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欣风波后首现身概要:茶餐厅文化充分体现了香港文化的特点,即开放、多元、包容、融合。有一年,香港举办“十个最代表香港的设计”的评选,茶餐厅排名第一,理由是茶餐厅“浓缩了香港多元文化社会的种种元素”。在这里,不管是想品咖啡、吃三明治、黑椒牛排、意大利面、尝菠萝包,还是想喝白粥、吃云吞面、鱼蛋粉,港人总能在这里到想吃的东西。茶餐厅方便快捷,与争分夺秒的港人生活节奏十分合拍。时至今日,茶餐厅在香港饮食文化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大街小巷,无伦是繁华鼎盛的中环,还是僻静的屋村里,都必然有茶餐厅的存在。现今珠三角,无论在大街小巷抑或大型商场内,港式茶餐厅到处可见。如今,港式茶餐厅文化已是中西荟萃、不分国界。“快、靓、正“之余,食客更期望在茶餐厅吃得健康,不变的大抵是一杯一件所散发的香气,和那幅在茶餐厅才看到的众生相。
目前,香港的茶餐厅有上万家之多。茶餐厅的起源,要追溯到漫长的英国殖民统治时期。传统的英式美食传入香港,同时出现昂贵的西餐厅,部分置于会所或酒店,由此形成高格调的饮食风气,无论是耳闻或品尝,均令香港人留下深刻印象,播下一尝西方美食的种子。想象逐渐转化为欲望,商人看准香港人对西餐的庞大需求,开设华资西餐厅,将餐价降低,吸引更多食客。
源于英国的下午茶文化随殖民传入香港,冰室在食俗影响之下兴起,提供西式的饮品、餐点,消费相对较低,更多香港人能够负担。随着英国殖民,香港形成了西式饮食文化的风气,食肆为迎合顾客需要,降低定价、控制成本、重订菜式、改变食材,尝试将西餐调整至大众能够消费的水平,形成西餐平民化的趋势,茶餐厅正是在这种氛围下应运而生,无论何种价格、档次的冰室与西餐厅,都能弹性经营,贴近大众,配合香港人的生活节奏,因而广受欢迎。英式下午茶文化在香港转变成餐饮时段,深远地影响着香港人的饮食习惯,下午茶因茶餐厅得以充分发挥,演化出丰富多样、设计自由、迎合港人口味的食物。细察茶餐厅的特食物,部分源于英国或其他地方,许多经过了调整使之切合不同的需求,香港一直以粤式饮食为主,奄列、意粉,加入叉烧、豉油等材料,或以中式煮法烹调,可迎合香港人的口味,凸显茶餐厅就地取材的智慧,体现食物本土化的融合。法兰西多士、菠萝包、鸡尾包、奶茶、鸳鸯等食物的产生,可视为英式转化为港式的象征。可见,英式饮食文化自殖民传到香港以后,部分虽仍然维持传统风味,但已渐趋平民。食肆以香港人的口味为主要考量,其中渗入港式元素的西餐,展现了食物本土化的过程以及饮食文化、消费氛围的转变,为茶餐厅的诞生作了最好的铺垫。茶餐厅富有“包容性和适应性”,“中西合璧,效率高,反应快,足以代表香港人的文化特”,延续西餐港化的潮流,加上依循大众化的路线,因而大受欢迎,
其定位、价格、食物等各方面,均呈现英式饮食文化转变至港式的情况,正如有学者所言: “香港的文化内容,既包含中国传统模糊的轮廓,又同时具备外来或西方的养分,以及在这两种素质互相混合后衍生的独特面貌; 当然,这种文化的撞击、融合,最后导致本土的文化个性,并非一朝一夕即可完成。”中西融和衍生出特别的菜式与味道,经过长时间的调整、磨合,逐渐演变成港式饮食文化,茶餐厅与其饮食正反映了这种情况。食物以茶餐厅作平台,产生滋味的化学作用,从上世纪五十年代至今仍不间断,于英式饮食以外,向各地的饮食文化借鉴,推陈出新,调和属于香港的味道,从而翻新食客的味蕾。
茶餐厅是香港本土文化的载体。在许多香港电影和电视剧中,都可以看到茶餐厅里发生的故事。再破再烂的茶餐厅,在香港导演的镜头底下也是温情的。《花样年华》里梁朝伟和张曼玉初次约会就是在一家茶餐厅里,火车座,吊扇,灯光有些昏黄,吃着牛排,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天。王家卫就是喜欢这种风情又暧昧的情调。痛快淋漓的譬如两帮社团人马在茶餐厅里谈判,谈着谈着就谈不拢了。然后砰的一声,一支啤酒瓶就砸在老大的头上了。百折千回的譬如四五个社团老大坐在一起吃火锅,各怀鬼胎,讲着鬼话,不停地纠结于反水还是不反水,突然一个个借故走开,顷刻间人走席空,只剩下淡定的男主角继续在那里涮牛肉。叶念琛导演的《婚前试爱》里的茶餐厅小妹就对着喜欢吃杂扒餐的男主角讲了这么一段经典的话,
翻成国语大概是这样的:“爱情就好似叫铁板,有的人喜欢点牛扒餐就因为中意它番茄够大,有的人喜欢叫猪扒餐就因为中意它薯条多,有的人中意叫鸡扒餐就因为中意它汁够浓,不过其实他喜欢叫什么餐就好似中意一个人,一定能说得出喜欢什么。最愚蠢就是你这样的傻子了,叫什么杂扒餐,以为什么都吃到了,其实杂扒餐最廉价了,就象你,夹住一块扒就想着一只蛋,最后吃出什么味道来没?没味道,三心两意,最后什么都没啦。”细细品鉴,颇有几分张少娴的味道?而我最钟爱的茶餐厅桥段是《暗战2》里的那段,女神林熙蕾突然出现在茶餐厅的橱窗前,看着餐厅里一身血污的刘青云吃着云吞面。明明处境已经危机四伏,却还能一脸淡然地吃着一碗云吞面,这样的场景,也许只有在茶餐厅能够承受重托。
香港的导演们可能是太爱他们的茶餐厅了,所以会把那么多的桥段放到茶餐厅里面去。香港的居民们也一样,网上评选“最能代表香港的设计”,茶餐厅荣膺第一。香港的才子马家辉干脆就说,香港的文化就是茶餐厅文化,因为你进去一家香港的茶餐厅,什么都有,从欧洲的意大利面、到中国的馄饨面、火锅都可以在同一家餐厅吃得到,那其实是代表“香港性”这部分根本没有一个定型,也不需要定型。这才是香港美妙的地方。也正是如此,茶餐厅只能是香港的,引进到内地,且不论菜做得地道不地道,起码没有了那份最市井的气息,显得不伦不类。说到底,茶餐厅其实就是香港人的社区食堂,从早餐吃到午茶,再从午茶再吃到夜宵,
一天几顿悉数解决。吃到最后,都吃出人生哲学来了。
茶餐厅文化充分体现了香港文化的特点,即开放、多元、包容、融合。有一年,香港举办“十个最代表香港的设计”的评选,茶餐厅排名第一,理由是茶餐厅“浓缩了香港多元文化社会的种种元素”。在这里,不管是想品咖啡、吃三明治、黑椒牛排、意大利面、尝菠萝包,还是想喝白粥、吃云吞面、鱼蛋粉,港人总能在这里到想吃的东西。茶餐厅方便快捷,与争分夺秒的港人生活节奏十分合拍。时至今日,茶餐厅在香港饮食文化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大街小巷,无伦是繁华鼎盛的中环,还是僻静的屋村里,都必然有茶餐厅的存在。现今珠三角,无论在大街小巷抑或大型商场内,港式茶餐厅到处可见。如今,港式茶餐厅文化已是中西荟萃、不分国界。“快、靓、正“之余,食客更期望在茶餐厅吃得健康,不变的大抵是一杯一件所散发的香气,和那幅在茶餐厅才看到的众生相。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