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襄
作者:翁洪扬
来源:《牡丹》2018年第15期
作者:翁洪扬
来源:《牡丹》2018年第15期
蔡襄书法在中国书法史上一直备受争议。有人将蔡襄的书法捧为“本朝第一”,有人又将蔡襄的书法贬为“闺房态度”,众说纷纭,以致数百年来聚讼不已。但是,人们仍然不能否认蔡襄书法的艺术价值,尤其是其“取神气为佳”的思想更是影响了整个宋代书坛。苏子美更是评价蔡襄:“君谟天资既高,积学至深,心手相应,变化无穷,遂为本朝第一。”在继承与发展的基础上,本文研究了蔡襄对“尚意”书风兴起所做的贡献。
一、蔡襄简介
近千年前的北宋汴京诚,也就是今天的河南开封市,有一位开封府的最高行政长官,他是宋代书法著名的代表书家之一,“苏、黄、米、蔡”中的蔡指的就是他——蔡襄。
蔡襄,字君谟,福建路兴化军仙游县人,北宋书法家、文学家、政治家和茶学家。说起蔡襄,就得提起今开封有名景区开封府的门匾,用的就是他的字,如果把“大梁门”门匾和“开封府
”门匾做对比,作为颜楷的前者更讲究法度,而后者脱胎于唐楷,却有鲜明的个性,不大受被奉为圭臬的唐楷法度的约束。
二、对宋“尚意”的影响
蔡襄与苏轼、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据史料记载,最初的宋四家中的蔡原本是蔡京,但因蔡京是佞臣,祸国殃民,所以后来的书法史将四家中的蔡改为蔡襄。笔者个人认为,这对于蔡襄是不公平的,蔡襄的书法成就并不低,相比而言在某些方面成就更为突出。苏子美
从作品风格来看,蔡襄主要是学习二王、颜真卿,在宋初并不算是一位开宗立派的大家。相对比他的几个晚辈苏轼、黄庭坚而言,他严谨法度,尽心尽力地学习晋人的韵、唐人的法,在创新方面并不突出,但不突出不代表一点都没有,也可以这么说,蔡襄在那时就是一个老实人,老老实实地做官,老老实实写字。因为他是农家子弟,金榜题名后登科入仕,自身的身份较为敏感,但他也不全是这样,沈括曾经评价蔡襄说:“以散笔作草书,谓之散草,且自成一家。”这就说明蔡襄并不是一个毫无创意的书家,恰恰相反,尽管稍微缺少一点创新精神,但他天资极高,并不是泥古不化,虽算不上宋“尚意”的标志性人物,但他为尚意所做的开启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苏轼书法从来都以丰腆跌宕为美,而作为苏轼弟子的黄庭坚以纵横拗崛为奇。后人评价二人书法:“子美书似石压蛤蟆,鲁直书如树梢挂蛇。”人们由此可以看出两大家的不同。最后一家的米芾以集古字、奔放著称,三家书法各有所长,与其他三家相比,蔡襄就显得平平无奇,但以年龄来论,蔡襄毕竟年长其余几家,即使冠为“宋四家之首”的苏轼,也比蔡襄小25岁,在苏轼初现峥嵘之时蔡襄早已步入中年,成就早已达成,其他三家书风固然惊奇,但将楷书写得规规矩矩、行草端庄浑厚者仅蔡襄一人。蔡襄为宋代书坛的前辈,虽然并没有在宋代书坛开宗立派,但他对于书学思想的完善和发展做出突出贡献,他在《论书》一书中曾提到:“学书之要,唯取神气为佳,若模象体势,虽形似而无精神,乃不知书者所为耳。”蔡襄所提到的“学书之要,唯取神气为佳”与黄廷坚、米芾等人所提倡的“尚意”主张思想相同,而蔡襄却是早于黄、米二人的,这就说明“尚意”的主张蔡襄最先提及,因为蔡襄的传世作品与其他三家相比要少得多,所以蔡襄的书法和书学思想是否对“意”书风起作用,显得势单力薄。但苏轼对于蔡襄的书法极为推崇,并且苏轼的老师欧阳修与蔡襄是好友,这就为苏轼能够更多地接触蔡襄提供了有力的論证,由此可见“取神气为佳”或许是出自蔡襄之口。蔡襄作品较少,他并不是一点没有体现神气,只是较少为之,其作品《离都帖》就在笔意中加入自我的情感。
北宋时,文风盛行,政治宽厚仁和,为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社会环境。这是一个文人施展才华的年代,文学、艺术的成就繁花似锦、著作斐然。蔡襄的书法追寻前朝的踪迹,融合“二王”、颜鲁公之姿为自己修缮,在那个文化文艺空前发展的年代,蔡襄借用手中之笔,抒写自己的内心情感。宋代的大书法家都是文化修养极高的文人士大夫,这就与前代有了区别,他们的文章笔墨都是自身内心的真实情感流露,这一点从中不自觉地流露而出。可能连蔡襄自己都不曾察觉到,自己的作品附加了自己的真情实感,不自觉地突破了他究其一生所追求的法度,开创了一个全新的“意”境世界。
三、蔡襄评价
以蔡襄在当世政坛、书坛、文坛的影响力来看,他是宋代书法发展影响重大、不可或缺的人物。可以说,蔡襄并不是一个开宗立派的书法大师,但由于其所处时代的特殊性(五代十国书风变化),蔡襄继承了前代书学思想并发展了自己的书学思想。从蔡襄的艺术特征来看,其是一位在无序混乱中继承传统、开启未来的书法大家。其书法的历史价值有二:一是在宋初书坛混沌之时,他采取了“尚古”的精神,自觉地践行“取法乎上”的原则,学习古人各家书风及各种传统书体,从而纠正时人学书的弊病。二是他提出追求“取神气为佳”的理论主张,以建设性意见为宋人书法何去何从进行指导,为以后“尚意”书风指明了方向。
蔡襄以自己良好的人格修养、艺术修养和兢兢业业的艺术实践,为“宋人尚意”做了启蒙,在“唐人尚法”和“宋人尚意”之间搭建了一座桥梁,功莫大焉!
(齐鲁理工学院)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