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唯语文晨读晚练内容
快乐晨读
访城西友人别墅
雍陶
澧水桥西小路斜, 日高犹未到君家。
村园门巷多相似, 处处春风枳壳花。
词语注释
1水:河名,在今湖南北部的澧县。
2②枳壳花: 枳树的花。
作者简介
雍陶,字国钧,成都人。工于词赋。出身贫寒。公元 854 年(大中八年),出任简州(今四川简阳县)刺史,世称雍简州。其诗多旅游题咏、送别寄赠之作,擅长律诗和七绝。
诗词赏析
这首随笔式的小诗,写的是春郊访友的感受。作者从平常的题材中,发掘出不平常的情致; 用新鲜的构思,揭示了村园春特有的美,不失为一篇别具风姿的佳品。
经典美文
美文在线
读书佐酒
苏子美 豪放不羁,好饮酒。在外舅杜祁公家,每夕读书,以一斗为率。公深以为疑,使子弟密觇之。闻子美读《汉书· 张良传》,至“良与客狙击秦皇帝,误中副车”,遽抚掌曰:“惜乎,击之不中!”遂满饮一大白。又读,至“良曰‘始臣起下邳,与上会于留,此天以授陛下’”,又抚案曰:“君臣相遇,其难如此!”复举一大白。公闻之,大笑曰:“有如此下酒物, 一斗不为多也。”
词语注释
1子美:即宋代诗人苏舜钦,子美是他的字。
2外舅: 岳父。
3率( lǜ ):标准。
4子弟: 家中的晚辈。
5觇:( chān ) 偷看。
6副车: 帝王外出时随从的车。
7始臣起下邳( pī ),与上会于留: 指张良在下邳得到《太公兵法》 , 后与刘邦于留县相会的经历。 上, 指刘邦。
参考译文
苏子美为人豪放不受约束,喜欢饮酒。他在岳父杜祁公的家里时,每天黄昏时读书,(他边
读边饮酒),以喝完一斗为限度。杜祁公(对此)深感疑惑,就派家中的晚辈去偷偷察看他。正听到子美在读《汉书· 张良传》,(当他)读到“良与客狙击秦皇帝,误中副车”(这一段) 时,他突然拍手说:“真可惜呀, 没有打中!” 于是满满喝了一大杯酒。又读到“良曰‘始臣起下邳,与上会于留,此天以授陛下’”,(苏子美)又拍桌子说:“君臣相遇,竟如此艰难呀!” 又喝下一大杯(酒)。杜祁公听说后,大笑说:“有这样的下酒物,一斗不算多啊。”
苏子美轻松晚练
阅读下文, 回答问题。
竹 篾
左建明
那是一个想来十分遥远的中午了,炽热的太阳高悬中天。
我背了书包,在桉树的浓荫下轻捷地走着。由于南方雨水频繁,树荫下的通道长满了青青的苔藓。在道边上走,一不小心就摔个仰巴叉,于是,我只好在窄窄的通道中间走——但这不是我后来肇事的理由。
接下来,我看见一位白发稀疏的老婆婆领着她的外孙在离我不到两丈远的地方蹒跚着前行。男孩儿的眼睛又黑又亮,可爱极了。他只穿了有个背带的开裆小裤衩,小屁股一撅一撅, 跟个小鸭子似的。
我还发现,他手里握了根又细又长的竹篾,那竹篾的尾端就在我脚前两三尺的地方游来摆去。这是一根充满诱惑与动感的美妙线条。
那一会儿,我突然变得愚蠢可恶:我挪动着脚步,企图踩住那根美妙的竹篾。尽管我只是想跟那孩子逗着玩玩,但仔细想想,人的恶念原来与生俱有。
我是终于将那竹篾踩住了。于是,美妙活泼富有生命力的竹篾一下绷直成一条僵硬毒辣的直线,与此同时,我听到那孩子哇的一声哭叫起来,我看见那根竹篾从他手里甩脱了,仿佛甩掉一条蛇。
“啊呀!”老婆婆扳过孩子的手,不禁失声叫起来。我赶紧跑上去,一看,那孩子白胖胖嫩生生的小手被竹篾划了深深的一道伤口,鲜红的血往外涌流。我觉得心脏好像被竹篾一下子刺穿了,浑身打了一个永生难忘的激灵。
那一刻,我惊慌失措,只盼着发生的事只是一个噩梦。
婆婆却说:“莫害怕,你又不是故意的。”
我长吁一口气,内心的恐惧一下子被安抚了。因为老婆婆不以为我是故意的,我就可以免遭一场责难了。
于是我就坡骑驴,顺水推舟,不管表情如何尴尬难堪,我极力装作不留心而误踩了竹篾的神态。是啊,竹篾那么长,后边的人不小心误踩上的可能性是挺大的呀!
老婆婆急急惶惶地抱着孩子卫生室去了。
那条长长的竹篾刚才还活蹦乱跳着,这会儿却僵直地卧在长满苔藓的小路上。
耳边还有那孩子渐远渐轻的哭声。
午后,我被一种不安驱使着,到隔壁老婆婆家去看那孩子。孩子的手已经缠上了厚厚的白纱布,他的爸爸妈妈正心疼地皱着眉头。老婆婆见我去了,对小孩的爸妈说:“他不是故意的。 都怪我,不该让娃儿拿篾子耍。”
我低着头,对老婆婆充满感激,但我仍然没敢承认自己是故意的。
那时候,我刚上初中,屈指算来,已有30年了。那条长竹篾为我培植了一种生理条件反射: 无论何时何地,只要听到(更不用说见到)别人一不小心划破了皮肉,我立即会浑身打一个激灵,一种麻酥酥的感觉透遍全身,仿佛自己也挨了一刀。
那仅仅是一种生理条件反射吗?
多少年来,我眼前常常浮现出一幅美丽生动的图画:一位白发老婆婆领着她的胖嘟嘟的小外孙在前面走,那孩子拖着一条长长的竹篾,在他一撅一撅的屁股蛋后边活蹦乱跳地游来摆去。
我干吗要踩上一脚啊?
1. 第⑥段中画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有什么表达效果?
2.“他不是故意的。 都怪我, 不该让娃儿拿篾子耍。” 第 15 段中,老婆婆当时为什么这样说?
3. 从全文看, “我” 具有哪些性格特点? 作者主要是运用哪种描写人物的方法来表现“我
的性格特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