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题(18)植物激素调节——2022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巧刷高考题型和田玉价格
1.宋代著作《种艺必用》有如下记载:“凡嫁接矮果及花,用好黄泥晒干,筛过,以小便浸之。又晒干,筛过,再浸之。又晒又浸,凡十余次。以泥封枝条……则根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又晒又浸,凡十余次”说明促进“根生”的物质含量较少
B.“以泥封枝条……则根生”说明小便中含有生长素、乙烯或脱落酸
C.用小便“凡十余次”浸黄泥是为了让黄泥含有更多的促进“根生”的物质
D.这种促进“根生”的物质在人体内通过体液运输,在植物体内能进行极性运输
2.在20世纪20年代,科学家提出了植物向光性原理的相关模型,如图所示四组处理及结果(图中弯曲度大小代表IAA含量多少)。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由A和B组实验可以得出:单侧光不能破坏向光一侧的生长素
B.A、B、C三组都可以是对照组
C.实验的可变因素是单侧光、云母片有无和云母片的位置
D.D组实验结果说明单侧光引起IAA的侧向再分配
3.生长素极性运输的化学渗透偶联学说的基本观点:生长素以弱酸的形式经输入载体协同运输(能量由跨膜质子电位提供)进入细胞,在细胞质中生长素主要以离子形式存在并大量积累。离子形式的生长素通过分布于细胞基部的输出载体顺浓度梯度输出细胞,正是由于输出载体在细胞中的极性分布决定了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植物体内的生长素多为IAA,合成它的原料是氨酸
B.若要研究输出载体在生长素极性运输中的作用,可利用其抑制剂设计实验
C.生长素的输入、输出载体都能转运生长素,空间结构相同
黄渤江一燕D.生长素的极性输出载体大多分布在幼嫩组织细胞中
4.研究人员开展吲哚丁酸(IBA)和生根粉1号(ABT1)对榛子插条生根的影响研究,得到如图所示结果。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本研究中自变量有物质种类、浓度和处理时间
B.插条生根过程中,插条基部细胞会发生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
C.结果表明IBA对插条生根的作用具有两重性,ABT1没有
D.依据本研究结果,1400mg·L-1IBA与1200mg·L十一超新星-1ABT1混合使用生根效果最佳
刘洋电影5.顶端优势现象产生的原因,目前主要有3种学说:观点1是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到临近的侧芽,抑制侧芽生长。观点2是顶芽的生长素浓度高,比侧芽优先得到细胞分裂素,侧
芽因得不到足够的细胞分裂素而生长受到抑制。观点3是顶芽是一个营养库,能优先享用由根部和叶片运来的营养物质而生长,侧芽则由于得不到充足的养分而生长受到抑制。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事实“在切除顶芽后的断面上施加生长素,侧芽生长受到抑制”支持观点1
B.事实“外源细胞分裂素施于受顶芽抑制的侧芽,侧芽正常生长”支持观点2
C.事实“植株去顶到侧芽正常生长期间,植株茎节部养分含量未增加”支持观点3
D.3种观点均认为顶芽是信号源,均能解释植物的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受到抑制的现象
6.为探究不同浓度2,4-D溶液对月季枝条生根的影响,首先按照图一所示步骤配制了一系列浓度梯度的2,4-D溶液,然后选择插条,分组、编号,浸泡枝条,适宜条件培养,得到实验结果如图二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为使实验更严谨,需从5号烧杯中吸走1mL液体
B.由图二可知,2,4-D溶液浓度过高时会抑制枝条生根
C.本实验中可用从月季提取的天然生长素代替2,4-D溶液
D.由图二可知,促进该月季枝条生根的最适2,4-D溶液浓度应在10-11~10-10之间
7.为探究赤霉素(GA)与大麦种子α-淀粉酶合成关系,设计实验如图。实验过程包括:(1)将干种子横切为不带胚(①、②)和带胚(③、④)两部分;(2)经图示4种不同
预处理1h后,切面向下按顺序转入盛有淀粉培养基的培养皿Z1~Z4中;(3)25℃培养24h,加入碘液。发现Z3的培养基中产生不显蓝的区域(透明圈)。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GA可诱导①产生淀粉酶 B.胚产生赤霉素,促使α-淀粉酶合成
C.在Z3透明圈上滴加斐林试剂后呈砖红 D.胚乳产生赤霉素,促使α-淀粉酶合成
8.人们常用激动素(6KT,一种细胞分裂素)进行切花(从植株上剪切下来的花枝等的总称)保鲜。研究表明在一定浓度范围内6KT可以促进细胞分裂,延缓细胞衰老。某生物兴趣小组以秋菊切花为材料,在浓度范围为5~80mg/L中筛选适宜保鲜的6KT浓度,实验处理及结果如表。
组别 | T0 | T1 | T2 | T3 | T4 | T5 |
6KT浓度(mg/L) | 0 | 5 | 10 | ? | 40 | 80 |
结果 | + | +++ | ++++ | ++++ | ++ | ++ |
注:“+”表示保鲜效果,“+”越多,保鲜效果越好。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若不用6KT处理,与田间秋菊花枝相比,切花中的细胞分裂素含量会减少
B.T3组6KT浓度应为20mg/L
C.保鲜效果T5组比T1组差,原因可能是超过最适保鲜浓度后6KT的促进作用减弱
D.为探究更精确的最适保鲜浓度,应在T2组对应的6KT浓度和T4组对应的6KT浓度之间设置多个浓度梯度
9.植物在机械损伤或受到病虫侵害时,会表达一种防御蛋白——蛋白P,一种植物激素茉莉酸对蛋白P基因表达有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模拟叶片机械损伤可以诱导蛋白P的表达和脱落酸(ABA)含量增加。科研人员推测,叶片受到机械损伤后内源茉莉酸增加,诱导ABA合成增加,ABA进而促进蛋白P的表达。为验证上述推测,在上述已知事实的基础上,以下实验证据链中不需要补充的是( )
A.给叶片单独施加ABA,检测蛋白P含量
B.给叶片单独施加茉莉酸,检测ABA含量
C.机械损伤叶片后,检测损伤叶片的茉莉酸含量高曙光与江珊
D.给叶片同时施加ABA和茉莉酸,检测蛋白P含量
10.生产实践中有很多现象与植物激素有关。如表中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
选项 | 应用 | 原因 |
A | 将扦插枝条插到人尿浸泡过的黄泥中,枝条容易生根 | 人尿中含有生长素 |
B | 将成熟木瓜与未熟柿子置于同一篮中,柿子容易成熟 | 成熟木瓜释放乙烯 |
C | 玉米即将成熟时,经历持续干热后又遇大雨,种子容易在穗上发芽 | 高温导致脱落酸降解 |
D | 生产啤酒所用的大麦种子未发芽就产生了α-淀粉酶 | 用细胞分裂素处理过 |
A.A B.B C.C D.D
11.(多选)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生长受到抑制的现象称为顶端优势。研究发现,较高浓度的生长素可以抑制细胞分裂素的合成,在侧芽部位施加细胞分裂素可解除植物的顶端优势,而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都具有促进细胞分裂的效应,生长素只促进细胞核的分裂,与细胞质的分裂无关,而细胞分裂素主要是对细胞质的分裂起作用。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形成顶端优势过程中生长素发生了极性运输,且顶端优势体现了生长素生理作用的两重性
B.细胞分裂素解除顶端优势的原因是其影响了生长素在侧芽处的积累
C.验证细胞分裂素具有解除顶端优势的作用时需在侧芽部位涂抹细胞分裂素溶液并保留顶芽
D.细胞分裂素促进分裂的效应可能需要在生长素存在时才能更好表现出来刘德华吴倩莲关之琳
12.(多选)如图是不同浓度的NAA对小麦根和凤仙花根生长影响的实验结果。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X~Y浓度范围内NAA对凤仙花根的生长没有促进作用
B.NAA对两种植物根生长的影响都是既能促进生长又能抑制生长
C.图示结果可说明小麦的根比风仙花的根对NAA浓度的变化更敏感
D.当NAA浓度大于Y浓度时,NAA对两种植物根生长的影响可能不同
13.(多选)拟南芥超矮生型突变体有激素合成缺陷型和激素不敏感型两种。研究者以野生型和某种超矮生型突变体拟南芥为材料,分别用不同浓度赤霉素和生长素处理,实验结果
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甲表明,野生型拟南芥的赤霉素浓度始终高于超矮生型突变体
B.图乙表明,高浓度生长素对野生型拟南芥生长具有抑制作用
C.实验表明,该种超矮生型突变体对赤霉素和生长素均不敏感
D.实验表明,超矮生型突变体细胞表面一定缺乏赤霉素和生长素的受体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及其生理作用。“又晒又浸,凡十余次”说明该物质的含量较少,需要多次浸之,积累总量,以达到适宜浓度,A正确;“泥封枝条……则根生”说明小便中含有生长素,具有促进枝条生根的作用;乙烯能促进果实的成熟,脱落酸促进叶、果实的衰老和脱落,乙烯和脱落酸不能促进根的生长,B错误;用小便“凡十余次”浸黄泥说明该物质的含量较少,需要多次浸之,积累总量,是为了让黄泥含有更多的促进“根生”的物质,C正确;这种促进“根生”的物质为生长素,在人体内通过体液运输,在植物体内能进行极性运输,D正确。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