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经济:彷徨于经济增长与经济低迷的十字路口*(日)竺书信幸∗∗著汪慕恒摘译
原载:日本世界经济研究协会,《世界经济评论》,2005年2月号
序 言
2004年韩国的经济增长系由工业制品的出口增长支撑起来的。2004年10月的出口贸易额达228.9亿美元,月出口量创历史最高,高于2004年6月的216.1亿美元;2004年11月的出口贸易额达233.1亿美元,连续两个月创历史最高记录。结果,2004年全年的出口贸易额达2542.2亿美元,比2003年增长31.2%,贸易顺差297.5亿美元,约比2003年增大一倍。①贸易顺差的主要来源为移动电话、汽车、半导体、造船等国际市场竞争力较强的装配型产品。尽管出口增长顺畅,但其国内对经济前景的悲观论调仍然根深蒂固。由于家庭消费负债沉重与消费心理低落引发的国内需求疲软、长期经济低迷和企业的节约劳动型投资导致的失业人口增大、农业部门的负债过重与玉米市场的对外开放问题、对日本的贸易逆差剧增、韩元升值和原油价格高涨等防碍韩国经济增长的因素确实不少。2004年韩国经济是在出口增长顺畅与内需低迷并存的极不平衡的状态下渡过的。
一、经济复苏循环链环的中断
卢武铉总统上任的2003年,韩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为3.1%(与2002年比),系1997年金融
危机以来的最低水平。进入2004年,第一季度的GDP增长率为5.3%、第二季度为5.5%(见图一),这与2003年第一季度(3.7%)、第二季度(2.2%)相比,有了较大幅度的上升,也比金融危机爆发的1997年到2003年期间的年平均增长率4.8%高,开始出现经济复苏的征兆。但是2004年第三季度却又下降到4.6%、第四季度下降到3.4%。2004年全年的GDP增长预计为接近于危机后的年平均增长水平(4.8%)。(见图一)2003年韩国的出口增长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98%,内需的贡献率几乎等于零。以往韩国经济复苏的模式是:首先是出口贸易增长回升,然后带动“投资—就业—收入—消费的扩大”这样一个连锁反应,最后导致国内需求的回升。但是1997年经济危机以后的情况却发生了变化,即使出口增长回升了,但却难以对其后的一系列经济复苏循环链环发生带动作用。较早进行了产业结构改革的大企业是由于投资回升和出口景气、汽车、无线通讯机器、半导体、造船、有关信息技术产品等产品的出口外需出现了顺畅的回升,而有关生活必需的工业制品的内需却仍然低迷、疲软,也就是说,出口的景气这一前面的链环未能带动后续链环的回升与复苏,经济复苏循环的链环出现中断,这是近年来韩国经济持续低迷的重大原因。如上所述,出口的主力制品是韩国持有比较优势的装配型产业,这些出口工业制品的部件、半制品等中间投入产品绝大部分要依靠进口,出口增长的联动效果并未传导到国内,而是流出到国外。
∗本文译自日本世界经济研究协会,《世界经济平论》,2005年2月号。本文采取摘译方式。
∗∗作者竺井信幸系日本秀明大学国际合作学术教授。
①请参看韩国产业资源部,《2004年进出口贸易状况》(通关数字,暂定数字)。
图一经济危机以后的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的变化趋势
注:(1) 1、4、2、4、3、4、4指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四季度
(2) 2005年前期、2005年后期:指2005年上半年、2005年下半年。
(3) 2004年第四季度和2005年上半年、下半年。下半年的数字系韩国开发研究院的推定数字。super junior骂韩庚
资料来源:根据kr网址的资料绘制。
图二制造业部门设备投资状况的变化趋势
资料来源:根据kr网址的资料绘制。
如图二所示,企业的设备投资状况是极不稳定的。近几年来,每年的第一季度与第三季度的设备投资额都会比前一年同期下降,而第二季度与第四季度则会比前年同期增长。韩国的设备投资大致可以分为运输设备投资与机械设备投资。2003年机械类投资占76.6%、2004年上半年机械类投资则占78.6%①。近年来,韩国设备投资的特点是,三星、LG、Sk 等少数大企业的特大规模投资拉动设备投资的上升,而且集中于出口领域。为此,就设备投资的内容看,便出现大企业与出口领域的设备投资与中小企业与内需领域的设备投资的两极分化。
制造业部门设备开工率与设备投资压力(生产增长率与生产设备能力增长率)是预测设备投资动向的一个经济指标,它们分别以2003年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为谷值而转向上升,从而带动了2004年设备投资的增长,但是这一设备投资的增长趋势(见图二)很快地便在2004年第三季度转下降趋势(见图二)。这种以一年为周期的设备投资的升降已是1998年经济危机以来不断发生的现象了。它和上文所示的经济增长率变动周期是联系着的。其背
①从ir网址检索。
景是:大企业已经完成了设备结构的调整,已经整备了设备投资体制;而与此相反,中小企业与内需企业却在经济危机后长期以来由于内需的疲软、企业收益状况的恶化、工资上涨、原料与原油价格的高涨等原因,而处于长期未能进行设备投资结构调整的状态之下。为此,近年来韩国的企业设备投资动向实际上是由少数大型出口企业所左右的,设备投资不断地出现激烈波动的趋势。
二、收入不稳定促进内需的疲软
由于经济复苏循环链环的断裂,导致了设备投资状况的不稳定和企业就业率的下降。图三绘示了1986-2004年期间制造业部门工资率与失业率的变动趋势。工资上涨的趋势从以往以来便一直持续下来,在这段期间(1986-2004年)以1988年经济危机为分界线划分为两个阶段,危机后阶段的工资上涨和上文所述的经济增长的不稳定推移和企业投资的疲软并无关系,仍一直保持了持续上涨的趋势,而且上涨率甚
至高于危机以前的阶段。与此相反,失业率在经济危机以前大致保持在2%上下,但在受到经济危机直接冲击的1998年,失业率一下子便暴升到8%,其后虽有下降,但一直未能下降到3%以下,一直未能恢复到经济危机以前的失业率水平。
图三失业率与制造业部门平均工资的推移趋势
资料来源:根据kr网址的资料绘制。
根据经济学的理论,在劳动力市场上持续出现劳动力供应过剩的状况下,如果市场机制能够有效地发挥
市场调节作用的话,工资率应当趋向下跌,直到劳动力供需大致出现平衡为止。如果情况能够如此,那么经济从危机恢复过来之后,失业率自然应出现下降的趋势。但是目前韩国的失业率却是居高不下,而工资率又是处于上升趋势之中(见图三)。出现这一情况的原因是,最低工资额有法律的保障而无法变动和企业追求节约劳动型投资的压力。最低工资额的法制强制性正是社会高工资走向的原因。而劳动力市场抑制劳动力需求的主要原因之一,便是上文所述的处于出口景气状态的出口装配型企业的设备投资倾向于劳动节约型投资。经济复苏循环链环的中断,导致了生产循环过程中未能充分产生对劳动力的需求,而对中间投入半成品的进口依赖程度不断提高。就企业来说,它们对贸易逆差这类国家层次的问题并不关心,它们所关心的是依靠进口高质量的中间产品以提高出口产品的附加值,从而提高其出口收益,通过利润的积累来为下一轮的生产提供资本投资,这就促使它们更加趋向于劳动节约型的设备投资。这种劳动节约型产业的发展是保持高工
资率的一个重要原因,并加强了最低工资限额的延续。
上述这样的发展趋势成为了国内消费下降的主要原因,导致长期持续的内需低迷。1998年经济危机以后,韩国国民经历了许多困难:企业与金融改革导致的企业破产、调整、职工被解雇引发的就业不稳定,其后又发生了家庭负债危机、不动产“泡沫”的破灭、风险投资繁荣期的终结;收入不稳定逐步地围绕着国民,使之陷入生活不稳定的不安情绪之中,收入不稳定促进了内需趋向疲软,这样便出现了如图四所示的国内商业销售与民间消费一同下降的趋势。
图四  2001—2004:有关内需的经济指标
资料来源:根据kr网址的资料绘制。
反映企业间交易的批发销售额的增长率,在2002年上半年以后便持续下降,进入2003年便出现了负增长,2004年第一季度虽有较大幅度的回升,但不久便又趋向下降。反映企业与消费者之间交易的零售销售额也呈现同样的增减发展轨迹,但增减的幅度更大。从2003年以后到现在,零售销售额持续减少、趋于低迷。民间消费(最终的消费)在2002年以后便急剧减少,进入2003年便出现负增长,说明国民购买力持续萎缩。就业与收入难以回升的严峻形势已经渗透到国民的心理之中,反映在消费者的消费意愿的萎缩上。从以上的考察看,内需的疲软表面上是由于企业投资疲软和国民消费疲软所造成的,但更为根本的原因却是抑制消费的消费心理。
三、开放玉米市场的压力
韩国的玉米市场,自1948年建国以来到1995年与世界贸易组织签订“农产品最低进口限额协定”为止的47年期间,完全处于封闭的状态。1994年韩国在乌拉圭谈判中同意开放农产品的进口自由化,按不同的农产品项目通过关税税率来调节各种农产品的进口数量,但其中只有玉米是在WTO延缓期(1995年初—2004年底)采取最低进口限量方式,每年进口限量为玉米消费量的4%。这种最低进口限量进口,从当初1995年的1%(5.1万吨)开始到2003年的4%(20.5万吨)。①但是这些进口的玉米并不是用以食用的,而是作为酿酒与制造甜饼、蛋面等的加工原料的。当时正处于金泳三政府根据其全球化战略急速推
行走向国际化标准的时期,其典型政策便是参加世界贸易组织和加盟经济发展与合作组织。为此,市场对外开放不仅限于工业领域,而且扩大到农产品,在农业市场对外开放形势中,只有玉米市场被保存了下来,继续维持国内市场垄断。
WTO延缓期限到2005年1月1日终止,2004年4月韩国政府又与WTO成员国进行谈判,如果要求延长延缓期,则必需要得到所有成员国的一致同意,只要有一个成员国不同意,那么就得对外开放玉米市场。谈判的结果是同意让韩国延长WTO延缓期,但玉米的最低进口数量则提高到国内消费量的8%②。
四、WTO延缓期间的韩国农业结构
一般说来,在垄断市场体制下,为了维持价格的提高就会出现抑制消费的倾向。但是如果取消市场的垄断,那么由于价格的下降和消费量的增大,原来处于过剩、休闲状态的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资源就会转入生产过程。由于市场的垄断是人为的垄断(是由政府实施的政策垄断),特别是政府在农业领域采取了丰厚的保护政策,保持了这种垄断。韩国政府所采取的对外封锁玉米市场政策,致使国内生产趋于过剩。曾经有过同样状态的日本与台湾地区,终于承受不了大量玉米库存积压的压力,而不得不对外开放玉米市场。
因此,在封闭的市场状况下,农产品价格会高于平均价格,无论是生产资源或产量都会趋于过剩,结果生产资源不能被有效地利用,不能从低效率的状态中摆脱出来;而为了填补这种低效率经营造成的缺口,
政府就得采取各种保护措施(主要是价格支持政策)来加以支撑,使这种状态得以延续,从而陷入到“低效率的怪圈”之中。
为了摆脱这种资源配置的“低效率的怪圈”,首先得将农产品的封闭阶段推进到关税化开放阶段,最后再走向完全开放市场的阶段。在各个阶段期间,都必需进行比较彻底的农业结构改革,逐步建立起具有竞争力的农业;同时要整备起有竞争机制的市场。下面,根据上述的经济学的基本概念,来考察韩国的玉米市场开放问题,就会出现韩国的农业劳动力高龄化进程并不亚于日本。1981年体力旺盛的30岁、40岁辈的农户人口占46.1%,加上50岁辈的农户人口,则占73.4%,从年龄结构看,农户人口还是有活力的。但是到了2003年,农户人口已经高龄化了,30岁—50岁辈的农户人口已经下降到仅占42.2%,而60岁以上的农户人口则已占57.7%,超过了半数。与此同时,农村的年青劳动力则大量脱离了农业,农业人口迅速减少(从1980年的1082.7万人减少到2003年的353万人),成为农业缺乏活力的主要原因(见图五)。
①根据韩国农林部的资料。
②见各种报道的材料。
图五韩国农户人口的年龄结构比重的推移
资料来源:根据韩国农技部的内部资料(kr网址)绘制。
图六农业劳动生产率与劳动集约度的变化趋势
资料来源:根据韩国统计厅,《韩国统计年鉴,第25号》(2003年)的资料绘制。
图六显示1994年以前和1994年以后农业劳动生产率(农业生产附加价值/劳动时间)和劳动集约度(劳动时间/10英亩)的变化趋势(即以WTO延缓期1995—2004年以前的9年期间与延缓期的变化趋势作比较)。劳动生产率在WTO延缓期以前有着顺遂的上升,在1994年以前的9年期间约增加6 000韩元(每小时),但进入WTO延缓期后的8年期间,则大约只增加4 000韩元,增速趋向下降。劳动集约度也有同样的变化趋势。20世纪90年代以前农业机械化的进展与劳动集约度的迅速下降并行,但进入WTO延缓期后,机械化已达到98%这一极限,而单位耕地面积的劳动时间却没有太大幅度的缩小。
进入WTO延缓期以后的农业劳动生产率增速之所以趋缓、劳动集约度之所以未能有太大幅度的缩小,原因在于生产与生产方式。如图七所示,土地生产率(农业生产附加值/10英亩)在WTO延缓期以前呈上升趋势,但进入延缓期后,单位土地面积的生产率就没有再增加了,其原因除了台风等自然灾害之外,还有政府的削减耕地政策(从原有100万公顷的耕地到2005年削减到95.3万公顷)以及转换种植杂交大米导致农业生产的停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