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七年级下学期诗歌鉴赏试题附答案
一、七年级下册诗歌鉴赏
1.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小题。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这首诗中,浮云一词的寓意是什么?
2诗人善于把抽象事理寓于具体形象中。这首诗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3)王安石被列宁誉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出他有怎样的政治抱负?
2.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两小题。
采莲曲
·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1)诗歌第二句芙蓉向脸两边开用了衬托的手法,明写________,实则为了衬托出________之美。
2)请赏析字的妙处。
3.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雨过山村
【唐】王建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看中庭栀子花。
1)诗的一,二两句,写出了山村怎样的特点?
2)古典诗词讲究炼字,末句中的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
4.诗歌鉴赏。
移家别湖上亭
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1)诗人别湖上亭时触动他情思的景物有哪些?
2)请赏析诗歌的三四句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5.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移家别湖上亭
(唐)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1)发挥想象,请以黄莺为第一人称,写一写黄莺想对诗人说的话。
2)结合全诗,说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6.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列问题。
逢入京使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1)作者用什么修辞手法写自己龙钟泪不干龙钟一词在这里有何表达效果?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7.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各题。
登飞来峰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登飞来峰》作者是________(朝代)的________
2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为什么千百年来被人们广泛引用?
8.古诗词鉴赏。
竹里馆(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1)诗歌后两句写出了________的景象,全诗传达出诗人________的心境。
2是古代文人追求的一种精神境界,或表达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傲岸人格,或表达对独立人格的追求。说说诗中字的妙处。
9.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晚春
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1)下列选项与原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写早春的诗。百花盛开,万紫千红,花木像是知道春将归去。
B.要特别珍惜这最后的美好时光,争芳斗艳,尽情舒展生命的本。
C.连那些无才思的杨花榆荚,也都纷纷飘落,如雪花般尽情飞舞。
D.在诗人的笔下,花草树木仿佛都有情思,有个性,成了精灵。
2)诗人对宁静的胸“杨花榆荚的揶揄,是不是真正否定其无才思
10.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隔江犹唱后庭花。
1)这首诗首句描写了烟、水、月、沙四种景物,展现了一幅________的画面。
2)请简析烟笼寒水月笼沙中两个字的妙处。
11.阅读下面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描述颈联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呈现的画面。
2)品味颔联中字的妙处。
12.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江郎山和韵
·辛弃疾
三峰一一青如削,卓立千寻不可干
正直相扶无倚傍,撑持天地与人看。
【注释】和韵:唱和别人诗词,仍采用原诗的韵。干:求取,这里指接触的意思。
1)这首诗写出了江郎山山势、的特点。
2)诗人借描绘江郎山表达了怎样的人生理想?
13.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移家别湖上亭
(唐)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1)发挥想象,请以黄莺为第一人称,写一写黄莺想对诗人说的话。
2)结合全诗,说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4.古诗阅读
剑门道中遇微雨
陆游
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消魂。
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
(注)剑门:也称剑阁、剑门关。此诗作于诗人由抗敌前线被调往后方任闲职之时。
1)下列对诗歌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诗人以衣上征尘杂酒痕开篇,突出了人物形象。
B.“无处意为处处,诗人离开前线,万里远游,黯然神伤。
C.“此身合是诗人未应该,此句是诗人无可奈何的自嘲自叹。
D.“细雨句充满诗情画意,形象逼真,耐人寻味,诗人用蒙蒙细雨烘托了自己旅途遇雨欣然自得之情。
2)说说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15.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列问题。
逢入京使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1)作者用什么修辞手法写自己龙钟泪不干龙钟一词在这里有何表达效果?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16.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早作
(宋)裘万顷
井梧飞叶送秋声,篱菊缄香待晚晴。
斗柄横斜河欲没,数山青处乱鸦鸣。
【注】井梧:井边的梧桐树。缄:包藏。斗:北斗星。河:银河。
1)诗中井梧飞叶“________”的景致非常具有秋天的味道。诗句“________”点明了文题中的字,意为此诗是诗人在黎明破晓之时创作。
2)诗人怎样营造出山中清晨宁静的氛围?请结合第四句做分析。
17.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诗的第二联既描写了花鸟,也抒发了诗人的感情,这是什么写法?请你赏析一下。
18.古诗鉴赏
己亥杂诗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本诗流露出了诗人的两种情感:舍和不舍。诗人想舍的是________。不想舍的又是________
2)你认为这首诗的后两句广为传诵的原因是什么?
19.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1千寻塔写出了塔的什么特点?
2)诗句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
20.阅读下面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描述颈联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呈现的画面。
2)品味颔联中字的妙处。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七年级下册诗歌鉴赏
1. 1)比喻当时的保守势力、遇到的阻力
2)有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不怕阻挠,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倒。
3)本诗表达了他对保守势力的蔑视,以及要进入最高统治层,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
2. 1)荷花(芙蓉);人(采莲女)
2乱入即杂入,混入之意。形象地写出了荷叶罗,芙蓉人面恍若一体,稍一错神, 采莲少女与绿荷红莲浑然为一,忽然不见了踪影,表现出采莲女天真烂漫、朝气蓬勃。
【解析】【分析】本题是一道诗歌赏析试题。
1)本题考查了对诗歌语句的赏析能力,诗歌句子赏析需要我们在了解诗歌的结构和作者思想情感的基础上作答。芙蓉向脸两边开不单单是比喻,而是描绘出一幅美丽的图景:采莲少女的脸庞正掩映在盛开的荷花中间,看上去好像鲜艳的荷花正朝着少女的脸庞开放。少女的脸庞则与鲜艳的荷花相互照映,让人感到这些采莲女子简直就是美丽的大自然的一部分。
2)本题考查诗歌炼字赏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出了伫立凝望者在刹那间所产生的一种人花莫辨的感觉,写出了采莲女的天真活泼。
故答案为:(1)荷花(芙蓉);人(采莲女)
2乱入即杂入,混入之意。形象地写出了荷叶罗,芙蓉人面恍若一体,稍一错神, 采莲少女与绿荷红莲浑然为一,忽然不见了踪影,表现出采莲女天真烂漫、朝气蓬勃。
【点评】诗歌鉴赏题的基本技巧,一是读作者,了解作者生活的朝代和作者的思想;二是读背景,了解文本写作的缘由;三是读注释,帮助我们疏通诗歌内容;四是读诗歌,出关键词句,推出作者要表达的中心思想。然后根据题目要求做题。
3. 1)宁静幽美(或:曲径通幽、自然惬意)。
2)妙在它不从正面着墨,而从侧面落笔,以栀子花来反衬人们的,巧作对照,情趣盎然(或:运用拟人手法,形象地写出了蚕妇们去后庭中栀子花的闲适自在)。
【解析】【分析】(1)此题考查学生把握诗歌内容的能力。解答时,首先要了解诗歌的内容,然后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歌的意境,根据意境来分析山村的特点。诗的前两句写雨中几
声鸡鸣,一两家农舍;修竹、清溪、村路、板桥,淡淡几笔,便勾画出一幅优美静谧的山村风景。
2)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分析可知,用衬忙,兴味尤饶。一位西方诗评家说,徒手从金字塔上挖下一块石头,并不比从杰作中抽换某个单词更困难。这里的,正是这样的字,它不仅是全句也是全篇之,一经安放就断不可移易。同时诗人做入栀子花,又丰富了诗意。雨浥栀子冉冉香,意象够美的。此诗写栀子花无人采,主要在于表明春深农忙,似无关同心之意。但这恰从另一面说明,农忙时节没有谈情说爱的功夫,所以那花的这层意义便给忘记了。这含蓄不发的结尾,实在妙机横溢,摇曳生姿。
故答案为:(1)宁静幽美(或:曲径通幽、自然惬意)。
2)妙在它不从正面着墨,而从侧面落笔,以栀子花来反衬人们的,巧作对照,情趣盎然(或:运用拟人手法,形象地写出了蚕妇们去后庭中栀子花的闲适自在)。
【点评】品味关键字词是诗歌考查的主要内容,这种试题的答题思路:指出该诗句中最生动传神的字;把该字放入原句中展开联想,描述景象;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