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果总在结束后发生
——《李毅心理角》百度文库版第六集
作者简介:李毅,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团委老师,校学生心理健康中心老师,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本)硕士,清华大学心理咨询中心兼职咨询师
预约咨询、讲座、培训,请发邮件至:liyi@ppsuc.edu
六月李易一、写在课前的话
想了很久,这一期的题目最终定为《效果总在结束后发生》,这句话是我经常给我的来访者说的,我觉得这句话能让人冷静下来思考一下,尤其是那些“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人。而往往我们不自觉地正在“努力地”成为这样的人。
今天的内容,其实也可以再用我很爱引用的那句话来概括——让子弹飞一会儿。
是为序。
二、效果总在结束后发生
在心理咨询中,我经常会遇到一些来访者,上来跟我说几句他最近的问题,然后就问我,“你说我该怎么办?”
还有一些来访者很无奈地跟着我做了4、5次咨询,把问题描述地比较清楚了,正在我们将要进入到改变的时候,他走了,原因是一个多月了,还没对他的生活有什么实质性地改变。
当然,也有一部分来访者,耐心地跟着我做了2、3年心理咨询,每次在寒暑假放假期间无法咨询的时候,他们的进步是最明显的,也是成长最快的时期。这是为什么呢?
我通常会和来访者说,什么是心理咨询呢?我的理解是,心理咨询就是咨询师和来访者达成了一个约定,在一起讨论一个来访者关心的话题,咨询师会给来访者一个不同的视角去看这个问题,或者看这个来访者的整个生命。这个所谓的“看”,这个所谓的“视角”也可以理解为,咨询师在来访者心中埋下一粒种子,这粒种子有可能在某个时刻发芽、开花、结果。这个“某个时刻”有时候很快,有时候却需要很久。这取决于咨询师和来访者的关系,也取决于来访者的领悟力,更决定于来访者自身是否准备好接受这颗种子萌发。
所以,一般来说,咨询师在埋下这颗种子后,就会安排结束咨询,或者安排暂停咨询,为的是——让子弹飞一会儿,等那颗种子自己去生长。
这里可能会有两个问题产生:
1、为什么非要在咨询结束后,才会有效果呢?
2、结束后出来的效果,和咨询有什么关系?
首先,在临床中我们会发现,很多时候,的过程中来访者确实会有收获,而且有时候甚至是醍醐灌顶的收获。但你要清楚,无论你有多少收获,那都是在“纸上谈兵”。就好像,我们在课堂上听到了一个知识、一个理论,我们觉得太棒了,说的太好了,太符合我们的思想了,太应该引以为座右铭了。但下课后,却忘了一半,或者在用到生活中的时候,总觉得别扭,总是不到老师用的时候那种从容。
其次,我们都有谈恋爱的经历,大多数也都有分手的经历。在分手之后,我们都会说,这次恋爱教会了我很多,例如教会了我如何去对待女孩,理解女孩,挑选女孩。难道你会觉得,我学到的这些,会因为这段恋爱结束,就不归功于这场恋爱了么?
心理咨询也是一样,往往我们种下一粒种子,它的发芽结果,是在之后的。
如果你还是觉得理解没那么深入,我想给你讲另外一个理论,这可能会更帮助你了解这粒种子的生长,也可能会更帮助你理解我们为什么是现在的我们(即便现在的我们并不让我们自己那么满意)。
从进化心理学角度去分析,我们生活了20年、30年,最终成为了“现在的我”,是有进化学意义的。怎么说呢?在生长的这20多年里,我们一定遇到了无数个事件,我们也一定用了很多种方法去应对这些事件。
例如:父母让你高考报清华大学。你会怎么做呢?你有两个选择:1、报;2、不报。于是你搜索之前的经验。例如,你以前选择女朋友的时候,他们说,这个女孩不行。你的选择是:1、分;2、不分。你选择了不分,结果被父母狠狠地教
育了一顿,天天冷战,最后还是分了。再例如,你以前选择兴趣班的时候,他们说,你学一门乐器吧。你的选择是:1、学;2、不学。你选择了不学,结果被父母狠狠地教育了一顿,天天唠叨,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加之强硬买了乐器,最终还是学了……
于是,你在被要求报考清华大学的时候,你的选择是什么呢?按照“节省率”的原理,你一定会选择一个消耗小的答案,于是,你很顺畅地选择了,报!
但是,在心理咨询的时候,咨询师听到了这么多故事后,他会给你一个新的视角,那就是,“是什么让你无法去拒绝父母呢?”“是什么在父母‘逼’着你做选择的时候,你屈从了?”,咨询师还会跟你说,其实,你这种选择屈从,是一种“最优”选择,因为它最符合“节省”的原则,我们往往会选择一个很省事儿的方法去解决问题。之后,我们会给自己很多理由,例如,这样的我是孝顺的,尤其是我们的于丹教授经常说,“孝顺”的精华就是“顺”,顺从!我只想说,于教授你(qu)真(ni)棒(mei)!
但这种“节省”的选择,往往会产生不舒服的感觉,这该怎么办呢?咨询师会给你的心里种下一颗“逆反”的种子,然后你回到生活,又遇到了类似的情景,你会想要让这颗“逆反”种子起作用。但要小心一点,这种子发芽,可是很痛苦的,就像岩石的缝中生长出来的小嫩苗。所以,咨询师需要在来访者回到生活中“尝试生长”之后,再回到咨询室的时候,就可以再次讨论,再次“浇水”、“给阳光”、“翘一翘岩石”,然后又回到生活中去“生长”。
说到这儿,估计大家大概理解了我所说的,“效果总在结束后发生”的意思了。
其实《李毅心理角》有很多的内容,就是在播种,因为,里面有很多东西其实是很“逆反”的,尤其是《谈谈独生子女一、二》,《浅谈教育孩子一、二》,《清明节的心理意义》、《时间都去哪儿了》(
想看这几期的朋友,可以发邮件给我),这些内容与我们传统的价值观,心理感受有很大不同,可能会引起大家的一些“抵触”,但没关系,这种抵触就是一颗种子。等它有一天发芽、结果,你的生活也就离不开这些内容了。
就好像,我们每个人就是一潭湖水,表面上都风平浪静的,但湖底却暗涌波浪。我就在这一潭湖水里面,轻轻弹入一颗石子,必定掀起涟漪,而这涟漪也必定破坏了原有的“平静”,但这就是对这潭湖水的扰动,也就能让你这潭湖水有更多的“自省”,变成另外的一种模式,去尝试,去体验。之后,必定会再次回到“平静”,而新的“平静”与之前的一定是不同的,也一定是更舒服的。
以上是我在心理咨询的学习、实践中总结出来,对人的幸福最重要的一些内容,其实也是我写《李毅心理角》最重要的原因。在学习的过程中,由于是和人在打交道,由于是和人的成长在工作,所以多少对人的理解,对人生有一些感悟,这些内容,如果能通过我的力量,传递给更多的人,或者哪怕让一个人的生命有所成长,有所感悟,有所触动,这就是我最大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