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场“两面人”:大圈子作秀 小圈子作恶
作者:
来源:《当代党员》2016年第04期
作者:
来源:《当代党员》2016年第04期
廖少华的双面人生
落马前的廖少华,被许多人一度视为“廉政标兵”“反腐先锋”。
在任职地方党政“一把手”时,廖少华善于塑造自己“高调反腐”的形象。
在担任贵州省黔东南州委书记时,廖少华曾与各县市和州直各部门签订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责任书。
履职遵义市委书记后,廖少华多次对反腐倡廉重大问题作出批示。
要求自己,失去了对党纪国法的敬畏,使自己成为人前讲党风抓廉政,人后搞交易收贿赂的‘两面人’。”
廖少华的堕落,是从收好朋友陈春章的钱开始的。
廖少华从六盘水市到黔东南州,再到遵义市任职,湖南籍商人陈春章一直跟随其左右做生意。
2004年至2012年,廖少华利用其担任中共六盘水市委副书记、市长,中共黔东南州委书记等职务上的便利,接受陈春章的请托,为其公司获取政府贴息扶持资金和技改资金;为其公司承揽榕江县体育馆等政府投资工程项目提供帮助……
为此,廖少华多次收受陈春章的贿赂,共计394万元。
“刚开始还惶惶不安,后来就心安理得,觉得收的是好朋友的钱,不会有问题。”廖少华说。
廖少华在社交圈喜欢听奉承话,喜欢别人围着自己转,结交了一批“讲哥们儿义气”的老板朋友。
为了收受“朋友”的贿赂,廖少华可谓“两肋插刀”——“帮忙”手段多种多样,包括获取政府扶持资金、取得银行贷款、争取建设开发用地、承揽政府投资工程项目、催要工程款项等。
“双面人”的八张脸谱
分析这些落马官员,可以总结勾画出他们的八张脸谱。
脸谱一 表面信仰马列,背后迷信“大师”
剖析:这类领导干部在台上讲马列主义头头是道,实际上思想阵地已被封建迷信所占领,一到节假日就跑到古寺名刹烧香拜佛,甚至一住好几天;有的动用公款给机关大楼布置“风水局”,搞各种“靠山石”“风水球”。看似笃信风水和宗教,其实他们什么都不信,心里装的只有金钱和私欲,所以干起行贿受贿、包养等勾当,一点也不含糊。
脸谱二 表面勤勤恳恳,背后吃喝享乐
剖析:有的领导干部把自己装扮得非常敬业操劳,经常加班加点,废寝忘食,口口声声为了工作顾不上家,但是前脚刚离开办公室,后脚就去了情人的“温柔乡”或高档会所吃喝玩乐。
脸谱三 表面谋划发展,背后官商勾结
剖析:这类领导干部有的确实能干事,有的也干成了不少事,甚至口碑还不错,可是他们在为公的同时也没有忘记谋私,所谓能干能腐,边干边贪。在发展经济中夹带“私货”,在规划批地中先为“自家人”划好地盘,在工程建设中为“兄弟”的企业插手干预。
脸谱四 表面一心为公,背后“一家两制”倪大红八卦
剖析:有的领导干部口头常说廉洁从政、管好家人,干的却是前门当官、后门开店、封妻荫子那一套,把家庭当作利益输送的交换站。正所谓卖官鬻爵夫妻店、权钱交易父子兵、官商勾结兄弟连、吃里扒外亲友团。
脸谱五 表面是国家干部,背后脚踏两条船
剖析:有的领导干部“身在曹营心在汉”,既要当共产党的官,又准备随时“跳船”,把国(境)外当作大后方。他们有的早已把配偶、子女移居到了国(境)外,有的把贪腐得来的巨额不义之财转移到国(境)外,处心积虑留后路,一旦有风吹草动,立即摇身一变,远走高飞。
脸谱六 表面中规中矩,背后我行我素
剖析:有的领导干部只有身份还留在组织,但心灵深处却对组织没有认同感,对党内生活没有热情,对组织纪律没有概念。只有他管别人,别人管不了他。大事不请示、出国不报告,神出鬼没、天马行空。
脸谱七 表面任人唯贤,背后任人为钱
剖析:有的领导干部讲起选贤任能头头是道,实际上把选人用人当作个人的“摇钱树”,卖官鬻爵。
脸谱八 表面五湖四海,背后拉帮结派
剖析:有的领导干部习惯于以地缘、学缘、业缘划线,嘴上讲团结、论公道,背地里拉山头、搞派系、编织“小圈子”,把正常的同事关系演变为江湖的“兄弟”关系,把上下级关系变成“老板”与“马仔”的人身依附关系。在“圈子”中讲私情不讲原则,带坏了队伍,败坏了风气,也祸害了干部。
防止“两面人” 要筑好“六面墙”
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让纪律立起来、严起来,加强从严治党力度,用好巡视巡查等利剑,抓早抓小、动辄则咎,发现苗头就及时提醒、违反纪律就及时处理,铲除“两面人”的生存土壤。
强化党内监督,人大、司法、审计、行政监督等都要动真碰硬,亮剑出鞘。
大力深化干部选拔、任用、考核机制改革,重点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制约,把监督二字始终贯穿到干部的选拔、任用等各个环节。
认真落实党内民主,防止“一言堂”,让权力在公开透明的环境下运行,让阳光普照到权力运行的每个角落。
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党性教育要达到“知”“信”“行”的统一,增强穿透力和感召力,引导官员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推进政务公开,畅通社会监督、众监督、媒体监督渠道,将官员真正置于组织、公众、法律等一切有效公开的监督之下。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