是桂花。桂花的香气,太迷人了。
第三自然段写故乡“靠海”,八月是“台风季节”,交代母亲惜花。送花说明了故乡人情谊浓厚,这也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的原因。
第四自然段写“桂花被风吹落,比摇下来的香味就差多了”,爱桂花的母亲人是不会让桂花被风吹落的,为第五自然段提前摇桂花埋下伏笔。
第五自然段:前面段落中的“靠海”“台风季节”“被风吹落的桂花香味就差多了”,让第五自然段写提前摇桂花顺理成章。“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呼应题目《桂花雨》。
第六自然段:时间从八月跨越到全年,空间延伸到整个村子。
第七自然段:时间由小时候到念中学,空间由故乡到杭州。无论时空穿梭,故乡的桂花都是无可替代的。“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成为我和母亲永久的怀念。
第八自然段:首尾呼应,点明中心,总结全文,升华感情。“又”字说明作者不止一次思念故乡,“故乡”一次呼应第一自然段“故乡”,“桂花雨”呼应题目“桂花雨”。
寓情于物是本文的一大特点。除此之外,故乡的一草一木,一物一人,都可能是游子一生的怀念。学生初步懂得这种写法,就能透过“物”看到“故乡”,看到“乡情”了。
原文:
3.桂花雨
中秋节前后,正是故乡桂花盛开的时节。
小时候,我无论对什么花,都不懂得欣赏。父亲总是指指点点地告诉我,这是梅花,那是木兰花……但我除了记些名字外,并不喜欢。我喜欢的是桂花。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不像梅树那样有姿态。不开花时,只见到满树的叶子;开花时,仔细地在树丛里寻,才能看到那些小花。可是桂花的香气,太迷人了。
故乡靠海,八月是台风季节。桂花一开,母亲就开始担心了:“可别来台风啊!”母亲每天都要在前后院子走一回,嘴里念着:“只要不来台风,我就可以收几大箩。送一箩给胡家老爷爷,送一箩给毛家老婆婆,他们两家糕饼做得多。”
风把回忆摇落一地红是什么歌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桂花成熟时,就应当“摇”。摇下来的桂花,朵朵完整、新鲜。如果让它开过了,落在泥土里,尤其是被风吹落,比摇下来的香味就差多了。
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我总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呢?”母亲说:“还早呢,
花开的时间太短,摇不下来的。”可是母亲一看天上布满阴云,就知道要来台风了,赶紧叫大家提前摇桂花。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哇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桂花摇落以后,挑去小枝小叶,晒上几天太阳,收在铁盒子里,可以加在茶叶里泡茶,过年时还可以做糕饼。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我念中学的时候,全家到了杭州。杭州有一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秋天,我常到那儿去赏桂花。回家时,总要捡一大袋桂花给母亲。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于是,我又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