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增强红树林生态系统产品供给能力
摘要:红树林作为全球开放程度最高的自然生态系统之一,拥有丰富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等。迄今的研究表明,红树林最大的经济效益来自其生态系统产品(如渔业、木材和薪材)、文化服务(旅游)和调节功能(海岸保护)。近年来在国家大力支持下,得到很大程度的面积修复和生态系统的提升。但是在长期的修复过程中,政策更倾向于保护,而忽视了周边居民长期的生计问题。大量的红树林生态修复以国家投入为主,具有明细的公益性,同时又以保护的形式禁止周边居民参与红树林经济生产,周边居民从红树林保护和修复中获得的经济价值有限。在长期的造林修复实践中发现成功的生态修复离不开当地周边居民的积极参与。本文从长期的造林实践中出发,在造林修复的同时应该充分考虑红树林生态产品的供给能力,科学合理规划出经济作业区域,全面增强红树林生态产品供给能力。切实做到尊重自然、保护自然、顺应自然、和谐自然!
关键词:生态产品 养殖模式 生态经济 生态旅游 供给能力
红树林是热带、亚热带海岸带海陆交汇区生产力最高的海洋生态系统之一。红树林生态系统(是由红树林落与其所在生境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处于海洋与陆地的动态交界面,周期性
遭到海水浸淹的潮间带环境,使其在结构与功能上既不同于陆地的生态系统也不同于海洋生态系统的特性,作为独特的海陆边缘生态系统在自然生态平衡中起着特殊的作用。对近海渔业有积极地促进作用,是海区生物能源的重要供应者。红树林区是多种鱼、虾和蟹等经济海产隐蔽、生长和繁殖的良好场所。红树林具有抵御风浪、保护海岸、过滤陆源入海污染物、固碳储碳、调节气候、维持生物多样性、保护水产种质资源、生态旅游、科学研究等诸多重要生态功能,在保障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生态安全、减缓气候变化、支持社区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生态、社会和经济价值。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努力走出一条以绿为底的高质量发展之路,以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综合集成、高效配置各类创新要素和创新资源,在人与自然间维护平衡、实现共生,在发展和保护间保持张力、促进和谐。
“在现有立法中很难到对私权利利用红树林资源的授权条款,多数只有红树林资源利用的负面清单,但对合理利用和开发却没有明确的规定。红树林保护的理念仍没有上升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层面,更侧重于保护绿水青山,而忽视了绿水青山的现实价值,忽视了人与
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性,这样的保护在成本与长效性都是不可取的,也是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相悖的[1]”。构建开发多元化开发红树林生态养殖产品,有利缓解人为破坏生态的压力,正向引导当地居民积极投入到红树林保护当中来。
我国对红树林开发利用形式单一,主要以粗放式围塘养殖为主。缺乏多元的生态立体养殖。且存在严重的弊端,对生态体统起不到正向的促进作用。粗放的围塘养殖建立在破坏原生态红树林的基础上,与红树林的保护是相互冲突,既不利于生态保护,也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退塘还湿,退塘还林基本上又是建立在征收养殖塘,阻断当地养殖户的生产发展,由此产生冲突或者破坏,长期以往对红树林生态的保护起不到积极的作用。在生态修复的同时,积极引导当地居民参与,同时在生态区建立科学合理的养殖区域,还生态于自然,还经济于居民,那么建立科学、生态的林下循环经济尤为重要!
林地养殖。“21世纪以来,中国政府愈加重视红树林的保护和恢复。通过严格保护天然红树林和大规模人工种植红树林,成功遏制了红树林面积的急剧下降的势头,红树林面积由2.2万hm2,增加至2019年的约3万hm2,年平均增加1.8%,成为世界上少数红树林面积净增加的国家之一[1]”。在国家大力支持下,红树林修复面积稳中上升,但是基本上禁止当地居民参与经济建设,或者种植密度过高,又或者没有合理规划出合理的经济建设区,阻断了生态经济的开展。探索建立林下经济养殖模式,科学合理规划出林下养殖区域,还湿于民。可在造林规划设计方案时合理规划出林下“田”字区养殖蛏类(缢蛏、大竹蛏、长竹蛏、小刀蛏),养殖蛤类(菲律宾蛤仔、硬壳蛤、文蛤、蛤蜊等),养殖蚶类(魁蚶、毛蚶、泥蚶)等特殊经济。真正做到人人参与生态环境保护,人人收益的良性循环中来。
潮沟养殖。潮沟高程相对底,不适合红树植物生长,作为纳潮的有天然产所,是天然的饵料汇集场所,利用退潮后潮沟流水的天然优势,满足食物来源。开发出适合的生态经济。构建潮沟生态网,养殖滩涂产品,开发潮沟养殖模式,利用天然的饵料,可有效减少成本投入,提高生产利润。如立体框架养殖笼,养殖青蟹或养殖高密度、生长周期短、经济价值高的中华乌塘鳢;又或者采用埋管养殖,在红树林周边潮沟预埋好管道,科学设计好投饵口、海水交换口、捕鱼口等有利于提高红树林经济产品的科学养殖。
浅水水域养殖:红树林修复区域浅水区域位置大致倾向于河口湿地入海口,淡水注入相对丰富,水质咸淡适宜,有利于养殖出高品质的经济产品。在浅水水域规划出养殖区,建立生态养殖基地。如建立西班牙小牡蛎、吊蛎、大牡蛎等条石养殖基地,构建出和谐的自然景观。红树林属于什么生态系统
红树林及周边生态旅游开发:在有效实施用途管制、不影响红树林生态系统功能的前提下,开展适度的林下科普体验、生态旅游以及生态养殖等人文观光基地。当下我国红树林修复区域基本以保护为主,生态旅游观光设施规划配套薄弱,甚至为零。红树林绿经济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红树林的保护没有得到合理的反哺。建立红树林生态旅游开发显得尤为突出。利用红树林改造城市生态,比较典型的有:海南的鸭尾溪湿地生态公园,翠绿的红树在河滩上向两岸延伸,林下鱼儿嬉戏游弋,林上鸟儿歌唱,市民漫步在亲水栈道上看红树美景,享受着自然之美,勾画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画卷。福州的罗源北山红树林海岸公园,红树林周边
的旅游设施配套,特农家餐饮酒楼,亲子娱乐体验等城市周边完善旅游配套服务,为周边村民创造出实实在在的红树经济,真正的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经济。
林外光滩亲子体验区。在红树林修复区域边,科学规划出光滩,在为鸟类提供更多觅食场所的同时也是天然亲子滩涂体验区。林外光滩是鸟类觅食的天然场所,不仅是观鸟的优良场所,也是滩涂采挖蛤类的优良体验区。生态旅游开发的同时由构建良性的生态养殖基地,打造成网红观鸟基地、摄影基地、打开基地,相辅相成的促进生态经济良性循环。
红树林自身的特殊经济价值开发:大多数红树植物具有特殊的经济利用价值,如海桑、桐花树是造纸原料;海莲、角果木、红海榄等的树皮富含单宁,可以提取化工原料;黄槿和卤蕨
的嫩叶,白骨壤、海桑和水椰的果实,以及秋茄、木榄、海莲、红海榄的胚轴等可以食用;白骨壤、红海榄等的树叶可作为动物饲料;桐花树、角果木、海莲等是很好的蜜源植物;红树、海莲、老鼠簕等具有药用功能,有些具有潜在的要用开发价值[2]。红树林作为生长在热带和亚热带海湾河口潮间带的一种特殊的生态系统,一直处于高盐、频繁的潮汐、强风、高温、强紫外辐射和缺氧污泥的海陆潮间带环境,其生长环境非常特殊,研究发现它们自身许多成份具有抗菌、抗病毒和抗肿瘤等药用价值,有研究表明红树林内生真菌可能比其他环境中真菌蕴含着更为丰富的抗真菌活性资源[3]。
我国具有丰富的红树林资源,系统深入地研究我国不同地区的红树林植物(尤其是优势树种)内生真菌的多样性及其与寄主植物的相互关系,不仅将丰富我国的真菌资源宝库,而且对生物多样性和环境保护,以及对该类真菌中具有工农业生产与医药价值的次生代谢产物的开发和利用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良好的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可以成为食品、药品、饲料、化工原料、造纸原料、香料、建材和薪炭林等的天然采收场[4]。
“红树林保护影响和改变了附近村民的生产生活,附件村民的行为又直接影响红树林的保护成效”[1]。在国家的政策支持下,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红树林面积稳中有升,积极保护红
树林生态系统的同时,科学规划、合理开发,探索开发出具有良性循环的经济模式,全面增强提升红树林生产产品供给能力,将红树林生态效益回馈自然,回馈社会,真正造福一方水土,养育一方百姓。
参考文献
[1]王文卿,石建斌,陈鹭真等/著.中国红树林湿地保护与恢复战略研究.中国环境出版集团。
[2]王亚楠,傅秀梅,邵长伦,王长云,李国强,刘光兴,孙世春,曾晓起,叶振江,管华诗.中国红树林资源状况及其药用研究调查/生态功能与价值·(中国海洋大学,山东 青岛260003;2 青岛大学,山东 青岛266071)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