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刘勇,现为哈尔滨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系发展心理学专业在读研究生,本科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当前研究方向为发展心理学,主要从事成人心理理论的研究。
1.前言
马基雅维里主义一词源于尼古拉·马基雅维里(NiccoloMachiavelli)。他是意大利佛罗伦萨的政治家和历史学家,以主张为达目的可以不择手段而著称于世,马基雅维里主义也因之成为权术与谋略的代名词。所谓马基雅维里主义信仰是指个体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而去观察与操纵他人,对人普遍的持有,对一般的道德较不关心,对人性本质采取一种愤世嫉俗的观点,它涉及个体的一种世界观和某种行为策略的使用[1]。
大学生马基雅维里主义信仰特点及其与
心理理论的关系
刘勇陈健芷姜梦李响
摘要:研究采用马基雅维里主义量表和3个心理理论任务分别测量300名大学生马基雅维里主义信仰和心理理论能力。结果显示:(1)大学生马基雅维里主义信仰存在性别差异和年龄差异,男生显著高于女生,23岁是马基雅维里主义信仰快速发展的阶段。(2)大学生马基雅维里主义信仰与“热”心理理论能力存在显
著负相关,马基雅维里主义信仰者在“热”心理理论方面存在不足。
关键词:马基雅维里主义信仰发展特点心理理论
作者简介:陈健芷,哈尔滨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系,教授,硕士学位。
姜梦,哈尔滨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系,硕士研究生。
李响,哈尔滨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系,硕士研究生。
本研究得到哈尔滨师范大学学校心理教育研究基地的资助。
27
心理学上对马基雅维里主义信仰的研究,多集中于探讨其发展特点和马基雅维里主义信仰者的认知特点。研究得出,性别、年龄等对儿童和青少年马基雅维里主义信仰水平有显著的影响[2-6],而对大学生体发展特点的研究还较少。关于马基雅维里主义信仰者的认知特点,争议在于他们是否具有更优的心理理论。Davis认为,马基雅维里主义信仰者善于操控他人,应该是优秀的读心者[3]。部分研究证实了这个假设,发现马基雅维里主义信仰儿童在错误信念任务上表现更好[4,7,8]。但最近研究发现,成人的心理理论水平与马基雅维里主义量表的得分之间呈显著负相关(采用眼任务和失言任务来评估心理理论)[9],或者没有关系(采用失言任务和错误信念任务来评估心理理论)[10]。本研究认为,马基雅维里主义信仰与心理理论的关系得出不一致的结果,可能是由于传统的心理理论范式没有考虑情绪在表征他人过程中的作用,仅仅把不同心理理论范式的测量结果简单相加。Brothers和Ring认为心理理论包括“认知的”和“情感的”两个方面(即“冷”心理理论和“热”心理理论)[11]。例如,错误信念任务要求被试对说话者与听者的知识差异进行理解(信念认知),属于“冷”心理理论任务;而失言任务、眼任务额外要求在认知理解的基础上对听者(或角)进行情绪
推断(情绪理解),则属于“热”心理理论任务。鉴于马基雅维里主义信仰者在情感方面表现不足[12],他们可能在涉及情绪推断的心理理论任务上(“热”心理理论方面)存在困难,在传统错误信念任务(“冷”心理理论方面)上表现较好。因此,本研究拟以大学生为被试,考察大学生马基雅维里主义信仰的特点及其与“冷”/“热”心理理论的关系。
2.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取样的方法,以哈尔滨市3所高校300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个别施测。剔除无效数据20份,得到有效样本280名,样本的有效率93.33%。其中男104人,女176人,平均年龄为21.64±2.27岁。
2.2研究工具
2.2.1马基雅维里主义量表(MachScale-IV)
该量表主要用于测查成人与他人相处的一般策略以及成人对他人能否被操纵的评价[13]。量表共包括20个项目,采用6级评分。将项目得分累加后加上系数20即为量表总分,其范围在40 ̄160之间,中间值为100。量表的分半信度为0.79,与人性的哲学量表之值得信任分量表高度相关(
r=-0.70-0.80)。
2.2.2多重嵌套错误信念任务(EmbeddedFalseBelieftest,EFBT)
由Rutherford等人制定的从成人视角考察心理理论的发展,国内已有人在大学生体中采用[14]。该任务包括四个故事,每个故事有8个问题,其中4个为错误信念问题,从0到3级水平;4个控制问题。问题均为二择一选项,对错误信念题目和控制题目分开计分,每题答对计1分,分值为0-16。
2.2.3失言任务(FauxPastest,FP)
根据Baron-Cohen等研制的材料[15],选择了在国内应用较为广泛的4个失言故事和2个控制故事,每一个失言故事后有5个问题,包括4个测验问题和1个控制问题(记忆问题,不计分)。问题1:有没有人说了不应该说的话?(认识论心理状态);问题2:谁说了不应该说的话?(认识论心理状态);问题3:为什么他/她不应该这么说?(情感的心理状态);问题4:为什么他/她会这么说?(意图的心理状态)。失言故事得分在0-24分,控制故事得分为0-4分。
2.2.4眼任务(ReadingtheMindintheEyestest,RMET)
由Baron-Cohen等人研制的图片[16],测量成人通过眼部推断情绪状态的能力,国内已
进行修订[17]。总共36张图片,图片仅呈现演员眼部区域表情,要求被试从4个选项中选择一个能正确描述人物心理状态的词汇。答对1题得1分,得分为0-36分,分值越高,眼神读心能力越强。
2.3研究程序
将眼任务和多重嵌套错误信念任务设计为用E-prime软件在电脑上施测;失言任务为2名研究生(1名主试,1名助手)进行施测。实验在安
28
静的实验室完成。
2.4统计分析
使用SPSS19.0进行统计分析。
3.结果
3.1大学生马基雅维里主义信仰发展特点3.1.1大学生马基雅维里主义信仰得分情况
表1大学生马基雅维里主义信仰描述性统计结果(N=140)
表1可得出,大学生马基雅维里主义信仰总
体最高分为134.00;平均分为108.36,高于中间值100;小于平均分者占总人数51.4%,大于平均分者占总人数48.6%。进一步对马基雅维里主义信仰量表的20个项目进行分析,分数最高的为“多数人基本上是好的和善良的”(M=5.99),分
数最低的为“犯人与一般人最大的区别在于他们由于愚蠢而被抓住”(M=2.01)。
3.1.2大学生马基雅维里主义信仰的方差分析以马基雅维里主义量表为因变量,性别、年龄为自变量做方差分析,结果见表2。
表2
大学生在马基雅维里主义量表上的性别、年龄两因素方差分析
注:*p<0.05;**p<0.01;***p<0.001下表同。
由表2得出,性别的主效应显著,从描述统计表和方差分析可得知,男生的马基雅维里主义信仰显著高
于女生。年龄的主效应显著,年龄在马基雅维里主义量表的LSD法事后多重比较表明,17 ̄22岁之间的马基雅维里主义信仰没有显著差异;23岁显著高于18 ̄21岁,23 ̄25岁之间无显著差异。23岁是大学生马基雅维里主义信仰发展较为快速的时期。发展趋势如图所示。3.2大学生马基雅维里主义信仰与心理理论的关系
3.2.1大学生马基雅维里主义信仰与心理理论的相关分析
图1
全体学生马基雅维里主义信仰发展趋势
29
从表4的结果来看,马基雅维里主义信仰与眼任务存在显著的负相关,与失言任务存在显著负相关。
3.2.2分组比较
根据马基雅维里主义量表得分,将得分前27%被试归为高马基雅维里主义信仰组,得分后27%的被试归为低马基雅维里主义信仰组,得出两组人数分别为56人和64人,两组总共120人。对两组被试的心理理论各任务得分进行比较。结果见表5。
表4马基雅维里主义信仰与心理理论的相关系数
表5马基雅维里主义量表高分组与低分组心理理论的比较
由表5得出,高马基雅维里主义信仰组在失言任务和眼任务上的表现显著差于低马基雅维里主义信仰组,说明高马基雅维里主义信仰者在“热”心理理论任务上表现较差。
4.讨论
4.1大学生马基雅维里主义信仰发展特点
本研究发现,大学生的马基雅维里主义信仰处于中等偏上程度,其平均得分高于中间值。在对人性的看法上,普遍认为他人都是善良。大学生马基雅维里主义信仰存在性别差异和年龄差异,男生显著高于女生,且随着年龄不断发展。这种性别差异的发现,与在儿童和青少年体上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2-6]。这表明,男生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可能使用了比女生更多的操纵策略,更加世故性。这种差异的产生可能有两方面的原因。其一,人类进化过程中锻造了男性精明干练的处事风格,使他们具有更强的竞争能力;其二,在社会中,男性的社会角比女性面临更大的挑战和压力,他们需要更多的不信任,并通过操控他人,以获得更高的利益。因此,男性往往表现出高水平的马基雅维里主义信仰。17岁到21岁的大学生马基雅维里主义信仰发展较为缓慢,23岁是其发展迅速的阶段,之后又进入下一个缓慢
发展阶段。这一发展模式与在青少年体上的研究结果类似,在个体的某个年龄段,马基雅维里主义信仰水平会出现短暂的飞跃发展[2]。23岁的大学生一般处于大三、大四阶段,他们已开始踏入社会,接触到更多的人和事,社会技巧也更加成熟,对权利和利益的看法也不同于以前,因此,他们的马基雅维里主义信仰水平可能随之提高。
4.2大学生马基雅维里主义信仰与心理理论的关系
演员张雯相关分析表明,马基雅维里主义信仰与失言理解存在显著负相关,与眼神读心能力存在显著负相关。进一步分析得出,高马基雅维里主义信仰组的眼神读心能力和失言理解都差于低马基雅维里主义信仰组。这一结果与国内外的部分研究相吻合[6,8-10]。这表明,马基雅维里主义信仰者在需要情绪表征的心理理论任务上表现较差,即在“热”心理理论方面可能存在不足。马基雅维里主义信仰者常有冷酷、自恋、和较低的移情能力等特点[18],这就决定了他们不可能过多的考虑他人的情感,因为这些会阻止他们继续实施对他人的操控或欺负行为,所
30
以,马基雅维里主义信仰者在对他人情绪状态的推断中表现较差。马基雅维里主义信仰者在“情感的”心理理论方面存在不足,即具有较低的“热”心理理论能力。此外,本研究没有发现马基雅维里主义信仰与错误信念认知的显著正相关。这与Paal等人在成人上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10]。一种可能是,
马基雅维里主义信仰者一般为了追求利益而去操控他人,而在错误信念任务中缺乏利益诱因,可能导致他们并没有完全表现出较强的“冷”心理理论能力。Repacholi也认为,马基雅维里主义信仰者在奖赏个人目标的情境中能更好的表征他人的思想和意图,但不能理解情绪状态[18]。另一种可能是,他们在“冷”心理理论方面虽处于较好的水平,但并没有达到统计学上的显著效应。进一步的研究,需要采用更全面的心理理论任务,创造不同的情境条件,以评估马基雅维里主义信仰者的“冷”心理理论能力。
5.结论
(1)大学生马基雅维里主义信仰处于中等偏上水平。
(2)大学生马基雅维里主义信仰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和年龄差异,男生显著高于女生,23岁阶段是大学生马基雅维里主义信仰发展的快速阶段。
(3)大学生马基雅维里主义信仰与“热”心理理论存在显著负相关,高马基雅维里主义信仰者在“热”心理理论方面较差。
参考文献:
[1]李丹.人际互动与社会行为发展.浙江教育出版社,2008,75
[2]白琼英.青少年心理理论的发展及其马基雅维里主义信仰的影响.博士论文.重庆:西南大学博士论文,2011
[3]D avis M,Stone T.Synthesis:Psychological un-derstanding and social skills.In Repacholi B,Slaughter V(Eds.),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theory of mind.M ac q uarie monographs in cognitive science.Hove,
E.Sussex:Psychology Press,2003,305-352
[4]Andreou E.Bully/victim problems and their association with M achiavellianism and self efficacy in Greek primary school children.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2004,74:297-309
[5]Barlow A,Qualter P,Stylianou M.Relation-ships between M achiavellianism,emotional intelli-gence and theory of mind.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 ifferences,2010,48(1):78-82
[6]丁芳,郭勇,王晓芹.小学儿童心理理论、合作行为、马基雅维里主义信仰的关系.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28(3):61-67
[7]Sutton J,Smith PK,Swettenham J.Bullying and'theory of mind':a criti q ue of the'social skills deficit'view of anti-social behavior.Social D evel-opment,1999,8(1):117-127
[8]Sutton J,Keogh E.Social competition in school:relationships with bullying,machiavellianism and personality.The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2000,70(3):443-456
[9]Lyons M,Caldwell T,Shultz S.M ind-read-ing and manipulation-Is machiavellianism related to theory of mind?Journal of Evolutionary Psychology, 2010,8(3):261-274
[10]Paal T,Bereczkei T.Adult theory of mind, cooperation,machiavellianism:the effect of mind read-ing on social relations.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 ifferences,43(3):541-551
[11]Brothers L,Rings B.A neuroethological framework for the representation of minds.J Cogn Neurosci,1992,4(2):107-118
[12]Wastell C,Booth A.M achiavellianism:an alexithymic perspective.Journal of Social and Clinical Psychology,22(6):730-744
[13]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 p169-175
[14]张雯.大学生心理理论的特点及其与利他倾向的关系.硕士论文.河南:河南大学硕士论文,2010
[15]Baron-Cohen S,O'Riordan M,Stone V,et al.Recognition of Faux Pas by normally developing children and children with asperger syndrome or high-functioning autism.Journal of Autism and D evelopmental D isorders,1999,29(5):407-418
(下转第73页)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