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希德:一生心怀祖国的巾帼英雄
作者:
来源:《学苑创造·C版》2021年第10期
谢希德(1921.3.19—2000.3.4),福建泉州人,固体物理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原校长,主要从事半导体物理和表面物理的理論研究,是中国这两方面科学研究的主要倡导者和组织者之一。
在复旦大学和厦门大学的校园里,谢希德的塑像都被摆放在显著位置。这位科学家一生心怀祖国,满身病痛却依然为中国科研、教育事业奋斗,是我国半导体物理学的开拓者、我
国表面物理学的先驱者和奠基人之一。
[破除美国阻挠,转道回到祖国]
1921年,谢希德出生于福建泉州,父亲谢玉铭是著名的物理学家。“中国需要科学”,这是父亲在谢希德很小的时候,就经常对她说的一句话。
谢希德在抗战流亡中完成了中学学业,考取大学后却因为身患骨关节结核被迫休学。当时的中国医学界还不能治愈结核病,这不仅让谢希德耽误了四年学业,更让她从17岁时落下终身残疾,右腿从此不能弯曲,此后一直行走艰难。后来,她跟着先后在燕京大学和厦门大学任教的父亲在国难中流亡漂泊,在病床上读完了大学课程。1947年,谢希德从厦门大学物理系毕业后赴美留学。
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获得物理学博士之后,谢希德决定回到祖国,然而美国出台了“凡是在美国攻读理工科专业的中国学生,不得返回中国大陆”的无理规定。与在英国留学的未婚夫商议后,谢希德决定以举行婚礼为由,先从美国转道英国,在英国完婚后,再与爱人一起回到祖国。
于是,1952年,谢希德由美国出发前往英国,在英国举办了简单的婚礼仪式后,搭乘“广州号”海轮回国。前后辗转一个多月,谢希德夫妇终于踏上了祖国大地。
[培养我国第一批半导体专业人才]
谢希德回国后到复旦大学任讲师,负责物理系和数学系的基础教学。她用5年时间,开设了固体物理学、量子力学、半导体物理学等6门课程。当时,这些课程在国内都还没有相应教材,于是谢希德亲自编写讲义,每隔一两周就发放给学生。等到课程教完,一本本兼具系统性、理论性、实用性的教材便诞生了。让人不得不惊叹的是,编写这些全新的基础课程教材和讲义,是本应由一个团队完成的工作,谢希德当时仅凭一己之力就完成了。
1956年,我国第一个半导体专门化培训班在北京大学成立,由北京大学的黄昆先生任主任,谢希德任副主任。接到北上的任务时,谢希德心中异常兴奋。可当她准备踏进家门时,一种无名的忧虑又涌上了心头,因为那时,她的儿子才刚刚出生5个月。她看见丈夫正哄着啼哭的儿子,试探着说:“北京最近要搞个半导体物理联合专门组。”“放心吧!我会照顾好惟正的。”在丈夫的支持下,谢希德赴京,完成了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这个培训班几乎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两年间培养了我国第一批半导体专业人才200多名。由黄昆、谢希德
二人合著的《半导体物理学》于1958年出版,这本开山著作直到今天也仍是半导体物理学科的经典专业教材。
之后十年间,谢希德编写了《固体物理学》教材,一直到1980年代都被国家教委评为优秀教材。1983年春,谢希德被任命为复旦大学校长,成为新中国重点大学的第一位女校长。
[“人走出去,知识带回来”]
复旦大学恒隆物理楼二楼,谢希德曾经用过的办公室自她去世后被原封不动地保留着,至今已20来年了。曾经,谢希德常在这里打字,给学生写推荐信。为了让更多的学生走出去,谢希德坚持亲自动手为学生向世界各高校写推荐信。她曾说:“虽然这要占用我不少时间,但对我是一种乐趣。”有人统计,在她当校长的几年里,平均三天就要写一封推荐信,每年要送走一百多名学生。对这些学生,她只有一个要求:毕业后要回报祖国。
复旦大学物理学系教授资剑永远记得这样一件事。1994年底,他从德国回来后,想申请基金开启科研生涯,谢希德爽快地答应为他写推荐信。不料谢希德的丈夫去世了,资剑便
请谢先生不要写了,自己去其他老师写,或自己写个初稿,先生改改再签个名。没想到在追悼会次日,谢希德就把推荐信给了资剑,满满几页,全是手写的。
2000年3月4日21时35分,谢希德先生因病医治无效,在华东医院逝世。先生已远去,但她的一生,给无数人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她的精神,传递给人一种不忘初心、矢志报国、拼搏奋斗、不屈不挠的力量。
谢杏芳个人资料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