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流”现象探析
小金喜善
论文标题:“韩流”现象探析
论文作者 仰滢
论文关键词 ,论文来源 青年探索,论文单位 广州,点击次数 1244,论文页数 40~42页2003年2003月论文网 www.lw23/paper_49519981/
  近来,韩国文化风行一时,出现了所谓“韩流”现象。“韩流”,就是浸透韩国特有文化气息的纯粹的韩国式生活方式在国内掀起的新的流行风潮。韩国电视剧、韩国流行乐、韩国明星大举登陆,形成了一股势不可挡的力量,犹如一场腾空而起的沙尘暴,又仿佛一阵横扫陆地的台风。
  “韩流”涌入国门最早是在1998年,以劲歌热舞著称的酷龙(CLON)组合敲开了北京的大门,打响了中国“韩流”热的第一炮。随之而来的“韩流”旋风从北京迅速席卷上海、浙江、重庆等地,引发了一场流行的高烧。一袭“韩流”威力之大,的确让人不敢小视。
    一、“韩流”催生了“哈韩族”
  1、“哈韩族”与“韩流”相伴而生。韩国的电视剧和电影在国内热播之后,以年轻人为主的观众对韩国演员和文化显示出了强烈的兴趣,甚至出现了一批被称为“哈韩族”的狂热的“韩流”追崇者。“哈”源于台湾青少年文化的流行语,意指“非常想要得到,几乎疯狂程度”,“哈韩”是近年兴起的时髦词汇,它最早来自台湾,指的是盲目崇尚、追逐、模仿韩国时尚的流行文化。“哈韩族”就是指一疯狂追求韩国流行文化,连穿着打扮、思想行为都仿效的人,主流是能自由接触外国文化的开放性人,主要集中于14~18岁(相当于中学生)和19~30岁(相当于大学生或刚参加工作的青年)两个层次的都市年轻人。“韩流”使听韩歌、看韩剧、挂韩国饰物成为一种时尚。曾有些时日,走在大街小巷,总会遇到那么一些令人侧目的新新人类,缤纷的松糕鞋使人目眩,超级肥大的牛仔裤配上一件彩鲜艳的T恤衫,背包上别着十几个徽章,金黄的头发如丝般柔顺,半遮半掩露出一脸不羁的表情……举手投足间都在向世人宣告:“我们爱‘韩流’!”、“我们是‘哈韩族’!”。
  2、“哈韩族”赋予了这个时代鲜活的特征。“哈韩族”唱着“H.O.T”、“神话”、“BabyVOX”的歌,墙上贴着安在旭、金喜善的巨幅海报;从租片店里宝贝似的捧回一大摞一大摞的韩国偶像剧,《爱情是什么》、《天桥风云》成为茶余饭后的时髦话题;他们摆玩着“流氓兔”、“溜溜球”,迷恋于形形的徽章……跨世纪青年与80年代、60年代的青年有了标志性的区别。“”时期小将的寸板头、绿军装、红皮语录,八十年代的新生代的光头、文化衫,这些特有的文化景观早已是过时的文化时尚。“哈韩族”对美的追求、对时尚的关注、对个性的张扬赋予当今时代以新的文化特质。
    二、解读“韩流”
  80年代浩浩荡荡的“欧风美雨”在华夏大地尽显西方流行文化的魅力,令一代年轻人争相效仿;90年代从日本列岛汹涌而来的“日流”,使多少人亦步亦趋,转而投向“日本制造”的怀抱;而今“韩流”勃兴,似有取代欧美、日本在中国流行文化市场地位之趋势,或许,这难免有危言耸听之嫌。但事实上,韩国文化如同涓涓细流,正以“润物细无声”之势,对青少年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哈欧美”、“哈日”、“哈韩”,年轻人总是徜徉在流行的浪尖上。作为一种青年亚文化形态,追星似乎已成为都市青少年们的必修课,尤其是在我们这个有着偶像崇拜传统的国度,青少年追风赶潮不足为奇,人们要反思的也许不是崇拜这一现象本身,而是年轻人崇拜的对象是什么。中国历史上不乏文化大家,不乏智慧的先知,不乏神武的化身,然而青少年追风赶潮的却并非我们民族的英雄,而是外族他国的宠儿。“韩流”之盛,不禁使人困惑:为什么韩国文化对青少年有这么大的吸引力?“韩流”缘何能风靡中国?
  1、中韩文化的相通性为“韩流”来袭提供了前提条件。中国和韩国同处于东亚地区,有一种天然的地缘亲近,长期的亲善交往和交融,使两国既有自己的民族文化特,又有共同的文化遗产,因此在跨国文化的传播中存在着文化趋同性:文化根基、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等等都存在着相通之处。历史上都曾接受过儒家文化的洗礼,具有共同的历史渊源,同属于以重人伦为内在本质的汉字文化圈体系。与欧美文化、日本文化相比较,韩国文化显得优雅而恬淡,这一点上,和中国人传统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比较相近,所以中国人容易产生心理认同,接受起来就比较容易。韩国在吸纳欧美文化的同时,注意运用东方人的眼光重新包装设计,一切流行元素中似曾相识的中国印记若隐若现,令人回味无穷,对中国青少年而言既有新鲜感,又有亲和力。“韩流”带来的韩国文化实际是包装过了的东方文化,是亚洲文化和欧美文化融合改造的结果。此起彼伏的“韩流”是以中韩两国的可交流性、可沟通性为基础的。
  2、强势经济带来强势文化是“韩流”西进的动力。尽管不是绝对的,但中外文化的传输往往是单向的。强势文化依靠经济的力量,借助现代化的传播方式不断扩大其辐射力,增强其穿透力,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加速了这一进程。第一世界掌握着文化的输出和主导权,通过文化传媒把自身的价值观念和意识强制性地灌输给第三世界,因此,在西方殖民主义造成的霸权话语下,弱势文化只能被动接受,当代中国文化存在着严重“失语症”,意识形态受到不断的渗透和改造。英语信息占互联网信息的95%以上,就是强势经济推行强势文化的一个明证。韩国人口是我们的1/30,经济规模却是我们的40%。近几十年来,“韩流”以发达的经济为背景渐呈强势,远播世界各地,走的就是这样的路线。有强势经济做后盾,“韩流”大有长驱直入引领时尚之势。处于全球化漩涡中的中国首先感受到作为韩国强势文化代表的流行文化的热力。“韩流”实现了中、韩之间文化的竞争性输出与反馈,上演了东亚历史上罕见的多中心交相激荡的盛况。
  3、“哈韩族”在“韩流”中产生共鸣是“韩流”盛行的根本原因。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韩流”在一定程度上顺应了青少年追逐时尚的需要,“韩流”满足了青少年渴望变化、渴望新鲜、渴望个性化的心理需求。流行的韩国偶像剧,多以青少年熟悉的校园为背景,更多地关注普通人的生活,讲述的仿佛就是发生在他们身边的故事,虽然理想主义的成分比较多,但是个性化的语言,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浓郁的生活气息,韩剧以其特有的亲和力深受广大青少年的喜爱。再说韩国音乐,稍稍年长的人几乎都不能认同韩国的流行音乐,多半以为他们是一染着眩目头发、穿着怪异的问题少年,然而“哈韩族”却乐此不疲。就以韩国组合H.O.T为例,探究个中原因,五个人的年龄都不大,最小的才16岁,他们的歌里包含了青少年所感兴趣的一切话题:校园暴力、人类战争、世界和平……他们吸引的也差不多都是年轻人。反观我们的文艺工作者,常常以高、大、全的形象示人,缺乏人情味,总是无法让传统的英雄换一换面孔,创造出更符合青少年欣赏心理要求的形象。放眼我们的文化产业,有太多的现行机制无法与国际接轨,有太多的运作方式与时代不相适应。民族文化与青少年的心理需求之间产生了距离,年轻人自然要在社会上寻其他自己喜欢的来替代——“韩流”及时填补了心灵的真空。难道我们就将这巨大的文化市场拱手相让吗?“韩流”现象的确值得广大青年文艺工作者和青年文化研究者深思。
    三、由“韩流”引发的思考
  1、“韩流”是中国整体的社会变革和文化变迁过程中,价值观的多元化和青少年价值选择的多样性的具体表现。市场经济的运行,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不可避免地注入新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社会转型期多元价值观的共存是不可避免的,传统与现代的碰撞,先进与落后的对垒,中外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在这种文化背景下,“韩流”乘势而入。“韩流”得以广泛的流行体现了当代青少年的价值认同与追求,是社会转型青少年价值观的生动表现。我们的社会不应该压制、鄙视“哈韩族”。青少年崇尚“韩流”,在满足个人需要的同时,也实现了对现实社会不满情绪的消解和宣泄,“韩流”在某种意义上说,起到了社会稳定的调节器作用。对“韩流”现象的接受和认可实际是我们对价值观多元化现实的坦然,同时也体现了社会对青少年个性化要求的宽容和尊重,这无疑是一种巨大的社会进步。对待“韩流”当然不应该放任自流,由于青少年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尚未定型,尽管他们的思路最活跃,对社会潮流最敏感,但是他们的理性选择能力和是非辨别能力较弱,因而对于青少年的教育和引导就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在世界各国都着眼于抢占21世纪发展制高点的形势下,对于青少年的争夺成为关系到一个国家强弱的决定性因素。当前就是要“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教育和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文化的全球化与本土化之争——“哈韩”?还是“亮出我们自己”!笔者无意于打碎任何一个曾经“哈”过、正在“哈”着、或是渴望“哈”的年轻人的美梦。因为“哈”的过程也是一个成熟的历程,它并不是另类、边缘的概念,而是阳光的、朝气蓬勃的。但是,“哈”的东西纵然无比美好,毕竟还是别人的,免不了跟风之嫌。我们青少年何时才能亮出自己,做一回时代的先锋呢?今天,是我们大胆提出“亮出我们自己”的时候了。在全球化、一体化等各种概念充斥的今天,“文化自身的范围也大大地混淆了”。全球化的出现打破了本土文化的限制,强势文化挟政治、经济的威力,横冲直撞,正波涛汹涌地流入中国。直面非主流文化的冲击,传统权威的消解,青少年要培养自己的文化定力,要增强弘扬优秀民族文化的信心。因为单纯的摹仿别人只是一种缺乏自信和内涵的表现,盲目的摹仿和崇拜必然导致青少年原创精神的降低,归属感的缺失,甚至国家尊严的丧失。民族文化离开了创造实践,外来文化就必然演变为消解民族精神的“殖民文化”。青少年要有尊重自己文化的信心和底气,努力发掘本土民族文化资源,要认识到:文化全球化可能恰恰给了我们一个机会,一个表达本土化特性的机会。面对文化全球化浪潮,通过跨文化对话,如何做到海纳百川而不浑浊,兼收并蓄而不丧失自我,如何维护中华民族文化的特性并使之代代传承,发扬光大,使中国文化不断走向世界,是当代青年义不容辞的责任。
  3、“和而不同”——顺应世界文化的多元化发展趋势,努力实现文化的多元共处。21世纪是后工业的信息时代,是多文化、多文明的时代,文化的多元化趋势已是不争的事实,正如罗素在《中西文化比较》中所说,“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过去已经证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里程碑”,同样,多元文化的交流也是今天不可回避的话题。每一种民族文化尽管都有相对稳定的系统,但这一系统并不是先验的、永恒不变的,它本身就是一个不断解构和建构的过程。在全球化的时代,任何民族都不可能不接受外来文化的影响,唯有在文化多元共处的框架中,既保持自身文化的相对独立性,又使自身文化保持持续敞开性和长久交汇性。中国文化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国人在接受外来事物时并不是一味排外的,“韩流”的火爆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原因无它,因为中国人骨子里有“和而不同”的观念,虽然不同,但是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共存,可以彼此欣赏,共存是一种包容,欣赏又不必趋同。通过不同文化的交往和对话,取得某种共识,这是一种由“不同”到某种意义上的“认同”的过程。这种“认同”不是一方消灭另一方,也不是一方“同化”另一方,而是在两种文化中寻交汇点,并在此基础上推动双方文化的发展,这正是“和”的作用。以“和而不同”的姿态坚持文化的多元共处,不断吸收和消化其他民族、国家、地域的文化成果,能够给民族文化带来新的挑战与机遇,能够推陈出新,丰富自身的文化,同时也能减少不同文化之间的误解与敌意,促进人类文明的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