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
福建省应对气候变化规划(2014-2020年)
2014年8月
前言 (2)
第一章基础条件与面临形势 (3)
第一节自然气候特点及变化趋势 (3)
第二节应对气候变化主要工作及成效 (4)
第三节应对气候变化工作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7)
第二章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9)
第一节指导思想 (9)
福建核电站第二节基本原则 (9)
第三节主要目标 (11)
第三章减缓气候变化的重点任务 (14)
第一节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14)
第二节优化能源结构 (16)
第三节控制重点领域温室气体排放 (17)
第四节增强碳汇能力 (24)
第四章适应气候变化的主要任务 (25)
第一节增强基础设施的适应能力 (26)
第二节加强生态建设和保护 (27)
第三节增强沿海地带适应能力 (29)
第四节增强气候敏感产业的适应能力 (31)
第五节提高极端气候防御能力 (33)
第五章实施试点示范工程 (34)
第一节开展低碳发展试验试点 (35)
第二节开展适应气候变化试点示范 (37)
第六章保障措施 (39)
第一节加强基础能力建设 (40)
第二节实行差别化的区域政策 (42)
第三节强化科技支撑 (44)
第四节加大资金支持 (45)
第五节加强统筹协调 (46)
气候变化是当今人类生存和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是国际社会普遍关心的重大全球性问题。福建省是气
候变化的敏感区域。从现在起至2020年,是福建省进一步加快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坚持加快发展和提质增效并重,积极推进绿低碳发展,努力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提高适应气候变化能力,是福建省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一项重要任务。
为引导推动全省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根据《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深入实施生态省战略加快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印发地方应对气候变化规划编制指导意见的通知》的要求,在做好与《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福建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福建生态省建设“十二五”规划》、《福建省“十二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实施方案》等规划方案衔接的基础上,编制本规划。规划期为2014-2020年。
本规划是指导福建省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是实施应对气候变化重大工程的重要依据。
第一章基础条件与面临形势
第一节自然气候特点及变化趋势
福建具有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和优越的自然气候条件,气候变化趋势明显。
一、自然气候特点
福建省地处中国东南沿海,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光照充足,雨水充沛,年平均气温17-21℃,平均降水量1091-2034毫米,是全国雨量最丰富的省份之一,但时空分布不均,主汛期为每年5-9月,易出现洪涝灾害。受风暴潮等极端气候影响明显,平均每年有1-2个热带气旋登陆福建,5-6个热带气旋影响福建。
二、气候变化趋势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福建省气候变化明显。一是年平均气温升高,冬季变暖趋势渐显。最近50年,全省年平均气温上升了1℃左右,高温日数增多,低温日数减少。福州市2007年出现连续36天高温,2013年8月出现40.6℃的高温天气。根据气象部门预测,未来福建气候将继续变暖,2010~2039年年平均气温增温速率为0.34℃/10年。二是年降水量略增,降水日数减少,暴雨日数有所增加,雨季尤为明显。三是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强度增强。2005年“龙王”台风和2006年“桑美”超强台风、2008年低温冻害、2010
年雨季洪涝等灾害造成损失严重。
第二节应对气候变化主要工作及成效
“十一五”以来,福建省认真落实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工作部署,把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提高适应气候变化能力作为生态省建设的重要工作来抓,取得了积极成效。
一、加强温室气体排放源头控制,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大
制定实施了重点产业调整振兴方案,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积极推进海洋经济强省建设,产业低碳化发展步伐加快,结构持续优化。落后产能逐步退出,“十一五”期间全省共淘汰落后水泥产能2650万吨、炼铁产能26.42万吨、炼钢产能30万吨、铁合金产能1.1万吨、造纸产能26.08万吨,关停小火电机组194.5万千瓦。2011-2013年,又淘汰落后水泥产能1442.1万吨,关停小火电机组30万千瓦,装机10万千瓦以下的高能耗、低效率的小火电机组基本退役。
二、加快发展清洁能源,能源结构趋于低碳化
以清洁、低碳为发展方向,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不断优化能源结构。福建液化天然气总体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宁德核电站首台机组、仙游抽水蓄能电站和沿海一批陆上风电项目并网发电,福清核电稳步推进。一次能源消费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