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期家长会作客嘉宾是长宁区天山一小的校长吕华琼。
吉雪萍女儿照片无论是作为校长,还是作为家长,吕华琼都特别强调一点:关注孩子看不见的成长。
在她看来,那些看不到的、隐性的东西,才是孩子在经过教育之后的成长。也正是那些教育者不知不觉中种在孩子心里的东西,会在十年、三十年、五十年之后,慢慢生发出来,影响这个孩子的人生。
而这看不见的教育,必须要基于一点——那就是爱。No. 1成功的家庭教育需要......关键词1:爱我们现在很多家长不是不想做好家长,而是不知道怎么做好家长。现在社会上有关教育的各种信息很多,比如狼爸、虎妈等等。如果家长片面去学习这些比较单一的案例,可能对于自己的孩子未必合适。我们应该站在大多数案例的基础上看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任何成功的家庭教育肯定都不能少一样东西,那就是——爱。不管这个家庭的经济条件怎么样、父母的职业是什么,原始起点怎么样,都和爱不能相比。一个幸福完整的孩子,不可能在没有爱的家
庭中培养起来。关键词2:温和而且这个爱最好是以一种比较温和的教育方式呈现。我们学校的教育团队对狼爸虎妈这种教育方式不是非常认可,觉得这种极端的做法眼前可能会有效果,但对孩子的长久发展是不利的。我们推崇的是在爱的教育下面有一种温和的教育方式,家庭就应该营造一种让人感觉心里很舒适、很温暖的环境。你家的书柜可能很破旧,但要给孩子一个书柜;你家的台灯可能很普通,但能让孩子得到基本的照明需要……这些细节,都渗透着爱和良好的温和的家庭氛围。有爱的、温和的教育方式虽然效果显现出来比较慢,但其实是最能够滋养一个人的。我们可以看到,那些成长过程中不缺乏爱的孩子,即便可能有点骄娇之气,但还是宅心仁厚的。因为孕育这个孩子的土地是温和的、善意的。关键词3:陪伴家长要像家长,要回归家长的角,而不是扮演其他的角——比如成为孩子的老师,甚至惩罚者等。应该怎么样做好家长?我觉得关键词就是陪伴。陪伴孩子阅读,陪伴孩子运动,陪伴孩子劳动,陪伴孩子欣赏艺术,陪伴孩子参加公益活动……我特别强调陪伴。孩子和家长能够成为一个学习共同体。有了爱、温和的教育方式、家长的陪伴,我觉得基本上能够孕育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这三点就为孩子的学成奠定了比较良好的生理、心理基础。接下来,孩子的学习技能、知识、综合素养等就可以交给学校,让学校来承担了。No. 2要关注到孩子看不到的成长很多家长都非常关注孩子的成长,但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平时看不到的
地方,那些隐性的教育因素。比如,家长A跟孩子说:“今天如果你考100分,我就给你10块钱。”家长B跟孩子说:“今天你要考不了100分,回来我会揍你一顿!”家长C说:“今天如果你能在原来的基础上再努力一把,再仔细一点,妈妈会很高兴。”三个孩子同样是100分,但背后的东西是不一样的。而恰恰是背后这看不到的、隐性的东西,才是孩子经过教育以后的生长。我们现在看到的学业成绩,大都是孩子身上显性的成长和变化,但我们要关注一个人30年后、50年后,那么隐性的这种教育因素在他身上到底种下了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当然我们很多家长不仅关心孩子的学业成绩,还关注孩子的性格养成。但这个过程中,同样也有显性成长和隐性成长的问题。比如说孩子的勇敢,我们很多家长判断孩子是否勇敢的标准就是:很多小朋友坐在一起,我的孩子是否是举手最积极的那一个?一架高高的滑梯,我的孩子是不是敢从高处滑下来?而非关心孩子的内心是不是真的强大、坚定。家庭教育中也一样。我每天下班回到家,儿子都会给我拿来拖鞋。有一天回到家,儿子正在做作业,孩子爸爸知道他现在年级高了作业多了,马上对儿子说:“你不要去拿,我帮你妈妈拿拖鞋。”这件事看似不大,但其实就是一种价值观传递。做作业和给妈妈拿一双拖鞋,哪件事更重要?拿拖鞋的背后其实是家人之间的爱。那么爸爸的行为传递出来的价值观就是:作业大于家人之间的爱。那就不难想象,30年之后,儿子工作了,在回家看父母和加班赚钱之间,他会选哪
个?教育的点都是在低处,都是在静处,都是在小处。小的地方不注意,不可能教育出具有伟大人格的未来公民。所有小的细节,都彰显出人格中闪亮的东西。说到教育都是在小处,我想起来一个故事。我们不久前曾经邀请特级教师于漪老师到我们学校做讲座。会后我们学校一位老师请于漪老师给学校题字。于漪老师说:“我现在年纪大了,手有点不稳,我要回去练一练再给你写。”我们当时觉得这应该是于老师的一种婉拒,虽然遗憾,但也都能理解。没想到过了不久,我们真的收到了于老师寄来的一副字!这种细节就能看出,于漪老师真是大家啊!也正是这种细节,就是教育最为润物细无声之处。看不到的教育还有一个含义,就是教育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效果不会都是立竿见影的。所以,作为教育者,老师也好,家长也好,要学会耐心,学会等待。但教育的滞后性也会给我们带来惊喜,有时候慢慢会绵延出一些可能比你当初预设的还要多得多的东西。如果我们作为教育者时时考虑到“人”这个字,心中有人,而不仅仅是背后的利益的话,那么将来生发出来的滋味就会更加深远。No. 3为啥孩子“一不怕死,二就怕苦”华东师范大学研究儿童心理的陈默教授曾经说过,现在的孩子,一不怕死,二就怕苦。这是谁造成的?在物质非常贫困的时候,孩子身上没有这些问题,他们珍爱生命,珍惜资源,热爱学习,现在在物质条件那么丰富的时候,他们反而在某些方面和我们这代人反映出截然相反的反应。问题可能不是出在他们身上,肯定是出在成人世界里。
我们当时物质可能很稀缺,但人的精神引导非常强化。我们现在对孩子的精神引导有哪些呢?有多少时间全部是基于显性的,功利性的?有多少时间是关注孩子精神成长的?物质的丰富却带来了孩子可能的精神空虚感。这个怎么解决?劳动、锻炼、艺术、公益活动等都是能充实人的内心的。家长可以让孩子参与家庭生活,交给孩子一些力所能及的任务,比如倒垃圾、收放碗筷、整理玩具等任务。我们发现很多孩子入学后还缺乏基本的生活技能,比如剥鸡蛋、系鞋带等等。不用怕孩子小,给孩子一些家务劳动吧,他会更快乐,成长更快!我们也特别提倡家长和孩子一起运动。复旦大学一名教授做的研究显示,我国许多发达城市离婚率高、家长与子女交流少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家长“低头族”太多,很多家庭父母和孩子一旦空下来,就各自用手机、平板电脑看、打游戏,相互交流很少。如果家长和孩子能经常一起锻炼,不仅增加了沟通和亲情,还能让孩子感觉更有价值感。此外,全家一起欣赏艺术、一起做公益,都能给孩子带来愉悦和快乐的感觉,避免孩子的空虚感。从小就要引导孩子从这些当中获得满足感,不是试卷,不是证书,也不是别人廉价的夸奖(比如“你好漂亮啊,你真聪明啊,你真能干啊”)。在我看来,孩子的身心健康是一切的物质基础,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学校的口号是“阳光、智慧”,而不是“智慧、阳光”。我相信每个孩子与生俱来都是向善、向真、向美的,也希望我们的教育者,我们的家长,都相信我们的孩子,了解我们的孩子,成为一名有“大智慧”的家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