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穗一词渊源于旧约圣经,指农民需让贫苦人捡拾收割后遗留穗粒以求温饱,而该画除了描绘3名农妇在金黄麦田捡拾麦穗情景外,其金黄阳光、弯腰等细节,另外呈现“英雄史诗般的崇高意境”。
米勒生长于诺曼底的农场,本图是他在 35 岁左右以前尚不到艺术方向的苦斗时代之代表作。他讨厌巴黎疯狂似的气氛及噪音,他在《拾穗》之中初次使用写实主义的手法,其简洁扎实的素描功力,及风景处理上对于不必要部份的省略之点特别引人注目。马车、马、房子、树木、杂草等的背景及其间所见的小人影乃是此一广大的劳动场面所不可或缺的成份。在米勒的作品中常以人物为中心,这一点异乎经常听懂﹝森林语言﹞的其他巴比仲派画家。其后梵高还临摹过米勒的作品。
艺术家 | 让-弗朗索瓦·米勒 |
年份 | 1857年 |
类型 | 油画 |
现藏于 | 奥塞美术馆,巴黎 |
《晚祷》表现了一对农民夫妇在暮中谛听远处教堂钟声时正在祈祷的情景。米勒本人曾强调,此画的意境主要是表现钟声。因为他画《晚祷》时,曾回想到童年时代在田间劳动时,每当晚钟响起,祖母总要一家人停止工作,为可怜的死者祈祷。宗教就其本质来说是“精神的”,不过在诚实劳动者身上,信仰就是“追求道德”,就是“向善”,他们真正相信“人不单是靠面包活着”,更是靠首先理想的支持。他们认为统治阶级的贪婪无耻,违背“上帝的本意”。他们看不到宗教在劝导人们安贫乐道的时候,实际上是维护了剥削者的利益。但从劳动者自身的笃言信行和苛求于已方面,反映了他们品格中的优良素质。
《晚祷》正是由于深刻地反映了这样一种复杂的矛盾,因而具有长久的魅力。画面上,夕阳西下,劳动了一天的农民夫妇,听到远方教堂钟响,丢下手中的活计,俯首默默祷告。画家着力描绘出他们的虔诚,我们为他们的纯朴和诚实所感动。可是画中反映的现实生活又形象地告诉人们,他们虔诚的结果是什么--简陋的工具,破旧的衣衫,两小袋马铃薯,在无垠的大地的映衬下,他们是那样地孤立无援。《晚祷》的主题不单是对命运的谦恭和柔顺,而更重要的是人们缅怀在那大地上辛勤劳动,流尽汗水以养育众生的农民。米勒在法国绘画中确立了真实地反映农民日常生活和艰苦劳动的新型风俗画,《晚祷》即是这一主题的佳作。
李璐李思艺术家 | 让-弗朗索瓦·米勒 |
年份 | 1857年-1859年 |
类型 | 油画 |
尺寸 | 芈月传定妆照55 cm × 66 cm |
现藏于 | 李敏镐 朴敏英奥塞美术馆,巴黎 |
《牧羊女》
一个乡村牧羊女,站立在草原的旷野中,默默在祷告上帝赐予一天的平安生活。安贫乐道,是法国农村宗法生活方式的精神支柱,它受到宗教观念的长期约束,这是劳动者的基本品质。这种观念的形成,与世世代代在土地上勤耕细作的操劳生活所养成的品格有着密切的关系。米勒由于自身的体验,感受到这种品格的可贵性与可悲性。
在这幅画中,为了展示农村妇女的日常劳动生活,画家捕捉了一个十分抒情的牧羊生活场面(天空、草原、羊、祈祷着的少女):高高的地平线,平坦与辽阔无垠,牧羊女披着旧毛毡披肩,围着红头巾,孤独地与羊为伴。这个头上包着暗红绣花毧帽,身上披着厚重毛毡的牧羊女,背对着羊与彩霞,兀自编织着手上的毛线衣,她微躬的身影与专注的神情,宛如祷告般的虔诚。这幅画无论就彩,还是牧羊女形象都处理得比较细致、统一、和谐。真实感加强了全画的乡土气息。
其实融合了《拾穗》和《晚钟》的长处:低头祈祷、感谢上苍赐予她工作机会的牧羊女,和其他画作同样都包涵着农民单纯的心与虔诚的宗教情怀。牧羊女站在落日余辉里,虽然因为逆光,脸部和身体比周围的景、羊都要昏暗一些,但是,米勒流畅沉静的彩,
把因为生活压力而不得不微微伛偻的牧羊女身躯,描绘得像是一座矗立在大地上的雕像,让人们很难不多看几眼;尽管她的衣衫褴褛,神情也很疲惫,但在米勒眼中,她和其他的农民都是“日复一日劳动,来养育这伟大民族、来缔造这美丽国家”的英雄,有一种平凡的诗情画意。
有人说那个虔诚的牧羊女就是米勒,或者说是他的精神化身,贯穿终身的是作者自己对大地、对自然的虔诚。忧郁悲切的牧羊女,在夕阳的余辉中,站立在旷野上,似乎在默默的祷告着。米勒由于自身的体验,感受到贫苦劳动者的辛酸与痛苦,所以他以悲悯和同情的心态创作了这幅画。 房祖名原名
“农民画家”米勒从小就看着农民在近乎不人道的严格劳动中求生存,因此,当他在眺望自然时,也毫不忽略在自然中与大地结合为一的人类。与荷兰风俗画相比较,在这幅画中毫无任何戏剧性的偶发事件,唯有暮中成的羊儿和低首祈祷的牧羊女。乍看之下显得随意的构图法,透过深沉的暮实更加深了画面的静谧气氛。
艺术评价:
这幅画意外地让米勒在官方展览中获得一致的好评,也许正因为画面上所捕捉到的“真实”,米勒的作品也超越时代深深地感动后人。 一八六四年米勒以这幅《牧羊女》参加法国巴黎沙龙美展,获得极高的赞誉。这幅画无论就彩,还是牧羊女形象都处理得比较细致、统一、和谐。抒情的忧郁,加强了全画的感人力量真实感加强了全画的乡土气息。
《奥南的葬礼》,是库尔贝于1849年至1850年期间创作的一幅油画,现藏于巴黎卢浮宫美术馆。《奥南的葬礼》取材于库尔贝家乡小城镇上一种习俗生活。在埋葬仪式上,所有参加者的表情是肃穆的,因而这幅画的构图从形式到内容,都显得呆滞有余,而节奏不足。
作品评价:
这幅大作在沙龙展出时,评论家们对于如此大幅的艺术品中引入平民百姓、描绘外省民俗,使之登上神圣的艺术殿堂的作法大加鞑伐,指责作品“粗俗”、“卑劣”,展出这件作品是“丑闻”。对于这件攻歼,画家实在是不屑于顾,只是在多年后,库尔贝才明确的指出“《奥南的葬礼》实际上是浪漫主义的丧葬”。1882年,这件作品被卢浮宫收藏。
【名称】奥南的葬礼 【类别】油画 、 名画 【年代】1849-1850年
【作者】 库尔贝 【规格】315×668厘米 【属地】巴黎卢浮宫美术馆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是伊里亚·叶菲莫维奇·列宾的代表作,也是他的成名作。现收藏于圣彼得堡俄罗斯国立美术馆。
《伏尔加纤夫》是伊里亚.叶菲莫维奇.列宾在19世纪80年代初创作的批判现实主义油画中的杰作。这是画家亲眼目睹的情景,成为挥之不去的记忆,列宾决定把这一苦役般的劳动景象画出来,狭长的画幅展现了这纤夫的队伍,阳光酷烈,沙滩荒芜,穿着破烂衣衫的纤夫拉着货船,步履沉重地向前行进。纤夫共11人,分为三组,每个形象都来自于写生,他们的年龄、性格、经历、体力、精神气质各不相同,画家对此都予以充分体现,统一在主题之中。全画以淡绿、淡紫、暗棕描绘头上的天空,使气氛显得惨淡,加强了全画的悲剧性。
画作名称:《优尔加河上的纤夫》 创作者:伊里亚.叶菲莫维奇.列宾 (1844.7-1930.9)(俄国)
创作年代:作品尺寸:131.5cm×281cm 风格:批判现实主义 规格:131.5×281cm
材质:布油彩 存藏处:圣彼得堡 俄罗斯国立美术馆藏
列宾在19世纪70年代与80年代初,完成了一幅重要历史画《1698年新处女修道院内的索菲亚·阿列克赛耶芙娜公主》。不久,又在第13届巡回展览会上展出了他的另一幅重要历史画《伊凡雷帝和他的儿子》,引起了社会的很大反响。最后,列宾的一幅早从1878年开始酝酿的巨作,又在1891年公开展出了,这就是构思达13年之久的杰作《查波罗什人给土耳其苏丹回信》。这幅画可说是列宾集人物性格刻画之大成,它展示了一种学派,一种19世纪俄国写实主义绘画最光辉的学派--重视典型人物的个性特征。列宾以很大的热情来塑造哥萨克查波罗什人的不同类型,注意他们每个细节,搜集他们特有的民族服装、道具,选择每个不同形象的性格特征,并用俄国学院派所讲究的构图方法去处理这个多人物的戏剧性场面。这幅油画给俄国近代油画史增添了光辉。
【名称】查波罗什人给土耳其苏丹回信 【类别】油画、名画 【年代】作于1881年
【作者】列宾 【规格】69×57厘米 【属地】现藏俄罗斯特列恰柯夫美术馆
作者:列宾
山寨版范冰冰 这幅画是1883年画的。据瑞士一个美术评论家介绍,列宾是1982年就开始了这个题目的构思。因为1881年发生了谋刺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沙皇要严厉处决同谋犯,甚至把车尔尼雪夫斯基被处流放二十年。
列宾是俄罗斯批判现实主义画家中最杰出的一位。根据手中几段参差不齐的介绍,似乎他创作《不期而至(意外归来)》的动机来自1881年俄国发生的一次谋刺亚历山大二世的政治事件。
苏里柯夫的成名之作,场面开阔,极为壮观。它在题材和表现手法上突破了当时学院派历史画以《圣经》和神话为中心的虚构和表面效果,气势宏伟,人物形象生动,具有历史认识的意义和高度的美学价值。
画作名称:《近卫军临刑的早晨》
作者:瓦西里·伊凡诺维奇·苏里科夫(Vasily (Basil) I. Suricov)(俄国)
创作年代:1878-1881年 风格: 现实主义 画派:巡回画派 题材: 历史
规格:218×375cm 材质:布面油画 现存藏:莫斯科 特列恰科夫美术博物馆
作品赏析
苏里柯夫(1848-1916)善于创作大型历史画,《近卫军临刑的早晨》、《缅希柯夫在别留佐夫镇》、《女贵族莫洛卓娃》被称为苏里柯夫历史画的“三部曲”。
喜剧电影排行榜《近卫军临刑的早晨》描写了17世纪俄国历史上的一件真事。1698年正当彼得大帝出国访问时,俄国发生了近卫军兵变。彼得大帝得知后仓促回国,立即残酷地镇压了这次兵变。画面的背景是莫斯科克里姆林宫的墙外和华西里伯拉仁诺大教堂的天球顶。身穿海蓝军装的彼得大帝骑在高头大马上,亲自监督处决“谋反”的近卫军。他的背后是整齐森严的行刑队和一排绞刑架,他的右边是一外国使节和他的宠臣。占据画面大部分前景的是动乱的人,一些农民装束的近卫军家属围绕在六个即将临刑的近卫军身旁,他们悲痛地哭泣着。表现了宁死不屈的俄罗斯民族的坚强性格。
【画作名称】《女贵族莫洛卓娃》
【创作者】瓦西里·伊凡诺维奇·苏里科夫(Vasily (Basil) I. Suricov)(俄国)
【创作年代】1887年 【类别】画布油画 【风格】现实主义 【题材】历史
【规格】304×587.5cm 【材质】 画布 油彩 【存藏处】莫斯科 特列恰科夫美术博物馆
作品赏析
女贵族莫洛卓娃是沙皇的亲属,她少年守寡,笃信宗教,后来告别宫廷,疏财仗义,救济贫民。由于她反对改革,沙皇下令逮捕她,把她流放到帕洛夫斯克,最后饿死在那里。画中表现的是她被押解途经莫斯科街道的情景。苏里柯夫以冷峻的调,表现了一种普遍意义的英雄性格,而不仅只是事件本身。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