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更迭让苏小小成为风流名妓
文/李金林
(申明: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近日读书,偶然涉及关于苏小小的篇章。这是一本名为《中国历代名女》的书,内里《名妓篇》有关于苏小小的故事,娓娓道来,甚有才华。其实,这本书初中时亦有所接触,只是舍不得几个钱没有买下,初览之下,对苏小小留下了深刻印象。
再读此文,自然十分关注,逐字逐句读去,不免疑窦顿起,花了几天时间,搜索资料,并于今日夜间成文,以求教于具有见识者。
苏小小,世人所传为南齐名妓,居钱塘,貌美有才,才空士类,风流绝代。所作诗文,广为流传。 《乐府诗集》载《苏小小歌》堪称情诗经典。
妾乘油壁车,朗骑青骢马;
何处结同心?西冷松柏下。
苏小小一生短暂,红颜命短。却让历朝历代文学达人,诗歌大家争相赞诗。那一串串光辉夺目的名字,都甘愿遥祭芳魂。如:白居易、李商隐、温庭筠、李贺、徐渭、元遗山、沉原理等,都为苏小小说不尽的哀愁,元遗山更是喊出“只除苏小不风流”的诗句。唐朝人在诗句中说“钱塘苏小是乡亲”来介绍自己的籍贯,清代诗人袁枚用此句刻印,一尚书向其索取诗集,匆忙间印上书的扉页,遭此尚书苛责,袁枚正回应:“自然公官一品,苏小贱矣,诚恐百年以后,人但知有苏小,不复知有公也。”
果然,如今哪有人知晓此尚书姓甚名谁?而苏小小,却遗留千古诗句流传,钱塘美景供人垂吊,一听苏小小大名,犹自宛如仍在西泠幽怨而立。
搜遍互联网的每个角落,关于苏小小,总是那么些言语,总是与“风流名妓”脱不了干系。数千年时光的洗礼,已将苏小小脸谱化,成为一名身世不详的。但是,苏小小真的是“风流名妓”吗?不是。苏小小风流不假,在世时,引得无数达官贵人以能接近苏小小为不枉一生,过世后,数千年来被历代名士记挂心间。但是,却不是。苏小小更未置身青楼。
苏小小是“伎”不是“妓”。伎,据新华字典条目5,泛指歌舞表演 [performance]
杂伎,艺以为珩。张衡《思玄赋》。旧注:“手仗曰伎。”,又泛指以歌舞为业的人。其实,在宋代以前,从事歌舞业的,就叫伎,又称伎人。也就是说,伎亦即现代的歌星、演员。而苏小小就是那个时代的歌星。
也许有好事者说,娱乐圈,向来是复杂的。有貌有才有名的女歌手,在那个年代,本来就是专供有钱有权有势的人取乐,难免不受惦记,不被欺凌。这倒不假,到如今还是如此,哪个女明星不被有钱有势的人惦记?因此而走上二奶道路被人包养的不在少数。但是,苏妙玲图片
你不能因此而说女明星就是娼妓。而且,苏小小之所以特别,就在于此。即混迹于歌舞行,又能出淤泥而不染。高管见召,姗姗去迟,且题诗责怪,想来是没有谁能做得到的。南齐虽然是个不到二十三年的短命王朝,但那时的人还知道羞耻,文采风流的魏晋南北朝,自然是尊敬有才华的人的,况且又是貌美而有才的美娇娥?
不管苏小小是因父母早亡而无人管束还是家道艰难女承母业(传说中苏小小为伎的两种缘由),有一点毫无疑问,那就是苏小小不以身体货资,而是以歌艺谋生,以诗文定情。小小年纪的苏小小,在庸俗人捧着大把银子上门拜访时,谢绝入内;而才俊青年,则主动赋诗邀请,延为座上宾,登堂入室,甚至是慷慨解囊。故又有诗妓一称。只是此称亵渎才女芳魂,世间又岂有以诗为嫖资的娼妓。
也正是苏小小这等浪漫情怀,让她成为千年来亘古真情女子,并在少有真情的封建社会,显得是那么特别,也因此而成为历朝历代具有浪漫情怀的诗人、文化家所歌咏的对象。短命的南齐,沿袭魏晋南北朝的风流,造就这举世无双、除却苏小不风流的旗帜,然后嘎然而止。世间便再也没有苏小小,没有苏小小式的真风流了。
文化的断层,世人对真情的误解,对俸禄的误读,让我们错误以为苏小小是才堪文曲的第一真情风流人物,而不自觉冠以“风流名妓”的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