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什么意思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出自诸葛亮54岁时写给他8岁儿子诸葛瞻的《诫子书》。这句话原本是用来勉励诸葛瞻要珍惜时间、勤奋学习的。可我却觉得它更适合用来形容一个人或者说一个国家对待事业和理想应该具备的心态:只有经历过磨难而依然保持平和的内心世界并能够排除外部干扰实现梦想的人方为真正成功的人;也只有做到沉着冷静面对诱惑才会获取最终胜利的人!
    非宁静无以致远,非宽大无以兼容。出自诸葛亮54岁时写给他8岁儿子诸葛瞻的《诫子书》。古往今来,多少仁人志士都曾立下凌云壮志,许下报国誓言,但又有几人能始终坚守初衷?常怀高远志向固然重要,但若没有博大胸襟去包容众人所坚持的东西就很难有长足进步。因此,我们必须提升气度修养,广泛听取各种意见,从中汲取营养丰富自己,完善自身素质。惟其如此,你才能拥有渊博的知识、开阔的眼界,处变不惊地走向成熟稳健。
    正是由于那些先辈的努力才有了今天美好生活。同样,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水平越来越高,人类已踏上太空漫游征途,登月球、造火箭等航天项目纷至沓来。可谁又曾预料到二十年后当人们再次谈论起飞船翱翔星际时竟充满嘲讽讥笑之语呢?若干年前还威风凛凛的核武器如今早
已被淘汰甚至禁止使用;曾令整个地球胆战心惊的如今似乎销声匿迹……看来唯有那颗永葆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平常心才是抵御危机的良药啊!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这两句诗源于陶潜所著名篇《五柳先生传》,主旨在告诉读者清贫乃是福分,摆脱名缰利锁便能享受闲情逸趣。作者通过赞扬恬淡超然的隐士田园生活表达对追求荣华富贵庸俗人生的否定。纵观历史,像陶渊明这般精神境界极高的人寥若晨星,他拒绝官场勾结黑暗势力,决然辞职归乡务农。每日饮酒赋诗怡然自乐,岂不快哉?虽仅短暂数载,却创作了不朽佳作《桃花源记》。试问这番坦荡胸襟怎能不让人敬仰万千?倘若将这份旷达豪迈换算为财富金钱,恐怕王侯将相亦不及吧!
宁静的胸    在如此浮躁与物欲横流之下,我们需要摒弃贪婪暴戾、狭隘嫉妒的小人行径,把握住人性深处最纯洁美好的光辉,懂得忍耐克制,胸怀豁达,承认差异,接纳失败,感恩帮助,安于寂寞,甘愿付出,奉献爱心,让崇尚简单朴素的道德信念融入血液里,铸成民族魂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