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温岭--风俗习惯之民间歌舞
石塘大奏鼓
大奏鼓是流传在温岭市石塘镇箬山渔区的一种民间舞蹈,反映渔家女迎接男人出海归来时的喜庆心境。《大奏鼓》原来叫“车鼓亭”、“大典鼓”,1979年挖掘整理时改为现名沿用至今。《大奏鼓》舞蹈动作幽默诙谐,边奏边舞,舞者全为男性,服饰却是女性打扮,头戴羊角状发簪、耳挂特大耳环、赤脚套脚环等,在汉族舞蹈中不多见,具有独特的地方彩。在2008年,大奏鼓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石塘箬山居民多数从福建的惠安、泉州、莆田等地迁入,渔区的民俗民风大多沿袭着闽南习俗。据《福建·惠安县志》和箬山陈氏宗谱载,箬山陈姓渔民大约从16世纪中叶由惠安迁入,因而估计《大奏鼓》亦是随之带入,距今已有360余年的历史。大奏鼓到七十年时期已经基本销声匿迹,但由于文化工作者的努力,使得大奏鼓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
大奏鼓最初的化装:采用牙粉加水涂于脸上,随手撕下未褪的春联的红纸在两边脸上印两个大红圈,化装简易,就是传袭到今的样子,只是现在用红白戏剧油彩取代以前的化装材料。
传统婚礼
大奏鼓最初的服装:为清一闽南惠安女子打扮,老式大襟便服,花布衫,头饰用布条、纱巾,装上羊角尖,耳带简易自制的大耳环,赤脚套脚环。后改成上穿深蓝斜襟短袄,下穿桔黄大口裤,衣衫边角绣上桔红鱼纹图案花边,头戴橄榄形黑羊角帽,两耳挂着金花、大耳环,套上手镯脚镯,全队赤脚板。后来为了突出打鼓者,将打鼓者改为男装(身穿对襟短袄,头扎红布条)。 
大奏鼓演员脸部的重彩化妆效果,类似于戏剧中的丑角:用浓重的白粉打底(白粉涂抹在被海风吹成古铜的脸上,视觉效果极为强烈),双颊涂一大片红油彩。然后戴上羊角帽,套上笼裤和斜襟衣,吹起唢呐,敲起大鼓、扁鼓、铜钟、木鱼、钹——从化妆到演出,这一切都一气呵成,海滩、石板路甚至是船上的甲板,皆是现成的舞台。
大奏鼓的音乐主要是以打击乐为主,配以唢呐吹奏旋律。闽南话称“敲锣鼓”为“敲车鼓”,原来步行演奏时用的是小堂鼓,为敲击的方便,把小堂鼓安装在一个支架上依托身上,并在支架上扎一个小亭子,旧称“车鼓亭”。后来改堂鼓为大鼓,在场地上跳舞时,打鼓就置于场地上不动,若是边走边跳时,打鼓则由两个人提着。除打鼓外,其他打击乐器有:鱼梆即木鱼、铜钟即凸心锣、闹钹、大钹、小钹、小锣、叫锣等,人手一件。唯一的吹奏乐器是唢呐,有
时一支,有时两支。除大鼓外,其他人员和乐器可增可减。原表演形式是以唢呐为基调,大鼓为点子,渔梆为节奏的一支打击乐,唢呐曲谱如下:
男扮女装”是大奏鼓最基本的特征,其装束与福建的“惠安女”一样鲜亮夺目。里箬村的先辈们说,当他们的祖先还居住在福建惠安时,大奏鼓是女人们演的。旧时的渔船设施简陋,渔民们对于气象的变幻无法预知,每次出海都是一次前途未卜的历险。因此当一艘渔船出现在地平线上时,望眼欲穿的妇女们便从箱底翻出最漂亮的衣裳,敲锣打鼓唤来别家妻女,到海滩上去迎接男人们的平安归来。
每年岁末,为祈愿丰收和平安,渔民们就跳起大奏鼓,舞者均为健壮男子,八九人、十几人不等,除一人外,全部男扮女装,头戴橄榄形的黑蓝羊角帽,耳挂“黄金”大耳环,上穿桔黄斜襟短袄,下穿深蓝大口裤,衣裤边角和前襟镶嵌着桔红的鱼纹图案;被海风吹得绛红的脸涂得雪白,而颧颊上却极富想像地画了一个红圈,粗大的脚板穿着绣花鞋,走起路来忸忸怩怩的活像戏曲中的媒婆。起舞时,那些“女人们”手执木鱼、扁鼓、唢呐、锣、钹、磬等乐器,随着那男人调动大奏鼓的节奏,时而碎步轻移、柔美婉约、如醉如痴,时而腾挪跳跃、粗犷激越、欢快有力;时而是生命的细语;时而是灵魂的呐喊,强烈地展示着渔民内在情感的冲动及征服大海自信。
长屿采石号子
长唱短和的采石号,曾经给长屿硐天内的采石工带来了更多的力气和生活的情趣。
长屿有许许多多的石板矿,几百年来,长屿也曾有着许许多多的打石头人,许许多多的扛石板人。
想像那时成结队的人开进长屿的硝宕去采石,又有成结队的人把采下的石头运下山来,陪伴他们的,一定是此起彼伏的号子声。
如今,长屿的石板硐尤在,却已经不再是采石的硝宕,而是供旅客欣赏的人工风景了。长屿的采石号子,也已经是久远的缭绕余音了。我们只能从曾经的采石工那里,去搜寻那些复述的号子声了。
在那时,论吃力,要数扛石板,论挣钱,也数扛石板了。扛石板这活,起早出门,冷饭吊腰上,汗水一把连着一把,小脚肚绷得像铁块,几乎迈不开步子,太阳早就西下了才回家门。不过,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一天到晚,能挣上3元人民币,那时,一般的国家职工一天也是一元不到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