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聊斋志异》和《雨月物语》分别是中日鬼怪小说的翘楚。特别是相对于以各种鲜明女鬼形象为主人公的《聊斋志异》而言,作为男性文学的《雨月物语》中的女鬼形象过于单薄。本文通过比较《聊斋志异》和《雨月物语》中的代表性女鬼形象,论述两部作品中女鬼形象描写的差异,进而探源两部著作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3)-21-0-02
一、引言
《聊斋志异》和《雨月物语》分别是中日鬼怪小说的翘楚。两部作品无论是从创作时间,
创作过程,以及题材选举等方面都有很多类似的地方。对于同处于各国封建盛期的蒲松龄(1640-1715)与上田秋成(1734-1809)来说,在各自著作的幽灵描写中各有其特点。特别是相对于以各种鲜明女鬼为主人公的《聊斋志异》而言,作为男性文学的《雨月物语》中的女鬼形象过于单薄。本文通过比较《聊斋志异》和《雨月物语》中的女鬼形象,论述两部作品中的女鬼形象描写的差异,进而探源两部著作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
《雨月物语》9篇中描写女鬼形象的有2篇(《浅茅之宿》《吉备津之釜》),与此相对应在《聊斋志异》80多部的篇幅中,描写女鬼形象的至少有17篇。(「魯公女」「連城」「宦娘」「晩霞」「聶小倩」「連瑣」「伍秋月」「竇氏」「小谢」「梅女」「吕無病」「公孙九娘」「林四娘」「巧娘」「章阿端」「嘉平公子」「水莾草」)。在这17篇之中,此处仅择取与《浅茅之宿》中背景与题材类似的「林四娘」来进行比较。
二、成为幽灵原因的比较
所谓幽灵,一般是指,人死后的灵魂,或者是死者无法成佛,在人世现身这两种含义。即成为幽灵的首要条件首先是人死。但是,仅仅是死却并不意味着就成为幽灵。在《大现代百科事典》中关于幽灵做了如下解释。“对现世残留怨恨,为收到祭祀而现身的死者灵魂。因
此会在含有怨恨以及想要被那个人祭祀的人面前现身”。而平凡社的《小百科事典》中,则解释到“和妖怪一起是怪物的一种,死者之灵以生前的姿态显现(中略)在中国将死灵叫做鬼。因横死而忘记被供养此时死灵就以幽鬼的形象出现”。如前所述,与人世还有着无法切断的缘分是幽灵的特征。即人死之后,要成为幽灵,还必须要逝去的人对人世还有留恋,无法割舍与人世的关系。《聊斋志异》和《雨月物语》中的幽灵,基本都是如此。
《浅茅之宿》讲的是上京后的男子回乡后与妻子亡灵相会的故事。此篇文章中直接提及女主人公宫木之死的地方,有两处。
「さりともと思ふ心にはかられて世にもけふまでいける命か、ここにはじめて妻の死たるを覚りて、大に叫びて倒れ伏す。」
胜四郎看见妻子的绝笔,知道妻子已不在人世。
第二处则通过同村老翁的话
「秋去春来りて、其年の八月十日といふに死給ふ」
两处都确认了宫木之死,但是皆未提及其死亡原因。从第二处老翁的话中可以看出,宫木是很安静地死去的。在战乱之中,能有此安静的,肯定不是被山贼即恶人所害。当然,战轮之中的生活异常艰苦,与其说宫木是死于生活贫困,倒不如说是出于对于在战乱中尚未归家的丈夫的思念以及对无法守约的丈夫的怨念吧。「さりともと思ふ心にはかられて世にもけふまでいける命か」,宫木最后的心情,由此可见。正是因为对于丈夫的爱与怨恨,以及丈夫不能守约无法释怀的执著之心,是造成宫木之死以及使其成为幽灵的最大原因。
宫木的执念,是使他化为幽灵的最终原因。比起这个内在的,心理原因来说, 《聊斋志异》中成为幽灵的原因受外在的力量影响为主。
林四娘与宫木一样同样是在战乱之中死去。但是成为幽灵的原因却不尽相同。林四娘“妾衡府宫人也,遭难而死,十七年矣。”从“遭难”二字中可以看出,与宫木的安静的死亡方式不同,在战乱中死亡的她更深刻地体会到了战乱的残酷,且对于亡国的怀念虽然身死却不能忘怀。在她的诗“紅顔力弱難為厲,蕙質心悲只問禅”中,可以看到作为一个弱质女流在战乱面前的无力感。与男子的第一句话“清夜兀坐,得勿寂耶?”,这也可以说是林四娘心情的
体现。对于亡国的怀念以及在战乱面前的无力感,即使自己深有体会,却没有一个人了解。这些复杂的感情最终成为她本人的孤独感,而这无法消失的孤独感则又成为她以幽灵之身在人世飘荡的原因。原本幽灵现身只在特定的人面前,而正因为孤独感,所以在完全没有任何关联的人面前现身。比起宫木强烈的执念,林四娘的感情可说是安静的幽恨。
对于人本身性格的追求,一直是贯穿着《雨月物语》整部作品之中,上田秋成着重于描写宫木生前与死后的执念,将此执念作为宫木最本质的感情来表现。相对于此,蒲松龄则似乎更为重视林四娘所生存的社会。
三、生前与死后的比较
①生前与死后形象的比较
死后的幽灵单就形象而言,与生前的姿态大致相同。在平凡社的《小百科事典》中关于幽灵如此解释到“死者之灵以生前的姿态显现”。《大现代百科事典》中也解释到“以生前姿态显现,传达特定的要求或折磨他人”。从此处可以看出,幽灵在人世出现基本是以生前的姿态显现。但是,说到生前的姿态,又是一个很大的概念。人的姿态因时间场所等而发生变化。上田秋成和蒲松龄在各自幽灵姿态选择上体现了其各自对于幽灵形象的理解。
宫木以幽灵之身首次显现是在丈夫归乡之际。
「聞﹙き﹚しりたればやがて戸を明﹙く﹚るに、いといたう黒く垢づきて,眼はおち入﹙り﹚たるやうに、結たる髪も脊にかかりて、故の人とも思はれず、夫を見て物をもいはで潸然となく。」而这之前的容貌则是「人の目とむるばかりの容に、心ばへも愚かならずありけり。」
两相比较,完全不一。但是,因为明白战乱生活之苦,对于宫木的憔悴,胜四郎一点疑问都没有,甚至还惊讶于妻子竟然还在人世。
上田秋成在关于宫木幽灵之身的描写中,舍去其生前的魅力,强调其憔悴,既是小说的需要,也可以说是代表着女性幽灵在他心中的形象。
与此相对应的是,《聊斋志异》中的女幽灵以貌美,深情为世人所知。因遭难而死的林四娘,可想而知,其死时形象可以推知,但作为幽灵现身的她“而豔絶,長袖宮装。”,以“豔絶”二字来形容林四娘的美丽。蒲松龄舍去林四年遭难时期的丑陋的姿态,而只择取了其生前美丽的姿态,可以说是刻意为之。
同样是生前美丽容貌的女性成为幽灵之后,在蒲松龄的眼里仍然不改变其美丽,在上田秋成那里,比起生前曾有的美丽,则重点描写了其经历生活磨难之后所呈现的姿态。
②生前与死后性格的差异
如前所述,幽灵之所以在人世徘徊,是因为还有未能达成的心愿。为实现这一心愿,原本生前很软弱的人死后,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出现。体现了生前与死后的不均衡感。
在《林四娘》中,关于林四娘的生前经历不曾说明,仅能从成为幽灵之后的她的言语中得知。而且,唱歌时
「乃俯首撃節,唱伊涼之調,其聲哀婉。歌已,泣下。」「女慷慨而歌,為哀曼之音,一字百輒轉;毎至悲處,輒便哽咽。數停數起,而後終曲,飲不能暢。」
即使身为幽灵,也仍然表达了对于生前不佳的遭遇和亡国的悲切。而这份悲切,想必是与生前并无两样吧。「女不甚睡,毎夜輒起誦準提,金剛諸経咒。」「又毎与公評隲詩詞,暇輒疵之;至好句,則曼聲嬌吟。意諸風流,使人忘倦。」完全与活人并无区别。
而关于宫木,生前
「人の目とむるばかりの容に、心ばへも愚かならずありけり。」
是一个美貌又贤惠的人。而其死后,以幽灵之身来见丈夫胜四郎时,哭诉丈夫离别后自己度日艰难,说到
「今は長き恨みもはればれとなりぬる事の喜しく待り。逢を待間に恋死なんは人しらぬ恨みなるべしと」
从中可以看出,因丈夫久未返乡忧郁而死的宫木不管其生前是如何的贤良,成为幽灵之后其最主要的情感还是临死之前对于丈夫的怨恨。正是这份贯穿着生前与死后的怨恨使她不愿离去,以幽灵之身显现。
因此,不管是林四娘,还是宫木,在死后她们都得以更清楚地表达自己真实的感情。而在生前与死后的性格描写中,蒲松龄和上田秋成舍弃了她们生前作为女性美好的一面性格,有意识地选取了将临死前的情感作为幽灵的主要情感。而这一点,得以让她们的形象更为鲜明,因此,我们可以说,对于宫木和林四娘来说,她们真正意义上的活是成为幽灵之后才展开的。
四、幽灵解脱之道的比较
在佛教的生死观中,所谓幽灵,是指因为妄执而无法成佛,灵魂徘徊于人世,只有受到人世的人的供奉才能消除妄执,才有希望成佛。但是,『雨月物語』中的宮木却拒绝供养,只求妄执之心得以宣泄。
怀着对丈夫的爱与怨恨,以及对方不守约的执念而死去的宫木以幽灵之身和丈夫再会之后,就静静地消失了。恐怕,相对于成佛而言,宣泄自己的妄执之心更重要吧。不选求供养,将贯彻自己的妄执之心作为解除幽灵妄执的方法,很符合重视展现人物真性情的上田秋成的作风。但是,在「浅茅が宿」中,老翁提起和正太郎一起去扫墓之后,
「杖を曳きて前に立(ち)、相ともに塚のまへに俯して声を放て嘆きつつも、其夜はそこに念仏して明(か)しける。」
从这点可以看出,解除幽灵妄执方法又与普通人并无二样。恐怕这也是上田秋成的迷惑吧。一方面将真实的感情释放出来,另一方面却又不能完全否定佛教的作用。应该说,这也是受当时时代的影响。所谓近世,是一个中世的彼岸思想已经成为不可能的时代,也就是,
镇魂成为不可能的时代。在这一时代生活的上田秋成,一边受这一镇魂不可能的思想的同时,某种程度上对佛教又持一定的肯定态度。从这里,我们可以说,上田秋成是半个佛教徒吧。
而与此相对应,可以说蒲松龄是一个完全的佛教徒。在「林四娘」中,
「女不甚睡,每夜辄起诵準提,金刚諸経咒。公問“九原能自懺耶?”曰:“一也。妾思終身淪落,欲渡來生尔。”」而且,「冥王以妾生前無罪,死猶不忘経咒,俾生王家。」
念经,是幽灵成佛,或是转世最多的方法之一。相对于宫木,林四娘在文中明确地表达了对于转世的希望。在蒲松龄的作品中,因果报应的思想随处可见。
在幽灵解脱之道上,上田秋成注重于通过释放个人的情感来寻求个人的解脱,而蒲松龄则选择当时普遍流行的佛教的解脱之道。这一点,既展示了二人不同的佛教观,也间接地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和日本社会的佛教观的不同。炎亚纶鬼鬼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