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二战后,韩国在基础教育领域制定了一系列的改革政策,这些政策对扩大韩国教育机会平等、促进教育民主和提高教育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并有效地促进了韩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公平的实现。然而,由于政策制定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这些政策在执行过程中也不同程度地遭遇了一些阻滞,对政策目标的实现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政策改革
教育立国一直是韩国政府的发展战略。在普及基础教育的过程中,韩国政府一直把人力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紧密相连,并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而不断调整教育政策的优先发展目标。此外,机会平等的思想自韩国引入现代学校制度以来就始终渗透于其中,由此,实现教育机会平等也就成为韩国政府普及基础教育政策的重要目标。
(一)普及初等义务教育
20世纪60年代,韩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五年经济发展规划,强调要发展劳动力密集型出口工业。于是,为经济发展提供受过教育的劳动力和扩大儿童接受初等义务教育的机会,就成为这一时期韩国教育政策的首要目标。
(二)改革中等教育招生制度,实现受教育机会平等
随着普及初等义务教育这一政策目标的实现,中等教育的升学竞争,特别是进入英才学校的竞争变得日趋激烈。复读和课外补习的现象迅速增多,并很快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对学校教育的强烈不满。此外,经济发展战略重心向重工业的调整,对劳动力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政府及时调整了政策重点,将大力普及中等教育作为政策制定的目标。
1.改革初中招生制度,普及初中义务教育
2.实行高中教育平准化政策,扩大受教育机会
3.对弱势体进行政策倾斜
课程改革
韩国自建国以来在基础教育领域一共颁布了7次全国课程改革政策,希望以此来不断提高韩国基础教育质量,以应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发展对人才规格和素质不断变化的要求,以及化解教育内部诸如学校崩溃、课外补习不断升温、家长对学校教育不信任等方面
的危机。
第一次课程改革(1955-1963年)始于1955年,旨在根据韩国教育法的精神,全面更新韩国教育,实现培养全人的教育目标。
第二次课程改革(1963-1973年)受美国实用主义教育思潮的影响,是一次以生活和经验为中心的改革,此次改革主要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展开。
第三次课程改革(1973-1981年)更加强调科学和技术教育。此次课程改革的目标是实现道德思想教育和知识技术教育的有机结合、自我实现与国家发展的协调统一。
第四次课程改革(1981-1987年)受美国“回到基础”运动的影响,以人文主义为导向,其总目标是培养21世纪所需要的人才,实施系统的国民精神教育,适当增加科学技术教育的内容,以最终实现全人教育的目的。
第五次课程改革(1987-1992年)以培养主导信息化、开放化和国际化的高度发达的21世纪社会的具有主体精神、创造精神和有道德的韩国人为目标。
第六次课程改革(1992-1997年)以培养有主体精神、创造精神和有道德的,能主导21世纪信息化、开放化、国际化的社会发展的韩国人为目标。
第七次课程改革(1997年至今)的目标是培养富有健全人性和创造性的人,使学生获得基本的生活技能。
教师改革
师资队伍的数量与质量是直接影响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
20世纪60年代后,韩国政府不断出台各种政策以满足对教师不断增长的需求,主要包括正规的师范学校向师范大学的转变、建立鼓励优秀高中毕业生选择教师职业的激励机制——免除学费、公立师范生工作保障、65岁退休的保障、免除服兵役等。为了加快教师供给,韩国政府还在市、道教育厅建立了教师入职训练机构,为大学毕业生提供6个月的入职训练项目。随着教师数量的日益充足,提高教师社会地位和待遇也就成为政府政策制定的重心。20世纪90年代以后,韩国政府先后通过了一系列涉及师资培训制度、在职教育制度、教师职位提升、教师待遇、工作条件、福利待遇和参与决策过程等方面的法案。其中,影响重大的立法主要有1991年的《教师地位特别法》、1992年的《关于进一步改进教师地位的谈判和协商的规章制度》、2000年
的《教师优惠待遇准则》等。这些政策的先后出台,提高了教师的社会地位,改善了教师的待遇,使教师在韩国成为深受国人尊重的职业。韩国现代
体制改革
韩国实行的是中央集权的教育管理体制。建国以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内,韩国的教育管理权一直掌握在中
央,地方和学校对教育教学的相关事务几乎没有决策管理权。
韩国的中央教育行政管理机构曾经历了几次变革:1946-1991年,韩国的中央教育行政管理机构称为文教部,1991年改称教育部,直到2001年又改为现在的教育与人力资源发展部。该部门负责制定普通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政策,并直接管辖地方教育行政管理机构(市、道教育厅等)。此外,它还对学校运营,如招生规模、考试制度、学费、教育目标、课程、教师招聘、教学设施、教育评价、教师培训等进行严格、直接的督导与控制。
改革成效
二战后,韩国政府制定的教育改革政策,经实践证明,极大地促进了基础教育的发展,并使之成为世界范围内教育普及率高、质量高、均衡度高的成功典范。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