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原》解说文案_大事记?亦或是被阉割之后的伪史诗风格——评《白鹿原》的混乱叙事
    中国剧情/历史电影《白鹿原》,于2012年上映,由王全安导演,陈忠实 王全安 编剧,影片讲述了电影根据《白鹿原》小说改编,以陕西关中平原上素有“仁义村”之称的白鹿村为背景,展现了白姓和鹿姓两大家族祖孙三代的恩怨纷争。
影片以唯一女主角田小娥的个人命运发展作为叙事主线,勾连其两大家族的世代变迁。
白嘉轩是族长,长工鹿三的儿子黑娃带回一个叫田小娥的女人,要与其拜堂成亲,被掌管祠堂的白嘉轩拒绝。
  黑娃和田小娥参加农会率众怒砸祠堂。
革命失败后黑娃逃出白鹿原,田小娥求乡约鹿子霖容饶黑娃,却被鹿子霖逼奸,又在其诱使下勾引了白嘉轩的儿子白孝文。
白嘉轩惩戒白孝文并与其断绝关系,白孝文撇下有孕在身的田小娥,独自出走当兵,从此了无音讯。
鹿三欲杀田小娥,已成土匪的黑娃回来报仇大闹白家,鹿三上梁自尽。
白孝文随共产党的军队打回白鹿原并成为县长,毙了黑娃。
    小说《白鹿原》所带来的影响力和争议性给电影《白鹿原》提供了先天的机遇,那是一次绝佳的商业与艺术共享的机遇。
在中国电影当前的商业与艺术不可兼得的境遇下,这种机遇显得弥足珍贵。
筹备9年,拍摄3年终于得以在银幕上呈现的电影《白鹿原》却差强人意,被世人诟病为《田小娥传》,本来的史诗巨著,被偷梁换柱成了“家庭琐事”,这是2012年最大的电影遗憾。
号称“最难改编成电影”的小说《白鹿原》,树立起了当代中国文学创作的标杆,其间所涉及的人与土地,情欲,战争,价值观,思想文化传统,都给一部伟大的电影留出了足够的改编空间。
正是因为它太宏大,太复杂,太深邃,太深刻,所以人人都觉得“最难”,换一种角度想,其实并不是“难改编”,而是“没人改编”。
白鹿八卦
从当前中国电影创作的环境看,这样的题材的确无法完全融入进去,硬往里塞,结果想当然。
王全安这么做了,这个曾经靠《图雅的婚事》问鼎金熊奖的导演,给人证明了这个结果。
这个结果告诉我们,中国电影的虚伪性,必然是其衰落的根源。
电影《白鹿原》原先由写出过《霸王别姬》、《活着》的著名编剧芦苇执笔,而后他放弃了署名权,在众说纷纭中有一种说法是王全安很自负的自己进行了重新改编,借用了芦苇剧本的结构和部分内容,拍出了这个版本的《白鹿原》。
接近于5个小时的时长,很多专家学者看罢均评价为“史诗级”。
而从柏林参赛的版本和最终上映的版本看,即便是不懂电影的普通观众也大多数评价“坑爹”。
最为诟病的就是剧情支离破碎,看罢小说的观众更是评价说,不知道导演要讲什么,根本不像《白鹿原》(小说)。
也许是因为审查和上映等原因,导演删减掉了许多的情节的结果,但是就电影而言,它是双重属性的,艺术是其精神价值,而商业则是其存在的基础,一部电影的好坏,最终还是以最后的呈现方式来做评判对象的,电影《白鹿原》的差强人意,本不该再其他的理由。
电影《白鹿原》的失败,最大的问题按照芦苇的说法,就是败在了剧本上,败在了叙事上。
从电影《白鹿原》的主演之一张丰毅接受《三联生活周刊》采访时候说了这样一段话:“我认为好导演是会做减法的导演,如果剪出来是五六个小时就不算成功。
像以前很多导演都有这样的功夫,比如凌子风、水华、谢晋、谢铁骊,他们已经在分镜头剧本上把片子的长度决定下来了。
而现在的导演都是大量地拍,而最后剪不下来,一剪就会出现把很多重要的东西删掉了,这就是导演的问题,也并不是王全安一个人会这样。
”这段话就直白的说明了这部电影在创作之初就已经走错了路。
笔者有幸看到了芦苇先生写的《白鹿原》剧本第六稿,其时长大约与现在上映版时长均等,但是叙事完整,人物线索清晰,矛盾冲突激烈,主题意味浓重。
对比电影来看,则完全断掉了叙事上的线索。
那么为什么《白鹿原》有了一流的投资,一流的演员,一流的技术,依然得不到一流的电影呢?最主要的问题出在了剧本身上,延伸的说,是导演王全安身上,再延伸的说,是整个中国电影创作环境的使然,是价值观的一种歪曲。
一、影像与叙事分离为哪般电影《白鹿原》信誓旦旦的去了柏林,结果得了一个不痛不痒的“摄影艺术奖”。
这方面看来,电影中的影像风格还是得到了认可的。
从上映版本中看,纪实性的影像风格依然如痴如醉的将整个渭河平原的麦田、夕阳、冰河、村落表现的淋漓尽致。
王全安电影的影像风格摆脱不了这样的冷静的客观的态度,从他的《图雅的婚事》、《团圆》、《月蚀》等电影中都可以很清晰的判断出这种影响风格的独特魅力。
纪实性的影像是一种“看待”的态度,观众可以通过这种冷静的,几乎不加任何“态度”的视角看
待电影中的人,电影中的事,电影中的场景,乃至电影中的精神透射,这本身就是导演的“态度”,他要观众直观的去看待,然后去思索。
纪实性的镜像在电影《白鹿原》中也被大量的运用了,除了鹿兆鹏、黑娃和白孝文烧麦、黑娃砸祠堂和黑娃打伤白嘉轩等少数几场戏具有了戏剧性的影像冲击力之外,其他一概使用了冷静视角,镜头迟缓推移,都被大量的纪实性“语言”包围。
就像是一个学生的摄影作业一样,毫无逻辑可言。
电影是一个综合体,影像,声音的元素某种程度上只是导演创作的手段而已,它们本身都要在影片的主题和精神价值的指导下与叙事和人物融为一体,叙事的中心也是突出和展现影片的主题和精神内核。
电影《现代启示录》的影像风格正是建立在与人物塑造和叙事的基础上的,光线、音乐、镜头的运动都带有了导演的主观意图。
而这种意图本身就是建立在影片的主题和精神内核上的。
反观《白鹿原》的主题是什么?小说中给出了明确的答复,是人与土地命运的抗争,是两代人价值观的冲突。
而电影中呢?毫无任何痕迹在表现这部电影有一个清晰的主题倾诉。
人与土地的抗争,在电影中,几乎没有提及,而两代人的价值观冲突,也紧紧用了白鹿两家父子之间表皮上的讲述而已,压根没有深入到骨子里面去。
倒是田小娥的悲苦命运被表现的很好。
田小娥的叙事线会是像“图雅”那样沉默寡言而又暗流涌动吗?不是!田小娥本身就是一个不定性的因素,她是整部电影情感线波动的一个主推动力,是充满了戏剧冲突的。
那么于哪边讲,影片的纪实性影像都无法深刻的表现出这部影片叙事本身的价值。
更何况,那些出现十数次的构图精美的,泽饱满的白鹿原大远景,没有任何的“故事”痕迹,最终沦为了给影片“分段”的工具。
当然,有人质疑说,为什么《白鹿原》不能用纪实性的影像风格?当然,看过小说的人都知
道,这本来就是一本真正的戏剧张力十足的故事,是情节剧,是悲剧,是正剧。
拿着老村长的酒瓶子装茅台的酒,你觉得还会卖钱吗?二、模糊的戏的指向性电影《白鹿原》最让人觉得头晕的就是每一场戏到底做什么用是模糊不清的。
一百多场戏中,能有起到前因后果作用,或者起到了线索串联作用的戏不足3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