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朱塞佩·威尔第的简介与创作特征
1.1 朱塞佩·威尔第的简介
婴童品牌说起19世纪的意大利音乐史,不得不提起威尔第,他是19世纪意大利歌剧杰出代表。他的影响力是巨大的,是意大利歌剧界的霸主,也是意大利的歌剧之王。
威尔第1813年出生于意大利北部布塞托的隆孔雷,他的父亲是一个小旅馆的老板,他13岁起开始学习音乐,1832年的时候,他报考米兰音乐学院,但未被录取。后来他留在米兰和斯卡拉歌剧院的音乐家(拉维尼亚)学习。1842年因歌剧《那布科》的成就,使他一跃成为了意大利一流的作曲家。当时的意大利正处于摆脱奥地利的统治革命浪潮中。他以自己创作的作品《伦巴底人》、《厄尔南尼》、《列尼亚诺战役》等革命歌曲鼓舞当时人们的士气,让人们起来斗争,所以他又有“意大利革命的音乐大师”之称。
1842年取得空前的胜利以后,他紧接着开始不断的创作,1847年的《马克白》是他创作风格的转换点,是音乐真正触碰他内心深处的表现。因《那布科》的成就,使他进入了人生的高峰期,其最着名的歌剧《弄臣》、《游吟诗人》、《茶花女》《假面舞会》等七部歌剧,奠定了他在意大利歌剧界的地位,他把意大利歌剧推向新的的历史舞台,为世界歌剧艺术做出了伟大的贡献。使他成为了意大利歌剧界的霸主,这些歌剧至今为止仍是世界各地各大剧院经常上演的作品。,奠 威尔第的事业是步步高升,但是人生总是会有不如意,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是美满的,他1836年与巴霍兹女儿结婚,结婚后不久两个孩子
营养饮品yurisa是谁就不幸夭折,妻子也在1840年去世,这给年轻的威尔第打击很大。
1.2朱塞佩·威尔第创作特征
威尔第在其创作手法、观念与审美都有独具一格的特,他的作品风格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多种多样的,但是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都与本土音乐和民族情感相连,他的作品既有爱国类的革命题材,又有现实生活中普通人的情感生活,既有揭露人世间的丑恶,也会同情那些无权无势的弱者,不但有生有的描绘世俗人情,也会毫不留情的揭露世间悲剧,他的作品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和顽强的生命力。
毕福剑的视频风波 他善用以一种简单明了的方式勾画出鲜明的音乐形象,在刻画人物形象上,细致入微的人物形象与生动有画面感的有机结合,动人的旋律与深刻的主题相辅相成,使他的作品特别有生命力,同时他的作品中随处可以看到意大利民间音乐的影子,他是一位坚持优秀传统音乐的歌剧家,而不是一味的追求时尚元素,但他也不是保守。 他的作品中也有其他的音乐元素的存在,他做到了传统音乐与时尚元素二者的有机结合,适当整的组词
的调配,融洽。他的歌剧以题材的真实性、社会性和音乐的戏剧性完美融合。在他近半个世纪的创作生涯中,他以创作精力的旺盛以及作品的的独特魅力,他的作品深受各地人们所喜爱,成为了西方歌剧史上伟大的里程碑,他将19世纪中后期的意大利歌剧推向了历史的顶峰。
二、 咏叹调《火焰在燃烧》的分析
2.1 创作背景以及剧情简介
这首咏叹调选自歌剧《游吟诗人》, 《火焰在燃烧》是《游吟诗人》中阿苏切娜演唱的一首咏叹调,这首曲子是女中音经典演唱的曲目之一,威尔第是浪漫主义时期意大利著名的歌剧作家,歌剧《游吟诗人》是他创作生涯中期三大浪漫主义歌剧之一,威尔第在创作中期时,受到当时社会环境与时代环境的影响,以及自身所经历的不幸以及情感的众多波折等因素,不仅使威尔第的事业受到严重影响,而且使威尔第的身心都遭受一连串的创伤,所以他在创作《游吟诗人》中阿苏切娜这一角时回忆犹如那清澈的湖水一般倒映出创作者心里的痛苦和悲伤。此外,由于威尔第早年丧失自己的妻子和夭折的两个孩子这种丧亲至痛,与他所创作的人物拥有着相似的经历,所以在创作阿苏切娜咏叹调时,感同身受,再次感受到了生活带给他的不幸、痛苦甚至绝望。
本剧讲述了发生在15世纪初期的西班牙鲁纳伯爵领地一位领主迫害吉普赛人遭到报复的悲剧性故事。鲁纳伯爵的父亲曾经把一个吉普赛的女人给烧死了,很多年以后她的女儿———阿苏切娜来给她的母亲报仇,她打算将鲁纳伯爵刚出生不久的弟弟曼里科偷走,将他投在火堆里,但是由于当时的场面非常混乱,阿苏切娜本身也很紧张,精神也有点恍惚,后来她误将自己的亲生儿子投在了火堆中。从那以后阿苏切娜在深深的矛盾与悔恨中将仇人的弟弟曼里科当成自己的儿子抚养。
2.2歌曲的结构分析
咏叹调《火焰在燃烧》是属于歌剧《游吟诗人》第二幕中的一首,它描述了女主人公阿苏切哪讲述自己母亲被大火烧死的悲惨情境,音乐朴素而感人。
这首咏叹调的曲式结构是复二部曲式,全曲以e小调为主,拍子以3/8拍贯穿全曲,一共117小节,此曲旋律流畅而平缓。第一部分结构为A-B-A¹带再现的三段体。
这首咏叹调在调式上以e小调为主,我们都知道小调曲子常常塑造出忧郁,悲伤,黯淡的音乐形象,正与本曲的女主人公阿苏切娜的角相呼应。第一部分1-55小节,三段分为:第1-18小节 第19-34小节 第35-55小节,此段多出用到颤音记号和强音记号,它的作用是为了突显出女主人公阿苏切娜内心的愤怒与气愤,此曲的伴奏音型以及主旋律的线条都是以密集附点旋律
我和我的家乡演员表全部为主,伴奏与主旋律相辅相成、相互统一的,给人一种干净利落又富有动感的感觉。
A¹段第35-55小节又再现了第一部分的内容但它与第一部分不同的是旋律逐渐开放并以附点四分音符,音乐的节奏开阔而明朗,下行音阶的附点音符给人一种短促、坚定而有力的感觉。在结尾处他以颤音的形式在b¹的音上延长至13拍,形象的描绘了女主人公阿苏切那内心的仇恨达到顶峰后情绪及其失控的颤抖状态。
第二部分的曲式结构布局和旋律走向和第一部分一致,只是歌曲演唱的力度、情绪需要更加饱满与激情,以表现出女主人公的愤怒与仇恨。
从本段的曲式结构设计可以看出作曲家利用小调黯淡、忧郁的调性,旋律抒情性与戏剧性的冲突,塑造出阿苏切娜矛盾纠结,仇恨复杂的悲剧形象。
三、 咏叹调《火焰在燃烧》的演唱处理
3.1 演唱歌曲的技巧
我在演唱这首咏叹调的时候的时候,首先要看一下这首歌曲适合那个声部演唱,然后根据自己的声音特点来选择,这首咏叹调《火焰在燃烧》是一首适合女中音演唱的曲目,女中音的音域在g-g₂,所以这首咏叹调的音域并不算高,我是女中音,这首咏叹调正适合我自己。
这首咏叹调的速度是中速,全曲以e小调为主,拍子为3/8。而且运用的附点音符较多,节奏紧凑。这首咏叹调的前奏虽然只有短短两小节,但是一定要在最后一拍深深的吸气,为唱好全曲做准备,因为唱好第一句对于全曲至关重要。
适当的调节音量与控制音也是很重要的,这首咏叹调是女主人公向众人讲述自己的母亲被烧死的情景,她是一个内心充满仇恨与愤怒的女主人公形象,所以由于内心的愤怒,声音难免会不受控制,所
以这首作品要求演唱者的音要比较厚实,要避免声音过于甜美,开始的时候声音要平稳而有力量,我会选择用唱跳音的气息感觉来演唱,但是要注意每个音上的加强符号,一定也要把声音做加强处理。
无论是演唱咏叹调、民族音乐还是流行音乐,气息是重中之中,一点要学会呼吸,在什么时候,在那个地方呼吸,一定要先设计好。在这首作品中以A段为例,a,b部分我都是选择在每句的最后一个标点符号进行呼吸,但是到了a¹部分的第二乐句时就发生了变化,唱完升d2后要进行呼吸,再唱b2要表现出女主人公愤怒的情绪难以控制,唱b2时气息一定要运用合理,千万不能换气而且力度要越来越强,要唱出阿苏切娜对仇人的恨之入骨。再唱歌词al ciel che sal zaal ciel的时候嘴唇要放松,慢慢吸气,吸气时要吸的深一些,就像是闻花的感觉,而且感觉整个腰部很饱满,还有要注意吸气时不能用肩膀和胸部去提气,这样吸
的会很浅。还有在第46―48小节我做了渐慢处理,因为我感觉这3小节的咬字要更加清晰,是歌曲的小高潮,在唱到后面的g2时,身体里的气流在腰部有根基的基础上要送到头腔,慢慢的打开喉咙,这样去做高音就会容易的唱出来了。
3.2 演唱歌曲的情感抒发
想要完美的演绎一首作品,我们必须要了解它的思想与内涵,了解作品的内容情节、创作背景、人
物关系等来进行分析,要让自己与作品融合,如果在演唱一首作品时,你的专业性特别强刚开始观众可能会被你的技艺所吸引,但时间久了观众也会听觉疲劳,也就不能在被你吸引了,所以只能用情感去打动观众,所以要演绎一首作品情感非常重要。这首咏叹调是讲述女主人公阿苏切娜回忆自己母亲被大火烧死的情节,她的心中即愤怒又伤心,所以我们在演唱时要把这种情感表达出来,在演唱的时候我们可以把自己想象成女主人公,内心无比的激动,在想想故事情节,让自己情感达到顶峰,这样我们的情感就会与她感同身受,以饱满的情感去演唱,更好的去表达她内心的情感,把观众也带入情景之中,这样才能把阿苏切娜这个角有血有肉的诠释出来。
四、 结语
通过演唱威尔第的咏叹调,分析威尔第的创作特点、使我深刻体会到威尔第的作品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和顽强的生命力。本文通过介绍歌曲创作特点,以及对演唱技巧的探究,并对咏叹调《火焰在燃烧》进行展开分析,发现在演唱作品时,演唱技巧和情感是相结合的,在演唱时我还加入了我自己的演唱方式,更好的演绎这首咏叹调。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