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志贺直哉与《和解
作者:周珂珂
来源:《文教资料》2010年第苏子美20
        : 志贺直哉是日本近代文学史上有名的作家之一,白桦派作家的代表人物。本文主要论述志贺直哉的生涯、在日本文学史上的地位,以及其作品《和解》的写作背景、故事梗概、表现手法,等等。作品折射出一个社会的亲情氛围,从不和到和解是一种感情的变化,却也反映出作者与现实生活的激烈冲突。
        关键词: 志贺直哉 《和解》 不和
       
        1.引言
        在日本近现代作家中,我一直对白桦派作家情有独钟,尤其是志贺直哉。志贺直哉以创作短篇小说为主,:《到网走》、《剃刀》、《清兵卫与葫芦》等,惟一的长篇小说是《暗夜行路》。志贺直哉作品的特征是描写手法细腻,自小事物或小人物取材,以表现自己的感情。《和
解》在其所有作品中是自传意味最强的,作品除了主人公的名字更换之外,其他的几乎都是以作者的亲身经历为原型展开的。作品以作者和父亲的不和为主线,阐述了矛盾产生的原因,矛盾产生后双方的态度,以及最终如何化解矛盾达到和解,等等。该作品主要表现作者从强烈的自我意识中超脱出来,在精神领域和现实生活中由迄今为止的对立冲突到进入调和后的恬静、洒脱逍遥的心境。
        2.作者志贺直哉
        2.1作者简介
        志贺直哉,小说家。明治十六年生于日本「宮城県」,长在东京。其父在事业上飞黄腾达,志贺得以在优裕的环境下长大,这在当时的作家中并不多见。
        其祖父是相马家的家臣,祖父和父亲共同参加过甲午战争。其父一直在日本的大企业就职,优越的家庭环境使得志贺一直就读贵族学校,但却遭遇其生母离世的打击,其父随后又再婚。
        明治三十三年,志贺直哉拜内村鉴三为师,开始了基督教的学习。正是志贺思想中的宗教
,使得他厌恶虚伪,颇具正义。十九岁那年的足尾铜山矿毒事件成为志贺与父亲冲突的起源,志贺在听罢矿毒事件演讲会后,出于正义感,执意要和好朋友到现场考察,由于志贺的祖父和足尾铜山矿毒事件有关,父亲坚决反对,成为父子不和的一大原因。
        明治三十九年,志贺结束了学习院高等科的学习,考入东京帝国大学英文课。同年,志贺不顾父亲反对,执意要和家中女仆结婚,使得父子关系更加恶化。
        明治四十三年,志贺会同武者小路实笃、里见淳、有岛武郎等共同创办了白桦派。其后,志贺发表了《到网走》、《剃刀》等作品。明治四十五年,其作品《大津顺吉》在中央公论上开始连载。第二年,第一篇短篇小说《留女》发行,但由于山手线电车事故,志贺受伤,之后到城琦温泉静养。大正三年,志贺与武者小路的表妹康子自愿结为夫妻时,父亲坚决反对,由此使得父子关系进一步恶化。据红野敏郎编《鉴赏日本现代文学·志贺直哉》附录:“康子最初与川口结婚,死别。志贺的父亲直温反对儿子和康子结婚,婚礼在武者小路家举行。没有媒人,出席婚礼的仅武者小路夫妇和新娘的父母。婚后,志贺经由镰仓、赤诚山,搬到千叶县的我孙子自立门户。由此,开始了和父亲长达十六年之久的对峙局面。
        2.2志贺直哉在日本文学史上的地位
        历史上,最能代表白桦派作家思想的不是武者小路,而是志贺。父子不和问题也是贯穿志贺文学创作的一条主线。同时,他也是倡导富国强兵思想的明治资本主义经济的中坚人物。与此相对立,志贺又是追求人道主义、强烈个人主义的新青年。白桦派及其作家都有着强烈的自我意识,他们不喜欢森鸥外的浪漫主义与唯美主义,而更崇拜夏目漱石的诚实与伦理感。在白桦派创刊号发表《到网走》后,志贺发表了强烈自我意识即自传性质的作品《大津顺吉》,接着《城之崎》、《和解》等作品相继发表。其代表作是大正十一年至昭和十二年,前后历时十六年创作的长篇小说《暗夜行路》。在这部作品中,志贺将自身的经历委任于主人公时任谦作身上,是一部带有强烈自传彩的作品。志贺在作品中描述了谦作的道德灵魂活动由暗到明、由斗到和的漫长曲折过程,从而勾勒出谦作(志贺)克服极端自我以求自我调和意识的整个轨迹。鉴于志贺作品的文学特质,他对很多作家都产生过积极的影响,受人称赞。志贺直哉在日本近代文学史上素有小说之神的美誉。
        “白桦派的作家多出身于名门望族,他们不为衣食所苦,不被传统道德束缚,他们有着文学创作的充分的物质基础,也有着充分的思想自由,他们不满自然主义文学家的痛苦呻吟,深谙现实的不满,无力抵抗、灰暗的表现,强调生命的力量、自我的追求,充满理想与自信。他们的小说或者说表现执著的自我追求,或者说表现一种理想的至高境界,或者描写自我追求中的波折,
者流露个人一种平和的心境……个人、家庭、自己、多是他们作品的主要题材
        志贺直哉是白桦派的代表作家之一。从他的作品中可以清晰地看到白桦派作家的写作风格。他们大都不担心生活上的琐碎问题,能够专心致志地从事文学创作。但是,现实和我们的想象往往是有差距的,他们依然时不时需要在自己的生活等各方面投入精力。不过,他们并不被现实牵绊,努力追求自己的理想。比如,志贺,由于和父亲的关系不和,离家出走,自我生活,他也感到生活的压力,但是,却从不低头。这也正是作者对待现实生活的态度。
        3.作品《和解》
        3.1《和解》背景简介
        志贺直哉作为直温家的次子身份出世。十八岁师从内村鉴三,开始走上信奉基督教的道路。正是由于信仰基督教,志贺有着强烈的正义感和超强的注重自我、贯彻自我的意识。固持己见,以自我为中心,和父亲的关系不和,是志贺文学创作的重要资源之一,构成了志贺文学的中心内容。《和解》中的主人公”(顺吉、志贺)和父亲的意识冲突造成的不和,历史由来已久,其具体缘由可归纳如下。
        第一,首次冲突是志贺在暑假里要和朋友们去京都旅行,向父亲索要旅费,父亲勃然大怒。第二,志贺计划自费出版自己的短篇小说集,向父亲要五百元钱。父亲是个实业家,同时具备实业家的惟利惟实,他看不起儿子干作家这个行当,把儿子狠狠奚落一顿,逼儿子独立生活。儿子自然怒火中烧,与父亲分庭抗礼。第三,志贺和父亲的真正冲突源于明治三十四年的足尾铜山矿毒事件。第四,志贺要和家中女仆结婚,和父亲又闹翻了。
        虽然人类知道大自然随时随地都可以使其灭绝,但是仍不断地和自然抗争,和命运战斗,或者试图摆脱命运的束缚。正是基于以上的思想,志贺在与父亲抗争时显得异常兴奋,表现出超强的自我至上精神。然长时间的对峙,也使得作者精疲力尽、痛苦不堪,经过一番思想斗争之后,志贺选择了一面洞察自我,一面尽量与自然调和的道路,此后的数年间,这就成为志贺直哉生活的基调。
        “三十五岁左右,作者确定了基本的生活原理,那就是调和’,自此也实现了父子和解。跨越了巨大障碍实现了父子和解,从此志贺开始了后半期的创作,且作品不断增多,中间就有《和解》,这是作者和父亲达成和解之后,由按捺不住的兴奋而一气呵成的优秀作品,充分展示了志贺追求自我精神行动统一的文学特质。”②
        追溯作者和父亲不和的原因,无非是精神领域和现实生活的对立冲突,作者和父亲的对立关系达到极点之际发生的意想不到的和解,使志贺在迄今为止的自我绝对至上和反抗的权利为中心的心路旅程上走到了终点站,纠缠于心头多年的苦闷由此得到解脱,心里如释重负。从此,志贺的文学创作也开始了新的篇章。
        3.2《和解》简介
        《和解》是志贺直哉作品中自传意味最强的作品,除了人物的姓名有所更改外,其他全部都是作者按照自身的经历写就的。因此,这也正展示了志贺直哉作品典型的私小说风格。
        这部作品所呈现的主线就是父子不和,作者于明治四十年爱上了自家的女仆,想与之成亲,但却遭到了父亲的坚决反对,并以此为焦点展开了此后与父亲长达十几年的不和。作品所描绘的矛盾到达高潮的场景就是八月三十日发生的事,这一天是志贺母亲银的忌日,本不想和父亲见面的志贺,却偶然撞到父亲,这一幕在作者的描写下,显得非常生动。
       
        志贺于明治十六年,生于宫崎县,是家中的次子。但是志贺的哥哥直行在志贺出生前不幸
夭折离开人世,随后志贺的亲生母亲逝世,不久后父亲迎娶了继母浩,在继母生下同父异母的弟妹之前,志贺一直是家中的独子,深受家人的疼爱,并由祖父和祖母带大,这个时期志贺的父亲直温因为工作原因经常不在家,所以随着年龄的增长,志贺和父亲之间仿佛变成了兄弟般的关系,相互之间的父子亲情日渐淡薄,二人之间长达十几年的不和的真正原因,可能也与此有关吧。
        志贺直哉是个自我意识强烈的人,如大家所知,志贺的前半生,可以说是他在和自己心中那个固持的自我作斗争,而志贺的父亲直温同样有着强烈的自我意识,这样的父子之间,难免产生冲突。对于父亲而言,他在追求自己向往的那种亲子情,却怎么都得不到。而作为儿子的志贺而言,他一旦执着于一件事情,会始终如一玩味到底。因此父子在旅行、制作西服等这些琐碎的事情上都会因为意见不合而产生强烈冲突,而随着结婚问题的彻底决裂,父子双方陷入无法挽救的不和之中。
        志贺父子不和,并不仅仅因为双方性格互不相容,新时代和旧时代思想对立的彩也非常浓烈,即我们所谓的代沟现象。针对亲子冲突的本质,与志贺同属白桦派的有岛,在《妇女们要尽早贯彻自我》中指出:“亲子之间发生冲突时,父母大多不能理解子女的思想感情。尽管如此,父母还是要贯彻自己那旧式的自我,却把自己年轻时候的事忘得一干二净,从不为子女的事
反省自己。这等父母不能凭良心来指责子女的行为,我首先希望这样的父母能够反省一下自身。以自己干涸的思想感情,强迫像春天树木发出的新芽似的生机勃勃成长的子女与父母同化,这不是强人所难,又是什么?”③
        有岛的这一观点,也正揭示了志贺父子之间的种种对立及其矛盾根源。
        3.3《和解》的表现手法
        志贺直哉无论是在小说的写法上,还是在对人生的见解上,都可以说是一个现实主义作家。但是,他的写实主义和自然主义派的写实,有什么区别呢?首先我们从写作手法这一点来看,和标榜现实主义的多数作家,在描写人生中发生的一些琐事时,或是杂乱无章或是像记流水账似的排列不同,志贺的表现手法,更能抓住其重点,且言简意赅,从不多加浪费。这样的表现手法,在他的作品中处处可见,我们就试着从《和解》中挑出一些来分析。
        在《和解》中,志贺大量地描写了自己的感情变化。例如志贺感受着自己渐渐地变得比较调和的心情,他感觉这样也不错。但是,一想到自己一直以来坚持的父子对立,从心底来说一时还很难迈出和解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