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下半月刊
城市旅游规划
想要通过旅游深入台湾的乡村和城市,了解每个地区的文化特,入住民宿是比较快捷的方式,台湾民宿的名气因建筑、服务和主人的故事而打响。近年来大陆也将民宿作为一种新型旅游形态引进,目前大多是文艺爱好者的旅游选择,而台湾民宿的经营面向所有游客,不少媒体宣传台湾旅游时会打出“来台湾就是要住民宿”的标语,两岸民宿产业发展成熟度不同,属于同一产业形态的不同阶段,台湾民宿的成熟经验在一些方面能为大陆民宿的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一、台湾民宿产业发展概况
台湾民宿大多是利用自家住宅多出来的空间和设施,或由于家中空巢继而房屋空荡等原因,主人以适当的风格略作添饰,在自家住宅里创造额外收入。目前世界各地都有与民宿相似的住宿服务,台湾民宿产业经三十多年的发展,服务品质大幅提升,成为具有高附加值的创意旅游产品
(一)台湾民宿起源及内涵
“民宿”源自日本的Minshuku ,又与英国的Bed and Breakfast 有类似之处。根据台湾《民宿管理办法》第三条规定:民宿指原宿居民利用自家闲置住宅或个别房间,结合自然人文景观为外地旅客提供乡野生活的
住所。台湾民宿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模式,目前台湾共有三千余家民宿,游客入住有合法登记程序并且有权益保障。
1、起源日本的“家庭旅馆”
民宿在台湾地区发展了三十余年,而在日本已有近百年的发展历史,日本民宿(Minshuku )可以算是大陆民宿和“农家乐”的鼻祖。原是一些登山、滑雪的极地运动爱好者,在险峻地区租借原宿居民的房屋,后因这些地区逐渐被开发为旅游风景区,当地居民将自家房屋改为家庭旅馆对外经营,逐渐发展为让观光客体验当地民俗风情和另类生活,有别于商务酒店和旅馆的民宿。
上世纪70年代是日本民宿繁荣发展的时期,时值日本的休闲旅游热潮,带动了民宿数量的快速增长。民宿以朴素温暖的家庭感觉和贴近乡间的异域风光受到游客追寻。民宿在日本发展至今也形成完善的监督仲裁体系,日本民俗协会的工作保障着旅馆与住客双方的利益。台湾因历史原因深受日本文化的影响,民宿的经营在很多角度都呈现出日本民宿的影子,在经营上也体验出家庭、乡野和温馨的特征。
2、改良欧洲B&B 式旅馆概念
B&B 的全称是Bed and Breakfast ,是一种经济型酒店的类
型,源自欧洲乡村和城郊的小型客栈,只为住客提供住宿和早餐,酒店内房间数较少,设施简单,仅满
足游客最基本的需求,因此收费低廉,受到背包客、学生等顾客的欢迎。
台湾民宿由最初的床位加早餐的单一服务,已发展成融合民俗风情、休闲观光、文化创意等多方位发展的规模住宿产业。与B&B 式酒店相比内容上已丰富华丽许多,但即使主题、风格存在差异的民宿仍有不可或缺的两个要素:住宿环境和主人家特早餐。许多民宿因欧洲情调的装饰风格、独特的家庭故事甚至是主人的拿手菜让游客慕名而来,一年中任何时间来都要预订,不同的建筑和住宿环境,加上普遍周到的服务,让游客体会到台湾社会和乡村中的浓厚人情味。
(二)台湾民宿产业发展历程
台湾是中国民宿发展最早的地区,20世纪80年代,垦丁国家公园最早大规模地发展民宿,至今已成为台湾自由行市场的优势产业,大部分民宿老板结合经营初衷,在客房布置上刻意向客人展示家庭人物与故事,让来者体会到朴实与纯真,成为大部分台湾民宿的亮点。
台湾景点1、台湾民宿产业发展阶段
20世纪80年代前期是台湾民宿的萌芽阶段,观光景点地区的民宿最早得到发展,如垦丁、阿里山、溪头等观光风景区有空闲房屋的居民开辟了早期家庭旅馆,设施条件简单但满足了旅游者登山观光和住山区房的需求,在管理上缺乏制度保障;20世纪90年代末,民宿进入成长阶段,21世纪初,台湾颁布《民宿
管理办法》,对民宿产业的合法化发展制定了基准规范。随着人们的休闲意识的进步,乡野观光和体验自然受到青睐,民宿成为台湾新兴农业产业的一部分,加上政府对山区原住民生活住宿条件的改善,也刺激了民宿的进一步发展;新世纪以来,特别在07年以后,高山地区的休闲农场作为新的民宿发展形势得以推广,民宿数量快速增加,民宿也注意结合台湾各地区的风土人情和文化创意,向精致化、高端服务化方向发展,相对于大陆民宿产业而言,台湾民宿已经进入成熟发展 阶段。
2、台湾民宿发展现状
据台湾交通部观光局数据显示,截止2012年底,台湾民宿已发展近3700家,遍及全台,目前已形成一定规模,同时也具有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以东部休闲农业发达地区为主要集聚区,民宿数量多。东部地区因山区和良好的自然景观较好地发展了观光休闲农业,同时高山地区的民宿产业发达,在自然优
台湾民宿作为独具特的旅游产品,在管理规范、主题风格、集聚营销等方面有丰富的经验,民宿产业已进入成熟发展期并呈现出规模效应,作为独特的人文景观正逐步改写着旅游形态。文章围绕台湾民宿产业发展,在分析民宿产业起源、内涵及类型特征的基础上,与大陆目前的民宿产业发展现状进行比较分析,同时借鉴台湾民宿先进的发展经验,对大陆民宿发展提出理性建议。
台湾民宿产业发展及对大陆民宿的经验借鉴
陈 沫 齐岩波 刘海霞
2014年10月下半月刊城市旅游规划
势的基础上融合人文因素,吸引了大量观光度假的游客,与休闲农业的发展相辅相成。
此外台湾北部地区是台湾最早发展民宿的地区之一,旧式建筑风格及当地近年来以采矿文化为核心的观光业也吸引了大量游客;中部地区因日月潭等知名旅游景点,对民宿的需求较为迫切;南部地区的垦丁国家公园是台湾发展民宿最早的地区,台南的白河区作为全台最大的莲子产地,夏季的莲花节吸引众多游客,加上节假日民宿床位紧张,该区民宿分布最为集中。
二、台湾民宿类型及特点
对于台湾自由行的游客,民宿是最方便快捷住宿选择,无论到台湾哪个地区游玩,都可以在附近到民宿,由于民宿多为私人经营,主人常常在前期装修及整体风格的决策上费尽心思,为客人到最舒适的入住感觉。不同地区也因自然、风俗条件的差异,在民宿主题、餐饮口味和服务方式上呈现不同特,在民宿形式分类上也存在多种形式。
(一)台湾民宿类型
按民宿产品营销类型划分,有农民民宿、温泉民宿、料理民宿、运动民宿、海滨民宿等;按地区特风情划分,有原住民部落民宿、景观特民宿、生态体验民宿等。从目前的民宿向个性化、人文化方向发
展的趋势看,以地方特与创意为标准划分民宿类型更实际。
1、以经营者主打风格为标准
台湾民宿的主人对经营民宿体现出较为深厚的个人偏好,一些有名的民宿风格反映出主人的生活追求与艺术品位,以主人的装修偏好来划分,民宿有田园禅意主题、温馨家庭主题、深山桃源主题等等。一些主人将自己的理想和志趣投入在自家民宿中,为客人展现并分享家与人生的乐趣。这些民宿在经营的理念上超越了旅馆和酒店,在小规模的一方天地中展现别样精彩。
2、以区域特为标准
以异域特划分民宿,将台湾分为东、南、北、中四部分,北台湾以开阔的山景、水岸、森林为资源打造了一批休闲田园民宿;中台湾依靠日月潭、庐山温泉等景点打造景观风情民宿;南台湾以民族特主打南国风情民宿;东台湾强调山海与田园的相遇;此外离岛的澎湖与金门地区的民宿体现出乡居、度假的特。
(二)台湾民宿发展特点
1、民宿建筑本身与生态特相融
台湾民宿的建筑自身就是旅游景观的一部分,民宿与人文、生态和谐相融,自身就拥有了旅游吸引力。台湾《民宿管理办法》明确规定民宿的经营规模:“客房数在5间以下,客房总楼地板面积150平方米以下。”目前也因具体地区的实际发展情况,一些特民居客房间数可增多,面积也可适当增大,经主管机关核发经营的各类民宿就是合法民宿。台湾民宿产业由最初的借助农渔业传统产业的盛行,在具有观光资源的乡间地区发展起来,小到一间客房,大至独栋别墅。民宿的房间及床位数量不及宾馆、酒店的接待容量,便于主人对房屋的打造,为每位来客提供宾至如归的服务,主人与客人的关系更亲密,因此民宿能成为一种独特的旅游形态。
2、主题风格多变,满足多元需求
台湾民宿被称为真正的民宿,可以满足不同人的物质及心理需求,经营者在民宿的风格上有很强的个人主观和创意性,结合当地环境条件创造出极具特和景观美学的民宿产品,把自己的生活态度和悠闲的公共空间分享给来客,让客人体验自然的同时感受慢生活。民宿在不同创意和特的复加下,能满足消费者多元的休闲需求,多层次消费选择为民宿产品提供了更多的附加价值。
3、不同地区呈现空间集聚现象
台湾各地都有民宿的分布,但又因不同的地理条件、环境气候而呈现出明显的空间集聚现象。自然、生态、人文条件具有优势的区域民宿相对集中。另外由于民宿自身规模较小,在大范围内集中经营易对游
客产生影响,消费者对不同地区的民宿风格会自主分类,形成风格感知。
三、两岸民宿产业发展比较
我国大陆民宿发展主要的形式有:旅游景区私人旅馆、城市周边“农家乐”及经过完善规划的民宿。从经营目的和定义上看,景区私人旅社和经过完善规划的民宿比较接近台湾民宿的内涵,乡村旅游中出现的农家乐休闲方式与这些形式有一定的区别。台湾和大陆发展民宿产业的原因都是农民不再满足于农业的增产增收,摆脱单一农业生产模式,进行传统农业的转型,引入二、三产业,尤其加大对其旅游业的开发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应运而生,为两岸农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乡村民宿业也随之兴起,形成了集农产品生产与休闲观光于一体的新型农业经营模式。两岸发展民宿业的目的相同,为游客在农村体验悠闲宁静的乡村生活,寻心灵归宿,民宿产品结合了田园风光和民俗文化,使游客返璞归真的需求得到的更真实专业,更具有文化品位和个性化;同时也因两岸民宿产业发展阶段不同,在组织管理、产品经营与服务方式上存在明显差异。
(一)行政与社会组织管理
台湾政府在民宿产业的管制上已经形成完善的法律法规,2001年颁布的《民宿管理办法》,首次对民宿的合法地位进行了认可,对民宿经营资格、民宿协会的监管等方面做了严格的规定,之后一系列对民宿的法律法规,又完善了政府对民宿产业的监管体系。大陆政府对民宿产业更注重政策引导,制定服务划
分标准,塑造品牌形象,这有利于民宿产业的服务质量提高,但也会滋生腐败和不正当竞争等现象。
在两岸民宿的社会组织上,大陆明显落后于台湾地区,这也是相应的民宿产业比较落后的原因之一。台湾民宿协会在民宿产业发展上起到了主导性作用,集组织管理与产品创新营销等于一身,使得它能够发展成为世界级旅游品牌产品。而大陆民宿产业的社会组织是在政府的鼓励与引导下才逐渐产生和发展的,例如农家乐协会等。其因为自身定位和依托政府等的原因,没有能力引导整个大陆民宿产业,只是在专业技术指导等
2014年10月下半月刊城市旅游规划
方面发挥了一些基础性作用。
(二)民宿产品创新
由于台湾与大陆在社会经济各方面的存在差异,各自的民宿产业发展在产品功能上也形成一定差距。台湾的民宿产业较大陆的发展的更为成熟和稳定,已经因其能够提供的专业化服务及其自身发展而融为当地旅游文化的一部分。大陆的民宿相比之下还处于初级阶段,在产业形态上尚不完整,虽然民宿数量有飞速的增加,产品形式仍急需创新。
创新是旅游产品拥有持久生命力的标志,民宿产品也不例外。就自身条件而言,大陆民宿是具有明显优
势的,一是其拥有的少数民族多,特古镇数量多,二是地域广,山水自然资源丰富,而台湾则相对单调。但是在民宿产品的创新能力上,大陆则远逊于台湾。台湾能够将创意美学巧妙的融入到当地的自然条件和文化传统中,使得其民宿产品别具匠心,形成数量可观的个性鲜明的主题民宿景观,有利于民宿产业的多样性发展,也弥补了其它方面的不足。大陆民宿产品虽有优势,却在融入当地文化习俗上显得捉襟见肘,令绝大多数民宿产品类型趋向同质,再上政府的引导,使得其迅速膨胀,产品千家一面。
(三)民宿经营服务
台湾和大陆在民宿产品经营服务方面有很大的不同。台湾对民宿产品的经营推广是多元化的,例如台湾自由行的游客想预订民宿,主要通过网上预订的方式,当然,事前顾客会通过民宿协会与杂志媒体的协助宣传等方式了解后进行现场或电话等方式预订。另一方面其服务精益求精,在房间设计上,除基本的干净整洁、使用方便外,常常能够体现当地民俗特点,融入了当地的文化,例如添置些当地特民居家具等。民宿不仅是老板的一项钱财流通的生意,更是他的一个设计单元,一幅艺术画卷。民宿主人能够提供人性化、专业化服务,能够与游客进行长时间互动。反观大陆经营服务则不然,在经营推广中形式单一,主要依靠政府的宣传,行业协会所起的作用也微乎其微,对于网络,也只是限于宣传,能够在线预订的则寥寥。房间设计千篇一律,毫无特,甚至有些地方出现脏乱差的现象,客服则是本身的服务意识薄弱,“铁打的房间,流水的客”,游客单纯地消费餐饮,并未获得很好的生活体验。四、台湾民宿对大陆民宿产业的借鉴经验
台湾和大陆在历史文化上是同根同源,在深刻体现文化特征的民宿产业上,也是有着非他民族可替代的相近性。台湾民宿在民间协会的支持下,直到《民宿管理办法》出台,大部分民宿取得合法执照,得到法律认可;而大陆的农村土地流转政策在新农村建设的推动中得到更为宽松的发展条件,乡村旅游的发展也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但这样的背景也造成一时间“农家乐”在还未搞清楚正确发展方向的时机下,出现同类产品无序竞争,一些城郊的农家乐产品过于老化,同时一些新的产品又存在农趣不够,野味不足的问题。故而关于台湾民宿产业发展的探讨对我国大陆地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建设有积极意义。
(一)民宿政策法制化、组织协调化
大陆民宿产业的法律法规还不完善,民宿产业的发展依然需要依靠政府政策的引导,而政策也只是停留在对其星级评定划分上,并且也只是主要对农家乐一种形式的政策引导,不能够对整个行业产业进行有效地监督管理。所以,大陆地区应该通过对现有的民宿产业进行考察,充分借鉴台湾的经验,因地制宜地制定颁布相应的法律法规,以民宿的资格申请、设施基准等进行严格规定,对服务内容与质量等进行监督管理,使得整个行业能够在规范的环境中发展。
此外,大陆的民宿组织尚不能自主化而过多地依赖政府。因此应该让民宿自发组织在规范的环境下充分发挥其能动性,发挥专业优势,互通产业信息,塑造大陆的民宿自主品牌,组织协调指导民宿产业发展,在政府机构力量所不及的地方发挥决定性作用。
(二)民宿产品特化
民宿产品在大陆的发展已由原先的起步摸索阶段过渡到了同质化严重、创新不足的地步。民宿经营者们要积极挖掘当地的自然人文资源,在保持原有的风土人情的基础之上,提供原生态的居住与饮食环境,结合当地的风俗习惯,开发具有纪念价值的包涵当地生活文化的手工艺产品,让游客远离都市的快节奏的生活,体验原汁原味的民宿生活。如果当地缺乏独特的自然人文资源,经营者们可以针对特定的消费体进行特定的产品设计,统筹各方面因素,形成个性鲜明的主题民宿,使游客拥有别样的民宿生活体验。单从农家乐发展的角度看,农家乐比民宿所铺设的棋局要多且大,不但是住宿及餐饮,一些新型农家乐更涉及到休闲和娱乐的产业,特项目有实力挑战千篇一律的农家乐餐饮产品,一些小型业主不应铺设大范围的经营项目,单单做好客房和早餐已属难得,民宿产品应精致而可靠,以质量和特为地区休闲农业树立口碑。
(三)民宿经营产业化
大陆民宿的经营者大多是文艺爱好者,另外如农家乐由传统的农民通过转型而来,他们一般没有经营管理民宿的经验和相关的专业技能,这造成了相应的民宿产品的匮乏与同质。因此无论是政府还是民宿组织,都应该积极地指导这些经营者,将专业的酒店餐饮服务中的菜单设计、服务礼仪、客房服务,甚至是解说导览、旅游咨询等转化或融入到民宿产品中,使得民宿更加专业化。另外,大陆应学习台湾地区
按地理条件、人文环境等将民宿进行分区域、景观特发展,统筹规划,畅通各民宿信息,形成品牌效应;增强对游客的吸引力度,从而实现产业化经营。在民宿产业化经营中,要注重创新民宿产品,不断地提高服务质量,树立品牌形象。除了利用传统的媒介,如旅行社、旅游杂志、媒体展示会等手段外,要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作用,加强民宿网站的建设,增强民宿网站的功能,全面展示各地各类型的民宿、在线预订房间等功能,逐步将产业推向成熟。
(作者单位:南京农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