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建党伟业》这部电影所叙述的故事自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拉开的辛亥革命开始,至1921年6、7月间国共产党正式成立时止,讲述共产党员们为国家赴汤蹈火的精彩故事。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建党伟业》的观后感,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建党伟业观后感【1】
《建党伟业》从辛亥革命开始,一向演到国共产党成立,这之间的十年时光,是国历史上十分重要的十年。十年里发生了许多值得大书特书,使国人永远铭记的事情,涌现了许多名留青史的风云人物,武昌起义、清帝退位、二次革命、新文化运动、袁世凯称帝、护国运动、张勋复辟、护法运动、巴黎和会、五四运动、国共产党文字成立、、、这些国人耳熟能详、如数家珍的历史事件,曾使我们愤怒过,哀痛过,无奈过,彷徨过,兴奋过,期盼过……而今仍在我们的脑海里历历在目,记忆犹新。而这部影片的成功之处,便是真实再现了那段风云变幻、令人可歌可泣、华名族在苦难抗争奋斗并逐渐进步的历史。
影片的一段让我印象深刻。当一个举着血书“冤”字的女大学生跪在总统府前情愿,回答军警为什么不到检察厅喊冤时,她含泪说:“冤情太深,检察厅接不了我的状子。”之后痛呼:
建党伟业的演员
“我是为四万万同胞喊冤啊!”这一声犹如千钧之重的巨石狠狠砸在了每一个国人的心上,使人心痛、心苦、心碎啊!那一瞬,泪水充满我的眼眶。
看完整部电影,我感慨良多。被那个热血沸腾激情澎湃的时代所震撼,被那心系国家情牵百姓的先驱所感动,被那种为国献身死而后已的精神折服。作为21世纪的青年,我感到汗颜。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过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年轻的、周恩来、蔡和森等同志坚定不移的高举着马克思主义的旗帜浩浩荡荡的展开了就过涂村的新篇章!
这天,我们回顾历史,不仅仅是缅怀前辈的光辉业绩,更重要的是着眼于新世纪,作为新世纪的青年,我们要肩负起党和祖国人民的重托,重塑这东方巨龙的雄姿。我们所肩负的历史重任,这是何等伟大、何等光荣、何等艰巨啊!青年朋友们,作为21世纪国的主人,我们是成长的一代,是改革的一代,是开创未来的一代,新世纪祖国的建设,离不开党的领导,也离不开青年一代的床照和奋斗!努力吧!新世纪的宠儿,把我们的青春,把我们的生命,把我们的一切都奉献给党,奉献给我们的祖国!用我们的切实行动,燃烧烈人的青春!
建党伟业观后感【2】
今年是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为此献礼的电影《建党伟业》也正如火如荼地在各大影院上映。作为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我认为观看这样一部有重要历史意义的红影片对我们重温党的历史,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很有帮助。因此七一前夕,我利用休息时间去看了一场《建党伟业》作为自己特殊党日活动,受益良多,在这里将一些观影的感受记录下来,与各位同事交流。
《建党伟业》讲述了从1911年辛亥革命到1921年国共产党成立这十年间的历史。这十年时间在历史长河只是弹指一挥间,但对炎黄子孙来讲却是非常重要的十年。这十年里发生了许多值得国人永远铭记的事情:武昌起义、清帝退位、二次革命、新文化运动、袁世凯称帝、护国运动、张勋复辟、护法运动、巴黎和会、五四运动、国共产党成立……涌现出许多名留青史的风云人物:孙山、李大钊、、陈独秀……影片的成功之处就在于真实再现了华民族可歌可泣的灾难史、抗争史,将这些大家耳熟能详的名人大事浓缩在两个小时的影片,带观众领略了那一段风云跌宕、波澜壮阔的国历史。影片可谓“星光灿烂”,阵容超强,很多一线演员的镜头甚至以秒计。一些青年演员取代特型演员担当重要角,更是让人耳目一新。这也是影片为什么会受到各年龄层人喜爱的原因:凭借明星的公众效应,
拉近了观众与主旋律电影的距离。曾经看过报道,很多演员都心甘情愿在在影片担任角,哪
怕是镜头一晃而过也行,甚至是纯粹的打酱油也毫无怨言。演员个个都这么看重这部电影,本身也说明了红电影的感染力和号召力。影片的很多桥段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北大辩论会一场,我被“新文化与旧文化”的激烈碰撞所感染,不论是陈独秀的提倡新文化,还是李大钊的布尔什维克主义的介绍,都是字字珠玑;胡适对于白话文的精彩解读:“无能为力是四个字,而我用三个字就能代替:干不了!”令人拍案叫绝;学贯西的通才辜鸿一番“古人何罪于今人”反驳也同样发人深思。蔡锷与小凤仙离别一场,一句“奈何七尺之躯,已许国,再难许卿”,将护国将军蔡锷的铁血柔情刻画得入木三分,让我对这位舍小我成全国家大义的儒将倾慕不已。巴黎和谈失败后,绝望的女大学生悲愤地对警察说:“我是替四万万华同胞喊冤!”可谓声声泣血、振聋发聩。当一大代表在南湖画舫齐声低唱《国际歌》,十三位代表握紧的拳头和眼噙着的泪水让所有人热血沸腾。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