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力拓间谍案为例冯捷蕴 张 楠
提要 关于力拓案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经济和政治领域,
至今鲜有从中国和澳大利亚媒体话语的视角探讨该案件的研究。本文以“文化中心主义”为主要理论,对比研究中澳关于力拓间谍案的媒体话语。本文认为:以《悉尼先驱晨报》和《澳洲人报》为代表的澳大利亚媒体,在报道力拓间谍案时,扩大了经济的负面影响,使用了泛政治化的表述,强化了文化的误读,较多地违背了“平衡性”报道的原则。此外,研究发现:西方学者认为中国媒体只报道正面的观点是片
面的。无论是中国官方媒体如《人民日报》还是非官方的媒体如《南方周末》,都表现出自我反
思,而且新媒体中呈现出多维视角的报道。同时,中国媒体也存在议程设置缺乏主动权、回应能力不强的问题。本研究强调批判性地接受西方观点,倡导中国媒体应加强跨文化的传播,以增强媒体话语的信服力。
关键词 媒体话语;
中澳媒体;文化中心主义;跨文化对比;力拓间谍案1.
引言1.1 西方媒体的对华偏见
西方媒体关于中国的报道显现出较强的主观性和偏见。早在1996年李希光和刘康就在《妖魔化中国的背后》(1996
)一书中指出,在美国学术、出版、新闻等领域存在一股“”势力。主流大众传播媒介,尤其是美国的著名大报、大电视台,更是对中国极尽丑化之能事,向美国公
众灌输一种妖魔化的中国形象。杨西有(2009
)则研究了客观性原则在当代西方媒体实践中的两面性。他指出:对西方媒体来说,国家利益和集团利益永远高于客观性报道的新闻原则。此
外,叶皓(2008)以西藏“3.14
”事件为例,深入探讨了西方媒体的真实属性,并得出结论:西方媒18*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中西媒体中的危机话语研究及其对策”(09CYY014)、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11工程重大项目“商务英语语言学理论体系构建与应用”、校级项目“加强中国广播影视的国际传播能力研究”(12YBGJWT03)
的部分研究成果。
2013年第2期 中国社会语言学 The Journal of Chinese Sociolinguistics No.2 2013
体仍是冷战后的武器。
尽管中国媒体的变革和新媒体的出现很大程度改变了中国大众媒体的生态,但是西方学者对中国的媒体认知仍然停留在过去,对于中国媒体的改革和进步视而不见。布莱迪(Brady,2006)认为中国媒体报道只是“保持一个声音”,只是为宣传政府的方针和政策服务。施托克曼、盖勒格(Stockmann and Gallahger,2011)亦认为:尽管媒体的大环境朝多样化和国际化方向发展,但是市场化和多样化并没有改变中国媒体扮演的政治角。
1.2 力拓案事件
2009年7月5日,胡士泰、王勇、葛民强、刘才魁四名澳大利亚力拓公司上海办事处的员工被国家
安全局刑事拘留。其中胡士泰为澳大利亚籍中国裔男子,其他三人均持中国护照。7月7日,上海市国安局称,胡士泰等四人采取不正当手段“刺探窃取中国国家秘密”。此案时值力拓和中国钢企铁矿石谈判关键时期,一度使中澳关系陷入紧张局面。8月11日,上海检方以“涉嫌侵犯商业秘密罪和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对胡士泰四人做出批捕决定。该案于2010年3月22日在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3月29日一审宣判,判决胡士泰有期徒刑10年,并处没收财产和罚金人民币100万元,其他三人分别判处了14年、7年和8年不等的有期徒刑和罚金。力拓案从2009年7月5日胡士泰等被拘,到2010年3月29日在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宣判,前后历时近9个月时间。
1.3 文献综述:力拓案研究
有关力拓间谍案的学术研究,绝大部分集中于商业贿赂、信息安全和中澳关系三个方面。例如,吴剑平、杨芳(2010)通过详细剖析力拓案,指出了我国反商业贿赂的缺陷与企业市场地位、物料供需状况、行业自律等问题密切相关,因此反商业贿赂需要结合多方力量。江浩(2010)通过反思力拓间谍案,审视了我国企业“竞争情报文化”建设中的弊端和成因,强调了信息搜集、情报分析和反情报工作的重要性。汪诗明、王艳芬(2010)则从中澳两国关系角度解读力拓案,指出中方冷静和克制的表态对澳方对华政策产生了积极影响。
关于力拓案的研究集中在经济和政治领域,至今鲜有从两国媒体话语的视角系统地分析该案件的研究,
也缺乏跨文化成因的分析。任新(2011)和李秀芳(2010)的研究仅探讨了《澳大利亚人》一家澳方媒体的报道,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事实上,在力拓案审判期间,中澳两方媒体都进行了密集的报道,关注程度非常高。研究认为:通过此案件,探讨和反思中澳媒体话语的跨文化差异是非常有必要的。此外,之前虽然有不少学者对中西媒体进行了跨文化的对比研究(如:卢慎勇、赵虹,2007;王林艳,2009;丁柏铨、蒋潇,2010),但主要是比较中国和美国、英国之间的差异,对澳大利亚媒体的对比探究较少。
2.本文研究目的、分析框架和研究方法
2.1 研究目的
本文通过研究澳方的媒体话语,揭示“文化中心主义”如何阻碍其客观、公正地报道这一案2
8
冯捷蕴 张 楠 中澳媒体话语跨文化的研究
件;本文还通过研究中方关于力拓案的媒体话语,揭示西方媒体持有文化中心主义,不能公正和动态地看待进步和变革中的中国媒体的原因。为了达到此研究目的,拟研究以下四个问题:(1)澳方媒体如何运用了夸张性的表达?
(2)澳方媒体如何违背了“平衡性报道”原则?
(3)中方媒体如何呈现出自我反思和多方位的报道?
(4)中方媒体在议程设置和回应能力方面存在哪些不足?
2.2 分析框架:文化中心主义
本文主要采用的是“文化中心主义”(ethnocentrism)的理论。这一理论最早是由人类学家W.G.Sumer于1906年提出的。他把“文化中心主义”定义为“一个社会体在看待事物时,把本体的文化模式当作中心和标准,以此衡量和评价其他文化”。很多学者探讨了文化中心主义带来的消极和负面影响。卢斯蒂格、克斯特(Lustig and Koester,2006)认为在面对文化差异时,文化中心主义会引起情绪上的一系列反应,降低人们接受不同文化信息的意愿。克洛普、麦克罗斯基(Kloph and McCroskey,2007)亦指出,这一概念巩固了体内部的认同和内部优越感,同时产生了对外排斥感,因此成为跨文化交际的潜在障碍。而基辛(Keesing,1965)很早就提道:文化中心主义是固有的、与生俱来的,无法彻底根除,只能尽可能地减少或削弱其消极和负面影响。
在本文中,文化中心主义指澳大利亚媒体在报道和评价力拓间谍案的过程中,以自己的固有文化为中心。
通过研究中方关于力拓案的媒体话语,也从另一个侧面验证西方媒体是否能公正和动态地看待进步和变革中的中国媒体。本文把所有力拓间谍案的媒体报道称为“媒体话语”。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在中澳跨文化的语境下有关力拓间谍案的媒体语言运用。
2.3 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了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以定性为主,定量为辅。定性方法指的是从文化中心主义的视角出发,对语料样本进行话语分析。定量指在分析词汇和态度资源时,采取了统计学的方法,以增强分析的可信度和客观性。
本文选取了《悉尼先驱晨报》(The Sydney Morning Herald)(以下简称为SMH)、《澳洲人报》(The Australian)、《人民日报》《南方周末》四家来自中澳主流媒体的113篇报道作为主要语料。《悉尼先驱晨报》主要面向澳洲中上层读者,是一家严肃的、有很大影响力的全国性报纸。《澳洲人报》是澳大利亚另一家具有影响力的全国性报纸,同时也是《悉尼先驱晨报》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人民日报》作为中国第一大报,代表着中国官方的立场和观点。它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上最具权威性、最有影响力的十大报纸之一。《南方周末》主要面向年轻知识型读者,是中国发行量最大的综合性周报。它紧扣中国社会发展和国际时局的热点问题,以深刻评述见长。该报已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新兴媒体之一。
本研究共搜集了以上四家中澳媒体有关力拓间谍案的报道113篇作为主要语料。该语料
3
8
2013年第2期 中国社会语言学 The Journal of Chinese Sociolinguistics No.2 2013
主要来源于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案发到正式批捕阶段,即2009年7月8日~8月20日;第二阶段为案件审判阶段:2010年3月18日—3月31日。其中第一阶段的语料共79篇,25篇分别来自《悉尼先驱晨报》和《澳洲人报》,21篇来自《人民日报》英文版,8篇来自《南方周末》。第二阶段的语料共34篇。其中9篇分别来自《悉尼先驱晨报》和《澳洲人报》,14篇来自《人民日报》,2篇来自《南方周末》。
本文搜集了来自凤凰网、经济观察网和网易三家有影响的网络新媒体有关力拓间谍案的报道,作为辅助研究的语料。凤凰网面向一亿中国网民,据尼尔森在线2009年数据显示,在综合类门户网站的评比中,凤凰网的周覆盖用户规模排名前五,访问用户的文化程度、收入水平、管理层和专业人员的比例远高于各大门户网站。经济观察网则依托《经济观察报》快速成为中国最具潜力的专业财经新闻网站。网易作为中国主要门户网站之一,曾两次被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评选为中国十佳网站之首。
3.分析一:澳大利亚媒体的报道
3.1 夸张性报道
本研究发现:《悉尼先驱晨报》和《澳洲人报》关于胡士泰力拓间谍案的报道不是以“客观”为其基本原则,而是超越间谍案事件本身,竭力夸大其经济、政治甚至文化方面的负面影响。
3.1.1 经济影响扩大化
首先,两家澳方媒体一致认为,该案件不仅给力拓公司本身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震惊了全球商界,让大家无法接受。例1—例3是选自《悉尼先驱晨报》的例子。
例1题为“经济在监狱里是无法增长的”。该文认为中方逮捕胡士泰意味着向所有阻碍中国经济发展的公司发出警告,警告不要破坏中国持续的繁荣与发展。该文把矛盾扩大化,似乎很多进入中国的外国公司都已经受到威胁。但是文中却缺少有力的论证。
例2把中方逮捕胡士泰的行动描述成“高压残酷的”(heavy-handed),“brutal”(残暴的),并且使用“stunned the business world”(让全球商务人士瞠目结舌)这样的夸张表达,目的是引起全球商业界的恐慌。
例(3)的标题则更是极其夸张,“全球商界对胡士泰被拘屏声息气”。文章认为:(这件事)对力拓公司或者其他有意和中国建立关系的任何一家公司来说,都是一次战略性的打击。文章在结尾处声称,与此相关的每个人都屏住呼吸,密切关注整个案件的进展。
例1:逮捕胡士泰可以看做是对任何企图阻碍国家大型企业联合体的公司发出了严重警告,因为这些公司损害了中国经济持续的繁荣发展。(《悉尼先驱晨报》,经济在监狱里是无法增长的,2009年7月14日)
The arrest of Mr.Hu can be seen,on this view,as a warning to any companies thatthwart the desires and interests of the country’s big manufacturing combines,and thusjeopardize the continuing growth of Chinese prosperity.(SMH,Economies don’t grow4
8
冯捷蕴 张 楠 中澳媒体话语跨文化的研究
in prison,2009年7月14日)
例2:中国采取高压的甚至是残酷的手段来处理本应该是一场寻常的商务纠纷,这让全球商界瞠目结舌。(《悉尼先驱晨报》,中国怒火中烧,2009年7月16日)
China’s heavy-handed,even brutal,approach to what should be a commercial dis-pute has stunned the business world.(SMH,Chinese burn holds more heat than fire,2009年7月16日)
例3:至此,事态可能有以下几个发展方向。一个方向是对路德政府来说将成为外交噩梦,对力拓公司或者其他有意和中国建立关系的任何一家公司来说,都是一次战略性的打击……与此相关的每个人都屏住呼吸,密切关注整个案件的进展。(《悉尼先驱晨报》,全球商界对胡士泰被拘屏声息气,2009年7月10日)
From here,the situation could develop in several ways.One scenario would be adiplomatic nightmare for the Rudd Government and a strategic blow for Rio and anycompany hoping to extend ties with China...Everybody involved is wa
tching and holdingtheir breath.(SMH,Business world holds breath over detentions,2009年7月10日)
3.1.2 泛政治化表述
本研究发现,澳方媒体在报道力拓一案时,不是集中报道这件案件本身,而是不约而同地强调国家间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对立,并夸大政治方面的负面影响。例(4)和例(5)选自《澳洲人报》。例(4)指出“商界之中的巨大危险———北京诉诸冷战战术”。文章说,中国政府遇到压力时都会采取冷战战术,并冷嘲热讽地指出这种方法已经过时三十年了。紧接着该报又在第二天发表了类似的文章,见例(5)。该文讲述了另外一位澳大利亚人在华相似的遭遇,他的公司蒙受了巨大损失,并受到不公正的待遇。文章题为“竹幕击垮公司,使其破产”。标题中使用了“竹幕”(Bamboo Curtain)一词。该词指的是冷战期间东亚共产主义,是“铁幕”(Iron Cur-tain)在亚洲的扩展。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这个词已经成为久远的历史。然而,《澳洲人报》刻意使用该词,其目的是要扩大双方在政治和意识形态方面的鸿沟。
例4:澳大利亚力拓公司高管胡士泰在上海被捕,对中澳两国关系而言是一个严重的危机。(《澳洲人报》,商界之中的巨大危险———北京诉诸冷战战术,2009年7月10日)The arrest
and detention in Shanghai of senior Australian Rio Tinto executive SternHu represents a grave crisis in Australia’s relationship with China.(The Australians,Bigrisk in nasty business-Beijing resorting to Cold War tactic,2009年7月10日)
例5:迈尔斯·埃勒里比谁都清楚胡士泰被捕将在中国经历什么,竹幕的背后是这个
陈意涵坤达5
8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