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时代与时代的爱情
摘要:《我的父亲母亲》和《山楂树之恋》是著名导演张艺谋的爱情题材的作品。虽然同是记述年代的爱情故事,但两部作品中展现的爱情略有不同。《我的父亲母亲》是脱离了时代的浪漫诗意的爱情,而《山楂树之恋》则是与时代紧密联系的纯真现实的爱情。
关键词:《我的父亲母亲》 史兰芽主演的电视剧《山楂树之恋》 爱情  时代
中图分类号:i10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210-0000-02
上映于1999年的电影《我的父亲母亲》,以其优美的画面,绚烂的彩,感人的爱情故事,在当时的国内外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并获得多类奖项。影片中被淡化了时代背景的爱情故事,曾引起无数人再次燃起心中爱情的乌托邦。而上映于2010年的《山楂树之恋》,上映不久后就打破了国内文艺片票房的纪录,其强烈的时代感,影片中到处可以见到的时代的印记,与时代紧紧联系着的主人公的爱情命运,都唤起了经历过那一年代的中年人的强烈共鸣。两部影片不同的观众体现出不同时代的人们对爱情不同的审美追求,本论文通过深析两部影片中的爱情模式,来探究其爱情与时代的关系问题。
一、 两种爱情与电影中呈现的时代的关系
1.《我的父亲母亲》——爱情与时代的有意疏离
影片《我的父亲母亲》讲述的是一个唯美诗意、浪漫而又感人的爱情故事,整部影片以第一人称“我”进行叙述。故事发生在一个叫三合屯的小村。“我母亲”,年轻的农村少女招娣爱上了“我父亲”——县城里来的教书先生骆老师。在招娣执着的等待下,骆老师终于爱上了这个单纯可爱的少女。在经过短暂分离后,两人最终走到了一起。这其中,展现给观众的是红、黄的绚烂彩,张扬了乡村的淳朴美好,招娣对于爱情的美好追求,表现了超越于现实的高尚而浪漫的人格理想。
但是,这样的爱情似乎与影片中所呈现的时代关系不大。影片虽然发生在年代,但没有任何有关的印记。没有标语、口号、徽章,甚至三合屯没有上山下乡运动,似乎并未对这个小村造成任何影响。这就为父亲母亲的爱情提供了一个几乎与外界政治环境隔绝的世外桃源,父亲母亲的爱情故事似乎在其他时代与世隔绝的小山村也可以发生。
当父亲终于爱上母亲,送了定情信物发卡,并约定后晌来母亲家吃派饭时,他被县上来人带
走了。但村人对此事没有任何想法,甚至不知道这是文化大革命,认为是“说让当右派,说不定没事,过两天就回来了。”母亲也未受到任何政治环境的影响,依然执着的等着父亲。父亲平反后两人终于走在一起。这段爱情没有因为时代造成大的挫折,父亲被判为右派对两人爱情发展没有太大影响。远离当时政治漩涡的三合屯,由于并未受到时期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的影响,所以父亲母亲的爱情没有因为成分问题而遭到反对的可能性。而事实上,也受到了姥姥和村里人的支持。
值得一提的是,《我的父亲母亲》的叙述人“我”并未提到父亲母亲爱情发生的具体年份,影片上半部也没有任何提示,只在父亲被县上人带走时提到了一句“右派”,使观众恍然大悟,这是时期。可见,父亲母亲这样的爱情不仅有意逃离影片中的时代,而且有意淡化这一特殊时代,从而使父亲母亲的爱情更加唯美、诗意化。
2.  《山楂树之恋》——爱情与时代的紧密结合
影片《山楂树之恋》呈现出来的则是一个纯真、平实、朴素的爱情故事。整部影片以第三人称来进行叙述。讲述了高中生静秋与地质勘探队的老三从相识、相恋、受到静秋母亲阻碍而暂不见面,老三得白血病到最后的生离死别,演绎了一段感人肺腑的纯美爱情。影片没有刻
意追求绚烂的彩和惊心动魄的情节,只是平实的娓娓道来。
但是,静秋与老三这样的爱情模式只能在的特定时代发生。影片开头告诉观众,“这是一个发生在‘文化大革命’中的真实故事”,把观众带到了那个特殊时代里。再深而论,首先,静秋下乡编教材在的特殊时代才会发生。住在张村长家,使得静秋和同在张家吃饭的老三有机会相识。如果说这次下乡完全可以用其他事件代替,那么随着两人爱情的发展,静秋因时特殊的身份(父亲因是“右派”在远方劳动改造、母亲也被停职打扫卫生)而感到的自卑,以及受到来自社会的种种阻碍等,都只能是影片中的时代的特有印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