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全球气候变化对水利的影响及解决对策
第一篇:初探全球气候变化对水利的影响及解决对策
初探全球气候变化对水利 的影响及解决对策
全球气候变暖是一个日益严重的问题,气候的变化可能增加极端天气事件发生的频率和强度,对我区甚至我国的水安全产生重大影响,针对气候变化可能产生的问题,讨论对水资源的影响和供水方式用水行为的改变。
气候变化背景下,适应的对策有两个目标,一是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开阀与利用,另一个是增强水资源系统的适应能力和减少水资源系统对气候变化的脆弱性。
气候变化对水安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洪水安全、用水安全和水生态安全。宁夏采取调整的有关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西北内陆地区,气候干旱少雨,蒸发强烈,多年平均降水量289mm,黄河自黑山峡入境,横
贯**平原,从石嘴山市头道坎出境。境内流程397m,水资源量少质差,工程型缺水并存,供需矛盾突出,同时存在着较为普遍的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低下的问题。
(一)保障区域持续稳定发展
**率先在全国开展省级节水型社会建设,确定了“以水定产,以调增效、以节保供、以转促配、以联补缺”的总体建设思路,以北部引黄灌区为中心,构建有效的节水调控体系,银北灌区以中低产田改造为重点,建设调蓄水库,井渠双灌,水库、湿地、滞洪区联合调控,渠水洪水沟水地下水相互补充,通过大水系的建设,达到大面积改造,银南灌区以“两并一改为重点,加快了节水型社会示范工程建设步伐。
(二)实现区域生态系统良性运行
以中部干旱带以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为中心,构建用水工程良性运行体系。结合“封山禁牧、退耕还林还草”的实施,通过小面积开阀,大面积保护,发展高效节水、特种植产业,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
(三)制定区域水资源规划,明晰水权
**水利确定了“北部节水,中不调水和南部开源”的分区治水新思路,实现了“三大转变”,水权转换实现了农业节水支持工业发展,工业投资反哺农业。
二、开发利用非传统水源
(一)洪水资源化
在洪水期,**等水资源综合利用工程构架出“共拦、分治、联排“的格局,利用洪水、沟水、中水及渠道推水,实现了洪水资源化管理,变害为利。
(二)污水资源化
废污水未经处理排放,既浪费资源又污染环境,**建设多个污水处理厂,处理回用,达到环境允许的排放标准和灌溉标准,使污水资源化,不仅可增加可用水源,解决农业缺水问题,而且起到了治理污染的作用。
三、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关键技术的建设
(一)水利领域关键技术应用
建设了**、**、**等大中型扬黄灌溉工程、通过对大孔隙湿陷性黄土、大跨度缆索吊装惊醒研究,解决了黄土湿陷和构建吊装的技术难题,是**高扬程提灌工程的建设水平跻身于国内先进行列。通过开展**大坝填筑材料、地基处理等关键技术研究,提出了并实践宽级配砾石土整体筑坝技术,填补了该技术国内空白。
(二)建设了一只具有一定研究应用能力的水利科技队伍
在**、**供水工程以及**等一批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水利项目的探索和实践中,锻炼培养了一批技术过硬、懂经营、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四、小结
气候变化导致的全球变暖对**洪水安全、用水安全和水生态安全灯方便产生一定的影响。洪水安全方面,主要采取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的途径减轻其不利的影响。水生态安全方面,一方面需要继续加强区域水土保持建设,同事也应该加强修复和保护水体环境。用水安全方面,可以通过加强节水型社会建设、调整产业结构、开发利用非传统水源、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得以缓解。其中,健全法律、法规体系的建设和执行也是保证上述措施
顺利实施的关键,需要发挥政府的推动作用,加强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重视全民环保意识。
第二篇:全球气候变化对我国红树林生态系统的影响及对策
全球气候变化对我国红树林生态系统的影响及对策
作者:
专业:
班级:
学号:
指导老师:
摘要: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呈现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著变化,并且在过去30年里,气候变暖在全球尺度上已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生态系统产生了诸多负面影响。这对脆弱的红树林生态系
统造成巨大地挑战。本文结合对我国红树林生态系统的现状,分析全球气候变化对红树林生态系统的影响及对策。关键词:红树林生态系统;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对策
据中国《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20世纪中国气候变化与全球变暖的总趋势基本一致。在气候变化影响下,我国大面积湿地水资源系统的结构发生改变,引起湿地水资源数量减少和质量降低,导致湿地生态功能退化,已影响和危及到区域生态安全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最新预测表明,这种变暖趋势将会继续,到21世纪末全球气温将会上升1.1-6.4%降雨模式也会发生显著变化。未来气候变化及其所带来的水文过程的改变都将会严重地威胁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健康。因此,在全球气候变化导致的湿地干旱缺水、面积萎缩和功能退化等现实背景下,关于气候变化对湿地生态水文影响的研究已引起国内外科学家的高度关注和重视,成为当前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研究领域关注的热点,也是学术界关注的重点领域。红树林生态系统是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全球及区域环境提供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因此,分析气候变化对红树林生态系统的影响显得尤为重要。1 红树林生态价值概况
红树林生态系统生态价值即指它的生态功能价值,是指红树林生态系统发挥出的对人类、社会和环境有益的全部效益和服务功能。包括红树林生态系统中中生命系统的效益、环境系统的效益,生命系统与环境系统相统一的整体综合效益。1.1 生产有机物
森林生态系统的有机物生产主要体现在木材产量上,对于一般的森林,其木材是最主要直接价值,红树林生态系统及其生境绝大部分划归各保护区内,严禁砍伐。因而不存在木材产品市场,有机物产品两种形式,即活立木和有机凋落物。后者由于水体生境的动态特征,存在向外海的扩散,是近海生产力的主能源。因此,活立木蓄积量凋落物的年生产量成为了红树林生态系统生态价值的一个组成部分。1.2 抗风消浪、造陆护堤
红树林长期适应潮汐及洪水冲击,形成独特的支柱根、气生根、发达的通气组织和致密的林冠等形态外貌特征,具有较强的抗风和消浪性能,被称为热带、亚热带海岸带第一道防 护林,具有巨大的减灾作用。同时,红树林生态系密集交错的根系缓慢水体流速,沉降水体中的悬浮颗粒,促进土壤形成,起到保护土壤并造陆护堤作用。1.3 固定二氧化碳和释放氧气
森林与大气主要通过植物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进行物质交换,因此,森林对维持大气氧气平衡,减少大气温室效应有着巨大的生态作用。1.4 动物栖息地与生物学多样性保护
中国现有10个国家级红树林保护区,已把绝大多数现存的红树林圈入各保护区保护面积范围内,保护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共记录有栖息生物种类包括保护动物在内的13门26纲要44科655种,占中国浅海、滩涂栖息的生物种类的22.2%,而中国沿海滩涂面积达20799km²。这
表明红树林生态系统对中国浅海、滩涂的栖息生物多样性保护和一些动物在其生活史中在红树林生态系统渡过其关键性阶段有着一定的生态价值。1.5 营养物质循环与养分积累
红树林属于什么生态系统红树林的营养物质循环不仅发生在生物组分、大气组分和土壤组分之间,而且还发生在水体组分之间,因此红树林生态系统属于自然的太阳供能生态系统类型,其自然补能部分即来自潮汐和海洋水体。1.6 降解污染物与防治病虫害
红树林可吸收二氧化碳和其它有害气体,亦可净化水体中的汞等重金属元素、农药等。通过鸟类等动物与环境的复杂生态关系,还能有效地防治海岸生态环境病虫害。2 全球气候变化对红树林生态系统的影响 2.1 栖息地的萎缩
目前的海岸脆弱性研究多以气候变化作为主要的影响因素,但气候变化与其它影响因素结合起来可能会产生更大的风险。气候变化和海平面上升作为海岸系统的外部压力,人类活动作为海岸系统内部的主要驱动力,二者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耦合作用使红树林的栖息地不断的萎缩。红树林在河口滩涂分布的潮差范围较小,其前方因全球气候变化引起的海平面上升,淹水时间的增加使其有后退分布的趋势,其后背受坚固的海岸建筑堤坝约束,再加上当前各国存在的沿海城市地面沉降明显,红树林在潮间带的栖息地日渐萎缩。2.2 影响水文过
红树林湿地是发育于水陆过渡带的独特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的环境调节功能和生态效益。湿地生态水文由于对气候变化的高度敏感性和重要的反馈作用而倍受关注。气候变化影响下湿地系统的气候效应、环境效应和生态效应已成为国际气候系统及全球变化研究中最活跃的 领域之一。气候变化通过改变全球水文循环的现状而引起水资源在时空上的重新分布,导致大气降水的形式和量发生变化,对湿地生态系统的水文过程产生重要影响;同时,气候变化对气温、辐射、风速以及干旱洪涝极端水文事件发生频率和强度造成直接影响,从而改变湿地蒸散发、径流、水位、水文周期等关键水文过程,对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产生深远的影响。2.3 生境酸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