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梅子的图片竹园乡显母村苗族花节史序
苗族是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远在公元前三十世纪前就繁衍在中华大地上。传说记载,祖先蚩尤同黄帝、炎帝共揭中华民族历史新平篇章。苗族以其历史悠久、分布面广、反抗性强著称于世,至今仍保留着自己的语言、文化、习俗、服饰、伦理道德、审美情操和节日风情等优良传统。花节便是民族风情、审美情操的载体。苗族长期运用这一活动形式来启迪教育子孙后代,让大家爱国爱家、自强自立、勤耕苦作,以丰硕成果欢庆花节。跳花是苗族人民调节生活节奏、展示民族风情、弘扬民族文化、促进思想交流、增强竞争意识、振奋民族精神、加强民族团结、振兴民族经济的大聚会。纪念花节,为的是发扬苗族花节优良传统,为中华民族经济腾飞作出有益的贡献。
苗族花节源于战国时期。为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先民们将端午节定为苗族花节。在东汉初年,江夏苗族先祖尤铜金去中南仙山跳花而来,于夸花节之好,便率领青年们去仙山揹来仙泥,采来仙树,历经三次栽活了一棵仙梅花和一棵仙霞花,并将每年仙树开放的二月十日作为苗族花节。唐宋时期,苗族先后入黔。明代初,洪武祖调北征南,大批苗族先民被征入伍和逼迁贵州,先民们为继承花节传统,揹着仙泥来到黑羊大箐,于一六五一年在纳雍以参地采了第
一个花场;一六五二年在毕节花场坪采了第二个花场。一八二七年,岔河陈佩森为显扬家族声望,增进民族团结,经向土目阿严家协商后同意,区毕节花场坪驮来仙泥,采来仙树,在陈氏对门山采了岔河花场,定每年农历二月十日为苗族花节。一九一四年,响水北二区建立,柯家桥陈姓当政,把花场迁至响水。一九五〇年后,显母苗族自然领袖杨宝山为恢复传统的苗族花节,夫妇二人先后去岔河揹来仙泥,把花场采在显母西北坡上,并定每年古历二月十一日为苗族新时期跳花节。一九八三年,大方县人民政府拨款整修了花台,至今显母花节日益兴盛,这对增强民族团结,弘扬民族文化,振兴苗族经济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使苗族花节的优良传统永垂千秋,特立此以示纪念。
公元一九九六年丙子岁二月十一日 立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