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艳玲原业归宗(五)
作者:郑 标
来源:《当代人》2009年第03
        两部电影
       
        裴艳玲一共演过三部电影,都获得了巨大成功。第一部是拍摄于1976年的河北梆子戏曲艺术片《宝莲灯》,由陈怀皑、陈方千联合导演。据说,拍摄这部影片的缘起是病中的提出要看一些演员和一些剧目,其中就包括裴艳玲和河北梆子《宝莲灯》。第二部是1982年由陈方千导演的河北梆子戏曲艺术片《哪吒》,这部电影当年卖了很多拷贝,进一步提升了裴艳玲的知名度。1993年,还拍过一部河北梆子戏曲电视电影《钟馗》。
        而对于这些影视作品,裴艳玲并不以为然。她说,那些影像,我从来不看。我也不希望别人为我录像,后人再看这些录像,说这就是戏剧,这就是裴艳玲。那根本不是裴艳玲。你要喜欢我的戏,就来现场看。要还喜欢,下一场接着来。过去了也就过去了,你要赶不上看,也就赶不上罢。
        无论如何,河北梆子《钟馗》1985年的晋京演出,在戏曲、文化界引起了很大的轰动,裴艳玲也获得了各种各样的奖。由于戏剧泰斗曹禺的一句赞美之辞,裴艳玲开始被誉为梨园界的人间国宝
        于是裴艳玲又一次与电影结缘。
梁家辉的老婆
        1987年的一天,上海电影导演黄蜀芹与担任美术师的丈夫一起来到石家庄,到住在很破旧、很简陋的房屋的裴艳玲,将一个根据蒋子龙中篇报告文学《长发男儿》改编的剧本拿给她看,希望她能出演其中的女主角徐秋芸。《长发男儿》是裴艳玲非常熟悉的文学作品,因为这个作品描述的就是自己的亲身经历。作家蒋子龙为了创作这篇报告文学,在石家庄采访了一个星期,裴艳玲很感动、很真切地不加隐讳地把自己的故事讲给他
        黄蜀芹带来的剧本描写了这样的故事:1950年代,秋芸的父母在戏班子里搭档唱《钟馗嫁妹》,小秋芸暗地里偷着学戏。后来母亲与人私奔,父亲欲带她回乡,但秋芸迷恋戏曲艺术,坚持要学戏。父亲无奈,只好教她唱男角。秋芸学艺刻苦,很快就成了戏班里的台柱。在一次演出中,她被省剧团的顾老师选中,正式进入剧团。1960年代,秋芸在顾老师的传带下,已成为剧团的头号女武生,师生之间也产生了真挚的感情。但顾老师是有妇之夫,为了秋芸的前途,他离开了剧团。秋芸成名后,别人的嫉妒、讽刺、流言、诽谤总伴随着她,使她深感苦恼。文化大革命中,因无戏可演,她也结婚成家,生了两个孩子。粉碎四人帮后,秋芸重返舞台,以精湛的技艺蜚声国内外。但丈夫对她的事业不支持,离家而去。生活的种种波折,使她深感人情寡淡,决心一辈子嫁给舞台,永远献身戏曲艺术。
        剧情基本上是根据裴艳玲的亲身经历写的,个别地方与事实稍有出入。
        看完剧本之后,裴艳玲犹豫了。剧本没有问题,但是,她不敢估量将自己的故事搬到银幕上,会引起怎样的轩然大波。毕竟,电影将不可避免地涉及自己和郭景春的婚外恋情。有很多的隐秘的东西,都是要伤害到自己的家人和亲戚朋友。我面对的都是什么,你就可想而知了。
        那时候,裴艳玲还没有离婚,父母都健在,两个女儿也都大了。
        裴艳玲说,你容我考虑一下。之后裴艳玲到北京去开政协会议,趁机将此事讲给北京一些文艺界的朋友听。虽然朋友们意见并不一致,但聂晶、陈方千、陈怀皑、谢添、吴祖光、刘宾雁等人给她出的主意是一样的,你不要演生活那部分,你可以接受只演钟馗。裴艳玲不明就里:黄蜀芹是好心,自己的故事自己去演不是更好嘛?朋友们分析说,你毕竟是戏曲演员,去演故事片,你等于说是跨了行了,你演不过那些真正专业的演员。
        旁观者清。裴艳玲茅塞顿开,以致于后来一直感慨要交高人,要读好书的重要性。
        黄蜀芹自然也得到了明确的答复:这个片子你可以拍。这是我自己的故事,你就是不给我报酬我也演。不过,生活那部分我不演,你另选人。同时,裴艳玲希望影片定位要高,要写人,写人性,不能拍成活报剧。希望这个片子拍出来,二十年后还有可看性。
        闻得此言,黄蜀芹大喜过望,这何尝不是自己拍摄此片的初衷。很快开始筹备开机。
        虽然在此之前,裴艳玲并不认识黄蜀芹,但她认识黄蜀芹的父亲、大戏剧家黄佐临。她认为黄佐临的女儿是很有见地的倍儿棒的导演,自己碰到好导演了,不到这样的对手,你有这样的愿望,那也是枉然,也就不可能成。
        一个月之后,黄蜀芹带着她选的演员徐守莉,再次来到河北,跟着裴艳玲所在的剧团下乡演出,体验生活。在后来的拍摄中,李保田和徐守莉分饰男、女主角,裴艳玲演戏中戏《钟馗》。
        拍竣的电影命名为《人情》。
        这部影片获得了1988年第八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编剧奖、最佳男配角奖;1988年第五届巴西利亚国际影视录像节最佳影片金鸟奖;1989年法国第十一届妇女导演电影节公众大奖,被专家认为是中国第一部女性电影。北京师范大学黄会林教授主编的《经典名片读解教程》认为,这部影片一反传统电影的叙事模式,以表现与再现,写实与写意,现实与幻觉,逼真与假定相互交融的叙事方式,体现了一种独特的美学风格。
        电影拍完,裴艳玲和黄蜀芹也成为了好朋友,二人之间常有电话往来。2006年,黄蜀芹在一个朋友聚会的场合还表达过这样的意思——我这一辈子不遗憾,我拍过一两个好片子。
        朋友们都知道,其中就包括这部《人情》。
        《人情》公开放映之后,裴艳玲在品尝成功的甜蜜的同时,也承受了可以想见的巨大压力。不久前,当笔者和裴艳玲谈起这个话题时,裴艳玲做如下说——
        无所谓嘛,我无所谓。因为你要留下的是艺术品,生活算什么?生活当中的事儿,你说
它大,它就大,大到天翻地覆。你要说它小,那它就微不足道。生活当中就没有我,我生活当中是个虚幻的。我真正的灵魂是在舞台上,生活当中是什么东西?
        这与影片中秋芸的台词异曲同工:我已出嫁,我嫁给了舞台。
        裴艳玲也拒绝了在一部重要电影中担任领衔主演的机会。
        1992年,第五代导演的领军人物陈凯歌筹备拍摄电影《霸王别姬》,拟请裴艳玲出演霸王,张国荣演虞姬。女演男,男演女,很有看点。果真如此,二人将是非常值得期待的黄金搭档。
        由于父亲陈怀皑与裴艳玲关系密切的缘故,陈凯歌也与裴艳玲十分熟稔。原以为裴艳玲会痛快地答应出演,没想到却碰了钉子。陈凯歌无奈请老父亲出面,条件说得非常优厚:片酬是国际标准,排名在张国荣之前。
        十几年后,裴艳玲回忆说:一开始我不好意思拒绝,就说我没空儿。后来他们屡次三番说,说您看我们搭的这个场景怎么样?合适不合适?后来我看这事儿要闹大,要认真这样做了,我就不得不说了。我就拐了一个弯儿说,我这个本事,没法跟梅大师梅兰芳比,过去
在他们那个年代,电影界有夏梦、有胡蝶,大明星啊!可是在历史上我没有到梅兰芳跟胡蝶、夏梦她们合拍这样的先例,我怎么去敢做这样的事情呢?
        但是,陈凯歌并没有一下子理解裴艳玲的意思。裴艳玲只好直说了:我艺术比不上梅兰芳,但是他不去和那些大明星合拍电影,必有他的道理。什么道理我不知道。她说,我怕将来有一天,哎!我怎么跟张国荣一块了?后悔的时候,我抠都抠不掉。
        陈凯歌毕竟是见过世面的大导演,见裴艳玲已经做了决定,从此以后就再未提此事。
        一年后的1993年,由张国荣、张丰毅、巩俐、葛优等主演的电影《霸王别姬》,在法国南部海滨小城戛纳,历史性地获得金棕榈奖。时至今日,中国电影再未染指金棕榈。
        事实上,以裴艳玲的性格,认为不属于自己的,她根本就不动心。作为戏剧界的名人,经常被邀请上电视晚会,担任选秀节目的评委等等,裴艳玲一概拒绝。最著名的一次,是80年代对美国的拒绝。当很多中国人很向往到美国去的时候,你知道那个时候有多少人邀请我去?花24美金,您就可以移民。我不要。24美金我掏得起,人民币才二百多块钱。但是我不去,因为那儿没我的什么东西。它不需要我,我也不需要它。我去干吗?
        (责编:刘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