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曹军庆的《有房子的女人》
作者:李昌鹏
来源:《文学教育》 2012年第17期
    李昌鹏
    小说《有房子的女人》中的谢静怡,二十五岁,是一个在都市繁华地段有房子的女人。这个独身女人的财富是怎么得来的?谢静怡自称是贪官陈局赠送的。她有一个三岁的儿子叫窗子,她自称是她和陈局生的儿子。陈局是这个城市里“著名”的贪官,被“”,已死亡。谢静怡自称,说出这一切,是因为父母逼她个男人过正常婚姻生活。男主人翁付海全和谢静怡经人介绍认识,令人想不到的是,谢静怡的自述并没有吓退付海全,这个一直处在失业状态的男人决定娶谢静怡同时住进这套房子。他表示,对谢静怡的这一切能够接受,并且表达了对陈局的敬意。正当两人越说越投契的时候,警察涌入屋内,带走了谢静怡的儿子窗子,她的儿子窗子并非她所生,而是几个月前她从人贩子手上买的。谢静怡的财富到底是怎么来的?她是不是陈局的二奶?她为什么买这个儿子?当谎言被确定为谎言时,小说结束,一系列问题像蒲公英遇见风一样,飞起来。
    谢静怡自称财富是通过做二奶得来,但这是她的谎言——谎言肯定是为了减低男方接受她的坡度。明白
这一点后,到底她财富怎么得来已不必追问,一个为解释财富来源而说谎的女性形象已经在心中定格。让人感到震惊的是,谢静怡一定认为,通过做二奶得来财富,有可能被未来的丈夫接受。小说反映的正是这样一种可能的现实。如果不是这样,她没有必要采用这套谎言。付海全在决定对谢静怡展开攻势之前,已经做足了功课,他知道谢静怡的话全部是谎话,但他没有拆穿这些谎言中的任何一个。谎言是最后的遮羞布,挑开谎言,他们自己恐怕也无法面对自己,更别说面对对方,所以,他们只能心知肚明。付海全希望娶谢静怡,主要目的当然是占有谢静怡的财产。他为了财富,接受一个问题女性成为妻子的限度,已经远远超过了谢静怡想象中的限度。为了得到财富,付海全可以接受谎言,可以不问财富的来路。如果说付海全还有底线的话,底线就是:谎言不能被说破,最后的遮羞布不能挑开。如果说谢静怡说谎,从中还可以看出她仅存的那一丝羞耻之心——为了掩盖财富的来历。那么,付海全则几乎没有羞耻之心。面对财富的时候,人们所表现出来的,是一个比一个无耻;他们的人生是,一个比一个更可悲。林娜北在微博上评价这篇小说:“作者以一个偏僻的角度开掘出一种独特的世象。”这个观点我极为认同。
    或许从其他方面我们可以推测出谢静怡的一些现状。谢静怡之所以购买儿子,出于她已经无法生育。她在和付海全的交流中,已经隐约透露出了这一点。谢静怡生育功能的丧失是否和财富的获取有必然联系?我们不得而知。一个二十五岁的女性,在短短几年内拥有了巨大的财富,她得到财富的过程中一定失去了很多东西。等到她完成财富的积累,成为一个“有房子的女人”,她发现有房子不等于有家。这时,
要开始追求真正健康的家庭和幸福,她不得不购买孩子,编造一个个谎言,以期到能接受她的男人。这是十分辛酸的现实。她只能希望谎言永远不要戳穿,她渴望永远生活在谎言的保护之中。付海全何尝不是这样?他从不错的大学毕业,毕业后即刻失业,他也曾做过多种工作,但一事无成,而且长期处在失业、应聘的状态。生活的挤压使他的价值观变形。为了过上所谓的“新生活”,他以应聘者的状态对谢静怡展开攻关、谈判,以工作的态度对谢静怡展开追求,毫不避讳自己是冲着谢静怡的房子而来。和谢静怡结婚,成了改变他生活现状,积聚财富的一个机会。从中我们不难读出付海全的悲凉,如果不是出于无奈,谁又愿意像他一样做出如此抉择?如果一个社会的财富观和价值观没有出问题,付全海又怎么可能如此坦然?当窗子被警察带走的时候,谢静怡哭了,她想守住的谎言守不住了;付海全怒了,他想得到的财富得不到。他们俩,是渴望生活在同一个谎言中的人。
    作家曹军庆的小说《有房子的女人》,叙事不是为了解决小说最初抛出的悬念,情节推演引出了更多的疑问,同时,实现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小说塑造了一个依靠蒙骗自己,同时也蒙骗别人的女性形象;塑造了一个把相亲当面试,把婚姻当上班的男性的形象。小说中的都市男女类似身患臆想症,道德和财富观的扭曲通过结尾处谎言的戳穿来点明。这是一篇批判现实,表现人在多重压力下变异的小说佳作。作品整体思路和布局与英国小说家萨基的《敞开着的窗户》有类似之处,小说中的孩子起名“窗子”,可能是对萨基那篇杰作致敬。
曹云金老婆    李昌鹏,文学评论家,现居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