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诺贝尔科学奖颁奖典礼”看中国媒体的本土化策略
摘要 国际上发生的重大事件某种情况下与我国的文化政治和宣传理念相悖,但在当今网络时代,如何既不回避报道这些事件又能发出中国自己的声音,本文以央视《诺贝尔科学之夜》为例给予了回应。
关键词 两难抉择;本土化策略;延迟播出
中图分类号 g206.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0)13-0134-03
200712,107届诺贝尔奖颁发之际,首届《诺贝尔科学之夜》特别节目在cctv—10延时播出,主题晚会加上颁奖典礼总长4小时。不论观众在心中给该节目评分多少,对于科教频道的管理者及节目制作者来说,《诺贝尔科学之夜》经历种种阵痛后得以诞生,足以令人欣慰。不论他的形貌是否优雅高贵,不管他的振臂一呼是否高昂、激越,至少,他站在全球化的媒体大潮中,真真切切、掷地有声地发出了中国人的声音。面对别人的桂冠与荣耀,不再无地自容、内心失衡,而以平和的心态表达了中国人团结进取、奋勇赶超的民族精神和良好的气度修养。另一方面,《诺贝尔科学之夜》的播出,不止给中国大地带来一场科学精神的洗礼,还给媒体管理者及从业人员带来启迪与思考,,新传播时代面对重大及突发国际事件,中国媒体该何去何从?
1 想并且敢发出声音
为什么掩盖、隐瞒 ?
在瑞典首都举行的诺贝尔颁奖典礼以其百年传统、至尊礼遇吸引着全球的目光,有条件的各国媒体都在纷纷直播或转播这一人类文化的盛况。几十年来,为何中国媒体慎之又慎,视为畏途?并且背转身去,不予理睬。这与那见不到硝烟、却无比持久的东西方文化战密不可分。
上一代人忘不了美国中央情报局在《十条诫命》中的那些字句:“尽量用物质来引诱和败坏他们的青年,鼓励他们藐视、鄙视,进一步公开反对他们原来所受的思想教育”;“一定要尽一切可能,做好宣传工作,包括电影、书籍、电视、无线电波……和新式的宗教传布。只要他们向往我们的衣、食、住、行、娱乐和教育的方式,就是成功的一半”等等。对于西方发达国家恃其文化强权加大对发展中国家信息和文化方面的渗透和控制,我们应头脑清醒、高度警惕,广大民族文化,使之不被西方强势文化“化”掉。
因此,重大国际事件出现时,媒体管理者往往担心报道口径的正确性,于是宁愿选择保守、“稳妥”的“安全”策略,将事件捂住不播,以防信息进一步扩散。多少年来,诺贝尔颁奖典礼迟迟不直播,与其带有西方强势文化的背景不无干系。
抛开它的国际背景不谈,中国直播后会引发什么样的舆论同样令媒体担忧。新中国建国近半个世纪了,科学家却一直得不到诺贝尔奖,这是中国人的遗憾与痛处,也是我们不敢面对的事实。
“事件成就媒体”,没有哪个媒体不希望在国际舆论中发出声音,树立自己的品牌形象。但当重大国际事件出现时,媒体在最该有所作为的时候,却会遇到主客观方面的重重障碍,无法发出自己的声音。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作为宣传工具的定位,媒体常常要在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遵守宣传纪律上面对艰难抉择。于是,虽然此前诺贝尔颁奖典礼颁发了106,虽然地球早已变成了信息的村落,但是,当全世界的目光都齐聚瑞典,星光璀璨的斯德哥尔摩音乐厅舞台上,诺贝尔奖得主们周身光环、神采奕奕,在掌声鲜花和荣誉的包裹中接受全球人的仰慕和敬意的时候,十三亿多中国人集体缺席,丧失与世界先进科学文化交流的大好时机。
新媒体时代,消息俯拾皆是:
面对重大国际事件,简单的回避或隐瞒并不能解决问题。人们会通过其他渠道得到相关信息。
在互联网还没出现的年代,消息封锁或许还有效。那时,从国外带进报纸或者收听短波收音机都是非法的。重大事件发生后,人们都是从政府口中获得信息。如今,网络和卫星电视的发展
使封锁新闻已经变得非常困难。信息的传播几乎可以忽略时空限制,自由地跨越国界。同样,在旧媒体上无法实现的言论自由也得到了空前展现。只要进入网络,任何人都可以畅所欲言。互联网的诞生和普及彻底消除了信息双向流通的最后障碍。如今,阻挡信息的自由流通,如同螳臂挡车一样荒唐可笑。这正是中国媒体所处的生态环境。中国人 诺贝尔奖
国内媒体已不再是国人获取世界信息的唯一来源,人们只要用googlebaidu输入关键字,瞬时就可搜到数以千万计的有关诺贝尔奖的网页。我们不可能阻拦读者搜索网上信息,作为媒体人员,至少应该做到让大众愿意看我们的报道,进而能够在不同立场的报道中作出选择。传播学中,“看到=相信”,要想让人“相信”,就得先让人“看到”。如果受众对我们的媒体不屑一顾,又如何指望产生宣传效果?
信息匮乏导致谣言滋长:
建设和谐有序的社会是我们的一贯愿望,但是维护社会稳定和人心,并不能靠掩盖和回避事实来完成。当重大事件发生时,如果主流媒体不去关注,不及时传播真实、全面的信息,那么其他渠道的消息就会大有市场。这些报道可能并不真实,也许是道听途说、以讹传讹,有时甚至是恶意造谣。信息匮乏必然导致谣言滋长,最终给社会带来不满或恐慌。“非典”疫情初期的
恐慌恰好说明了这个道理。因有关部门控制,对疫情的真相未能实事求是地进行发布,于是在外国媒体对中国的疫情炒得沸沸扬扬的同时,中国主流媒体却集体失声。于是互联网、手机短信传播的各种讯息漫天飞舞,真真假假、混淆视听,导致食品与药物的抢购大潮,加剧了社会动荡,诱发了恐慌的蔓延。
事实证明,采取掩盖问题和回避矛盾的“鸵鸟政策”不仅于事无补,反而会让问题恶化,甚至走向愿望的反面。在重大国际事件发生时,如果中国主流媒体没有采取行动、发出声音,中国就失去了先发制人、引导舆论的先机。媒体管理者只有尊重公众的知情权,促进政府与民众进行良好的沟通交流,在此基础上达成理解与共识,才能真正地维护社会稳定与人心。
两难抉择,媒体怎么办?
中国媒体要想在国际上发出自己的声音,就必须转变自身的形象,让国内外受众都觉得我们是可信、可敬的媒体。如果我们总是报喜不报忧,对负面问题避之唯恐不及,对国际上正在热炒的敏感话题讳莫如深,不能及时、全面地报道受众所关注的重大事件,一旦报道又总是带着浓重的“宣传”味儿,充斥着空洞乏味的说教,那么,我们不仅起不到在国际上塑造中国正面形象的效果,而且我们国内的宣传阵地也有可能被外国媒体占领。
新传媒时代给新闻传播带来了新的游戏规则,在轻轻松松环绕全球的网络、卫星电视、手机等新媒体面前,已经没有了对内宣传、对外宣传之分。面临重大(国际)事件时,不但要考虑报了会产生什么副作用,更要考虑不报会产生什么副作用。“不说话”一样会犯错,错就错在贻误了有效传播信息的时机。两害相权取其轻,不如采取直面以对的方式,先发制人,力图掌握对事件舆论的主导权,将不利影响降到最低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