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评1113日三小陈静、包嘉雯、马金萍和梁金枝的优质课
青铜峡第五小学  哈佳君
20131113日有幸听取了在市三小举行的优质课展示,共四节课,分别由陈静、包嘉雯、马金萍和梁金枝执教,他们的精彩讲解至今还历历在目。他们真是很令人赞叹,然而任何东西都不是完美无缺的,就此,我本着“促教育,共学习”的态度,试评一下这四位教学金英的课程。
                《美丽的丹顶鹤》  陈静  吉雪萍女儿照片
美丽的丹顶鹤》是苏教版现行的第三册中的第20课课文。该文作者意图通过对丹顶鹤美丽外形和高雅姿态的说明、描写,引发读者对丹顶鹤的喜爱,进而滋生出保护、关爱野生动物的意识。
陈静老师用优雅的体态、标准的普通话和情趣的语调,将这一课诠释得格外形象生动。在课程中,教师师使用了大量的激励性语言,丝毫没有重复而啰嗦。尤其是在指定词汇朗读的时候,教师一系列严谨的语言缓缓过度,仿佛一个个呆板的词汇都连为一体,让我如同生活在了一张
蜘蛛网制作的世界里。随文识字,边学边写得到了最好的印证。
我觉得这节课,给我最大启迪的一点就是教师是学生学会朗读之前,不快不慢,从词入手,再经句子,之后延伸到段落和全文,很有节奏的学习。除此之外,还将《小学生写字》得到了充分地使用和发挥,他这这套写字书和课堂识字有机结合,增加了学习效率。
当然,一堂课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的,我有种感觉,就是知识点在琐碎,内容太复杂,没有一条使学生容易发现或者感受到的主线,也没有一条激发着学生情趣的动力线。
              《鞋匠的儿子》    包嘉雯
《鞋匠的儿子》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的一篇写人的文章,课文通过两个具体的事例,在事例中抓住了对人物语言的细节描写,让人物的人格魅力展示在我们的面前。抓住一个特定的场面,写了当选为美国总统的林肯,虽然出身卑微,但面对态度傲慢、自持上流社会的所谓“优越的人”的嘲讽,凭自己的智慧与宽容,以精彩的演讲捍卫了尊严,赢得了大家的信任与爱戴。
包嘉雯教师执教了《鞋匠的儿子》第二课时,毫无疑问这节课是圆满的,即使你不是很认真,
我想也会发现这节课的一条清晰的主线,环环明确的步骤,以及精密的思路。教师从参议院的态度变化入手,是学生深刻地理解和感悟到了林肯身上所具有的的高尚品质。本课在于分析理解,深入探究,没有把语文课上成研究课和品德课。
然而,人非完人,一些小失误我想必须提出来,课上,一学生回答“社会优越的人”的时候,出现了语病,“社会”和“优越两词搭配不当,教师没有指出,我想很多人都没有发现。另外,长脖装的服饰给人呆板和机器的感觉,不易于活跃和温暖课堂的激发。
              《九鹿》 马金萍
《九鹿》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中的一个民间故事。讲的是九鹿救了一个落水人,落水人发誓永不说出九鹿的住处。但在金钱面前,落水人背信弃义,出卖了九鹿,最后受到了严惩。课文情节生动,语言浅显,学生比较喜欢。
马金萍教师虽然年过四十,但风采依旧。开课板书课题,让学生质疑,从而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这节课,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教师的精彩而铿锵的范读课文,几乎将我们和学生引入了那个童话的王国,勇气和智慧令人欣赏。还有一个环节就是分角朗读,这不是简单的读读
就完事,而是从每个角中得到心灵真善美的感知,引入各个段落不同的重点。本课出示了大量的图片,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当然,我要开诚布公地指出一些问题,出示的九鹿的图片,九鹿身上我数了数一共只有蓝、绿、紫、红、黄五种颜,图片应该再加工一下,使之更准确; 另外,第二课时的导入太过平淡,我想这是所有第二课时的诟病,还需要研究探讨,建议把握好40分钟的时间感。
              《黄鹤楼送别》  梁金枝
《黄鹤楼送别》是一文诗兼美的文包诗形式的课文,以一个生动的故事再现了《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的创作情境。《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李白为孟浩然所作的一首送别诗,但它却不同于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样一种深情体贴的送别。
梁金枝虽然是一名比我还迟进门的特岗教师,但是成长飞速,表现出了一名老教师的沉着和魅力。教师这节课以古诗引全文,以全文释古诗,最后拓展古诗和名言,真是构思良苦。高年级需要深入学习,这节课教师的分析很透彻,使用了大量的激励性语言,最后用一种生子卡片的形式,培养了学生积累名言的好习惯。
然而,刚出茅庐,还需要不断地学习才可以成为一颗闪闪发亮的金子。课堂导入我觉得太过平淡,没有特别吸引人的地方,整堂课类似于教导课,而不是谈心探究的谈心课。环节和步骤有些传统化,没有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需要注意的是不能拖堂,多多联系课堂时间的把握和规划。建议精简,去掉有些琐碎凌乱的尾巴,使课堂更具有目的性和清晰性。
                      小结
这次听课,获取了很多教学的小启发,但是我们小学语文教学依旧没有打破传统的至酷,没有大刀阔斧的创新,也没有小打小闹的改革。我想,假如有一天,听课老师们都津津有味地享受这听课过程,那么我们青铜峡教育事业将是世界的驱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