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斐虚构到达的“现实冲突”
作者:暂无
来源:《文苑·艺术汇》 2014年第7期
“人”个体自我的身份和诉求的身份在“人”的本身是同时有效的,也可以看成“双重精神”,这种诉求也是人精神状态
在现实中“未知处境”的体现,就像艺术家曹斐新作品《霾》里面“霾”这种物质——它存在,但又看不到它的存在。而“观察”就构成了曹斐作品的意图本身,也就是说它出于“现实”,我相信任何一种“思考癖好”都是每一个艺术家特质的本能。
曹斐最不能逃避的就是现实生活中每一个人的个体背后的潜意识,这甚至是站在与整个社会物质文化相对应的精神层
面所体现出的情绪。
曹斐在现实的基础上重新架构了“真实”,在“观察”现实后对“现实”注入新的判断——也可以说是“行动的观察”。这种“虚构”是她在捕捉现实中置入了“主观性”,也就是她作品中刻意呈现的“低戏剧”效果。“低戏剧”式
的多片段展开了对体、个体情绪气氛的描写,她的作品从人的行为渗入到对意识的解读,就像一个舞台,生活碎片中人们共存的东西,有公
众的舞台和自我精神的舞台。
与影片中精神低迷、冷漠、甚至分裂的“人”相对比的是作品中的魔幻现实主义——“丧尸”,这里的“丧尸”显得更欢愉、无意识,富有诗性。在这些情景中,曹斐并没有把叙事的“时间”象形化,而是在其中设定了很多“意外”,她把“现实”中剥离出来的“主观性冲突”叠加到当下生活中,并使其具有“合理性”,富于现实的“征兆”,也正好和她的影片“霾”的气候
症状有同等的隐喻关系。
所有对于新作品《霾》思考出发点的描述,和曹斐以前快节奏、狂欢气质、彩斑斓的影像相比变得更慢和安静
关于丧尸的电影许多,但依然围绕她一直专注的从戏剧中延伸出来的“虚构”。在《霾》里面仍持续被挖掘,前提和基础是归结于周遭的“现实”。这其实也是曹斐对影像时间性的探讨,把不同的时间经验和时间现场叠加在一个完整的、非线性叙事的“精神
境遇”中。
IART:在看完作品《霾》之后,我认为你是在使用人们对生活、社会已知的真实经验来敲开一种“未知的处境”,
能结合这部作品,从你自身的经验感受出发谈谈人们在社会环境中的自我“投放关系”吗(可能包括精神状态、和身份位置,甚至潜意识的存在感)?
曹斐:首先从自我的境遇、遭遇和对生活的观察开始,选择“霾”的气候现状作为某种隐喻关系。作品由不同的日常生活场景状态组成,从气氛上来说是要还原与真实生活同步的呼吸感和心律感,我把做戏剧的经验转换到对电影、影
像上,每一个场景就是一幕戏剧的“进与出”,在这里面要完成真实度,同时呈现一种“低戏剧性”(即相对于戏剧化而言
更为微妙的接近自然主义的戏剧表演),我将每一个角通过空间区隔“切换”出每一个人的舞台,呈现他们内在的“身份”,这里“未知的处境”不单指个体,同时隐含整个当代社会体所看不清楚的“未知境遇”。
IART:从之前的对话中了解到,你对《霾》这部作品有“魔幻”现实主义彩之称,对此我觉得它也有很强的政治性,毕竟政治与社会生活的基础环境(也包括非物质世界)是成对应关系的。是否能通过对作品的思考出发点来谈谈
这里边的“政治性”关联?
曹斐:影片里没反映所谓“政治”,或者说是在艺术领域难以被触碰的“具体政治”。《霾》它是一种诗歌电影,是用
诗歌的碎片或散文式的拼接达到一种关系上的描述,并不是对政治直接的发生。被“霾”这种看不见的颗粒笼罩着,能清
楚地意识到它的存在,却又具体分辨不出它的所在,它是一种看不见的难以言说的系统。
IART:影片里面“丧尸”形象的出现是不是也算一种“诗性的意识”?
曹斐:“丧尸”符号的出现和之前作品创作中有关大众文化、流行文化的影响都有同种联系,一方面是借用,另一
方面是感兴趣“丧尸”的概念——意识死去、麻木、肢体还是活的,唯一的意志信号是猎食、嗜血,在丧尸类电影中显著
的特征是他们导致人类社会秩序的“失控”。在我影片里的“丧尸”有一种其他丧尸片中没有的狂欢,它们比人类更鲜活、
雀跃、人类反而显得更麻木、冷漠、苍凉。
IART:你在这部作品中每一个片段和情景链接的时候是怎样考虑自身的情感关联的?因为它本身就是非线性叙事的,反而这样的情感关联在构成一部影像作品的时候更重要。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