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刻于清代咸丰元年的《南川县志》里,有一幅《南川县地域图》。说是地图,用现在的标准来看,仅仅是一幅标明山川河流走向的示意图。然而在这幅粗略到连县衙都术标示的地图中,惟独将一个信息表现得尤为突出,那便是横跨在河流上的十七座廊桥。桥上的廊屋,桥下的桥墩,甚至飞檐的桥亭都被仔细刻画于其中。
不过,这幅地图上标明的廊桥只是南川城里的一小部分,从两百年后南川仍然保存有十余座廊桥来看,当时南川廊桥的数量绝对惊人。这就给世人留下了一个疑惑:作为一种主要分布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建筑样式,以汉族为主的南川究竟为何会保存有如此多的廊桥呢?
南平僚遗留下的廊桥绝技
南川是座历史悠久的千年古城,早在唐贞观十一年(637年)便已设县,初名隆化。如今南川区所在地隆化镇便沿用了这个有着近1400年历史的名称。到南宋嘉熙三年(1239年),南川成为相当于地级市的南平军驻地。
“南平军”或许不太为人所知,但唐宋时期生活在南平军地区的少数民族“南平僚”,却是一个影响了整个西南,乃至东南亚民族构成的传奇民族。
南平僚的祖先是秦汉时期活跃于今贵州北部地区的夜郎部族,可能是“夜郎自大”的典故太过深入人心,以至于这个秦汉时期西南最大的氏族部落一直被人误解。其实早在司马迁的《史记》中便明确记载“西南夷君长以什数,夜郎最大。”到了唐宋时期,夜郎人北迁至今重庆南部地区,成为史书中记载的“南平僚”。唐宋以后,一部分南平僚逐渐融入汉族,而一部分则逐渐南迁,成为今天广泛分布于西南诸省的壮、侗、布依、仡佬、傣等少数民族的祖先。南平僚的步伐甚至一路向南,到达中南半岛,成为老挝、缅甸、泰国、越南等国部分民族的祖先。
南平僚人素以建造木质楼阁著称,在《新唐书·南平僚传》中明确记载“(僚)人居楼,悌而上,名为干栏。”南平僚造楼的绝技在其后裔侗族人身上表现最为淋漓尽致,侗族人仅用木料便能搭建起高20层的鼓楼。在中国五大廊桥带中,分布于今天贵州、广西的黔桂侗族廊桥带是廊桥建筑样式最独特的一个,侗族人将其建造鼓楼的技术运用在廊桥建筑中,在廊侨的木质廊屋上建筑高大、繁复的桥亭。时至今日,在南川的南部乡镇,还分布着为数不少的
侗族、仡佬族。而更多留居在南川的南平僚虽然融入了汉族族,却将垒木为桥的技术留在了南川。
金佛降世太平桥
南川的廊桥在风格上受到了侗族廊桥的极大影响,其中最大的特点便是在桥廊之上建筑桥亭。从南川县城出发,沿S204省道一路向北,到达太平镇的新公路桥,无需指点,便可以一眼望到一旁那座拥有别致桥亭的太平桥。
太平桥是一座三跨木结构廊桥,全长30米,宽近6米,两座6米高的石质桥墩竖立在河道之上,其上架设木梁,木梁之上是全木结构的桥廊。全桥最绝妙的是桥廊正中升起的歇山顶式桥亭,桥亭翘角飞檐,造型灵动,是全桥的点睛之笔。如此优美的桥亭,怕是整个重庆也再难到第二座了。
眼前这座廊桥建于清代光绪十二年(1886年),距今已有近130年的历史。到访太平廊桥时正值午后,微醺的阳光让人有些倦意,走在吱吱哑哑的桥板之上多少有些时光倒流的错觉,在桥廊中乘凉的老人热情地摆谈起这座古桥的传奇历史。
“别看现在桥下这个水这么小,要是一下大雨,山水一下来便大得很”,老人一边说着一边指着远处的木鱼山脉。地处山间谷地的太平场,长江一级支流黎香河由南向北穿场而过,每到汛期,眼前的涓涓细流便会变成汹涌的山洪。每次山洪爆发,最先遭殃的便是这座全木结构的廊桥。但从建成至今的130年时间里,太平廊桥为何还能躲过每年汛期的洪水,安然挺立在此呢?
老人神秘地指了指头顶的桥亭,“全靠这座亭子”。老人眉飞舞地讲述起这个侗族风格明显的桥亭更这传奇的身世。原来最初的太平桥并没有这座别致的桥亭,仅仅建有一座桥廊。每到山洪爆发,一夜之间,黎香河上便只剩下两个孤零零的桥墩。村民们只有顺流而下寻冲散的木料,重新营建廊桥。到了光绪十二年,同样的事情再次发生,场上的乡绅决定一定要建造一座能耐得住洪水的桥梁,于是贴出布告,许以重金,公开“招标”龙飘飘图片。然而很长一段时间过去,却没有一个人敢接手。
就在整个太平场一筹莫展之际,一个破衣烂衫的小沙弥却自告奋勇摘取了布告。人们当然不会相信一个和尚能建起抗击山洪的廊桥。然而小沙弥却说,自己是金佛山金佛寺的和尚,受主持吩咐为太平场的百姓修桥,并声称自己不取分文,只要求在桥上建一座佛寺。仕
绅们自是不会相信小和尚,不足两丈宽的桥面,如何建得起一座庙?便随意布施了一些钱粮,打发小和尚离开。
当人们第二天一睁眼,却发现一座廊桥已经横跨在黎香河之上,而小和尚早已不见了踪影。于是人们恍然大悟,那小和尚一定是金佛转世,而他所说的佛寺正是桥廊正中那座翘角飞檐的桥亭。于是人们在桥亭中开辟佛龛,供奉佛像。并将桥下黎香河设为放生池,并约定场上百姓不得在河中打鱼。时至今日,佛龛虽已不存,但桥下的石桥墩上仍然保留着“下放生池”的题刻。
老人生动的讲述,让人不容置疑,不管故事多么离奇,起码这座廊桥早已融入了太平人的生活。桥亭中乘凉的老人,桥廊间嬉戏的孩子,桥下浣洗的老妇,与这座历经百年的廊桥一同组成了一幅和谐的水墨画。
古地图上留影的南门桥
虽然重庆廊桥的历史极为久远,但这种基于经验的推断,却极少能到确切的证据。究其原因,古代的史书方志,从来都是注重文字典故,而忽视图像佐证。真正能在历史上留下确切形象的廊桥建筑,着实少之又少。
清咸丰元年刊印的《南川县志》中,有一幅名为《南川县城图》的古地图。这幅图沿用中国古地图的一般绘制规律,使用写实绘画的方法完整描绘了清代末年南川县城的全貌:始建于明成化年间的椭圆形城墙、城垣四方高耸的城门、城北山岗上的普泽寺、凌云塔都被描绘的极为生动。而在城南,半溪河环抱城垣,河上横跨着两座古桥,一座名西城桥,一座名南极桥,两座桥梁均为木质廊桥。可以说,这是已知的重庆廊桥最古老的“肖像”。
尽管如今图中的大多古迹已经消失,但南门外半溪河上的南极桥却奇迹般的保存至今。这座如今被称为“南门桥”的古老廊桥是一座长9米,宽4米的清代单跨木质廊桥,粗大的木梁架设于石砌桥墩之上,桥廊由16根立柱支撑,两侧分别建有别致的木牌楼。整座廊桥翘角飞檐,别致紧凑。南门桥虽小,却是当年经由南川前往贵州的古驿道必经之路,历史上这条古道是川盐入黔的重要通道。
南门桥下的半溪河如今平静如镜,两岸绿树成荫,然而在500年前,这条南川的母亲河却喜怒无常,洪水频发。明成化十一年(1475年),江西人刘裴调任南川知县,到任南川的刘裴决意带领南川军民巩固城防,治理水患。他一方面带领百姓修筑城墙,建成一道全长2100米的坚固城垣;另一方面,疏浚河道,开凿沟渠,引半溪水入凤嘴江,将半溪河变为南
川的护城河,并在河上修筑南门桥。现在的南门桥虽早已不是明代原物,但历代重修的位置都延续了刘裴的设计。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