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诺贝尔奖
摘要:本文主要分四部分介绍了中国与诺贝尔奖,首先介绍了诺贝尔奖的由来,以及20世纪科技史上中国几位科学王淦昌赵忠尧等与诺贝尔奖失之交臂的史料,然后提出诺贝尔奖的精髓在于原始的创新,并提出了创新性文化环境,指出唯有营造创新型文化环境才能从根本上缩短中国与诺贝尔奖之间的距离,最后总结得出中国离诺贝尔奖到底有多远。
关键词:诺贝尔奖;创新型文化;科研环境
一、 概述
18331021日,阿尔弗雷德·诺贝尔出生于瑞典斯德哥尔摩一个贫寒的工程师家庭,189612月去世。幼年侨居俄罗期,15岁起先后到意大利、法国、美国求学,回到瑞典后诺贝尔开始研究取得很大成就。诺贝尔一生献身科学事业,大胆革新;获得了355项专利聚积万贯家产;在其逝世的前一年,立遗嘱将其遗产的大部分作为基金;把920万美元捐献给人类文明事业。摄初的诺贝尔奖有五项(物理学、化学、生理或医学、文学、和平卫士奖)1968中国人 诺贝尔奖年又设立了诺贝尔经济学奖。现今共有6个奖项。当时每个单项奖金为158百瑞典克郎。现在单项奖高
740万瑞典克郎,约合100万美金。19006月瑞典政府批准成立了诺贝尔基金会,瑞典议会通过了《颁发诺贝尔奖金章程》,并于次年诺贝尔逝世五周年纪念日,即19011210日首次颁发了诺贝尔奖。自此之后,除因战争中断外,每年的这一天分别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和挪威首都奥斯陆举行隆重授奖仪式。
诺贝尔奖从19011210日首次颁奖到现在已经颁发90多次.获奖人数已达700 设在瑞典的诺贝尔基金委员会每年从超过额定数十几倍的科学精英体中遴选出物理、化学、生理学与医学、文学与和平奖的获奖人选,登上斯德哥尔摩的领奖台颁奖仪式场面热烈而肃穆,一点也不亚于奥林匹克领奖仪式。它被国际社会誉为是 “对人类的智力和体力上最高成就的一种评价和奖赏”。从1901年至今,诺贝尔科学奖囊括20世纪物理、化学、生物医学方面的重要的科学成就,像伦琴的x射线,巴丁的晶体三级管。克里克和沃森的脱氧核糖核酸的双螺旋结构,普朗克的量子论,德布罗意的电子波动性,海森堡测不准原理,杨振宁和李政道的宇称不守恒原理等,都是推动科学和社会发展的光辉成就。总之,以奖励基础科学成就为主的诺贝尔科学奖对基础科学和源于它的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增强综合国力和国家竞争力都占有重要的地位。目前,不少国家已经把诺贝尔科学奖人数的多少,当成衡量一个国家,一个科研机构和一个大学科学术水平高低的指标;把本国科学家获诺贝尔奖,当成国家的荣誉和
骄傲;把诺贝尔精神同爱国主义精神结合起来,成为鼓励本国科学事业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应当承认,到目前为止世界上还没有其他科学奖项能像诺贝尔科学奖那样,具有如此高的影响和权威性,能够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科学水平和科技实力的参考指标。诺贝尔科学奖的巨大影响和声望倾倒了千千万万为科学事业献身的人。
二、 中国与诺贝尔奖的距离
到目前为止,获得诺贝尔科学奖次()数最多的前三名国家分别是美国、英国和德国。据统计,20世纪30年代以前,德国科学家诺贝尔科学奖获奖人数始终保持在获奖总数的20%以上。进入40年代以后,这一比例下降到10% 以下。进入80年代以来,德国科学家每年获奖人数又升高到10%以上。英国曾经是世界科学的中心,因此从20世纪20年代到70年代,英国科学家获奖人数一直保持在20% 以上的高水平。70年代以后,才逐步下降到10%左右。美国没有受到两次世界大战的干扰,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许多著名科学家(如爱因斯坦)移民来美国,使其科技和经济实力大增。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美国科学家获奖人数急剧增加,进入50年代以后,每年获奖人数竟然达到大约占总获奖人数50%的高水准。以1995—2000年为例,在这一阶段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美国科学家竟有30位,占同期获奖者总数的65%
至此,世界上已经有30多个国家的科学家获得了诺贝尔科学奖,其中有6位具有中国血统的美籍华裔科学家获奖者,即杨振宁、李政道、丁肇中、李远哲、朱棣文、崔琦。但中国本土科学家在过去的100年中还没有获得过任何一项诺贝尔科学奖。这一事实,导致了中国民众有很强的“诺贝尔情节”,“中国距离诺贝尔奖究竟有多远”之类的话题也不是见诸于传媒。许多科学家也在探讨中国获奖的可能性、已具备的条件和某些方面的劣势,一些人认为:中国离这个奖只有一步之遥了;另一些诺贝尔奖得主则认为:中国在20年内可能得奖。
诺贝尔奖是一种科学精神的集中体现。今天,随着我国科技实力和经济实力的逐步强大,为了显示我国在科技领域的辉煌成就,为了对人类文明和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中国科学家应该也完全有能力向诺贝尔奖发起冲刺。目前中国虽然还没有获得诺贝尔奖;但是,我们国家的老一辈科学学家已经具备了或者早就具备了冲击诺贝尔奖的实力和能力。
在过去的100年中,中国曾经有三项科学成果即:赵忠尧的正负电子对湮灭实验;王淦昌发现[反西格马负超子]和中国科学家第一次人工合成牛胰岛素,可以参加诺贝尔科学奖的评选。回顾历史和科学界对这三项研究成果的功过评说,我们的结论是:这三项科学成果都达到了诺贝尔科学奖的评选资格。
让我们先从物理学家赵忠尧(新中国高能物理所奠基人之一)的正负电子对湮灭实验说起。1930年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读研究生的赵忠尧,成为世界物理学界第一个观测到正反物质湮灭和第一个发现反物质的科学家。赵忠尧发表了《硬γ射线在物质中的吸收系数》和《硬γ射线的散射理论》等论文。继赵忠尧之后,又有两位科学家重复做了同样的实验。可惜一位因为操作步骤错了,另一位因为使用的测量仪器灵敏度不够,实验均未能成功。可当时与赵忠尧相邻实验室的一位同学安德逊从赵的研究成果中得到启示,他1932年在宇宙线的云雾室照片上观察到了正电子的踪迹,并因此获得了1936年的诺贝尔物理奖。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第一个发现者没有获奖,反而是第二名获奖的怪事呢?从50年后解密的诺贝尔物理奖评审资料中我们发现,原来在当年的评审过程中,两位当时颇具影响力的物理学家,竟然把那两篇没有能重复出同样结果的论文当成了赵本人的文章,张冠李戴,影响了科学界对这一研究的正确评价。1997年,前诺贝尔物理奖评审委员会主席在他撰写的一篇书评中坦诚地写道:是中国的物理学家赵忠尧独自首先发现了后来被确认为正负电子对湮灭所产生的辐射即正电子。获得诺贝尔物理奖的安德逊在1983年出版的一本著作中也承认:当赵忠尧的实验结果出来的时候,他正在赵的隔壁办公室,当时他就意识到赵的实验结果,已经表明出有一种人们尚未知的新物质存在。他的实验是受到赵忠尧实验结果的启发并直接在此基础上做出来的。
如果说赵忠尧没有获奖,毕竟历史最后还是还给他一个公道。而物理学大师王淦昌的经历就是另外一回事了。王淦昌是中国“两弹一星”的功臣,在诺贝尔奖上,他也同样有过被人“喧宾夺主”的经历。1933年奥地利科学家提出:在原子核的β衰变过程中,可能存在着一种人们尚未发现的物质,这就是当时被称之为粒子中微子的假设学说,但一直没有人能够证明这一理论的正确性。人们将这一难题称为[中微子假设]难题。1941年王淦昌设想出用观察原子K俘获过程中的核反冲方法来验证中微子存在的实验方案,但是限于旧中国当时的环境、条件限制,王淦昌无法将自己所设想的实验付诸于行动,他只好把自己的设想写成论文,投寄到美国的《物理学评论》杂志,于19421月发表。同年美国科学家艾伦根据王淦昌的设想,在实验室里证实了中微子的存在。所以这一实验又被称为[王淦昌艾伦实验]。后来美国科学家莱恩斯在王淦昌设想的启发下,用核反应堆做实验,终于比较精确地测定出中微子物质的存在,并因此获得了1995年诺贝尔物理奖,而实验的最初设计者王淦昌却被抛在一边。
1960年王淦昌领导的一个以中国物理学家为主的小组,在前苏联杜布拉国家原子能研究所工作的时候,他从研究成果4万张照片中发现了一个新的带负电超子,即人们所称的[反西格马负超子]。当时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在实验室发现的带负电的超子,它的发现极大地丰富了
人们对反粒子物质的认识,这一发现至今仍被列为杜布拉国家原子能研究所建所以来最重要的发现之一。可惜随着中苏两国关系的恶化,王淦昌再次失去了一次冲击诺贝尔奖的机会。
胰岛素这种物质是诺贝尔科学奖中,惟一使科学家获得两项诺贝尔科学奖的同一物质。加拿大科学家班廷和麦克德因为在世界上第一个发现胰岛素的存在,获得了1923年诺贝尔生理与医学奖。化学家桑格在世界上第一个阐明了胰岛素的化学结构,从而荣获1958年诺贝尔化学奖。中国科学家1965年在世界上首次用化学方法合成了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这是世界上第一个人工合成的蛋白质,标志着人类在探索生命奥秘的征途上向前跨进了重要的一步。当时这项世界第一的科学成果受到了世界科学界的高度重视,著名的《科学》杂志专门报道了这一成果。1966年底,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化学组主席访问中国,对这项成果评价甚高,并希望中国推荐参加这项研究的科学家角逐诺贝尔奖。但“文化大革命”让知识分子身价一落千丈,中国没有参加诺贝尔奖的角逐。1975年,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博士向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再次推荐了这一研究成果,瑞典皇家科学院表示愿意考虑杨振宁博士的提议,但由于人工合成胰岛素是“集体”研究成果,参加的主要科学家有10余人,最后平衡的结果,国内方面推荐了4位获奖候选人,而诺贝尔科学奖评选规则上明确规定,每项奖一次最多只能推荐3人。诺贝尔科学奖再次与中国科学家擦肩而过。
中国需要诺贝尔科学奖,不仅仅是因为它在科学界的崇高地位,还在于它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基础科学研究水平,乃至经济实力的高低。“落后了就要挨打”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的真实写照,多少血写的事实难道还不能让我们清醒吗?争取诺贝尔科学奖不仅仅是一句激励人心的口号,它还代表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何去争取在世界上所处的地位。
三、创新的文化环境
要获得诺贝尔奖,需要创造必要的科研环境和物质条件,宏观方面如足够的科研投入、合理的科技资源配置、科学精神的培养、科技探索的相对独立和自由、合理的科技人才遴选机制与激励措施等等;微观方面如改变使科学家疲于为生命奔波而分散精力与时间的状况、破除对稍微有成就的科学家以升官作为激励的的官本位思想等等。但诺贝尔奖的核心是提倡原始的创新,创新不仅是一种精神,更是一种文化环境,科学创新文化环境是创新文化的重要部分,与科学研究活动密切相关;创新性文化环境主要包括:
1.求异性而非求同性
科学是追求真理的实践过程,科学研究的目的是探究自然科学现象背后的客观规律,科学活
动的最高价值取向就是提出原创性的思想。如同美国科学社会学家莫顿所说的“科学的通常目标,就是扩充正确无误的知识”,如果一项研究没有给充分了解和理解的东西增添新的内容,则无所贡献与科学,其本身也就失去了意义和价值。因此,科学研究的本质在于创造性,而原创意味着原创者依赖于自身的创造,意味着打破常规和标新立异,意味着有新的发明、发现或创造。诺贝尔奖以奖励对人类社会发展有着重大影响的原始性创新成果而著称,走过一个多世纪历程的诺贝尔奖已经向我们表明:一个国家、社会、组织只有鼓励求异而不是求同,支持大胆探索、创新进取而不是墨守成规、因循守旧,才会取得源源不断的原创性科学成果。
求异是科学文化的根本要求,也是创新型文化环境的本质特征。求异先要存异,即要求在创新中,提倡最大限度的发挥创造个性,提倡一种宽容的、多元并存的视野和心态。科学研究不但不要求成员个性的整齐划一,反而特别强调对不同个性人才的尊重和欣赏,最推崇的是能够创造出具有独特异质的科研成果。求异必须容异,包括容许多科学思想自由生长的环境,包容各种创新人才、使人才充满信心的环境,容忍源头创新、甚至犯错误的环境。美国生物学家沃森在获奖后说:“我们获得如此高尚的荣誉,非常重要的因素是由于工作在一个博学而宽容的圈子中。”他在这里指的是英国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该实验室是享誉世界科
学界的科学研究和杰出人才培养中心,也是著名的剑桥学派的核心。这里除了拥有世界一流的教授和人才以外,还有着良好的科学传统与文化环境,即治学严谨,学风民主,思想开放,不拘泥于权威,鼓励每个人特别是年轻人从事创造性的工作。如果说“博学”使卡文迪许有了强大的人才和学术基础,那么“宽容”则为他奠定了坚实的文化后盾和持续的生态支撑,两方面相辅相成,共同缔造了卡文迪许的百年辉煌,并最终造就了28位诺贝尔奖获得者。