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难忘的岁月》观后感800字
  关于《难忘的岁月》观后感800字1
  《难忘的岁月》讲述了担任中组部部长期间,在的领导和支持下创造性地开展党建工作的故事。影片首次把延安时期党建工作搬上银幕,填补了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创作的一个空白。
  在中国共产党95年的发展历程中,延安时期是党的力量迅速发展的重要时期,党员人数由4万余人发展到121万人,中国共产党也逐渐成长为一个全国范围的、具有广大众基础的政党。这期间,曾担任7年中组部部长的做了大量工作,对党的建设从理论到实践都有重大建树,有力、有效地支持和维护了主席的正确主张和领导地位。
  影片艺术地展现了这段重要的党建历史,在全面从严治党的当下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伟人题材”,尊重史实,也有艺术加工
  据了解,《难忘的岁月》由著名导演史凤和(曾执导过《袁隆平》《与齐白石》)自编自导。史凤和坦言,编写剧本的活不比导演轻松,为了深入了解这段历史,他从纪念馆借回来的书不少于20本,那段时间,“除了吃饭、睡觉就是谈剧本”是史凤和的生活写照。
  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史凤和根据人物的性格特征并结合史料,在描写人物情怀上做了一些艺术加工。譬如,生前喜欢听评弹,影片不仅加入了这些细节,还增加了拉二胡的镜头。
  史凤和说:“拉二胡时,他在沉思,而他拉的曲子是《光明行》。我们希望通过这样不经意的小细节,来放大剧中人物的情怀。
 
  关于《难忘的岁月》观后感800字2
  近日,观看了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拍摄的纪念片《难忘的岁月》。该片由潇湘电影拍摄,再现了与在延安的那段峥嵘岁月。
  影片打破了以往的革命故事情景,没有激烈的战斗场景;没有惨烈的烽火硝烟。以艺术的手
法首次将延安时期党建工作搬上大银幕,讲述了1937年至1944年担任中组部部长期间,在的领导和支持下创造性地开展党建工作的故事。
  通过影片,我们学习了党的光辉历史。了解到在中国共产党95年的发展历程中,延安时期是党的力量迅速发展的重要时期,党员人数由4万余人发展到121万人,中国共产党逐渐成长为一个全国范围的、具有广大众基础的政党。影片中跟的一段对话让我印象深刻:“窑洞里有马列主义,更有可能滋生教条主义和机会主义,犯错误不一定是经验少,是思想方法有问题,应该多看哲书籍,辩证看待问题。”也正是在这个时候,在延安的窑洞写出了对中国革命产生巨大影响的著作《论持久战》,这部著作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影片中对于若木说,他喜欢竹子,他说“未破土时先有节,入云霄处也虚心”是竹子的情节,用平淡的话语、简单的表白展现了他老实、稳重勇于担当的高贵品格。
  在观看完影片后,我仍在不断的思索、总结和感悟。影片中展现的历史伟人在峥嵘岁月里的人文情怀,弘扬了延安精神、传播了红文化,也是目前全党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一部生动教材。
  《难忘的岁月》,将更好地激励我们党员始终不忘入党誓言,牢记使命,坚持原则,从我做起,真正以延安精神永远激励我们正确前行。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时刻牢记党的宗旨,处处以党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争做一名优秀的党员是我永远的目标。
  刘冠翔
  关于《难忘的岁月》观后感800字3
  岁月在飞逝,但不会逝去的是我的童心;河水在污染,却染不了我的灵魂。妈妈常跟我说做人要有孝心,要懂得感恩。母亲含辛茹苦把你拉扯大,你该如何回报?每天,我都要感受那揪心的痛。那一幕,我永远也忘不了!
  在学校的垃圾堆里,我们经常看见一个身影。她是那么瘦弱,仿佛微风就能让她倒下。她衣着单薄,里面一件看不清颜的旧毛服,外面一件破破烂烂的衣服,在寒冷的冬日里冻得发抖。走近,会让你吃惊得倒在地上。原来,她是一位年近七十的老人,满头银白而蓬乱的头发,一脸的皱纹,瘦得脸上只剩下一张皮,看了叫人心痛。她为什么在那又脏又臭的垃圾堆里捡垃圾?她没有儿女吗?不,她有儿女,她有家,只是她被她的家人抛弃了。他们嫌弃她,
嫌她脏,嫌她臭,嫌她老,嫌她不能干活,只会吃白饭。我想,如果当初老人没生那些不孝子,她也许不会落到今天这个地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