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9 古诗两首    授课日期
2013年9月    日
2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促、忆、异”等7个生字。会写“促、深、忆”等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诗中的真情实感,背诵课文。 3、懂得热爱家乡,珍惜亲情。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品重点字词,反复吟诵,体会诗歌感情。
教学难点:想象诗中描写的情景,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
教学和媒体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参考资料
修改后教学过程
巧妙地引导学生从生活世界走进文本,即
让学生感到亲切自然,又唤起了学生地情感世界和经验世界,产生了强烈的阅读期待。
初读古诗,教
一、联系生活,导入新课
1、同学们,十天之前,我们过了一个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中秋节。谁来说说,你家又是怎样过中秋节的呢?
2、是呀,中秋节是一个举家团聚的日子,一家人老老小小聚在一起,吃月饼,赏明月,多么幸福温
馨的时刻呀! 可是,总有一些身处异乡的人,不能回家,不能回到家人身边,不能与亲人团聚。千百年来,那些漂泊在外的游子写下了许许多多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诗篇。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两首。齐读课题。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拿起书,翻到35页,注意听好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遇到难读难懂的地方,可以查看注释,也可以问老师。放开声音,读吧!
(师板书课题,夜书所见、叶绍翁,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
2、课堂上最美妙的声音就是你们琅琅的读书声,再读一遍。
3、请一位同学来读一下,愿意读哪首就读哪首?(4人)齐读。
三、精读《夜书所见》
1、释题。
(1)有人说,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古诗也不例外。读懂了题目,能更好地理解内容。先来看第一首诗,谁来读题目?(指名读)齐读。
(2)你们读懂了哪个字的意思?(着重指出,“书”在这里是写的意思)
(3)那么,夜书所见,作者写下的是什么?(夜晚看到的景象)
2、初入诗境。
(1)再读古诗,边读边想,看看诗中都写到了哪些景象,可以用笔把有关的词语划下来。
(2)交流:读好了吗?诗中都写到了什么?(秋风、梧叶、江水、月亮、儿童、促织、篱笆、灯火等。师相机深化:萧萧的秋风、飘零的梧叶、无言的江水、惨淡的月光、可爱的孩子、稀疏的篱笆、不眠的灯火。)(师相机点拨“促织”、“篱落”的意思;学生在谈到从注释知道是儿童捉蛐蛐的时候,师点明,很会读书,遇到不懂的词语查看注释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学生谈到从插图中知道月亮的时候;师表扬,他多么善于学习呀,图文结合是很好的读书方式。)
(3)诗中写到的这些景象,都是江边的景象呀!(板书:江边)
3、由“客”入手,体会孤独。
(1)是谁站在这江边,看到这样的景象?(诗人叶绍翁)
(2)我们来看屏幕(屏显前两句诗),读一读,师把读书的要求交待得清楚明白,并渗透了读书方法,如查看注释、请教老师等。同时教师注意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鼓励学生“课堂上最美妙的声音就是你们琅琅的读书声”,学生读得扎实投入,兴味盎然。
语文教学,包
一,诗人叶绍翁对应的是诗中的哪个字?(客,板书)
明明是诗人自己,为什么不用“我”,偏偏用“客”?(点红“客”)咱们一起来看。(出示客的意思。)在字典中,客有这样几种解释:①客人,跟“主”相对;②漂泊在外的人;③指奔走他方,从事某种活动的人;④旅客,顾客。齐读。在这里,客应当怎样理解?
同学们,可不要小看这一个客字呀,它巧妙地点明了诗人的身份与处境——他漂泊在外,他身处异乡,他举目无亲,他感到了什么?(孤独,板书)就带着这份孤独,读一读这两句诗吧。指名读。
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起来体会这份难言的孤独吧!
4、情境渲染、引导想象,深化理解。
(1)迎着萧萧的秋风,看着飘零的落叶,诗人举目无亲,满目萧然。你想啊,此时此刻,他最思念的会是哪里?(故乡、家乡)想起故乡,他会想起谁?预设1:父母。师:可能他的父母已经是白发苍苍、风烛残年了。有生之年,他们最大的愿望就是——见一见自己的儿子。可是,诗人却不能回家,不能陪伴在老人身边,每当想到这些的时候,诗人的内心总是感到万分愧疚呀!齐读,读出这份愧疚。
预设2:妻子。师:他的妻子,他的含辛茹苦的妻子。诗人漂泊在外,不能回家。是他的妻子用她的双肩,用她的稚嫩的双肩挑起了全家的重担呀!每当想到这些的时候,诗人总会感到深深的自责。带着这份自责齐读这两句诗。
预设3:孩子。师:诗人离开家乡的时候,可能孩子还不会喊爸爸,一晃几年过去了,他长高了吗,长大了吗?每当想到这些的时候,他的内心总会充满长长的牵挂。再读。
5、想象对比,体会乡愁。
(1)这个夜晚,诗人想了很多很多,他思念家括古诗教学,要抓好生发感受的着力点。一个“客”字,道破了诗人的身份与处境,对于体会诗人的孤独和乡思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妙用。
这个环节,融情境、想象、感受、表达为一体,通过层层渲染,反复咀嚼,学生逐步走进了诗人的内心世界,真切地感受到了身处异乡、举目无亲的孤独与凄凉,学生的朗读越来越动情。
乡,思念亲人。(板书:思念家乡、思念亲人)他是多么渴望回到家乡啊!可是他不能回去,他只能孤零零地伫立在江边,默默承受着这份难耐的孤独。这时候,他又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出示后两句诗)看屏幕,齐读。同学们,诗人看到了什么?(根据学生回答,老师整理诗句的意思:夜深的篱笆旁亮着一盏灯笼,料想是有孩子在捉蟋蟀。)
此情此景,诗人不仅想起了他的家乡和亲人,他还由“儿童挑促织”想起了自己的——童年生活。
师:灯火能驱走黑暗,却驱散不了眼前的孤独呀!深秋的夜晚,诗人举目无亲、满目凄凉,想起家乡,无限孤独,陪伴他的是这孩子和这盏孤灯。读。(齐读)
师:秋夜沉沉,那挑促织的孩子,早已回家,诗人却不能回家,想起家乡,辗转翻车,陪伴他的只有这盏孤灯。读。(齐读)
师:秋夜将晓,孩子们还沉浸在甜蜜的梦想,想起家乡,他彻夜不眠,陪伴他的依然是这盏孤灯。读。(齐读)
6、回归整体,吟唱升华。
让我们带着同样的感受,齐读整首诗,读出这份令人彻夜不眠的乡愁。(齐读)
四、略读《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结合注释,自学古诗。
(1)诗人最难以割舍的就是这份浓浓的乡愁呀!让我们带着同样的感受,走近王维。
师:王维,唐代诗人,山西太原人,太原在华山以东。题目中的山东指的是华山以东王维的家乡。15岁那年,诗人离开太原,只身一人来到长安,一呆就是5年。重阳节的时候(板书:重阳节),他写下了这首著名的——生接: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下面,请同学们自学这首诗,结合注释,边读边想,你能读出什么,感受到什么,体会到什么?(学生自学)
(3)交流:你读懂了什么?(相机指导学生理解“逢”、
孤独的诗人、可爱的孩子、不眠的灯火,组成了一幅凄美伤
感的画面。教师引导学生借助
想象,走进诗境。在对比反衬之中,触摸诗人心中最敏感的
那份难言的乡愁,通过反复诵读,达到了与诗人精神世界的
共鸣。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较之于《夜书所见》,更加直白易懂。在精读了第一首诗之后,学生已经掌握
了方法,积累了情感,在理解体会诗境诗情显
得比较得心应手。
采用比较阅
“倍”的意思)
文中的“异客”指的是谁呢?佳节又指的是哪个节日呢?读了全诗,感受到诗人怎样的心情?(孤独,思念家乡)
师:是啊,诗人写下的这首七言诗,就是来表达自己的这种思乡和感受的。
2、比较阅读,加深理解。
师:这里还有一首诗(异乡为异客,佳节倍思亲。兄弟登高处,茱萸少一人。),一起来看,怎么了?师:漏字了,变成五言了。一起来读读这首五言诗。
夜书所见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师:同学们,这首五言诗读起来很通顺,也很简练。那,王维为什么要写成七言呢?前面多了这几个字,你能从中体会到什么呢?我们来比较,师生接读。
师:你发现了什么,体会到了什么?(他很孤独;
他想念家乡与亲人)
师:同学们,古人说,一字千金。不要小看这几个字呀!多了这8个字,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诗人那份难言的孤独,更加强烈地感受到了诗人那份浓浓的思乡之情。带着我们感受,一起读。
3、识字写字。
(1)(出示要求写的十个生字)理解了诗歌,我们再来看看诗中出现的生字,同桌一起来读一读吧。
哪些同学不仅能读正确,还能组组词?
出示词语,齐读。
重逢佳节回忆遥远加倍
异乡插曲促进深情遍地
会读了,还要会写。(出示逢、遥、遍)。这几个生字,一起读出他们的名字,观察一下,有什么特点?(半包围结构,走之儿)
师:写这样的字,应该注意什么?(先写里面的,再写外面的)
师:一起来写“逢”。里面的折文要写得扁,“丰”要等距。平捺要写出一波三折的味道。请同学们拿起笔,认认真真地写一写这几个字。
(2)指导写“插”右半部的笔顺:撇, 横, 竖;撇, 竖, 横(左边中间短横), 横折, 横(右边中间短横), 横(最下面一横)读的方式,在“五言”与“七言”的对比中,不仅加深了学生思想内容的理解,而且渗透了汉语言凝练传神的妙处。
教师的总结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使学生在比较反思中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对情感的体验和认同。再次吟唱进一步升华了感受,宣泄了情感。课后拓展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