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主席。感谢对方一辨的慷慨陈词,首先我们要明确何为梦想?梦想是人们对美好事物的憧憬和渴望,是较难以实现的。它是一种意识里的追求,动力的源泉,我们对梦想有着坚定的向往和追求。今天我们讨论大学使人离梦想越来越近还是越来越远,我方的观点是大学让我们离梦想越来越远。标准是大学是否限制了我们的发展。接下来,我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对我方观点进行论证。
第一,从思想上而言,大学影响了我们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出于就业压力和对高学位的畸形追求,大学教育成了另外一种形式的应试教育,大学生对考试无关的课程态度冷漠。梅贻琦认为,中国大学教育的一大通病是“通识授受之不足”。学生把接受大学教育当成了一种工具和手段,急于用热门专业武装自己,一切都为获取高学位、获得好职业而准备。如今的大学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重视就业和生存,而这恰恰会使学生对自己的梦想的追求感日益淡薄,进而使人离梦想越来越远。或许我的梦想只是环游世界或者和心爱的人开个书店,可是我周围的老师都在提倡我们读研,我周围的同学也都在为考研奋斗,那么我会怎么样?最可能的结果就是我被他们所影响,也去考研。可是一个自动化的研究生学位对我环游世界或开个书店有什么影响呢?这样的大学环境只会让我离我的梦想越来越远。
第二,从机遇来看,大学虽然为我们提供了各种各样的选择,但是大学的教育和管理等制度却让我们错失了许多追梦的机遇。美国十大最成功的辍学者的比尔盖茨、汤姆汉克斯、ladygaga等都是为了不错失机遇,不惜辍学追梦。如果有一份机遇放在你的面前,让你离梦想只差一步时,你会不会为了实现梦想而不惜一切代价?现实是大多数的人面对着一份追梦的机遇时,往往会迫于学校的教学管理制度,而放弃千金难求的机遇,放弃自己的梦想,做个遵守纪律的大学生。
    ladygaga第三,从个性发展而言,大学的模板式教育限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由于大学资源的有限性,大学教育会有一个模板,所以不能保证这种模式适合每一个人。可是梦想是多元化的,我们会在模板式教育会在潜移默化中失去个性。有这样一幅漫画,在进大学前,学生是一个个形状不同的零件,可是大学毕业后全都成了一样的流水线产品。北京超过10万大学生患有抑郁症,毕业后又沦为唐家岭的蚁族;《中国青年报》一项调查显示,超过一半的大学生认为在大学里没学到有用的东西。有限的资源注定不能是每个人的个性都得到发展。可是梦想是一种独特的存在, 每个人的梦想都是不一样的,当我们没有了个性,那么就注定我们将离梦想越来越远。
    最后,大学相对宽松的管理让我们沉溺于安逸的生活中,缺乏正确的自我定位与竞争意识,逐渐磨灭追梦的热情与斗志,在迷茫中浑浑噩噩,日子得过且过。当大学成为消磨斗志、回报渺茫的人生圈套,知识就无力改变个人命运,我们以为能使我们离梦想越来越近的大学,也将使我们离梦想越来越远!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