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前的22个大明星
中国的"22"大电影明星是: 崔嵬、谢添、陈强、张平、于洋、于蓝、谢芳、赵丹、孙道临、白杨、张瑞芳、秦怡、上官云珠、王丹凤、祝希娟、李亚林、庞学勤、张圆、金迪、王心刚、田华、王晓棠。“22大明星”的名单,是1962年在周恩来总理提议下,由四大电影制片厂拟订人选,总理亲自审核,最后由文化部统一确定出来的。在那个大批好莱坞的明星制,强调集体力量的年代,出现如此突出个人作用的现象,确也是个奇迹。在以前,周恩来总理批示,将这些人的照片悬挂在全国各大电影院的大厅。崔巍1955年:宋景诗(表演) 1956年:黄花岭(表演) 1957年:海魂(表演) 1959年:老兵新传(表演)、 青春之歌(导演,与陈怀皑合作) 1960年:红旗谱(表演)、 杨门女将(戏曲片,导演,与陈怀皑 合作) 1961年:北大荒人(导演,与陈怀皑合作) 1962年:野猪林(戏曲片,导演,与陈怀皑 合作) 1963年:穆桂英大战洪州(戏曲片,导演,与 陈怀皑合作) 、小兵张嘎(导演,与欧阳红樱合作) 1964年:天山的红花(导演) 1974年:平原作战(戏曲片,导演,与陈怀皑 合作) 1975年:红雨(导演) 1976年:山花(导演) 1978年:风雨里程(导演)谢添(1914年5月20日- -2003年12月13日)著名电影表演、导演艺术家,原名谢洪坤,曾名谢俊。祖籍广东番禺,1914年旧历五月二十五日出生于天津。父亲是铁路员工,爱好雕刻、音乐,能品箫作画;母亲是个电影迷。父母的兴趣和爱好。使谢添从小
受到文学艺术的熏陶。十七岁时,谢添就走入社会,自谋生计,他画过广告,也给报社写稿。谢添参演的影片:1936:《夜会》、《清明时节》、《生死同心》1937:《压岁钱》、《社会之花》、《梦里乾坤》、《四千金》、《母亲的秘密》、《马路天使》1941:《风雪太行山》 1946:《圣城记》 1947:《追》、《郎才女貌》1948:《满庭芳》、《深闺疑云》、《十三号凶宅》1951:《民主青年进行曲》、《新儿女英雄传》、《走向新中国》1952:《六号门》1954:《无穷的潜力》1955:《罗小林的决心》1957:《风筝》1958:《林家铺子》1961:《洪湖赤卫队》1993:《人与狗》主要导演的故事片、戏曲片:1958:《探亲记》(与桑夫合作)1959:《水上春秋》1960:《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兄弟》、《春暖花开》、《欢天喜地》(与陈方千合作)1961:《洪湖赤卫队》(与陈方千合作)、《花儿朵朵》(与陈方千合作)1962:《锦上添花》(与陈方千合作)1964:《小铃铛(与陈方千合作)1965:《华北区业余话剧歌剧观摩演出会》(上集,与伊明合作)1977:《春天》 1979:《甜蜜的事业》、《七品芝麻官》(戏曲片)1980:《丹心谱》(与郑国权合作)1982:《茶馆》 1984:《生财有道》1986:《小铃铛续集》1988:《烟花泪》(戏曲片)陈强(1918— )原名陈庆三,籍贯河北宁晋徐家河,中国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1918年出生,幼年时期家境贫寒,随父母逃难到太原,1936年在太原念中学时,课余参加太原青年剧
社和新生剧院的进步戏剧演出活动。1937年他随战地总动员会宣传团在晋西北演出。1938年到延安,入鲁迅艺术学院戏剧系学习表演理论和表演技巧,1939年毕业后参加晋察冀边区联大文工团,西北战地服务团等戏剧演出活动。1942年主演喜剧《二大伯》受到欢迎。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4年任鲁迅艺术学院文工团演员。1945年在大型歌舞剧《白毛女》中饰演恶霸地主黄世仁,因以精湛演技刻画黄世仁凶残丑恶的嘴脸而一举获得成功。1947年任东北电影制片厂演员。后在《留下他打老蒋》、《桥》等影片中饰演角。1953年任北京电影制片厂演员。1955年入北京电影学校表演专修班学习。1961年在影片《红娘子军》中饰演地主南霸天,于1962年获第一届电影百花奖最佳男配角奖,1964年获印度尼西亚第三届亚非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奖。不仅擅演反派角,还参加拍摄多部喜剧片。如《三年早知道》、《父与子》、《瞧这一家子》等。陈强是在新中国第一部故事片《桥》中扮演工人老候开始电影生涯的,而影片《白毛女》中黄世仁的表演创作则使他享誉影坛。1955年入北京电影学院表演专修班学习,随后几十年,他先后参加了《画中人》、《三年早知道》、《红娘子军》、《魔术师的奇遇》、《海霞》、《大河奔流》、《瞧这一家子》、《二子开店》、《父子老爷车》、《爷俩开歌厅》等影片的表演创作。陈强擅长饰演反派人物,他一反“脸谱化”的表演手法,从深入挖掘人物内心入手,以多种手段揭示本质,使人物形象真实
自然,并因《红娘子军》中饰演南霸天获多种殊荣,并跃居中国反派演员的前列,以后又尝试喜剧表演,在与其子陈佩斯合作的几部喜剧影片中,他以形体造型的灵活多变,把握不同人物的幽默感,节奏感,在喜剧表演领域又取得丰硕成果。获奖情况《红娘子军》于 1962年获第一届电影百花奖最佳男配角奖。1964年获印度尼西亚第三届亚非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奖。《白毛女》 1951年在捷克第6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上获特别荣誉奖。1995年在纪念世界电影诞生100周年,中国电影诞生90周年中,获中国电影世纪奖:男演员奖。作品一览鬼子来了 (2001) .... 老刽子手一刀刘九九艳阳天 (1999)金沙水拍 (1994)爷儿俩开歌厅 (1992)君子复仇 (1991) .... 陈父父子老爷车 (1990) .... 老奎九千六百万双眼睛 (1990)无罪杀手 (1988) .... 方二头傻冒经理 (1988) .... 老奎点点滴滴 (1987) .... 于大爷二子开店 (1987) .... 老奎招财童子 (1987) .... 马掌柜父与子 (1986) .... 老奎生财有道 (1984) .... 李老大夕照街 (1983) .... 老孙头大海在呼唤 (1982) .... 陈宏业孔雀公主 (1982) .... 勐板扎国国王瞧这一家子 (1979) .... 老胡大河奔流 (1978) .... 海清海上明珠 (1976) .... 郭老大海霞 (1975) .... 旺发路考 (1965) .... 老梁魔术师的奇遇 (1962) .... 陆幻奇红娘子军 (1961) .... 南霸天春暖花开 (1960) .... 桂英公公耕云播雨 (1960) .... 肖宽船厂追踪 (1959) .... 老秦试航 (1959) .... 王万水画中人 (1958) .... 皇帝三年早知道 (1958) .... 赵满囤探亲记 (1958) .... 老钱头红领巾的故事 (1958) ...
. 张老恭一件提案 (1954) .... 四老刚结婚 (1953) .... 田高洪白毛女 (1950) .... 黄世仁白衣战士 (1949) .... 杨明清桥 (1949) .... 侯占喜留下他打老蒋 (1948)试航 祖国的花朵 妈妈的年代张平 (1917-1986)1917年11月20日生于江苏(上山下昆)山县,原名倪家驹、倪梦良,祖籍山东,家奉回教。作品:《光芒万丈》、《停战以后》、《小兵张嘎》、《怒潮》、《十月的风云》、《六盘山》、《丁龙镇》、《他们在相爱》、《白鸽》……于洋(1930.10.4-)原名于延江。山东黄县人。1945年长春市文化中学肄业。曾在长春市公安局任职,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队文化教员。1947年入东北电影制片厂任演员,在《留下他打老蒋》、《桥》、《中华女儿》等影片中饰演角。1953年任北京电影制片厂演员。1955年入北京电影学院表演专修班学习。1957年毕业后主演《英雄虎胆》 、《青春之歌》、《暴风骤雨》、《 大浪淘沙》等影片。1977年转任导演 ,拍摄《戴手铐的“旅客”》、《大 海在呼唤》等影片,并导演《哪儿是 我的家》等电视连续剧。是中国影协 第四、五届理事。1989年任北京电影 制片厂演员剧团团长。演出影片1947:留下他打老蒋1949:桥中华女儿1950:卫国保家1951:走向新中国1952:葡萄熟了的时候1954:山间铃响马帮来1955:怒海轻骑1958:生活的浪花 英雄虎胆 山里的人1959:飞越天险 矿灯 青春之歌 水上春秋 粮食1960: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兄弟 革命家庭 五彩路1961:暴风骤雨1966:大浪淘沙1974:火红的年代 侦察兵1
975:第二个春天1980:戴手铐的“旅客”1982:大海在呼唤1989:女贼1993:大海风 导演故事片1977:万里征途1980:戴手铐的“旅客”1982:大海在呼唤(与杨静合作)1984:骑士的荣誉(与德勒格尔玛合 作)1985:驼峰上的爱(与杨静合作)1987:孤帆远影于蓝(1921~ )中国电影演员。原名于佩文。出生于辽宁岫岩。九一八事变后,她随父亲逃亡关内,1938年辗转到达延安,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1940年参加延安鲁迅艺术学院艺术工作团任演员 ,先后演出话剧《佃户》、《粮食》、《周子山》、《带的人》等。 1946年,赴东北参加东北电影制片厂故事片摄制的筹备工作。1949年主演了第一部影片《白衣战士》。1950年转入北京电影制片厂,先后在《翠岗红旗》和《龙须沟》中扮演主要角,获得好评。1954年入中央戏剧学院深造。60年代,她主演了《革命家庭》和《烈火中永生》。其中《革命家庭》使她获得第二届莫斯科国际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1981年,她积极参与筹建北京儿童电影制片厂,并担任了第一任厂长。谢芳(1935年--)谢芳一九三五年出生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神学院的教授,母亲早年肄业于燕京大学.谢芳原名谢怀复,因当时东三省被日军占领,故名怀复,取怀念并收复国土之意.谢芳自幼受父母的教育和熏陶,天资聪敏,喜读诗书,酷爱文艺.五零年从香港返回内地,在汉口圣罗以女中就读. 五一年毕业后,被中南文工团吸收为演员,后该团改为武汉歌剧院.因为她素质好,又勤奋,很快便
成为歌剧院主要演员,与她的丈夫曾同台扮演过歌剧《小二黑结婚》,《货郎与小》,《开花结果》,《白毛女》,《太阳初升》中的男女主角.名显一时,颇露才华.一九五九年北京电影制片厂拍摄《青春之歌》,谢芳被著名导演崔嵬选中.扮演林道静而一举成名,轰动了中外观众,从此步入影坛.随后,她又拍了《早春二月》,《舞台妹》,《泪痕》,《第二次握手》,《李清照》等影片,以及电视剧《女经理的一天》、《最后一位市长》、《舞台新妹》、《灯火阑珊处》等。其表演细腻含蓄,擅长扮演知识分子形象。著有自传体艺术杂文《银幕内外》。塑造了不同时代,不同性格的知识妇女形象.她的表演优雅大方,气度不凡,对人物心灵刻画,质朴无华.尤其是她那一双善于传情的被人称为"会说话"的大而聪慧的眼睛,给观众留下了难忘的印象.她性情文静持重,衣履朴素,不事打扮.然而在艺术创造上却一丝不苟,执着追求。谢芳作品青春之歌 (1959)饰演 林道静早春二月 (1963)饰演陶岚舞台妹 (1965)饰演 竺春花泪痕 (1979)饰演 孔妮娜第二次握手 (1980)李清照 (1981)建党伟业的演员饰演李清照血,总是热的 (1983)饰演孙建芳清水湾,淡水湾(1984)饰演 向萍明姑娘 (1984)黄河之滨 (1984)饰演苏惠文成公主 (1986)饰演 文成乳母幸运的人 (1986)饰演 曲文静侨乡情 (1989)饰演亮婶阿罗汉神兽(1989)送你一片温柔 (1992)饰演妇人实习生 (1997)九九艳阳天 (1999)至尊食王 (2001)饰演太福晋无悔的忠诚 (2004)陪读 (2005)饰演 韦奶奶老人的
故事 (2006)饰演吴老太爱在鄂尔多斯 (2007)赵丹(1915年06月27日—1980年10月10日)原名赵凤翱,原籍山东肥城人,1915年生于江苏南通,中国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 代表作:《琵琶春怨》 《上海二十四小时》《时代儿女》 《十字街头》《马路天使》 《中华儿女》《遥远的爱》 《关不住的春光》《乌鸦与麻雀》 《林则徐》《聂耳》 《烈火中永生》孙道临(1921.12.18-2007.12.28)原名孙以亮,原籍浙江嘉善,1921年生于北平。中国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导演、朗诵艺术家。多次获国内外电影艺术大奖,出任加拿大蒙特利尔等国际电影节评委。历任中国电影家协会理事、顾问,上海华夏影业公司艺术总监。2007年12月28日上午8点59分,因心脏病突发,在上海华东医院逝世,享年86岁。 孙道临幼年时代生活在一个知识家庭。1938年入 燕京大学哲学系学习,曾参加燕京剧社的演出,在校期间曾演出过《雷雨》、《生死恋》等剧。1941年燕京大学关闭,孙道临失学,1943年加入中国旅行剧团,正式开始演员生涯。后,加入上海国华剧社和北平南北剧社,演出过话剧《雷雨》、《日出》、《家》、《茶花女》等,并导演《青春》一剧,开始在舞台上崭露头角。1945年抗战胜利后复学 ,1947年燕京大学毕业,并加入北平艺术馆。翌年入清华影片公司,演出了黄宗江编剧的《大团圆》,孙道临仍扮演三弟,从此登上银幕。后参加远东影业公司、昆仑影业公司,拍摄《大雷雨》、《乌鸦与麻雀 》等影片。因在《乌鸦与麻雀》中扮
演华先生,1957年于文化部1949~1955年优秀影片评奖中获个人一等奖。后任上海电影制片厂演员、导演。是中国影协第四、五届理事。先后主演 《渡江侦察记》、《家》、《不夜城 》、《永不消逝的电波》、《早春二月》、《李四光》、《一盘没有下完的棋》等十余部影片,塑造了各种银幕形象。曾为《王子复仇记》、《白痴》等二十余部外国影片配音。解说的影片《鲁迅传》。1984年后孙道临自编自导影片《雷雨》、《非常大总统》,并在两片中分别饰演男主角。1992年执导了根据肖复兴小说改编的电影《继母》。2001年,80岁的他导演的电影《詹天佑》荣获中国电影“华表奖”最佳故事片奖及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 出版有诗歌散文集《走进阳光》、盒带《唐诗欣赏》等。作品年表 ·詹天佑(2001年,导演) ·继母(1992年) ·非常大总统 Speclal President(1986年,兼编导) ·雷雨 Thunderstorm(1984年,兼编导) ·一盘没有下完的棋 Mikan no taikyoku ·李四光(1979年) ·早春二月 Early Spring(1963年) ·51号兵站(1961年) ·革命家庭 Revolutionary Family, A(1960年) ·万紫千红总是春(1959年)·红的种子 The Red Seed(1958年) ·永不消逝的电波(1958年) ·不夜城 (1957年) ·春天来了 Spring Has Arrived(1956年) ·家 Family, The(1956年) ·南岛风云(大陆 1955年) ·渡江侦察记 Reconnaissance Across The Yangtse(1954年) ·女司机 Woman Locomotive Engineers(1951年) ·民主青年进行曲 Democratic Youth March(1950年)
·乌鸦与麻雀、大雷雨(1949年) ·大团圆(1948年)白杨(1920-1996)原名杨成芳,湖南湘阴人,1920年3月4日生于北京,于1996年9月18日年去世,享年86岁。抗战期间随上海影人在内地演出话剧,被誉为四大名旦之一。白杨的表演风格质朴、优美、自然、含蓄,长于表现东方女性神韵,一生扮演过20多个银幕形象,在话剧舞台上塑造了50多个人物,60年代被评选为22大影星之一。曾任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 主要作品:《十字街头》《一江春水向东流》《乘龙快婿》《山河泪》《团结起来到明天》《为了和平》《祝福》《春满人间》《冬梅》张瑞芳 (1918.6.15-)女演员。原籍北京,生于河北保定。1935年入 北平国立艺术专科学校西洋画系学习 ,并参加戏剧活动,曾演出《放下你的鞭子》、《黎明》等剧目。抗日战争爆发后加入民族解放先锋队,随北平学生战地移动剧团在各地宣传抗日救亡。1938年至重庆,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在怒吼剧社、中华剧艺社等剧团任演员,在二十余部话剧中扮 演主要角,其中影响较大的有《棠棣之花》、《屈原》、《家》、《北京人》等。1940年在重庆参加拍摄影片《火的洗礼》。1946年任长春电影制片厂特约演员,在影片《松花江上》中以质朴的表演塑造了村姑妞儿的形象。1949年后相继在北京电影制片厂、中国青年艺术剧院、上海电影制片厂任演员、上影演员剧团团长。是全国文联第三、四届委员、中国影协第三届理事、第四届常务理事,影协 上海分会副主席,全国政协第三、五、六届委员,全
国妇联第四届执行委员。因主演影片《李双双》,1963年获第二届电影百花奖最佳女演员奖。 主演的其他影片有《母亲》、《家》 、《凤凰之歌》、《三八河边》、《 大河奔流》、《泉水叮咚》等,并在《南征北战》、《聂耳》等影片中扮演重要角。其表演质朴感人,富于激情。演出影片1940:东亚之光火的洗礼1947:松花江上1952:南征北战1954:三年1956:母亲家1957:凤凰之歌1958:三八河边1959:聂耳 万紫千红总是春1962:李双双1964:李善子(未发行)1976:年青的一代1979:大河奔流怒吼吧,黄河1982:泉水叮咚秦怡 (1922.2.4-)女演员原名秦德和。上海人。1938年上海中 华职业学校肄业后去武汉参加抗日宣 传活动。同年至重庆,入中国电影制 片厂任实习演员,在影片《好丈夫》 中扮演角,后相继参加中国万岁剧 团、中华剧艺社等话剧团体,在重庆 、成都等地演出《大地回春》、《钦 差大臣》、《茶花女》、《天国春秋 》、《桃花扇》、《清明前后》等二 十余部话剧。抗日胜利后回上海,作 为“ 特约演员” 参加拍摄《忠义 之家》、《无名氏》、《遥远的爱》 、《母亲》等影片。建国后历任上海 电影制片厂演员、上影演员剧团副团 长。是中国影协第二至五届理事、全 国文联委员和全国政协委员。曾主演 《农家乐》、《两家春》、《摩雅傣 》、《北国江南》等影片,并在《女 篮5号》、《铁道游击队》、《林则 徐》、《青春之歌》、《海外赤子》 等影片中扮演重要角。198
3年主演 的电视连续剧《上海屋檐下》(兼任 艺术顾问),获第三届全国优秀电视 剧飞天奖特别奖,本人获首届电视金 鹰奖优秀女演员奖。其表演细腻、质 朴、自然,具有东方女性的神韵。 演出影片:1939年:好丈夫1946年:忠义之家 遥远的爱1947年:无名氏 大地回春 海茫茫1949年:母亲 失去的爱情1950年:农家乐1951年:两家春1956年:马兰花开 哥哥和妹妹 铁道游击队1957年:女篮5号1958年:红的种子1959年:林则徐 青春之歌1960年:摩雅傣1963年:北国江南1965年:浪涛滚滚1979年:风浪 苦恼人的笑 海外赤子1982年:张衡1984年:雷雨1990年:闺阁情怨1993年:梦非梦 上官云珠(1920年3月2日-1968年11月23日)江苏江阴长泾镇人,女,名均荤,字超,小名亚弟,又名韦亚君。中国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中国影协会员,上海影协常务理事,上海市政协第一、二届委员和第三、四届常务委员。民国26年(1937年),其全家为了避战乱而到上海。韦君荦最初在何氏照相馆当开票员。民国29年(1940年)考入华光戏剧学校习话剧,继人新华影业公司演员训练班学习,改用艺名上官云珠(当时的著名导演卜万苍为其取的艺名)。民国30年(1941年)开始演艺生涯,首演话剧《雷雨》(饰丫鬟四凤)获得成功,后进入电影行业,主演的代表作有《天堂春梦》、《一江春水向东流》、《万家灯火》、《丽人行》、《希望在人间》、《乌鸦与麻雀》、《香飘万里》、《枯木逢春》、《血碑》、《早春二月》、《
舞台妹》等。1952年,在全国第一届优秀电影评比中,《乌鸦与麻雀》获金质奖,受到、周恩来的亲切接见。“文化大革命”期间遭到迫害,因不堪忍受折磨于1968年11月23日凌晨3时跳楼自杀。王丹凤 (1925.8.23-)女演员。原籍浙江宁波,生于上海。1941年从 影。因在大成影片公司主演《新渔光 曲》而知名。1942年后在中联、华影 主演《三朵花》、《丹凤朝阳》、《 教师万岁》等影片。抗日战争胜利后 在国泰、中电一厂、二厂主演《青青 河边草》、《断肠天涯》等影片。19 48年赴香港,在长城、南国等影业公 司主演《琼楼恨》等影片。1951年返 沪,任上海电影制片厂演员。是中国 影协第四、五届理事,第六、七届全 国政协委员。先后主演《护士日记》 、《女理发师》、《桃花扇》等影片 。其表演委婉细腻,真切感人。 演出影片1941:龙潭虎穴 肉(一名《灵与肉 》) 新渔光曲1942:落花恨 春 秋 博爱1943:断肠风月 浮云掩月 三朵花 合家欢 两代女性 万紫千红 新生1944:丹凤朝阳 红楼梦 大富之家 教师万岁 凯风 春江遗恨 情海沧桑1945:人海双珠 鹏程万里 莫负少年头 幽兰谱1946:民族的火花1947:终身大事 青青河边草 月黑风高(一名《月黑杀人夜 》) 乱点鸳鸯1948:鸾凤怨(一名《爱情爱情》) 断肠天涯(上下集)1949:无语问苍天 珠光宝气 夜来风雨声 锦绣天堂 瑶池鸳鸯 琼楼恨1950:王氏四侠 海外寻夫 方帽子1951:彩凤双飞1956:家1957:护士日记 海魂1958:你追我赶1959:春满人间1960:风
流人物数今朝 向阳花开1962:女理发师1963:桃花扇1978:失去记忆的人 儿子、孙子和种子1981:玉祝希娟(出生于1938年)中国影视女演员。原籍江西南昌,生于江西赣州。初中时被选入赵丹导演的影片《为孩子们祝福》中饰演一个小角。1956年入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1959年,因在影片《红娘子军》中出演女主角吴琼花,获首届百花奖最佳女演员奖。1960年毕业后到上海青年话剧团任演员。演出了莎士比亚的《无事生非》、莫里哀的《吝啬鬼》、《南海长城》、《刘胡兰》等。1962年成为受文化部表彰的二十二个明星之一。出演了不少影片。1983年任深圳电视台副台长。这期间因扮演话剧《裂变》女主角夏雨于1987年获第二届广东艺术节表演一等奖。1989年任深圳电视艺术中心主任,又因在电视剧《法人代表》中成功地塑造了郑虹,获1991年第五届中南区电视剧金帆奖优秀女演员奖。李亚林(1931--1998)电影演员、导演,辽宁安东(今丹东)人。1953年毕业于文化部电影局电影学校演员班。历任长春电影制片厂演员,峨眉电影制片厂演员、导演,中国影协第四、五届理事。198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作品参演影片:《水库上的人们》《我们村里的年轻人》《虎穴追踪》《柳暗花明》《烽火列车》执导影片:《被爱情遗忘的角落》《为什么生我》《井》 执导电视剧:《最后一百天》庞学勤(1929- )电影演员。江苏滨海人。1947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苏北军区文工团演员、创作研究
组组长。参加演出《血泪仇》、《刘胡兰》等剧。1955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校表演班。后任北京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演员,长春电影制片厂演员、副厂长。主演影片《战火中的青春》、《花园街五号》,在《甲午风云》、《独立大队》、《兵临城下》等影片中饰演角。张圆(1926- ) 中国电影女演员、导演。原名张祖泽。1926年出生,河南卫辉人。八岁丧父,家境困难,小学辍学。1949年相继在华北大学三部和中央戏剧学院学习。1950年入文化部电影局表演艺术研究所演员班学习。1953年毕业后任北京电影制片厂演员。曾在《祖国的花朵》《沙漠里的战斗》、《水库上的歌声》等影片中饰演角。1958年起任长春电影制片厂演员,先后参加拍摄《羌笛颂》、《兵临城下》、《景颇姑娘》等影片。1975年改任副导演。1980年起任导演。先后与薛彦东合作导演《红牡丹》,与于彦夫合作导演《十六号病房》、《黄山来的姑娘》、《中国的"小皇帝"》等影片。其中《十六号病房》和《黄山来的姑娘》分别获文化部1983年、1984年优秀影片二等奖,《十六号病房》并获第七届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鸽子迷的奇遇》于1987年获第二届中国儿童少年电影童牛奖和印度国际儿童电影节金章奖。参与影片:陆军见习官 PROBATION IN THE ARMY(1987)中国的“小皇帝” LITTLE EMPERORS(1987)鸽子迷的奇遇 THE ADVENTURES OF A PIGEON FANCIER(1986)黄山来的姑娘 THE GIRL FROM HUANGSHAN MOUNTAIN(
1984)十六号病房 WARD 16(1983)红牡丹 RED PEONY(1980)谁戴这朵花 WHOM THIS FLOWER BELONGS TO(1979)雁鸿岭下 (1966)景颇姑娘 (1965)炉火正红 (1962)羌笛颂 (1960)船厂追踪 (1959)笑逐颜开 (1959)地下尖兵 (1957)寻爱记 (1957)沙漠里的战斗 (1956)祖国的花朵 (1955) 金迪(1933- )作品:《花好月圆》、《我们村里的年轻人》、《我的十个同学》、《大雁北飞》……王心刚(1932- )中国电影演员。辽宁大连人。1949年中学肄业,后参加沈阳市举办的文艺骨干训练班,学习话剧表演。次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东北军工局文工团任话剧演员,曾在《李闯王》、《三个战友》等话剧中饰演主要角。1957年在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的影片《寂静的山林》中饰男主角,后又主演影片《牧人之子》。1958年起任八一电影制片厂演员。相继在《红娘子军》、《野火春风斗古城》、《大河奔流》、《伤逝》等影片中饰演重要角。1981年在影片《知音》中成功地塑造了爱国将领蔡锷的银幕形象,于1982年获第五届电影百花奖最佳男演员奖。后任八一厂副厂长。田华(1928- )原名刘天花,1928年出生,中国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童年家境贫困,1940年参加八路军晋察冀军区抗敌剧社,在这个战争环境中磨炼了她的意志,严格的业务训练使她进步很快。剧社经常到各地进行宣传演出,她在许多话剧中都担任角。长期的转战生活,丰富地实践经验,使她迅速地成长为一个出的戏剧
、电影演员。1950年东北电影制片厂要将歌剧“白毛女”拍成电影,她被选中扮演女主人公喜儿,由于舞台到银幕有一定距离,这又是她第一次登上银幕,凭借着自己的生活积累和朴素的感情,出地完成这一人物形象塑造,获得影界内外的好评,她也因此片一举成名。1955年田华进入中央戏剧学院表演干部训练班深造。在校期间,她从专家,老师那里吸取了很多表演方面的营养,并且在许多舞台剧中扮演角,毕业后在沈阳军区抗敌话剧团任演员,这期间,她拍摄了《花好月圆》(1958)、《党的女儿》、《江山多娇》三部影片,以《党的女儿》最为著名。1959年田华调入八一电影制片厂,先后拍摄了《碧海丹心》、《夺印》、《白求恩大夫》、《秘密图纸》四部影片,还参加了几部著名话剧的演出。之后,她又拍摄了《奴隶的女儿》、《猎字99号》、《峥嵘岁月》、《法庭内外》以及《许茂和他的女儿们》(1981)等影片。田华在众多的人物创造里,个性鲜明,感情逼真,不仅在演技上,逐渐成熟,也注意了她自身的气质与角性格之间不同的再挖掘。以丰富的生活体验,成熟的艺术经验,为中国电影塑造了一些有民族品质,有血有肉的新东方女性。也是中国电影史上有着辉煌成就的艺术家。近些年来,仍以高昂的感情,在各类大型社会活动中,频频露面,继续一个演员的职责。王晓棠(1934- )1934年生于河南开封,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家。幼年时代随父母迁居重庆。因受家庭熏陶,从小就拜师学唱京剧。初中时已学会"铁弓缘"、"惊
梦"等许多唱腔。1948年举家迁居杭州。次年毕业于浙江省立中专,继续自学京剧。1952年考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文工团京剧团,次年调入总政话剧团。1958年正式调入八一厂。代表作:《神秘的旅伴》、《边寨烽火》、《海鹰》、《翔》、《野火春风斗古城》、《碧空雄师》、《震》(未发行)、《老乡》、《鄂尔多斯风暴》、《英雄虎胆》获奖情况:《边寨烽火》1958年获第11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青年演员奖。在1995年纪念世界电影诞生100周年,中国电影诞生90周年中获中国电影世纪奖:女演员奖。附: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